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第一小学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珍藏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50092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第一小学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珍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第一小学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珍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第一小学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珍藏版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 — 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规定要求,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16号)文件精神等,明确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让每位学生掌握1 — 2项运动技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以精致化管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强化德育。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深入探索增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减的长效机制,稳步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长效机制,深化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从严加强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制度,深化健康教育,实施好各项健康工作的“达标细则”,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使我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学生体质得到全面增强。 三、体质管理监督小组 成立领导小组,强化体质管理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X 成员:XXXXX各学科组长 职责 组长:负责统筹体质管理方案执行情况,副组长:负责整体调控体质管理情况,组织指导、落实方案,监督执行情况。 成员: 四、具体实施工作 (一)丰富开展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活动。 包括田径运动会、体质测试争霸赛、课间操领操员选拔赛、“足王杯”足球赛、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摄影比赛、体育征文比赛等,力争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体育的节日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二)畅通监督举报渠道 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设立监督举报电话(XXX)、班级群等,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科学管理。 (三)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开发更多的体育类社团活动逐步带动更多的学生喜欢运动、参与运动,增强体质。 (四)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中小学校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及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做好体育素养评价宣传培训工作,将体育意识、知识、行为、技能及体质健康等测评融入日常安排。 (五)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 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六)学校制定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确保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制定学校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每学期定期进行全覆盖视力筛查。学校制定课程表,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要求任课教师提醒学生课间走出教室进行放松。为避免不良用眼行为,教师要监督并及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寸、一拳”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七)健全责任机制。 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建立健全校长、班主任负责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五、加强监管 (一)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等职能部门要要加强监督,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体育课,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教师,责令整改。有家长反映违背本制度,并造成社会舆论影响的教师取消评优评模、晋级晋岗资格。 (二)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家校沟通作用,并通过召开家长会、班会、班级群等形式,使“五项管理”工作家长知晓学生熟记,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使家长尽到监护责任,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五项管理”的规定,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三)要加大宣传,利用“致家长一封信”或家长会的形式加大体质管理宣传,引导家长正确认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有机结合。 六、落实体质管理实施措施 (一)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一评估一反馈一干预一保障”闭环体系。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抽测复核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二)加强场地器材建设。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地方共建共享。场馆设备条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高校,原则上不得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三)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四)健全责任机制。 教务处将统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定期向校委会汇报,督促年级组做好相关工作。教务处将加强指导工作,督促年级组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进行考评。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跑操球操跳绳、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小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加强教师的职业化培训。 教师是最小的单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训练水平、科研水平会决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老师不能只是将动作示范给学生,指导他们练习,要具有规划性和计划性,给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引体向上为例,在体能训练领域是分为 8个步骤或者12个步骤,需要逐级提高,不是到最后测试前才加练。 (七)保证体育活动时间。 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加强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之间的衔接和联动,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要加强对体育家庭作业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八)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通过购买服务,让更多有资质的社会体育机构走进校园,缓解体育师资不足矛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应按标准配备教练员,不达标的高校停招或减招高水平运动员。 (九)重视视力保护。学校积极改善学生用眼环境,缩短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增加学生户外活动,坚持眼保健操制度,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降低近视率。严禁教师拖堂教学占用课间休息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