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11月第二次调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150691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11月第二次调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5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11月第二次调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 2025 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 生物学试题 ( 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命题人:田子琳) 一、单项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 1 2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都能在人体消化道中水解 C.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 4 种元素 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某研究小组在 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大豆种子萌发 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等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 保持湿润 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 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糖含量 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总量将增加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了某些细胞中有一种新的细胞结构——细胞蛇。细胞蛇只 3 由蛋白质形成,用以催化细胞中重要物质的合成。这种新发现的细胞器形态和数量 在细胞中是不恒定的,在相关物质合成迅速时,细胞蛇也变得更为发达。以下有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蛇形态与数量变化与功能相统一 B.细胞蛇的功能与核糖体相同 C.细胞蛇的发现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D.细胞蛇的物质构成与线粒体相同 .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可追溯到十几亿年前,原始需氧细菌被真核细胞吞噬后与 宿主细胞共同生存,并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下列推测正 ) 4 - 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行使功能的蛋白质完全由自身合成 B.线粒体和醋酸菌的 DNA 都是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C.原始需氧细菌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D.被吞噬的细菌可从宿主细胞中获取有机物 5 .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有 3 种 途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如图是各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的模 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也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而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C.主动运输过程中溶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载体蛋白既能够参与协助扩散,又能够参与主动运输,而通道蛋白只能参与协 助扩散 6 .Ca2+的正常分布与人体生命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Ca2+泵亦称为 Ca2+-ATP 酶, 它能催化质膜内侧的 ATP 水解,释放出能量,驱动细胞内的 Ca2+泵出细胞,以维持 细胞内游离 Ca2+的低浓度状态。下图为 Ca2+运输的能量供应机制,下列相关说法错 误的是( ) A.图示 Ca2+泵承担着催化和运输的功能 B.磷酸化的 Ca2+泵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转运 Ca2+ C.Ca2+泵运输 Ca2+时需与 Ca2+结合,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D.ATP 分子的三个磷酸基团中,离腺苷最近的具有的转移势能最高 .酶 A、酶 B 与酶 C 是分别从三种生物中纯化出的 ATP 水解酶。研究人员分别测 7 量其对不同浓度的 ATP 的水解反应速率,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 ATP 浓度相对值增大,三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 均增大 B.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三种酶所需要的最低 ATP 浓度相同 C.酶 A 通过降低 ATP 水解所需活化能以提高反应速 率 D.当反应速率相对值达到 400 时,三种酶中酶 A 所需要的 ATP 浓度最低 8 .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置于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 干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 0~7 天,种子长出幼叶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干重增加 B.第 8~10 天中,种子呼吸等代谢过程减弱导致干重下降 C.在种子的整个萌发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种类逐渐减少 D.第 11 天后,要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增加需提供光照和无机盐 9 . 将某绿色蔬菜放置在密闭、黑暗的容器中,一段时间内分别测定了其中 O2、CO2 相对含量数据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min 5min 10min 15min 20min 25min ) 0 CO2 相对含 1 4 5.6 6.7 7.7 9.1 O2 相对含量 20 17 15.8 15.0 14.6 14.4 A.随着氧气含量降低,第 5min 开始装置中的植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和 CO2 B.若在 10min 给予植物适宜光照,则装置中的 CO2 含量将一直下降 C.0~5min 植物进行有氧呼吸, NADH 的消耗过程都伴随着产生 ATP D.15~20min 装置中的蔬菜产生的 CO2 最少,这个时间段植物参与呼吸作用的葡 萄糖最少 1 0.希尔从细胞中分离出叶绿体,并发现没有 CO2 时,给予叶绿体光照,就能放出 O ,同时使电子受体还原。希尔反应是:H 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1/2 2 2 O 。