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连交通大学,英国标准(,BS7608,:,1993,),&,国际焊接学会(,IIW,),标准,简介及工程应用实例,大连交通大学,兆文忠,2005,年,9,月,主要内容,引言,2.,焊接接头,S-N,曲线细节及其特殊性,3.,焊接接头类型细节是控制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命脉,4.,基于英国标准(,BS7608,:,1993,)的疲劳寿命预测,5.,基于国际焊接学会(,IIW,)的疲劳寿命预测,主要内容,6.AAR/BS/IIW,标准的个性与共性讨论,几点体会,(1),转变设计观念是当务之急,(2),关注细节和千方百计降低应力集中是提高疲劳寿命的基本出发点,(3),重视与疲劳相关数据库的建设,(4),“,对,”,与,“,错,”,的启示,8.,工程应用实例,9.,参考文献,1,引言,由于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不仅要面对非焊接结构必须面对的一般性困难,而且还要面对焊接工艺本身所导致的特有的困难。焊接专家说:,“,在一些人的眼里,一方面焊接是功臣,因为它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是罪人,因为它是许多事故的根源,”,2,。,为了抑制焊接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在疲劳寿命预测方面,先进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甚至历时百年,制定了许多优秀的评估标准。例如:英国标准(,BS7608,:,1993,)(,Code of practice for fatigue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steel structures,)、国际焊接学会标准(,IIW,),(Fatigue design of welded joints and components),、美国,AAR,货车结构疲劳设计标准等,345,。,1,引言,这些标准的最大贡献是:一大批用于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的,S-N,曲线几乎完全支持复杂的工程问题,尤其是支持设计方案的疲劳寿命对比。,(,1,)美国,AAR,货车结构疲劳设计标准给出了,80,种钢结构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预测数据。,(,2,)英国钢结构疲劳设计与评估使用标准(,BS7608:1993,)中,将焊接母材及接头分成,10,级,并给出了这,10,级焊接接头细节的,S-N,曲线参数。事实上这,10,级接头包括了,50,多种具体接头形状,其中还包括了螺栓连接接头。,(,3,)国际焊接学会标准(,IIW,)给出了,80,种钢结构焊接接头的数据。,IIW,还给出了,57,种铝合金焊接接头的,S-N,曲线数据。,IIW,疲劳强度设计规范适用于焊点的屈服点低于,700MPa,的碳钢、碳锰钢和细晶粒钢调质钢材的焊接接头。,2,焊接接头,S-N,曲线细节及其特殊性,这些焊接接头的,S-N,曲线全部由试验室获得,因而包括了以下事实和影响:,焊缝形状所引起地局部应力集中;一定范围的焊缝尺寸和形状偏差;应力方向;残余应力;冶金状焊接过程和随后的焊缝改善处理。,由于焊缝及其附近存有达到或接近达到屈服点的应力。英国钢结构疲劳设计与评估使用标准及国际焊接学会标准(,IIW,)评定焊接接头疲劳特性时,用应力范围来表述,S-N,曲线。美国,AAR,货车结构疲劳设计标准则用通常的等效应力表述,S-N,曲线。比较而言,IIW,和,BS,标准更适合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2,焊接接头,S-N,曲线细节及其特殊性,关于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中应力范围概念,采用应力范围的理由是:,焊接过程中,焊缝及其附近存有达到或接近达到母材屈服点的残余应力;,由于残余应力的存在,不管外加动应力的循环特性如何,焊缝附近的实际循环应力是从母材的屈服应力向下摆动。,例:有二焊接接头,,S-N,曲线相同(抵抗疲劳的能力相同),但是承受的动载荷不同。,接头一:接头二:,决定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是动应力的变化幅值而不是平均值,因此,第二个接头虽然应力绝对值很低,但远比第一个接头危险,!,3,焊接接头类型细节是控制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命脉,焊接接头是机车车辆焊接结构的寿命薄弱环节。当结构承受较低水平动应力(该应力水平远低于静强度应力水平)时,它们将首先疲劳破坏。