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53527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旦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 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 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 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教育原理》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学前教育学是以()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 A. 幼儿园 B.学前教育现象 C.学前教育目的 D.学前教育规律 2.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具有的()的特征。 A.教育性 B.奠基性 C.保育性 D.终点性 3. 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 A.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 B.各年龄段的学前教育目标 C.单元教育目标 D.活动教育目标 4. “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尧薄之恶风,习于良善之轨范。”是() 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 A. 清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学前教育目标 B. 民国时期的幼稚园教育目标 C.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目标 D.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 5. 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主要是()的目的任务。 A.幼儿体育 B.幼儿智育 C.幼儿德育 n幼儿美育 6. 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o 7. 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自我活动 B.艺术活动 C.学习活动 D・保育活动 8.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树立的()能引发幼儿的即时模仿。 A.同伴榜样 B.成人榜样 C.象征性榜样 D.媒体榜样 9. 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这是活动区之间 的()。 A.界限性 B.相容性 C.转换性 D.规则性 10. 当今,学前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实施形式是()o A.家庭学前教育 B.幼儿园 C.社区幼儿教育 D.托幼机构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1. 观察法 12. 幼儿园 13. 幼小双向衔接 三、 简答题I每题10分,共20分) 14. 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5. 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各原则及其内涵。 四、 论述题(15分) 16 .你如何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重要意义? 五、 案例分析(20分) 17.请根据以下中班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来探讨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 这样的师幼互动是否有效? (2) 体现了哪些师幼互动的理念? (3) 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为什么? 案例1: “小兔旅行记”(某幼儿园中班活动) 老师:“小兔子挂在树上,谁会来救它? ” 幼儿A: “长颈鹿”。 老师:“为什么你会想到长劲鹿? ” 幼儿A: “因为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小兔子可以滑下来。” 幼儿B: “小猴子”。 老师:“为什么? ” 幼儿B: "因为小猴子会爬树,它能救小兔子。” 老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 幼儿C: “小兔子的长耳朵!” 老师:“小兔子的长耳朵也能救自己,真是一个好办法,讲给大家听一听” 幼儿C: “小兔子可以用长耳朵把树枝弄下来,气球就可以飞走了”。 案例2: “筷子夹小熊”(某幼儿园托班) 材料有:筷子一双,塑料碗两个,塑料熊7个(红色大中小各一个、绿色大小各一个、蓝色大 小各一个) 老师问:“你喜欢用筷子吗? ” 幼儿:(非常不愿意听老师讲话。老师试着努力说服幼儿,而幼儿仍然用手去抓,老师想, 如果坚持下去只能让他不高兴,于是老师不再强求他而是在旁边看着他。幼儿用手把碗里的 小熊颠来倒去,然后拿出绿色大熊、小熊摆在面前,指着高的说:“这个高”;指着矮的说:“这个 矮,高的是爸爸,矮的是小朋友。” 老师乘机说:“我们来给小熊排队好吗? ” 幼儿点头,于是他开始摆,把最矮的几个放在前面,最高的放在后而,然后又看了一眼那些 不高不矮的小熊,把它们放在中间,完成了从矮到高的排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欢呼,拍手,接 着,幼儿把所有的小熊放在碗里,假装开煤气炉,用手翻炒小熊。 老师问:“你在炒菜吗? ” 幼儿愉快地点头说:“是,我在开火”, 老师说:“炒好了菜要记住关火。” 幼儿认真的重复道:“炒好了要关火。” 菜炒好了,老师乘机递上筷子说:“你可以用筷子夹菜了,手脏,不能用手拿。"幼儿歪着头 想了一会说:“洗手啊!”于是装模作样地开水龙头。压出洗手液,用毛巾擦手,然后很不屑地 说:“洗了手就可以用手拿了吧?老师也来呀!” 老师回答:“我的手洗干净了,菜很烫,我喜欢用筷子,我最会用筷子。”老师拿筷子夹了一 个红小熊,假装吃得很香,还说:“你能夹一个红(绿,蓝)色的大(小)熊吗? ” 幼儿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红(绿,蓝)色的大(小)熊有模有样地吃了起来,就这样老师和幼儿 你一个我一个地吃完了 “菜气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I. B 2. B 3. D 4. A 5. C 6. D 7. A 8. A 9. A 10. A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II. 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 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12. 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13. 幼小双向衔接 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单方面地靠拢的问题,而是小学、幼儿园及家庭都向儿童 靠拢,都要考虑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 筒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 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 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5分) 儿童观的科学内涵:首先,儿童是人。第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第三,儿童期有自身的价 值。(5分) 15. 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各原则及其内涵。 (1) 科学性原则:(2分)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儿童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 是符合人类社会认识的客观规律、符合人与社会和谐的客观规律、符合人际交往的客观规律。 (2) 思想性原则:(2分)思想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对全体儿童实施思想道德教 育,促进幼儿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幼儿园的德育活动寓于各项活动之中。 (3) 目标性原则:(2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科学的目标, 没有目标的活动称不上教育活动,因为教育本身就含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特征。 (4) 整合性原则:(2分)整合性原则即把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看作是一个把教育中的各种 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建构的过程。 (5) 活动性原则:(2分)活动性原则就是要让儿童在主动和真实的活动中,通过感知、操 作、体验、交流来进行学习的。 四、 论述题(共15分) 16. 评分标准; (1) 要点部分10分,结合实际部分5分,一题满分15分。 (2) 仅回答要点,旦所答内容完善者,一题最高能得10分; (3) 结合实际密切、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有独到见解者,结合实际部分最高可得10分。但 一题的总分不得超过15分。 答题要点: 你如何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与合作主要是幼儿园与家庭的 衔接与合作,也被称为家园合作或家园共育。 (1) 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2分) (2) 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2分) (3) 有利于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为儿童营造最佳发展环境,(2分) (4) 有利于有效利用家庭资源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2分) (5) 有利于促进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2分) 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5分) 五、 案例分析(20分) 17. 要求: (1) 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2) 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 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要点如下: (1) 第一个案例中的师幼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考解救小兔子的其他办法。但是略显 得靖蜒点水,不够深入。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和儿童进行了充分的 互动,达到了教育目的。(7分) (2) 都体现了一些积极师幼互动的特征:①体现互主体性;②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 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③教师和幼儿间平行、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 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④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 的特征。(7分) (3)第一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追问儿童何种小动物解救小兔子的具体细节。和每 个儿童都进行比较深入的师幼互动。(6分) 《学前教育原理》题库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在1861年出版的《幼儿园教育学》,标志着学前教育学独立。 A.夸美纽斯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2. 学前教育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 A.教育手段 B.学前教育措施 C.保育设备 D.教育内容 3. 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年建立在()。 A.武昌 B.长沙 C.汉口 D.上海 4. 情感体验性原则是()的基本原则。 A.幼儿体育 B.幼儿智育 C.幼儿德育 D.幼儿美育 5. 为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导的是()。 A.杜威 B.福禄培尔 C.蒙台梭利 D.欧文 6. “最近发展区”属于以下理论中的()。 A.社会文化理论 B.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C.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7. ()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独立幼师。 A.陈嘉庚 B.熊希龄 C.陶行知 D.陈鹤琴 8. 以下哪一个不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专业素养?() A.儿童观 B.观察幼儿的能力 C.与家长交流的能力 D.进行科研的能力 9. -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中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特点与需要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与 能力培养提供环境条件及经验的支持,同时,又要给孩子提供主动练习的机会a这一要求体现了一日生活 活动组织的()o A. 保教结合原则 B. 连续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 C. 全而管理与个别照顾相结合的原则 D. 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10. 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o A. 操作区 B.木工区 C.科学区 D.积木区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1. 学前教育学 12. 幼儿园环境 13. 幼儿能力适应 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 筒述国外近现代有哪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15. 现代社会,幼儿教师必须承担多重角色,请讨论一下有哪些角色需要幼儿教师扮演? 四、 论述题(15分) 16. 怎样正确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 五、 案例分析(20分) (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17. 春天,万物复苏,两位老师带着两组幼儿到郊外写生。刚到目的地,孩子们还来不及 喘口气,更没有来得及顾暇周围宜人的环境,只听第一组教师说:“开始作画吧,你们看到什么 就画什么。”幼儿不知如何去观察,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则“埋头苦作”偏不看,十分钟过 去,第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而第二组的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叫幼儿画,而是让幼儿去仔 细观察他们喜欢的花和树,先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四处观察,有在柳 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弯着腰嗅花香的,有正在争论那些树的造型是人工还是自然生 成的,老师也蹲在孩子们中间一起观察讨论。又是十分钟过去,当第一组已结束了绘画活动 时,第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己此时 的心情。 请根据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教师两种不同的指导方式给幼儿带来的学习体验有何差异? 