在希尔反应的基础上,阿尔农又发现在光下的叶绿体,不供给 CO 时,既积累 2 2 NADPH 也积累 ATP;进一步实验,撤去光照,供给 CO2,发现 NADPH 和 ATP 被 消耗,并产生有机物。下列关于希尔反应和阿尔农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释放的 O2 来自于水 ) B.NADPH 和 ATP 的形成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C.希尔反应与 CO2 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两个过程 D.光合作用的需光过程为 CO2 合成有机物提供 ATP 和 NADPH 1 1.下图是番茄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PSII 和 PSI 是由蛋白质和光合 色素组成的复合物,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光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能发生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具备 PSII 和 PSI 系统 B.光反应过程将吸收的光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全部储存在 ATP 中 C.在 ATP 合成酶的作用下,H+顺浓度梯度转运提供分子势能,促进 ADP 和 Pi 合 成 ATP D.PSII 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将 H O 分解为 O 和 H+,产生电子传递给 PSI 将 2 2 NADP+和 H+结合形成 NADPH 1 2.某同学用植物叶片在室温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测定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氧 气释放量,结果如图所示。若想提高 X,可采取的做法是( ) A.增加叶片周围环境 CO2 浓度 B.将叶片置于 4℃的冷室中 C.给光源加滤光片改变光的颜色 D.移动冷光源缩短与叶片的距离 1 3.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找到①~④不同时期的细 胞,如图。关于这些细胞所处时期及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①处于间期,细胞核内主要进行 DNA 复制和 蛋白质合成 B.细胞②处于中期,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核 DNA 分子数=1∶2∶2 C.细胞③处于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向细胞两极移动 D.细胞④处于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一分为二 1 4.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用模型来替代研究对象的实验。比如“性状分离比的 模拟实验”(实验一)中用小桶甲和乙分别代表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用不同颜色的 彩球代表 D、d 雌雄配子;“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模拟实验(实验二) 中可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模型,细绳代表纺锤丝;DNA 分子的重组模拟实验(实验 三)中可利用剪刀、订书钉和写有 DNA 序列的纸条等模拟 DNA 分子重组的过程。 下列实验中模拟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中可用绿豆和黄豆代替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模拟 D 和 d 配子 B.实验二中牵拉细绳使橡皮泥分开,可模拟纺锤丝牵引使着丝粒分裂 C.实验三中用订书钉将两个纸条片段连接,可模拟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D.向实验一桶内添加代表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彩球可模拟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 1 5.某二倍体生物通过无性繁殖获得二倍体子代的机制有 3 种:①配子中染色体复制 次;②减数分裂Ⅰ正常,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细胞不分裂;③减数分裂Ⅰ 细胞不分裂,减数分裂Ⅱ时每个四分体形成的 4 条染色体中任意 2 条进入 1 个子细胞。某个体的 1 号染色体所含全部基因如图所示,其中 A 、A 为显 1 2 性基因,a 、a 为隐性基因。该个体通过无性繁殖获得了某个二倍体子代,该子代体 1 2 细胞中所有 1 号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数与隐性基因数相等。已知发育为该子代的细胞 在四分体时,1 号染色体仅 2 条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 1 次互换并引起了基因重组。 不考虑突变,获得该子代的所有可能机制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6.某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禁食一定时间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被募集到脂质小滴 上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脂质小滴在溶酶体内被降 解。关于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①②③ 1 ) A.饥饿状态下自噬参与了细胞内的脂质代谢,使细胞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B.当细胞长时间处在饥饿状态时,过度活跃的细胞自噬可能会引起细胞凋亡 C.溶酶体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参与了细胞自噬过程 D.细胞自噬是细胞受环境因素刺激后的应激性反应 1 7.水稻有糯性品系和非糯性品系,非糯性(B)对糯性(b)是显性。糯性品系的 米粒含有支链淀粉,用碘液处理后呈红褐色,非糯性品系的米粒含有直链淀粉,用 碘液处理后呈蓝黑色。B、b 基因的遗传效应在花粉粒中已经表现出来。下列实验的 结果为“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时”提供直观证据的是( ) A.用糯性品系的花粉对非糯性品系的母本进行授粉,以碘液检测米粒颜色 B.用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糯性水稻的母本进行授粉,以碘液检测米粒颜色 C.取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颜色 D.用杂合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对杂合非糯性水稻的母本进行授粉,以碘液检测米粒 颜色 1 8.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由 L、LM、LN 决定,只要有 LM 即为雄性,LNLN 为雌性, 其他均为雌雄同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植物种群中和性别相关的基因型共 6 种 B.