在另外考虑材料因素、热影响区的前提下,焊接接头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应力集中:,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应力集中,;,接头型式导致应力集中,;,焊接缺陷导致应力集中: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咬边、气孔 、夹渣,;,焊接残余应力加剧应力集中,.,4,基于英国标准(,BS7608:1993,)的疲劳寿命预测,4.1,算法原理简述,(,1,)计算损伤比,损伤比 (,SrSo,),损伤比 (,SrSo,),式中,,n,为被评估点应力幅,Sr,发生的次数;,So,为该评估点所在接头的,S-N,曲线拐点。,m,为,S-N,曲线斜率。,(,2,)损伤累计,4,基于英国标准(,BS7608:1993,)的疲劳寿命预测,4.2,技术路线,(,1,)指定具体待评点的位置;,(,2,)如果有动应力实测数据,通过编谱而获得该点的应力幅值谱,转到第(,5,)步;,(,3,)如果没有动应力实测数据,有载荷谱,那么创建有限元模型;,(,4,)根据载荷谱及有限元模型获得该点的应力幅值谱;,(,5,)根据该点所在焊接接头类型细节及承载方向,在,BS,中选择对应的用于建立,S-N,曲线的疲劳级别(,FAT,)及相关参数,;,(,6,)根据损伤比计算公式,计算损伤比累计;,(,7,)根据载荷谱或动应力谱所对应的里程数,由,Minner,公式求出寿命(里程);,5,基于国际焊接学会(,IIW,)标准的疲劳寿命预测,5.1,寿命计算公式:,5.2,技术路线,(,1,)指定具体待评点的位置;,(,2,)如果有动应力实测数据,通过编谱而获得该点的应力幅值谱,转到第(,5,)步;,(,3,)如果没有动应力实测数据,有载荷谱,那么创建有限元模型;,(,4,)根据载荷谱及有限元模型获得该点的应力幅值谱;,(,5,)根据该点所在焊接接头类型细节及承载方向,在,IIW,中选择对应的用于建立,S-N,曲线的疲劳级别(,FAT,)及相关参数,;,(,6,)根据损伤比计算公式,计算损伤比累计;,(,7,)根据载荷谱或动应力谱所对应的里程数,由,Minner,公式求出寿命(里程);,6 AAR/BS/IIW,标准的个性与共性讨论,6.1,共性归纳,(,1,),Minner,损伤累积是,AAR/BS/IIW,的理论基础,其中,BS,与,IIW,的寿命计算公式本质完全相同,可以互换。,(,2,)均提供了大量的极有价值的接头数据库,与我国,TB,相比,,“,价值连城,”,。,(,3,)可操作性强,不仅有理论,亦有技术,不仅有数据,亦有工艺要求,只要被评估对象的接头型式落入它们提供的数据库之中,其寿命评估就是科学的有价值的。,(,4,),AAR/BS/IIW,尤其适合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与评估。,6 AAR/BS/IIW,标准的个性与共性讨论,6.2,个性对比,(,1,),AAR,AAR,适用于新造货车疲劳设计。,AAR,的焊接接头数据库是建立修正,Goodman,图的依据。,由于基于修正,Goodman,图计算寿命,因而考虑了动应力的循环特性,R,的影响。,AAR,提供的载荷谱非常有工程应用价值。,(,2,),BS(7608:1993),使用于钢结构,其中包括焊接接头及螺栓连接接头。,将钢结构接头细节分成,10,级,每一级别中不仅提供了建立,S-N,曲线的信息,还提供了工 艺条件的细节要求。,从工程的角度看,注重工程应用。,(,3,),IIW,比,BS,更注重焊接接头细节,焊接接头分类更详细。,考虑了更多的其它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验数据。,不仅适用于钢结构,也适用于铝合金结构。,考虑了裂纹的扩展。,6 AAR/BS/IIW,标准的个性与共性讨论,6.3,使用,AAR/BS/IIW,时的几点提醒:,(,1,)考虑到我们的焊接工艺水平的不稳定性及材料质量的分散性,即使是同样的焊接接头,其寿命要比国外的要低一些。,(,2,)由于实际机车车辆结构的复杂性,,AAR/BS/IIW,不可能提供支持所有产品的焊接接头数据,因此,寿命计算过程中,对关键部位,当很难以在,AAR/BS/IIW,找到可以借用的接头数据时,要么勉强借用,要么投入时间与资金在实验室里补做,当接头形状极其复杂时,补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3,)注意,:AAR/BS/IIW,的标准接头的板厚为,16MM,如果实际接头的板厚不是,16MM,必须按以下的公式修正,:,式中,为标准焊接接头的板厚 时的焊接接头疲劳强度;,t,为当前接头的板厚;,S,为当前接头的疲劳强度。,6 AAR/BS/IIW,标准的个性与共性讨论,(4)IIW,标准对不同板厚的修正,IIW,标准中指出当板的实际厚度增加时,接头的疲劳强度将降低。在裂纹从焊趾处萌生的情况,F,,,IIW,给出了板厚为,t,时的疲劳强度修正:,式中,为板厚为标准值时的疲劳强度,为实际板厚为,t,时而换算出来的疲劳强度。该修正公式可以具体化为:,式中,取值为,25mm,,,n,随具体接头类型及焊后处理情况不同而不同,.,接 头 类 别,条 件,n,十字接头,,T,型接头,具有横向加强筋的平板,焊后自然状态,0.3,十字接头,,T,型接头,具有横向加强筋的平板,焊趾打磨,0.2,横向对接平焊缝,焊后自然状态,0.2,对接焊缝磨平,母材,纵向焊缝,纵向加强筋板,任何情况下,0.1,IIW,板厚修正指数确认,6 AAR/BS/IIW,标准的个性与共性讨论,算例:,t=28mm,,,FAT(25)=80Mpa,,,FAT(28)=80 =56.9Mpa,FAT(28)=80 =78.2Mpa,FAT(28)=80 =79.1Mpa,结论:当接头类型比较复杂,且不打磨,板厚虽然增加,12%,,但疲劳强度反而下降,29%,。