要求: (1) 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2) 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 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f I 1 f f I I I. f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 共30分) 1. C 2. B 3. A 4. D 5. A 6. A7.D 8. D 9. D 10. C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1.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 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12. 幼儿园环境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 环境是指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3. 幼儿能力适应 能力适应是指儿童具备进入小学之后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学习、交往等各项能力。包括学 习上基本的听写能力、简单的背诵和复述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等学习能力;生活中基 本的交往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在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问题; 任务意识,能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 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 简述国外近现代有哪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1)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欧文等人的幼儿学校理论的传播 和应用为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欧文和怀尔德斯平。(2分) (2) 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流派是因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传 播、应用而形成,理论代表是福禄培尔及其支持者。(2分) (3) 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围绕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 理论传播、应用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蒙台梭利及其支持者。(2分) (4) 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 导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美国,对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均有所批判。(2分) (5) 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的 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理论。理论代表是克鲁普斯卡娅、乌索娃、福辽莉娜等。(2分) 15. 现代社会,幼儿教师必须承担多重角色,请讨论一下有哪些角色需要幼儿教师扮演? (1) 教育者:①班级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创设者;②幼儿的观察者和研究者;③幼儿的榜 样和示范者;④幼儿学习的引导者。(2分,注:答出“教育者”即可得2分) (2) 公共关系的协调者。(2分) (3) 幼儿游戏的伙伴。(2分) (4) 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知心朋友。(2分) (5) 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2分) 四、论述题(15分) 16. 怎样正确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 评分标准: (1) 要点部分10分,结合实际部分5分,满分15分。 (2) 仅回答要点,旦所答内容完善者,一题最高能得10分; (3) 结合实际密切、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有独到见解者,结合实际部分最高可得10分。但 总分不得超过15分。 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下:①发展决定教育。儿童发展的状况制约着学前教育的 难易程度,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儿童发展制约着教育,教育从属于发展。比如,3-6岁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尚未达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就最好 是建立在表象水平的基础之上。又比如,幼儿园孩子的生活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在生 活与游戏中进行随机的教育成了最恰当的教学方式。(4分)②从另一个方而来说,教育可以 创造发展。没有教育,儿童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能是一个纯粹的生物体,所以教 育决定了发展,制约着发展。(3分)③教育对发展的创造并不是任意的,教育所创造的发展必 然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发展的白然进程。因此,教育与儿童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决 定。(3分) 结合实际(5分) 五、案例分析(20分) 17. 要求: (1) 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2) 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 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评分标准: (1) 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酌情给分; ⑵不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但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扣6-10分; (3)不足300字,在可得分数中扣5分。 要点: 答案要点如下: 一、 儿童的学习是其好奇心的表现,是积极、主动、持续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第一,操作,这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形式;第二,游戏,这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第三,模 仿,这是儿童学习的基本形式;第四,交往,这是儿童学习的积极形式,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应该 基于儿童学习的方式。(6分) 二、 教师的指导对儿童学习很重要,因为教师是开启儿童智力之窗的建筑师。首先,体现 在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知识概念;再次,体现在教师培养幼儿 的技能技巧;最后,体现在教师提高幼儿的智力智能上。而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 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白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第一组 的教师对儿童的指导较少,而且不考虑儿童学习的特点和方式;第二组教师先让儿童观察花和 树,让儿童与花和树木充分接触,感受花和树木的特点,并通过让儿童自己讨论、和教师讨论等 方式促进儿童的学习,充分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了积极的体 验。