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钢结构施工测量技术要求一、一般要求
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钢结构工程的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及细部测 量。
1.2施工测量前,应根据设计施工图和钢结构安装要求,编制测量专 项方案。
1.3钢结构安装前应设置施工控制网。
二、平面控制网
2.1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布设十 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平面布置为异形的建筑可根据建筑物形状布设 多边形控制网。
2.2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测定,定位放 线可选择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等方法。
2.3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四层以下宜采用外控法,四层及以上宜采用 内控法。上部楼层平面控制网,应以建筑物底层控制网为基础,通过 仪器竖向垂直接力投测。竖向投测宜以每50m~80m设一转点,控制 点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2.3的要求。
项 目
测量允许误差
每 层
3
总高度H
H<30m
5
30m<H<60m
8
60m<H<90m
13
90m<H<150m
18
H>150m
20
表2.3控制点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mm)
2.4轴线控制基准点投测至中间施工层后,应进行控制网平差校核。 调整后的点位精度应满足边长相对误差达到1 /2和相应的测角中 误差土 10 〃的要求。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根据限差确定其放样精度。
三、高程控制网
3.1首级高程控制网应按闭合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布设。高程 测量的精度,不宜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
3.2钢结构工程高程控制点的水准点,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网的标桩 或外围的固定地物上,也可单独埋设。水准点的个数不应少于3个。 3.3建筑物标高的传递宜采用悬挂钢尺测量方法进行,钢尺读数时 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修正。标高向上传递时宜从两处分别传递, 面积较大或高层结构宜从三处分别传递。当传递的标高误差不超过土 3.0mm时,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施工楼层的标高基准;超过时,则应重 新传递。标高竖向传递投测的测量允许误差应符合表3.3的要求。
表3.3标高竖向传递投测的测量允许误差(mm)
项目
测量允许误差
每层
±3
总高度H
H<30m
±5
30m<H< 60m
±10
H>60m
±12
注:表中误差不包括沉降和压缩引起的变形值。
四、单层钢结构施工测量
4.1钢柱安装前,应在柱身四面分别画出中线或安装线,弹线允许误 差为1mm。
4.2竖直钢柱安装时,应在相互垂直的两轴线方向上采用经纬仪,同 时校测钢柱垂直度。当观测面为不等截面时,经纬仪应安置在轴线上; 当观测面为等截面时,经纬仪中心与轴线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15°。
4.3钢结构厂房吊车梁与轨道安装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厂房平面控制网,用平行借线法测定吊车梁的中心、线; 吊车梁中心、线投测允许误差为±3mm,梁面垫板标高允许偏差为 ±2mm;
2)吊车梁上轨道中心线投测的允许误差为±2mm,中间加密点 的间距不得超过柱距的两倍,并应将各点平行引测到牛腿顶部靠近柱 的侧面,作为轨道安装的依据;
3)应在柱牛腿面架设水准仪按三等水准精度要求测设轨道安装 标高。标高控制点的允许误差为±2mm,轨道跨距允许误差为土 2mm, 轨道中心线投测允许误差为土 2mm,轨道标高点允许误差为土 1mm。
4.4钢屋架桁架)安装后应有垂直度、直线度、标高、挠度(起拱) 等实测记录。
4.5复杂构件的定位可由全站仪直接架设在控制点上进行三维坐标 测定,也可由水准仪对标高、全站仪对平面坐标进行共同测控。
五、多层、高层钢结构施工测量
5.1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底层柱的轴 线、柱底基础标高进行复核,合格后再开始安装。
5.2每节钢柱的控制轴线应从基准控制轴线的转点引测,不得从下 层柱的轴线引出。
5.3安装钢梁前,应测量钢梁两端柱的垂直度变化,还应监测邻近各 柱因梁连接而产生的垂直度变化;待一区域整体构件安装完成后,应 进行结构整体复测。
5.4钢结构安装时,应分析日照、焊接等因素可能引起构件的伸缩或 弯曲变形,并应采取相应措施。安装过程中,宜对下列项目进行观测, 并应作记录:
1)柱、梁焊缝收缩引起柱身垂直度偏差值;
2)钢柱受日照温差、风力影响的变形;
3) 塔吊附着或爬升对结构垂直度的影响。
5.5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H/25+10mm (H为高度), 但不应大于50.0mm ;整体平面弯曲允许偏差为L/15(L为宽度), 且不应大于25.0mm。
5.6高度在150m以上的建筑钢结构,整体垂直度宜采用GPS或相 应方法进行测量复核。
六、高耸钢结构施工测量
6.1高耸钢结构的施工控制网宜在地面布设成田字形、圆形或辐射 形。
6.2由平面控制点投测到上部直接测定施工轴线点,应采用不同测 量法校核,其测量允许误差为4mm。
6.3标高土 0.0m以上塔身铅垂度的测设宜使用激光铅垂仪,接收 靶在标高1m处收到的激光仪旋转360°划出的激光点轨迹圆直径 应小于10mm。
6.4高耸钢结构标高低于1m时,宜在塔身中心点设置铅垂仪;标 高为1m~2m时,宜设置四台铅垂仪;标高为2m以上时,宜 设置包括塔身中心点在内的五台铅垂仪。铅垂仪的点位应从塔的轴线 点上直接测定,并应用不同的测设方法进行校核。
6.5激光铅垂仪投测到接收靶的测量允许误差应符合表6.5的要求。 有特殊要求的高耸钢结构,其允许误差应由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确定。
表6.5激光铅垂仪投测到接收靶的测量允许误差
塔高(m)
50
1
150
2
250
3
350
高耸结构验收允许偏
差(mm)
57
85
110
127
143
165
--
测量允许误差(mm)
10
15
20
25
30
35
40
6.6高耸钢结构施工到1m高度时,宜进行日照变形观测,并绘制 出日照变形曲线、列出最小日照变形区间。
6.7高耸钢结构标高的测定,宜用钢尺沿塔身铅垂方向往返测量,并 宜对测量结果进行尺长、温度和拉力修正,精度应高于1/1
6.8高度在150m以上的高耸钢结构,整体垂直度宜采用GPS进行 测量复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