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ESD管理规范.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52050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SD管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ESD管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的 为规范手机项目ESD控制方案体系所包含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在设计、建立、实施、维护ESD管控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手机项目。 3. 定义 定义 ~名称 ESD EPA 是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缩写,指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电位差)的物体或表面之 间的静电电荷转移。分为接触放电和电场击穿介质放电。静电电荷的突然释放能 ESD敏感器件造成损害。 是ESD Protected Area的缩写,指为保障静电敏感器件(ESDS)免受静电伤害而 必要的防静电材料和设备建立和装备起来的区域,通常有明显的防静电警示标志 够对 采用 ,进 入防静电工作区域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循防静电作业规范。EPA内的静电产生和静电放 电受到控制,能够防护ESD损害。 ESDS 电电 是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 Device的缩写,指对ESD的承受能力较低,在制造、运送、储存和测试等过程中容易因静电放电而遭致损伤的器件。器件对ESD的承受能力可以用静电放电敏感度表示,它是指器件所能承受而不至于遭受损坏的最大静电放压,基本单位是伏(V)。 4。权责 技术组:负责参照本标准搭建环境,并确保符合本标准所有要求项。 QS:负责参照本标准要求对制造环境进行稽查并推动本标准的严格执行. 5。内容 5.1 ESD管理要求 5.1.1人员防静电要求 人体的运动是静电产生的主要根源,人体是EPA内最大的静电源,对人体静电压的控制我们通常采取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和人体接地释放静电电荷两种方法同时控制,主要通过戴工帽、手套、指套、穿工衣、工鞋、佩戴腕带、使用防静电椅等方式加以控制,使得人体产生的静电安全地释放,达到ESD防护的目的。因此,ESD控制方案内应明确制定了人员包括外来人员进入EPA区域的穿戴基本要求、人员防静电作业要求,人员防静电接地要求及有效性的检测方法(防静电腕带、人体综合电阻的测试),确保人员满足静电防护的需要。5。1.2防静电用品管理要求 为了确保各类防静电用品的防静电性能,要求制定对防静电用品的认证、申购、检验、领用/发放、维护/维修等环节的实施方法和操作要求,实现对防静电用品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由于物品的防静电性能与测试设备、方法、标准、环境以及测试人员技能有很大关系,防静电用品的技术认证必须由ESD项目组成员来组织。5.1.3防静电稽查、培训与认证 5。1。3。1防静电稽查 ESD控制体系的维护主要是通过稽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来实现的。包括ESD周度稽查、ESD月度稽查、ESD季度稽查、ESD年度稽查等,以确保所有与ESD相关的环节得到了合适的关注与控制,所有发生的ESD不合格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纠正与预防。对于一级EPA区域,需要定期的进行周度稽查、月度稽查、季度稽查、年度稽查;对于二级EPA区域,需要定期的进行月度稽查、季度稽查、年度稽查。检查与测量采用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同时记录予以保存使之与ISO90的要求相符合。 