,6 AAR/BS/IIW,标准的个性与共性讨论,(5)IIW,标准对不同温度的修正,当焊接接头处于高温工作状态时,其疲劳强度将下降,其下降因子如下图所示:,高温下钢结构的疲劳强度降低因子,对机车车辆焊接结构而言,工作温度较低,不必修正。,6 AAR/BS/IIW,标准的个性与共性讨论,(6)IIW,标准中,应力循环特征,R0.5,时的修正,IIW,标准中指出,当焊接接头残余应力被释放后,该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应当提高且提高程度与应力循环特性相关,其提高因子如下图所示:,提高因子,f(R),必须指出:对于复杂的二、三维构件;高残余应力构件;厚壁构件,均不要修正。同时还应注意:残余应力的释放很难彻底;实际工程问题中,各种焊接接头装配后也可能导致相当长时间驻留的残余应力,因此,仅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考虑此项修正。,6 AAR/BS/IIW,标准的个性与共性讨论,案例,:,假设 时,现需推算板厚从,6mm,变化到,26mm,时的,S,值。,该曲线表明,随着板厚度增加,疲劳强度反而下降,这恰与静强度规律相反。,t,S/S,B,S=S(t)*S,B,6,1.277886,67.72797,8,1.189207,63.02798,10,1.124683,59.60818,12,1.07457,56.95221,14,1.033946,54.79915,16,1,53,18,0.970984,51.46213,20,0.945742,50.12431,22,0.923473,48.94408,24,0.903602,47.89091,26,0.8857,46.9421,1.1,列表(表中以 为基本值),变化曲线,7,几点体会,(,1,)转变设计观念是当务之急,抗疲劳的寿命设计是对基于安全系数,/,动荷系数设计原则的挑战:,安全系数设计的理念是静强度校核,完全不适用于疲劳设计;,一个零件不同部位应该有不同的动荷系数;,一个结构不同子结构也应该有不同的动荷系数;,用一个动载荷放大系数考虑结构体系每一构件的动载荷影响是不科学的、保守的。,结论:,基于安全系数,/,动荷系数的设计未必是安全的。,多用材料的设计也未必是安全的。,应力集中处静强度局部补强未必能提高疲劳寿命,甚至恰恰相反。,7,几点体会,(,2,)千方百计降低应力集中是提高疲劳寿命的基本出发点,焊接结构疲劳裂纹首先从承力焊缝焊趾或焊根部位的应力集中处开始;,结构设计是否导致承力焊缝应力集中?有限元分析可以给出一个基本的全局的宏观的判断;,承力焊缝焊接工艺的缺陷导致微观的应力集中不易察觉,“探伤”不能排出所有的应力集中可能;,对承力焊缝的焊接工艺缺陷必须要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可操作的措施,重要焊缝打磨也应科学。,布置焊缝时,必须要考虑承力方向;局部补强时,尤其是注意刚度协调。刚度不协调是导致应力集中的宏观因素。,7,几点体会,(,3,)重视与疲劳相关数据库的建设,线路实测的载荷谱,各种焊接接头的,S-N,曲线,焊接专家的工艺知识实践证明行行有效的工艺管理知识,国外先进的设计与评估标准,国处先进的焊接工艺质量管理体系,(,4,),“,对,”,与,“,错,”,的启示,我们讨论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本身是一项工程问题。关于工程问题,英国谢菲尔德(,Sheffield,)大学,Rod A.Smith,教授,1990,年说过:,“,Engineering is the art of being approximately right rather then exactly wrong,”,.,“,疲劳寿命预测,”,是一项技术,亦是一项艺术,它追求的是相对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寿命最短的,”,薄弱环节,这才是这一项技术的真正价值所在。,8,工程应用实例,基于,BS,标准出口澳大利亚,30,吨轴重货车抗疲劳设计,基于线路动应力测试结果及,IIW,标准的转向架构架疲劳寿命计算,8,参考文献,1,董聪 结构可靠性研究 科学出版社,2002,2,霍立兴 焊接结构的断裂行为及评定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美国,AAR,货车设计规范,1997,4IIW FATIGUE DESIGN OF WELDED JOINTS AND COMPONENTS 1996,(,参见它的电子读本,-,大连交通大学编译,2005),5BS7608:1993 CODE OF PRACTICEFOR FATIGUE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STEEL STRUCTURES 1993,(,参见它的电子读本,-,大连交通大学编译,2005),6,赵少汴等 抗疲劳设计,-,方法与数据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