收藏 分销(赏)

写字楼(办公楼)消防安全管理标准细则.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57521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字楼(办公楼)消防安全管理标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写字楼(办公楼)消防安全管理标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字楼(办公楼)排除防安全管理标准实施细则 一、四、成立: 1、设立排除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 法人实体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实体的主要负责人是该实体的排除防安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排除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排除防安全管理人。排除防安全管理人对单位的排除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排除防安全管理工作。 2、建立排除防安全管理制度 写字楼(办公楼)产权单位和受托管理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确保排除防安全的排除防安全系统和操作程序,并公布执行。 本单位排除防安全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排除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排除防(控制室)值班;排除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专职和义务排除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排除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排除防安全内容。 3、制定排除防应急疏散计划 制定的排除防和应急疏散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援队; (二)报警和报警处理程序;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四)扑灭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五)通讯联络、安全防护和救援程序和措施。 该单位应遵守排除防和紧急疏散计划,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排除防演练时,应设立明显标志,并提前通知演习范围内的人员。 4、建立排除防宣传教育培训机制 写字楼(办公楼)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定期进行排除防安全宣传教育,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排除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有关排除防法规、确保排除防安全的排除防安全系统和操作程序; (二)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及防火措施; (三)相关排除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报火警、扑灭初期火灾、自救和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单位应当组织新员工和新上岗员工进行岗前排除防安全培训。 二、四、成立 1、建立排除防管理责任制 写字楼(办公楼)产权单位或者受托管理单位应当实行逐级排除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排除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排除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排除防安全责任人。 2、建立防火巡查、检查队伍 写字楼(办公楼)产权单位或者受托管理单位应当进行日常排除防检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用火、用电是否违规; (二)安全出、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排除防设施、设备和排除防安全标志是否到位、完整; (四)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物品是否堆放在防火卷帘下,会影响使用; (五)排除防安全关键部位值班人员; (六)其他排除防安全条件。 各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夜间排除防巡查。 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如发生初期火灾,应立即报警并及时扑灭。 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检验员及其监督员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 写字楼(办公楼)产权单位或者受托管理单位应当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排除防检查。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火灾隐患整改及预防措施落实; (二)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紧急出; (三)排除防车通道、排除防水源; (四)灭火设备的配置和有效性; (五)用火、用电是否违规; (六)关键工种人员和其他员工的排除防知识; (七)排除防安全关键部位管理; (八)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材料的防火安全; (九)排除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十)排除防检查; (十一)排除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和完好性、有效情况; (十二)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验员和被检部门负责人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 3、成立志愿排除防队 建立由员工组成的义务排除防队,配备相应的排除防装备、器材,组织开展排除防业务学习和排除防技能培训,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4、建立多产权单位统一管理机制 对于拥有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用户的办公楼(办公楼),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对排除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排除防安 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排除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委托物业单位统一管理。没有委托物业单位的,可以允许其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共同组成管理机构,对公共排除防安全事项实施统一管理,也可以在明确各自应负的管理责任的前提下委托统一管理。 排除防安全管理制度 1、排除防安全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防排除结合〃为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排除防法》,加强防火安全工作。 2、防火安全工作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制。3、项目部项目经理为排除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排除防安全负全面责任。 4、成立义务排除防队,当发生火警火灾时,必须立即组织救援工作。5、对排除防安全防护器材,应定期检测、检查及维护保养,确保随时完好备用。6、项目经理职责 (1)负责本项目部的防火安全工作,执行公司有关指示和规定。 (2)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排除防法》及有关规定,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在评估项目部工作的同时评估消防安全工作。 (3)经常以各种形式对员工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防火安全知识。 (4)研究安排项目部消防安全工作,定期进行检查。(5)对一切危及防火安全的现象和行为,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6)定期对员工宿舍进行检查。(7)定期组织项目部员工进行排除防演练。 (8)针对不同重点部位制定排除防预案。7、项目部员工职责 (1)熟悉项目部重点防火区域和火灾易发区域,定期巡视并熟知排除防预案。 (2)严禁在车库、库房、在机房和易燃场所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3)禁止在宿舍内使用电热器具,室内供电整齐规范,不允许超负荷使用电器,不允许私搭乱接电线,做到人走灯关,从插座拔掉所有用电设备。 (4)宿舍内严禁吸烟。8、义务排除防队职责(1)组织义务排除防队员。 (2)义务排除防队根据工作情况,下设疏散、抢救、警卫、灭火等小组。(3)义务排除防队定期进行排除防义务学习训练、召开排除防灭火演习。(4)义务排除防队要管理好灭火器材和作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5)义务排除防队成员对本单位不符合防火安全的现象,有权向主管负责人提出建议和批评。 9、中央控制器的职责 (1)排除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 (2)排除防控制室的日常管理应符合《建筑排除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的有关要求。 (3)排除防控制室应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排除防控制室应确保高位排除防水箱、排除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排除防储水设施水量充足;确保排除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确保排除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排除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接通)位置。 (5)接到火灾警报后,排除防控制室必须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 (6)火灾确认后,排除防控制室必须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同时请示甲方领导是否拨打"119 "火警电话报警。 (7)排除防控制室必须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应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10、严格执行动火制度,严禁进入办公区域、库房区吸烟的规定。 11、项目部内严禁动用明火,如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如电气焊)时,应严格按公司要求,填写动火证,批准后方可作业。12、在动火区动火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在动火中发现不安全苗头,立即停止作业。 (2)不符合动火审批程序和违反动火作业的作业,立即责令停止作业。13、电气设备及其线路的管理 (1)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装、检修必须由专职电工操作。(2)电气设备必须配备安全接地装置和熔断器,或自动控制器,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保险装置;严禁超负荷用电。(3)变压器、电动机、配电室等电气设施和部位,要经常检查维修,严格控制温度、保持清洁、不得在附近存放易燃易爆物品。14、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品在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中的安全管理。 15、焊接作业安全防火标准 (1)焊接工作要合乎标准,焊枪的风、气门要严密可靠,氧气减压压力表应灵敏有效。 (2)乙炔瓶和氧气瓶应分开存放,其距离不得少于7米,距离明火不得少于10米。 16、电弧焊接(电焊)工具设备要符合标准(1)电焊机的电源应配备独立的电气开关。 (2)焊工作业,在地面上施焊时,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的地方,在潮湿的工地或地沟、槽罐内要穿绝缘胶鞋,并站在备好的绝缘板上。 17、禁止在项目部焚烧杂草、垃圾。18、火灾事故的抢救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小,报警要沉着冷静,及时,准确。(2)边报警,边抢救,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3)先控制,后抢救,应首先切断可燃烧的来源。(4)先救人,后救物,要贯彻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5)防中毒,防窒息,正确选用灭火剂,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带面具。 (6)听指挥,莫惊慌,计划周密,互相配合,积极主动。(7)现场指挥人员必须沉着、冷静,正确判断。19、四种能力的具体实现(1)四懂 了解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①防止触电;②防止引起火灾; ③ 可燃、易燃品、火源。? 了解防火措施 ①加强对可燃物质的管理;②管理和控制好各种火源;③加强电气设备和电路的管理; ④ 易燃易爆场所应有足够的、适用的排除防设施,并要经常检查,做到会用、有效。?懂灭火方法①冷却灭火方法;②隔离灭火方法;③窒息灭火方法;④抑制灭火方法。?懂逃生方法 ①救逃生时要熟悉周围环境,要迅速撤离火场;②确保紧急疏散期间通道未被堵塞,确保逃生路线畅通;③紧急疏散时要听从指挥,保证有秩序的尽快撤离;④当发生意外时,要大声呼喊他人,不要拖延时间,以便及时得救,也不要贪婪财物; ⑤ 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保持低位向前爬行,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⑥ 保持镇定,就地取材,用窗帘、床单自制绳索,安全逃生;⑦逃生时要直奔通道,不要进入电梯,防止被关在电梯内;⑧当烟花封锁了逃生道路,要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塞住门窗缝隙,防止烟雾侵入房间; ⑨ 当你的衣服着火时,不要惊慌乱跑,就地打滚,将火苗压住; ⑩ 当没有办法逃生时,及时呼救,以便迅速的逃离困境。(2)四会?会报警 ①大声呼喊报警,手动报警装置报警;②如使用专用电话、手动报警按钮; ③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当地公安排除防机构报警。报警越早,损失越小。使用座机、手机拨打"119"必须讲清以下内容: 火灾发生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街道、门牌号、楼层等)起火物质(燃烧物)是什么。 火势情况(如只见冒烟,有火光,火势凶猛,烧毁了几栋房屋或几层楼等) 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码。?会使用排除防器材 各种便携式灭火器的操作方法称为:一拔拔掉保险销,二握握住喷管喷头,三压 压下握把,四准 对准火焰根部即可。?会扑救初期火灾 在扑救初期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排除灭,救人第一, “先重点后一般”原则。?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①根据疏散计划组织人员疏散;②酌情通报情况,防止混乱; ③分组实施引导排除防四个能力 "四个能力"是公安部构筑社会排除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提出即: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排除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提高社会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提高社会单位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提高社会单位排除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3)四个能力建设标准: 检查和排除除火灾隐患能力 单位应建立防火检查、巡查队伍 单位排除防安全责任人、排除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 单位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部门负责人应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消防检查员工每天班前、班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做到"十查十禁" 一查设施器材 禁损坏挪用 二查通道出禁封闭堵塞 三查照明指示禁遮挡损坏四查装饰装修禁易燃可燃五查电器线路禁私搭乱接六查用电设备禁违章使用七查吸烟用火禁止未经授权使用明火八检现场人员禁超员脱岗九查物品存放 禁违规存储 十查人员住宿禁三合一体?初期消防能力 单位应建立两支队伍(消防第一消防队、灭火第二战斗力量队伍) 发现火灾后,起火部位员工1组建第一支战斗部队,在几分钟内将火扑灭掌握"三"原则: 距起火点近的员工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排除火栓灭火 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负责报警 距安全通道或出近的员工负责引导人员疏散 火灾确认后,单位3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 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往火灾现场,排除防队报警、保障火场通讯联络 灭火行动组-利用本单位排除防器材设备灭火疏散引导组-组织引导现场人员有序疏散安全维护组-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现场警戒组-维持火场秩序?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 排除防安全责任人、排除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到"四熟悉":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熟悉引导人员疏散程序熟悉遇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熟悉火场逃生基本知识第一诀:熟悉环境牢记出第二诀:保持镇静迅速疏散第三诀:正确引导有序疏散第四诀:不入险地不恋财物第五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第六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第七诀:火已及身切勿惊恐第八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第九诀:发出信号请求救援第十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排除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排除防安全责任人、排除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要做到"六掌握" 掌握排除防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单位、岗位火灾急险性和防火措施掌握排除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掌握报警、灭火及疏散逃生技能 掌握安全疏散路线和引导疏散的程序和方法 掌握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内容及操作程序员工上岗、转岗均应经岗位排除防安全培训合格在岗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排除防安全教育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