5.1.3.2 ESD培训与认证 所有操作或有可能接触ESD敏感器件、组件或产品的人员都必须进行ESD培训.同时为确认防静电培训的效果,参加ESD培训的员工需要通过防静电知识的考核(认证)。为了促进员工防静电知识的不断提升,需要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培训、认证、再培训、再认证等一系列过程。由于产品静电防护涉及的部门很多,人员的级别也相差很大,培训的对象有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因此,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应分层次确定培训目标并制定相应培训教材.培训计划应确定静电防护培训类型和频率、方法和具体技巧,培训计划还应包括用于检查学员理解及培训是否合适的检查方法.员工培训记录要求保留至少一年,并规定这些记录存放何处。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培训与认证应分为:初级培训和认证、周期性培训和认证、提高培训和认证、特殊培训和认证。 a、初级培训和认证:在员工接触静电放电敏感物件之前,就应提供初级的培训和认证. b、周期性培训和认证:一级EPA区域内的工作人员ESD培训的有效期为一年,一年后需要进行 周期性培训和认证。二级EPA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及周边服务部门人员ESD培训的有效期为两年,两年后需要进行周期性培训和认证。 c、提高培训和认证:由于工种变化或者转到新的部门,如从非EPA转移到EPA,从低等级EPA 转移到高等级EPA (如从二级EPA转移到一级EPA)等,需要适应新环境ESD控制要求进行提高培训与认证. d、特殊培训和认证:由于需要对静电防护体系进行日常维护,需要每一个部门(或EPA区域) 确定一名ESD负责人(或由接人执行),各个部门需要对ESD责任人或稽查人员提供特殊培训与认证,或由公司ESD主管部门对所有ESD责任人员、稽查人员提供特殊培训与认证。 5.1.4防静电问题处理流程 ESD工作实行部门主管负责制,其中部门主管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ESD接人或各ESD分项工作 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各类稽查问题处理应本着快速、高效的原则进行.发现问题后应按ESD问题处理流程处理解决.各区域发现的一般ESD问题由各区域责任人自行处理,重大问题或无法处理的则提交ESD专人确定,如ESD专人确定的确是ESD重大问题或无法处理的问题提交ESD委员会共同处理。 处理流程如下: 5。2 ESD技术要求 5。2.1 EPA区域环境建设要求 EPA区域的划分以该区域内是否可能出现静电敏感物品为准则,只要可能出现静电敏感物品,且静电敏感物品未处于静电屏蔽状态,则应定义为防静电区,否则可定义为非防静电区。防静电区域的边界范围由ESD专员与区域防静电责任人共同确定.生产区域分为一级EPA区域和二级EPA区域。一级EPA区域适用于静电敏感等级大于或等于HBM1V的产品生产;二级EPA区域适用于静电敏感等级大于或等于HBM5V的产品生产;生产区域对应的EPA等级定义及相关要求请参考下表格: EPA控制 一级 EPA 二级 EPA 备注 静电防护水平 HBM 1V HBM 5V 适用区域 静电敏感度<HBM 5V的器件或组件涉及的加工环节 静电敏感度>HBM 5V的器件或组件涉及的加工环节 温湿度要求 温度:20~30°C 相对湿度(RH): 45%~75% EPA内应配备温湿度计,并在每班次上班之前作一次记录 温度:10~30C 相对湿度(RH): 30%~75% EPA内应配备温湿度计,并在每班次上班之前作一次记录 1.产品物料对环境温湿度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物料的特性需求和实际条件采取相应的局部环境保证措施;2. 当指标超出规定的范围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改善。 