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园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园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幼儿拥挤踩踏事故发生,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幼儿的安全意识,特制定我园预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幼儿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 员: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 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全方面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本校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 副组长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安全员负责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 组员根据需要对师幼员工进行疏散,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二、组织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二)领导小组成员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性地对幼儿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万一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四)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专人负责,特别是楼道安全值守准时到位。
(五)值班教师履行值班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安排好值班人员,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班工作职责。
(六)入园、接园时段安排值班人员值守楼梯等容易造成拥挤踩踏事故地段。
(七)所有人员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班主任备好幼儿家长通讯录,方便随时联系家长。
三、教师职责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求
(一)各班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使其改正错误行为。
(二)制止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三)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完全打开,一旦发生拥
挤踩踏或者火灾、地震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四)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五)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值班教师或现场教师要马上报告园长,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六)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各项规定,并做到每天提醒幼儿安全的重要性。
(七)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有责任及时报告园长,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电话报警,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幼儿,做好疏散等工作,防止损失扩大。
(八)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值班人员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幼儿。
(九)要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及时扑灭火灾。
(十)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的,经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幼儿园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制定疏散、抢救预案
(一)紧急情况疏散
当幼儿园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全体幼儿需要紧急撤离建筑物。
1. 警铃拉响,全体教职工迅速到岗,指挥全体幼儿从安全出安全撤出教学楼,到指定地点集合。
2. 当警报响起时,组织活动的教师应立即停止教学活动,不能再收拾物品,立即快速组织幼儿从活动室前后门进行疏散,各班老师负责班级幼儿撤出时的安全,一前一后保证孩子有秩序、迅速、安全地离开。疏散组的教师到各自楼层协助指挥。
3. 各班幼儿在班主任和指挥人员的指挥下,以各班安全疏散路线图快速、有序地进行疏散到各班集结区域。
4. 各班幼儿全部安全撤离后到指定地点集合,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立即上报总指挥。
(二)户外活动、大型活动疏散
1. 各班教师组织队伍排列整齐,保育员和教师要站在队伍的前边和中后位置。
2. 带班教师组织幼儿有秩序地从活动室门进行疏散,保育员负责班级全体幼儿撤出时的安全,保证孩子有秩序、迅速、安全地离开。
3. 疏散组的教师到各自楼层协助指挥,负责幼儿上下楼
梯的安全。
4. 带班教师带领队伍整齐靠右走,快走但不追跑,当幼儿在中途中摔倒,要立即叫停队伍,不准后面的幼儿推操前面的人。待摔倒幼儿站好后再走。整个过程要严肃认真,让幼儿了解演练活动时,要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疏散过程中发生意外,确保幼儿的安全。
(三)突发事故疏散
幼儿发生严重踩踏事故,造成楼梯拥堵,需要紧急疏散。
1. 班主任迅速赶到事发地点,并示意后面的幼儿原地不动,不准前移。
2. 班主任看明情况马上通知保健医和安全小组组长丁园长。第一时间丁园长启动应急预案,有关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3. 丁园长马上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4. 郭园长现场指挥,医疗救护小组**老师到达受伤现场,查看扶伤幼儿病情。
5. **协助转移伤员到医务室。张老师进行简单救助,为伤员包扎伤。**联系医院,然后安排张文进行护理并送到医院救治。
6. 同时楼道疏散负责人组织楼面上的人员有序地向后移动,进行人员疏散,转移其他幼儿。
7. 班主任联系家长,班内其他老师负责组织本班幼儿回
教室,并进行安全教育。
8. **和班主任认真接待家长,稳定家长情绪,做好幼儿的安抚和理赔工作。
9. **向师幼通报情况,稳定情绪,各班班主任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和相关安全教育。
10. 应急领导小组写出书面事故报告,再次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11. 现场指挥郭利用广播宣布演练结束。
五、工作要求
发生事故后,目击者要立即向领导小组反映,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同时,迅速拨打电话报警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发生事故后,领导小组按以下原则组织师幼进行紧急疏散:
(一)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吹哨报警,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幼疏散逃生。
(二)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 活动期间由授课教师负责指挥本班幼儿疏散。
2. 所有班级依次按指定路线逃离。
3. 每楼层安排两名教师维持秩序。
4. 幼儿到达操场后各班班主任负责上报班级幼儿人数。
(三)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 听到幼儿园发出的警报声后,全园师幼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
2. 疏散集合地点:**操场
3. 疏散顺序:教师指挥幼儿按计划安排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4. 疏散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伤害,首先进行简单救助,为伤员包扎伤,然后安排专人进行护理并送到医院救治。
幼儿园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
为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幼儿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根据我园的安全保卫工作条例,特制订幼儿密集出入时防踩踏措施及《预防幼儿踩踏应急预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一、成立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
二、机构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幼儿园园长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幼儿园园长要经常性地对幼儿园教学和生活设施、
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通道的畅通。
4、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5、安全负责人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安全负责人,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6、办公室印制全园教师通讯录,并定期核对电话号码,确保通讯录中能有一个电话畅通。班主任要在身边常备家长通讯录。
三、教师职责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求
1、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
2、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幼儿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在上课期间,教室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4、幼儿在经过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值班教师或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园长,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6、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规定,特别是对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幼儿的高度重视。
四、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发生事故后,目击者要立即向领导小组反映,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成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同时,迅速拨打电话报警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援助。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已采取和准备采取的应急行动。
发生事故后,领导小组按以下原则组织师幼进行紧急疏散:
1、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吹哨报警,安全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幼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课余时间各班班主任负责指挥本班幼儿疏散,上课时间由授课教师负责指挥幼儿疏散。
(2)按楼层由底到高的顺序依次逃生:一楼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到操场,二楼层的幼儿成二列纵队依次逃离。
(3)每楼层安排一名教师维持秩序(值班教师负责)。
(4)操场指挥员:各班班主任
(5)紧急疏散后集中地点:
楼道疏散下来的幼儿按指定线路到操场集合,但不能影响其它班级的通过路线。
五、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幼儿园发出的警报声后,全园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
2、疏散集合地点:全部幼儿按做操位置在操场集中。
3、疏散顺序:教师指挥幼儿按计划安排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4、疏散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伤害,首先进行简单救助,为伤员包扎伤,然后安排专人进行护理并送到医院救治。
幼儿园中班防踩踏安全教案
一、教学内容:
集会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的:
讲述及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拥挤踩踏的事故处理方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的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的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来自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的事故。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二)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3. 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
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三)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 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的事件的诱发因素。
3.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四)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 拥挤踩踏的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 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五)案例分析
陕西省某县城关小学19xx年12月28日清晨举行周会。
7时许,在学校广播和铃声的催促下,教学楼上千名学生争先恐后奔往学校操场集会。学校副校长杨某未将教学楼西边楼梯铁栅门打开,使得二、三、四楼七百多名学生只得全部涌向东楼梯。学生们下到二楼和一楼楼梯拐弯处时,因楼道电灯末开,跑在前面的学生摸黑与少数上楼放书包的学生相遇,造成双方拥挤,个别身材小的学生跌倒后引起上下楼梯受阻,造成严重拥挤,酿成特大伤亡事故,死亡6至11岁的小学生28人,伤59人。
四、小结
在一些集会或大型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进、离场,不要争先恐后或追逐打闹,要冷静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