(8分) 三、 这两种学习方式给儿童带来了不同的学习体验:第一组儿童的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而 学习,儿童在这样的活动中没有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第二组儿童通过充分与环境相互 作用,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花和树的外形和特征,而旦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快乐的,最后画画也 是为了表达内心的这种体验与感受,这组进行的学习才是儿童真正的学习。(6分) 《学前教育原理》题库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学前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和“—”的内容。() A. 身体、心理 B. 保、教 C. 教育、教学 D. 游戏、教学 2. 福禄培尔将该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是在()年。 A. 1840 B. 1816 C. 1770 D. 1912 3.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指的就是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获益的性质。 A.儿童 B.家庭 C.幼儿园 D.社会 4. “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尧薄之恶风,习于良善之轨范。”是() 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 A. 清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学前教育目标 B. 民国时期的幼稚园教育目标 C.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目标 D.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 5. 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使人们能够自由自觉地发展和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的教育家是()o A.福禄培尔 B.柏拉图 C.蒙台梭利 D.怀尔德斯平 6.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儿童看作是()。 A.天真的 B.白板 C.有罪的 D.无罪的 7. ()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独立幼师。 A.陈嘉庚 B.熊希龄. C.陶行知 D.陈鹤琴 8. ()是兼容“学习性”与“游戏性",以“个别化”和“小组学习”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 A.集体活动 B.区角活动 C.游戏活动 D.小组活动 9.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o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10.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组成部分包括是学前教育政策和()o A.教育法 B.学前教育法规 C.教师法 +: D.幼儿园工作规程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1. 学前教育 12. 观察法 13. 区角活动 三、 筒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 分别筒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目的。 15. 简述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对幼儿的主要常规要求的内容。 四、 论述题(15分) 16.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五、 案例分析(20分)(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17.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所好的大学决定了今后的就业情况,这加剧了 我国高中升大学原本就激烈的升学竞争。而这种竞争也逐渐蔓延到学前教育阶段,部分幼儿 园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不明就里采取了极其短视的教育做法,如 当前社会上风行的“种子计划”、“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三岁幼儿学习生物、化学,甚至是大 学的课程,这些方案所谓的倡导者——“专家”自诩这些方案是天才教育,鼓吹只要采用这些方 案就能量化催生一批天才儿童,还表现为灌输大量远超幼儿阶段的超纲知识、并有重智力培养 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些幼儿园追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也办起了各式各 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如围棋班、珠算班。 请你用儿童发展观和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相关知识来综合分析以上幼儿教育现象。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B 2. A 3.D 4. A 5. C 6.B 7.D 8.B 9.B 10. 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1.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 教育。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12. 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 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13. 区角活动 也称区域活动,活动区活动等,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整体活动范围分割成小 区角活动空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主 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 分别筒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目的。 体育;(3分) (1) 保证幼儿生命和身体健康,为幼儿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3) 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以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智育:(5分) (1) 发展幼儿的智力; (2) 培养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初步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 (4) 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 (5) 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o 美育:(2分,答对任意两点都可以给2分) (1) 促进美善社会的建构; (2) 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为创造美打下良好基础; (3) 促进幼儿德智体等领域的全而发展。 15.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对幼儿的主要常规要求的内容。 常规是日常生活制度的一部分。常规是指人们经常遵守的一般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幼 儿园的生活常规是指幼儿园各生活环节相应的规则与行为规范。(3分) 常规的合理性标准有三:一是保障幼儿健康安全之必需。如不能独自离园,不打人,不玩 危险游戏,饭前便后洗手等。二是保障集体生活及幼儿交往顺利进行之必需。如:上课不随意 走动或打断老师讲话;不随意拿他人玩具物品等。