标识要求 (1) 各楼层EPA入处或不同EPA等级的转换处粘贴一级EPA区域等级警示牌 (2) 员工能正确区分EPA和非EPA,防静电区域(EPA)的外边界粘贴EPA区域地面警示标识 (3) 防静电设施、器材等防静电物品,以及静电敏感器件及组件等有关包装上标注有醒目的ESD标 (1) 各楼层EPA入处或不同EPA等级的转换处粘贴二级EPA区域等级警示牌 (2) 员工能正确区分EPA和非 EPA,防静电区域(EPA)的外边界粘贴EPA区域地面警示标识 (3) 防静电设施、器材等防静电物品,以及静电敏感器件及组件等有关包装上标注有醒目的ESD标识 人员要求 (。)着装要求:穿戴防静电工衣、工鞋、工帽 (2) 测试要求:所有进入EPA的 人员必须通过ESD测试方可进入 (3) 操作要求:接触静电敏感产 品必须佩戴防静电腕带或手套 (坐式作业员工必须佩戴防静电腕带) (1)着装要求:穿戴防静电工衣 、工鞋或鞋套、工帽 (2) 测试要求:所有进入EPA的人员必须通过ESD测试方可进入 (3) 操作要求:接触静电敏感产品必须佩戴防静电腕带或手套(坐式作业员工必须佩戴防静电腕带) (4) 培训及认证要求:见 如果客户有更高要求的,按客户要求执行 (4)培训及认证要求:见 静电源控制要求 (1) 不必要的静电源(如水杯、塑料袋、手提包等)禁止带入EPA; (2) 必要的静电源按十二英寸原则控制或进行离子化、防静电喷 (1) 不必要的静电源(如水杯、塑料袋、手提包等)禁止带入EPA; (2) 必要的静电源按十二英寸原则控制或进行离子化、防静电喷涂等方式处理 接地要求 涂等方式处馨见5. 2. 2 参见5. 2. 2 ESD硬件配置要求 离子风机配置: (1) SMT线体:印刷后、贴片后、回流炉前、回流炉后、检验位 (2) 组装线体:静电场大于1V的工位 (3) 其它关键工位:如维修工位,软件烧录工位或其它静电场大于1V的工位。 接地监控仪配置: 需要对EPA区域操作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进行监控; 需要对EPA区域台垫进行监控;需要对关键设备进行监控。 其它ESD硬件配置参见5. 3 离子风机配置: SMT线体:印刷后、贴片后、回流炉后、检验位 组装线体:静电场大于5V的工位其它关键工位:如维修工位,软件烧录工位或静电场大于5V的工位 O 接地监控仪配置:需要对EPA区域操作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进行监控 O 其它ESD硬件配置参见5. 3 1. 要求使用直流自平衡离子风机; 2. 回流炉前如不进行任何操作,可不配置离子风机 防静电包装要 参见5. 5 参见5. 5 硬件设施检测要求 参见5. 4 参见5. 4 稽查要求 周度稽查、月度稽查、季度稽查、年度稽查,具体参见5. 1. 3 月度稽查、季度稽查、年度稽查, 5。2.2生产现场防静电接地要求 EPA区域所有的设备、仪器、测试环境装备、工具、人体应进行安全可靠的接地,以保证静电敏感物品、工作人员和其它所有导体处在等电位状态,使静电敏感物品免受ESD损伤。 5.2.2。1接地/等电位相连系统 EPA区域内应实行接地/等电位相连接系统,以保证静电放电敏感物件、人员和所有其它导电体(如移动设备),处在同样的电位。 5.2.2。2人员接地 坐式作业人员必须采用手腕带系统进行接地,手腕带系统接地要求见下表,站立式作业人员可通过手腕带系 统或地板-鞋系统进行接地,当采用地板 鞋系统时,应至少符合下面两个条件之一: 1、系统的总电阻(从人体,通过鞋和地板,到接地/等电位相连系统)小于3.5x107欧姆; 2、系统的总电阻(从人体,通过鞋和地板,到接地/等电位相连系统)大于3.5x107欧姆,但小于1x109欧姆时,且人体走动电压1V.应采用方法2(见如下表格)。 人员接地之技术要求 测试方法 指标要求 手腕带系统 参照 ANSI/ESD S1.1 3.5x1070 地板/鞋系统(方法1) 参照 ANSI/ESD STM97.1 3.5x1070 地板/鞋系统(方法2,两者都要求) 参照 ANSI/ESD STM97.1 1x1090 参照 ANSI/ESD STM97.2 1V 5.2。2.3 EPA内的设施接地要求 1、防静电工作台上及其周边的仪器、测试架、工具(如电批、烙铁)、防静电器具、台垫、台面、地垫、腕带插孔等都应进行可靠接地,接地线连接点应该采用螺钉、焊接、双线交绕的紧固连接方式,保证连接点连接可靠、接触电阻小。 2、防静电工作区应在合适的位置提供接地端子和双回路腕带插孔座,以便于操作者腕带的接地.接地端子到防静电线之间的电阻应小于4Q。 3、在落地设备、流水线、产品整机等上面本身应提供防静电腕带的接地插孔,通常插孔的接地采用防静电地引入,但在环境不满足时,允许使用电气保护地代替防静电地。 