雌雄同株的杂合子自交得 F ,F 自交得到的 F 中雌性占 1/6 1 1 2 C.2 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一定没有雄性 D.LMLN 与 LNLN 杂交,后代雌雄比为 1∶1 1 9.如图①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 和 d),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②) 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③)。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 丝的牵引,可在两个着丝粒之间的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端粒酶是细胞中负 责延长端粒的一种酶,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B.图⑤后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 Dd C.图⑤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不同 D.端粒酶的两种成分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结合 2 0. 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在特殊情况下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也可能发生交换。基因型为 AaBb 的雄果蝇(基因位置如图 1)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 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只有一个细胞发生一次如 图 2 所示的交换,仅考虑图中的染色体且未发生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无论交换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中,该精 原细胞均可产生 4 种精细胞 B.若精原细胞分裂产生基因组成为 aaBB 的细胞, 则交换只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C.若精原细胞分裂产生基因组成为 aaBb 的细胞,则交换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 D.无论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中发生交换,基因重组型精细胞所占比例均为 1/2 2 1.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五个品种及其体内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已知 B、b 和 D、d 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植株丙为纯合子,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B. 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 Bbdd×bbDd 杂交实验 C. 甲、乙、丁和戊植株进行自交均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D. 甲和丁杂交,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子代有 4 种基因型和 3 种表现型 2 2.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丁个体 DdYyrr 自交子代会出现 2 种表现型,比例为 3∶1 B. 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孟德尔用丙个体自交,其子代表现为 9∶3∶3∶1,此属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阶段 D.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去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2 3.某双子叶植物种子胚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 A/a、B/b 控制,表型有橙色、黄色、 红色。取甲(橙色)与乙(黄色)植株杂交,F 均为红色,F 自交,F 中红色:橙 1 1 2 色:黄色的比例为 9∶4∶3。用 A、a、B、b 四种基因的特异 性引物对甲、乙细胞的 DNA 进行 PCR 扩增,并用 A 基 因特异性引物对 F2 中红色丙、用 B 基因特异性引物对 F2 中红色丁的 DNA 进行 PCR 扩增作为标准参照,PCR 产物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基因型为 AABB,乙的基因型为 aabb B.条带 1-4 对应的基因分别是 a、B、b、A C.丙和丁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B、AABb、AAbb D.F2 的橙色个体随机传粉,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4.脑钙化是一种与细胞衰老相关的遗传病。下图中,家族 1 中该病仅由基因 A/a 2 控制,家族 2 中的Ⅰ2 只携带另一个致病基因 t,两种致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家族 1 中的Ⅰ 与家族 2 中的Ⅰ 的基因型相同。已知具有两个非等位致病基因的个体也 1 1 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 B.家族 1 中,Ⅱ 、Ⅱ 的基因型相同, 3 5 Ⅱ1 、Ⅱ2 的基因型相同 C.家族 2 中的Ⅱ1 可产生 3 种携带致病基因 的卵细胞 D.如果家族 1 中的Ⅲ 与家族 2 中的Ⅲ 结婚,后代可能患病 1 1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2 5.(14 分)痛风又名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而导致人体内尿酸(以尿酸盐存 在)生成、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有尿酸盐转运蛋白 URAT1)与排泄之间的 动态失衡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嘌呤在肝脏中被代谢转化为尿酸进入内环境,尿酸主 要通过肾脏排泄,其次是通过消化道排出,当人体尿酸生成过多,或通过肾脏排出 尿酸出现障碍,可导致痛风。 (1)人体代谢产生的嘌呤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解。高尿酸血症 患者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嘌呤分解产生尿酸无法被氧化从而使血液中尿酸含量升 高,与尿酸氧化酶的形成有关的 RNA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的具膜细 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天然化合物 F 和碱性水都有降尿酸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组 A 和 组 B 为正常鼠,组 C~F 采用组 B 得到的模型鼠)。 