三是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可以做到 的。如上课40分钟,却要求幼儿一动不动,这便是超出幼儿能力范围要求的常规。(7分) 四、 论述题(共15分) 16. 评分标准: (1) 要点部分10分,结合实际部分5分,一题满分15分。 (2) 仅回答要点,旦所答内容完善者,一题最高能得10分。 (3) 结合实际密切、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有独到见解者,结合实际部分最高可得10分。但 一题的总分不得超过15分。 答题要点: 儿童观: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它包括: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 享有的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4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儿童观的结构与内涵:儿童是 自然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儿童观的科学内涵:儿童是人,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6分) (4) 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5分) 五、 案例分析(20分) 17. 要求: (1) 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2) 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 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评分标准: (1) 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酌情给分' (2) 不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但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扣6-10分; (3) 不足300字,在可得分数中扣5分。 答题要点: (一)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 (1) 儿童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儿童的发展需要经过不同的连续发展阶段,只有 经过了低阶段的积累,才能适应下一阶段的发展。文中忽视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儿童大肆 灌输高年龄阶段知识,完全违背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这一特点。 (2) 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 较,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而,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上述材 料中列举的“天才教育”可能适用于极个别的超常儿童,但对于普通儿童来说是不适宜的。 (二)从学前教育目的看: (1) 依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 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而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二这是确定幼 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木依据,各类幼教开展幼儿教育必须符合幼儿教育目 标的要求。 (2) 幼儿园教育目标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要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教学内容 应该同儿童的经验、兴趣相统一;必须考虑儿童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水平,太难或太易的内 容都不能适时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材料中的家长和幼教机构热衷于天才教育,甚至大学课程 引入幼儿园阶段,让幼儿参加各种培训班,都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忽视了儿童的兴趣, 易造成幼儿畏难情绪。 (3) 体、智、德、美是学前儿童全而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而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 立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它们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统一的整 体,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废。文中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片而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儿 童人格、品德方面的培养,这同全而发展是相背离的。 总之,一味地追求某个方而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 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 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学前教育原理》题库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学前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o A.教育手段 B.学前教育措施 C.保育设备 D.教育内容 2. 标志社会学前教育正式建立的是()创立的幼儿学校。 A.帕斯特莱 B.欧文 C.奥柏林 D.福禄培尔 3. 提出替代强化的是()。 A.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铁钦纳 D.华生 4. 安全原则是()的基本原则。 A.幼儿体育 B.幼儿智育 C.幼儿德育 D.幼儿美育 5. 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陶行知 B.张宗麟 C.陈鹤琴 D.张雪门 6. 以下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o A.遗传 B.环境 C.游戏 D.幼儿自我建构 7. 以下哪一个不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专业素养?() A.儿童观 B.观察幼儿的能力 C.与家长交流的能力 D.进行科研的能力 8. -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中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特点与需要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能 力培养提供环境条件及经验的支持,同时,又要给孩子提供主动练习的机会。这一要求体现了一日生活活 动组织的()o A.保教结合原则 B.连续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 C.全而管理与个别照顾相结合的原则D.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9. 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0 A.物质环境 B.精神环境 C.经济发展 D.科技进步 10. ()包括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发展水平。 A.情感领域目标 B.动作技能领域目标 C.认知领域目标 D.生成性领域目标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1. 社会学前教育 12. 行为情境理论 13. 儿童观 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 良好师幼关系的建构策略有哪些? 15. 