4、当工作台接触到它附近的最高可能电压时,工作台表面的对地电阻应能保证最大对地漏电不超过5mA. 5、静电耗散型工作表面到公共接地线的接地电阻应该保持在R<1.0x109Q。 6、防静电工作区安装和移位后,接地电阻应该重新测试,并保证在规格之内。 7、所有连接电源主线的设备、仪器、工具等,都必须可靠地和电源系统安全地线相连接。仪器工具、设备的外壳都要增加加强接地线,采用紧固连接。 8、所有静电敏感器件、单板在加电测试之前都必须保证接地良好,因此禁止在产品测试过程中带电插拔单板和器件,除单板具有热插拔设计和特殊测试需要外。 9、腕带的接地线应该直接接入腕带专用插孔座内,而不应该通过任何其他设施,如工衣,工作表面等接地。 10、EPA区的防静电接地只允许使用并联接地,而串联接地是一种不可接受的接地方式. 11、对于一级EPA区域,需要对关键工位(如操作裸露器件的工位)的人员、台垫及设备接地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二级EPA区域,需要对关键工位(如操作裸露器件的工位)的人员接地进行实时监控。接地监控仪需根据产品指导书要求进行功能测试并校准. 12、机柜在测试过程中必须接电气保护地线,机柜的装配过程中,如机柜上有ESDS,也必须进行接地。 13、由于安全原因,EPA内与静电敏感物品直接接触的裸露的大面积金属平面、导体部件都必须直接接地(硬接地). 14、要求静电敏感器件及其组件的加工设备、测试仪器、工具、装备(如测试设备仪器、工装和夹具、SMT系列设备、波峰焊机、烘烤箱、成型系列设备、电批、电烙铁等)有可靠接地;电批、电烙铁要求加强接地,所有与静电敏感物品接触的用电设备没有出现漏电的情况。 5。3静电防护区域基本控制措施 静电防护区域基本控制措施要求按照下表实施: ESD控制措施__^EPA等级 一级 EPA 二级 EPA 备注 静电电压控制标准 HBM 1V HBM 5V 区域封闭性 a/ O 防静电标识 a/ / 防静电地板或地垫 / / 防静电窗帘、屏封(与EPA的距离小于50cm时) / / 温/湿度仪器 / / 防静电桌垫 / / 防静电工作椅 / / 防静电双回路腕带 / / 防静电工作手套、指套 / / 防静电工作服 / / 防静电工作鞋 / / 腕带测试仪和人体电阻测试仪 / / ESD数据采集系统 O O ESD门禁系统 / O ESD测试有人监管视为有门禁系统 静电消除器(如:离子风机、子风蛇) 参照5. 2. 1ES硬件配置要求 参照5. 2. 1ES硬件配置要求 接地系统监控仪 参照5. 2. 1ES硬件配置要求 参照5. 2. 1ES硬件配置要求 防静电烙铁 / / 防静电吸锡器 / / 其它用于产品的常用装配、调及辅助工具防静电处理 试/ / O 静电场测试仪 / / 阻抗测试仪 / O 表面电阻测试仪 / / 离子风机测试仪 / / 防静电周转工具 / / 防静电包装材料 / / 防静电文件夹 / O 防静电作业指导书袋 / O 防静电液 O O 防静电状态卡 / O 防静电工卡套 / O 防静电胶纸 / O 键盘防静电处理 O O 鼠标防静电处理 O O CRT显示器防静电处理 O O 非必要的静电产生材料禁止带入 EPA •/ O 区域外或独立区域对非防静电电装进行拆包 / a/ 说明:“V 代表要求;“。” 代表可选 5。4防静电测试项目性能指标 防静电系统各要素(包括地板、接地系统、工作台、工作椅、工位器具、物流传递工具、包装材料、人员、腕带、服装、离子风机、防静电工具等)的防静电性能指标要求定期进行检测及记录,防静电系统各要素的防静电性能指标详见下录。 测试项目: 妾地电阻(Q ) 表面电阻 (。) 体电阻(。) 系统电阻 (Q ) 摩擦电压 (V) 检测周期(至少) 一级 EPA 二级 EPA 防静电地极 接地母线与大地之间:<4 每1年 每1年 仪器设备、装备、工具 与接地母线之 间: 硬接地<4; 软接地 1x1Q5<Rg< 1x10) 每月抽检 1/3, 一季度全覆盖 每月抽检1/3, 一季度全覆盖 防静电地板 与接地母线之 间: 1x1Q4<Rg< 1x10) 1x1"Rs<1x1& <1 每季度抽检,每150平米至少抽测两个点 每半年抽检,每150平米至少抽测两个点 防静电烙铁 、电批 与接地母线之 间: 要求<20 每天全检 每天全检 腕带插孔座 与接地母线之间要求<4 每月全检 每月全检 腕带 人体腕带接地电阻:0. 75x 106<Rg<3.5x 10? 