对照组 A 模型组 B C 组 D 组 E 组 F 组 组别及处理检测 指标 灌服生理 灌服尿酸氧 灌服化 饮用 pH 为 饮用 pH 为 饮用 pH 为 盐水 化酶抑制剂 合物 F 7.0 的水 8.2 的水 9.3 的水 血清尿酸含量 1.2 0.6 6.5 0.8 3.4 6.4 / 4.5 / 3.6 / URAT1 相对含量 0.57 ① 据表分析,比较对照组 A 和模型组 B,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 URAT1 检测结果,推测 C 组降低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D、E 和 F 三组的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3 分)H+-K+-ATP 酶是一种位于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它能通过催化 ATP _ ② _ 2 水解完成 H+/K+跨膜转运,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 H+运输到浓度更高的膜外胃腔中, 对胃酸的分泌及胃的消化功能其有重要的意义,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但是,若胃 酸分泌过多,则会引起胃溃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胃壁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 M1-R、H2-R、G-R 为胃壁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与胞外不同信号分子结 合后可通过___________等胞内信号分子激活 H+-K+-ATP 酶活性。H+-K+-ATP 酶催 化 ATP 水解后,释放的磷酸基团使 H+-K+-ATP 酶磷酸化,导致其___________发 生改变,从而促进胃酸的分泌。 (3)胃壁细胞内的 H+运输到膜外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药物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减缓胃溃疡症状。临床上可使用奥 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11 分)小麦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在白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晚上可将淀粉降解 为葡萄糖和麦芽糖。磷酸丙糖转运体(TPT)能将卡尔文循环中的中间产物磷酸丙糖 不断运到叶绿体外。TPT 的活性受光的调节,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活性最高。光合产 物在叶肉细胞内转化成蔗糖后进入筛管,再转运至其他器官转化为储存物质或分解 供能。下图表示小麦种子形成、成熟过程中测定(开花后数天)种子中主要物质的 变化。 (1)分离小麦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主要吸收 的光是___________(填“红光”“蓝紫光”或“红光和蓝紫光”)。 (2)NADPH 在暗反应中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环境条件由适宜光照转为较强光照时,小麦叶肉细胞淀粉合成的速率 _ 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小麦开花后第 10 天开始,籽粒的干重在晚上也可能增加,请结合图甲和图乙 分析,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4 分)大丽菊的花色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 B 控制 2 白色前体物合成黄色素,基因 R 能抑制基因 B 的表达。此外,大丽菊的抗锈病(T)对 易感锈病(t)为显性。一株黄花易感锈病大丽菊和一株白花易感锈病大丽菊杂交,F1 均为白花易感锈病,F 自交,F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易感锈病:黄花易感锈病 1 2 = 13∶3。回答下列问题: ( ( 1)基因B与R互称为___________基因;基因T与t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2)控制大丽菊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 孟德 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若对 F1 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4)某研究人员在重复该杂交实验过程中,偶尔发现 F2 中出现一株白花抗锈病大 丽菊。假如该大丽菊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说明该大丽菊 的基因型为 BbRrTt,且基因 T/t 与基因 B/b 和 R/r 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已知 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由于黄花抗锈病大丽菊有更高的经济 和观赏价值,请从该株大丽菊的自交后代中选择合适的植株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 纯种黄花抗锈病大丽菊。(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 2025 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 1 1 -5:CBADC 6-10:DADCB 11-15:BABCB 6-20:CCABD 21-24:BBBD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52 分) 5(14 分) 2 ( ( 1) 核酸 mRNA、tRNA、rRNA(3 分)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 分) 2)①有无尿酸氧化酶抑制剂 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盐转运蛋白的量,减少 尿酸盐的重吸收 在一定范围内,随饮用水 pH 的升高对降血清尿酸的作用更显著 6(13 分) ② 2 ( ( ( 1)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 (2)cAMP 和 Ca2+ 3)主动运输 消耗 ATP,且为逆浓度运输 4)抑制 H+-K+-ATP 酶的活性,抑制胃壁细胞内 H+运输到胃腔中,减少胃酸分泌 空间结构 量(3 分) 7(11 分)(1)红光和蓝紫光 2 (2)作还原剂,参与暗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 3)增大 多地转化为淀粉 4)叶绿体白天积累的淀粉在晚上可以降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运出,并在细胞质合 成蔗糖,通过筛管转运到籽粒中转化为淀粉储存 (3 分) 8(14 分) 1)非等位 (2)遵循 较强光照时,TPT 活性降低,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的速率降低,将更 ( 2 ( 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F2 中白花∶黄花=13∶3 是 9∶3∶3∶1 的变式,说明基因 B/b 和 R/r 分别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白花易感锈病∶黄花易感锈病=3∶1 (4)白花抗锈病∶白花易感锈病∶黄花抗 锈病∶黄花易感锈病=39∶13∶9∶3 选取该白花抗锈病大丽菊自交后代中的黄花抗锈 病个体(B_rrT_)继续自交,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BBrrTT)即为符合要 求的纯种黄花抗锈病大丽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