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15分) 16. 论述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五、案例分析(20分)(字数不得少于300字) 17. 春天,万物复苏,两位老师带着两组幼儿同时到郊外写生。刚到目的地,孩子们还来 不及喘口气,更没有来得及顾暇周围宜人的环境,只听第一组教师说:“开始作画吧,你们看到 什么就画什么。”幼儿不知如何去观察,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则“埋头苦作”偏不看。十分 钟过去了,第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而第二组的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叫幼儿画,而是让幼 儿去仔细观察他们喜欢的花和树,先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四处观察, 有在柳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弯着腰嗅花香的,有正在争论那些树的造型是人工还是 自然生成的,老师也蹲在孩子们中间一起观察讨论。又是十分钟过去了,当第一组已结束了绘 画活动时,第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 己此时的心情。请分析这两位老师在指导幼儿美术活动时违背或是遵循了什么方法和原则? 这两种不同的指导方式给幼儿带来的学习体验有何差异?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I. B 2. B 3. A 4. A 5. C 6. C 7. D 8. A 9. B 10. C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II. 社会学前教育 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 施的保育和教育。在这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者是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如幼儿教 师、保育员等。 12. 行为情境理论 行为情境理论(behaviorsettingtheory)的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他经过多年 的研究,认为着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处的环境。 13. 儿童观 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在人类社 会中应享有的地位和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4. 良好师幼关系的建构策略有哪些? 良好师幼关系建构策略:奠定师幼关系的良好基础;(2分)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 幼儿交往;(2分)教师应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2分)对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1分)宽容对 待幼儿的过失;(1分)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1分)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1分) 15. 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学前儿童发展是指0-6岁、7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2分)学前儿童发展有以下一些主要特 征:(1)儿童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2分)(2)儿童发展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2分)(3)儿童发展 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2分)(4)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2分) 四、 论述题(15分) 16. 评分标准: (1) 要点部分10分,结合实际部分5分,满分15分。 (2) 仅回答要点,且所答内容完善者,一题最高能得10分。 (3) 结合实际密切、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有独到见解者,结合实际部分最高可得10分。但 总分不得超过15分。 论述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1) 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方面:如何更好的反应“以儿童为中心”,如何在团体中让儿童和教 师都获得成长。(4分) (2) 游戏与学习:如何通过项目活动和环境让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3分) (3)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如何更好的融合。(3分) (4) 可根据以上观点进行具体论述,结合实际。(5分) 五、 案例分析(20分) 17. 要求: (1) 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 (2) 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 (3) 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评分标准: (1) 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酌情给分; (2) 不能运用所提供的实例内容,但观点明确,有论证,文字在300字以上,扣6-10分; 不足300字,在可得分数中扣5分。 要点: 第一位教师违背了幼儿美育教育中的情感体验原则。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而不是技能 的锻炼,因此教育者要特别注意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这些审美体验源于对美的事物的接触, 以及幼儿丰富的审美艺术创作活动。也违背了美育教育中的环境熏陶的方法。大白然中茂盛 的森林、广阔的草原、千姿百态的鸟兽鱼虫、山山水水,天气的冷暖交替、四季变更等等令人心 旷神怡,有美的享受。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散步、参观、郊游,欣 赏大自然的美景,使幼儿身心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第二位教师则遵循了这些原则和方法。 在第一位教师的指导下,儿童的审美活动变成了单调的、乏味的机械活动,失去了审美活 动本来的目的。而在第二位教师指导下,幼儿体验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春天的气息,白己 的绘画活动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的方式。 《学前教育原理》题库及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学前教育学是以()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 A.幼儿园 B.学前教育现象 C.学前教育目的 D.学前教育规律 2.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具有的()的特征。 A.教育性 B.奠基性 C.保育性 D.终点性 3. 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木的目标要素。 A.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 B.各年龄段的学前教育目标 C.单元教育目标 D.活动教育目标 4. 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是()的基本原则。 A.幼儿体育 B.幼儿智育 C.幼儿德育 D.幼儿美育 5. 为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导的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远程教育/电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