腕带内表面对电缆扣电阻:< 20K; 腕带外表面对电缆扣电阻:>1 x 107 ;腕带连接电缆电阻:>0. 8 x 10—<1.2 x 106 每天全检 (只检测腕带系统电阻是否通过) 每天全检(只检测腕.带系统电阻是否通过) 工鞋、鞋跟 参照: 5.2.2.2 人 员接地要求表 每天全检 (只检测工 鞋、鞋跟系统电阻是否通过) 每天全检 (只检测工 鞋、鞋跟系统电阻是否通过) 台垫、地垫 <1X1Q9 <1QQ 每月全检 每季度全检 工衣、工帽 、手套 Q.1X1Q6<Rs<1x1Q9(点与点、袖对袖、片与片) <1QQ 每月抽检1Q% 每月抽检1Q% 工作椅 <1x1Q9 (椅面对脚轮) <1QQ 每月抽检 每季度抽检 防静电周转 箱、托盘、 器件盒 1x1Q3<Rs <1x1Q9 1x1Q3<Rv <1x1Q9 <1QQ 每月抽检 每季度抽检 防静电周转车 1x1Q3<Rs <1x1Q9 (导轨槽) 1x1Q3<Rs <1x1Q9 <1QQ 每月抽检 每季度抽检 防静电传送带 1x1Q4<Rs <1x1Q9 <1QQ 每月抽检1/3,一季度全覆盖 每月抽检1/3,一季度全覆盖 离子风机 在静电敏感产品操作台面检测: 衰减时间 T±1QQQ—±1QQV<6s离子平衡度:<±5QV 注:EPA区域必须使用直流离子风机 每月全检 每月全检 离子风蛇 衰减时间 T±1QQQ-±1QQV<3s离子平衡度:<±5QV距离风蛇正前方15cm处测量 每月全检 每月全检 5.5防静电包装材料技术要求 ESD敏感器件的包装应该提供一种安全的保护方式,以防止由于包装或外界原因对器件引起ESD损伤.包装上的ESD标识能够提醒员工,包装内是ESD敏感器件,取出时应该采取ESD防护措施。防静电包装材料的防静电性能必须通过检验测试合格才能用于器件、单板、产品包装。用于包装ESD敏感器件的防静电材料在温度为25±5「C和相对湿度为25%±5%的环境下应满足规定的防静电性能指标要求,进入公司的防静电包装材料应进行不定期的稽查抽测,用以验证其防静电的有效性。发现的不合格问题按照正常流程处理得到了有效纠正与预防.具体防静电性能指标见下表: 防静电等级 周转用包装材料 跨EPA区运输包装材料 / 直接包装层 间接包装层 直接包装层 间接包装层 外包装层 HBM < 5V(主要适用于PCBA,各种IC等) 表面电阻:>1x103Q~<1 x109 Q摩擦电压:<1V 表面电阻:<1x 1011 Q摩擦电压:<1V 方案一:屏蔽材料(表面电阻 — :>1x 103Q <1 x109Q; 屏蔽泄露电压:小于30伏或耦合能量小于50nJ; 摩擦电压:<1V 方案一:表面电 阻:<1x 1011 Q; 摩擦电压:< 1V — 方案二:表面电阻:>1x103Q~<1 x109Q 摩擦电压:<1V 方案二:屏蔽材料(表面电阻 — :>1x103Q <1 x109Q; 屏蔽泄露电压:小于30伏或耦合 能量小于 50nJ;);摩擦电压:< — HBM> 5V,而 < 20V 表面电阻:>1x103Q~<1 x 1010 Q摩擦电压:<5V 表面电阻:<1 X1011 Q摩擦电压:<5V 方案一:屏蔽材料(表面电阻 — :>1x10 有防静电要求的包装材料,周转用防静电性能使用寿命至少大于一年;发货用防静电性能使用寿命至少大 于半年; 5.6防静电敏感器件存储、周转、运输要求 Q <1 x1010Q; 屏蔽泄露电压:小于50伏);摩擦电压:<1V 方案一:表面电 阻:<1 x 1011 Q;摩擦电压:< 1V — 方案二:表面电阻:>1x103Q~<1 x1010Q 摩擦电压:<1V 方案二:屏蔽材料(表面电阻 — :>1x103Q <1 x1010Q; 屏蔽泄露电压:小于50伏);摩擦电压:< 1V — HBM > 20V 表面电阻:<1 X1011 Q摩擦电压:<1V 表面电阻:<1 X1012 Q 表面电阻:<1 X1011 Q摩擦电压:<1V 表面电阻:<1x1012 Q — 注: 1、在EPA外运输、储存的静电敏感产品,其直接包装层可采用防静电周转箱、屏蔽袋、吸塑盒等包装方式,间接包装层可采用防静电缓冲材料(如防静电泡沫EPE、防静电汽珠袋等),直接包装层、间接包装层至少有一层是静电屏蔽材料. ESD控制方案内应制定静电敏感物品的包装、存储、周转和运输等各环节的实施办法以及操作要求,使静电敏感物品处于良好静电防护状态中,以确保产静电敏感物品的免受ESD损伤.静电敏感器件及其组件在EPA外进行存储、周转、运输等过程都必须采用防静电包装,即采用法拉第笼的包装形式,避免器件受到静电损伤。在EPA外存储、周转、运输过程中都不得对ESDS进行拆包等直接操作,只能在EPA内的防静电工作环境中进行直接操作。 5.6。1存储要求 分类 操作方式 EPA设置 温度 相对湿度(RH) 备注 静电敏感度< HBM 5V 的器件或组件 拆包操作 一级 EPA 20-30C 45%~75% 不拆包 非EPA 参照一般物料存储要求,ESD不做要求 器件或组件已进行防静电屏蔽包装,如未进行屏蔽包装,则按拆包土沽 U 土占 Al. Tffl 静电敏感度》HBM 5V 的器件或组件 拆包操作 二级 EPA 10~30°C 30%~75% 操作方式处理 不拆包 非EPA 参照一般物料存储要求,ESD不做要求 器件或组件已进行防静电屏蔽包装或本体已实现屏蔽,如未进行屏蔽包装,则按拆包操作方式处 注: 1、当存储区域(库房)的自然温湿度达不到要求时,应使用空调或增湿器、抽湿机予以调节,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如潮湿敏感器件等,请遵照相应的专用操作指导书执行。 2、未屏蔽的静电敏感器件及其组件不得直接放置于未接地的货架或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周转箱内或周转车上,应通过防静电屏蔽袋或防静电周转箱等储放。 3、静电敏感的单板、组件:存放主要采用屏蔽袋、防静电吸塑盒、防静电托盘、防静电周转箱、单板周转车等。周转箱一般用于生产现场的短时间存放,当使用防静电周转箱较长时间存放单板时,应采用防静电屏蔽袋或周转箱盖板盖住周转箱箱,以保证其防静电效果并防灰尘。 4、静电敏感器件:可以采用IC管、防静电托盘、防静电的卷盘卷带、防静电屏蔽袋等存放。存放时要保证包装的封闭性,因此使用防静电托盘存放IC类物料时外部应采用防静电屏蔽袋(或防潮袋)包装。防静电器件盒一般只用于生产现场的器件短期放置,不用于库房的器件存储. 5、静电敏感器件尽量保持原包装状态,严禁随意拆封。 6、用于静电敏感器件散装清点、分料和发料的工作台必须铺设防静电台垫,并可靠接地。操作人员应佩戴防静电手套、指套或将有绳防静电腕带接入防静电接地系统. 7、静电敏感器件和组件的存储环境中不得有强静电、强电场、磁场或辐射场存在. 5。6.2周转要求 1、保持周转工具干净,如果有明显灰尘或污渍,应使用中性清洗剂清洗. 2、周转前必须检查物料是否采取了正确的防静电包装,若包装不合要求,不得转运到下工序。任何时候都不得将静电敏感器件及其组件堆叠裸放在一起存放和周转. 3、跨厂房的近距离周转应确保产品处于静电屏蔽状态,如使用周转箱加防静电盖板或套有屏蔽袋的周转车运送。 4、转运静电敏感器件及其组件应轻拿轻放,严禁摔打、碰撞、剧烈摩擦或跌落. 5、在两个包装容器之间传递IC类静电敏感器件时,宜直接将防静电容器对接进行,例如将管装IC直接伸入防静电屏蔽袋中再将IC倒出,两个IC管对接传递等,应避免用手接触静电敏感器件,戴有防静电手套或指套时也应尽量减少直接触摸静电敏感器件的次数。 6、防静电容器(防静电元件盒、防静电袋、防静电周转箱)、组件暂存架、运输车等器材上应有防静电警示符号标识,并可在符号旁边加注必要的说明文字,标识应置于明显且不易受到磨损的位置。 7、静电敏感器件在周转过程中,勿靠近强静电、强电场、磁场或辐射场,如电脑显示器上方、公共人行通道两侧等。 8、禁止使用拉伸膜、普通粘胶带等易产生高压静电的绝缘材料包裹未作好屏蔽防护的静电敏感器件及其组件、或装有ESDS物品的包装盒/周转箱/周转车。必要时请选择或设计其它不易产生静电的辅助工具或材料用于这些物料的防倒等。 5。6。3运输要求 1、静电敏感器件、单板、部件、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完整的防静电包装措施,以避免ESDS遭受内外部各种高静电、强电场的影响. 2、单板、组件、产品:在运输时必须采用防静电吸塑盒、屏蔽袋或防潮袋等进行直接包装后,再采用纸箱或木箱等进行外部包装(二次包装或间接包装),外部包装和直接包装之间应填充防静电泡沫或防静电汽珠袋用于减震和防碰撞. 3、静电敏感器件:应采用屏蔽袋、IC管、防静电托盘加屏蔽袋等直接包装后再用纸箱等进行外包装(内加防静电性能的防震防碰材料)运输,或直接采用器件来料原包装进行运输。 4、所有处于运输过程中的ESDS的包装要求具有法拉第笼的特性保证内部的ESDS处于静电放电安全状态。 5、ESDS的内外包装材料上都应该具有明显的防静电警示标识提醒相关操作人员注意。 6. 相关文件 无 7相关表单 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