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开展2022年秋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总结
为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推动各地和学校全面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进一步营造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氛围,全力推进近视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根据统一部署,我校开展了 2022年秋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此次活动为了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给孩子们一个光明的未来,我校安排了以下活动:
一、提高爱眼护眼意识。
我校通过课堂、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录制宣传小视频比赛等形式,为各个年级进行不同层面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们意识到眼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近视的严重危害性,并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近视防控知识,让学生自觉做到爱眼护眼。
二、加强近视监测干预。
我校坚持做到对近视的早预防、早发现,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分析学生健康状况,引导视力异常的学生尽快在家长陪护下到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和矫正。
三、坚持日常管理。
我校一直坚持每日学生眼保健操制度,让学生养成科学
合理的用眼习惯。
四、切实加强手机管理。
我校认真落实上级通知精神,宣传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并及时沟通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同时做好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管理,引导中小学生注重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五、有效带动家长参与。
我校坚持家校协同,通过家长信、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切实强化家长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督促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引导家长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时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带动孩子做一些有益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我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和优势,采用不同的形式,做到有效的宣传教育。
2022年学校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总结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在描写眼睛时,常爱用“明亮” “水灵灵” “炯炯有神”等美好的词语来形容。是啊,谁不希望自己有双好眼睛,谁不希望自己心灵的窗户更加明亮呢?可是,很多同学却因为不讲究用眼卫生,造成了视力不良。为了让同学们关注、保护自己的眼睛,学校开展了“近视防控宣传月"教育活动。
一、广播发声传倡议
在校园广播“晨间相约一一辅导员开讲”栏目中,辅导员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次“预防近视”的专题演讲。
老师告诉队员们,据2022年调查统计,学生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近视率快速增长,近视人数超过总人数的一半,近视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8.84%。
学校的这一现状,也是我国整体现状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其中,学生的近视接近40%。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
这样的“世界第一”我们可不想要。老师给大家分析了近视形成的一些主要原因:学业压力增大;电子产品普及;睡眠时间不足……随后,老师向大家普及了近视的严重危害,并提出了郑重倡议。
二、专业医生细检查
为更清楚地了解在校学生的近视现状,邀请了专业医生,利用专业仪器,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专项检查。
三、眼保健操做标准
眼保健操是一种眼睛的保健体操,主要是通过按摩眼部穴位,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以达到改善眼的疲劳,预防近视等眼部疾病的目的。我们每天在校都会做眼保健操。但有些同学没有重视,随意做,就达不到应有的保健效果。因此,红领巾值日队员们坚持轮岗监督,督促队员们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正确做眼保健操,高年级的同学们走进了低年级各班,手把手地教起了正确做法。
四、良好习惯来护航
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若用眼不当,视力极易受损。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近视都与不良的用眼习惯有关。为保护视力健康发展,避免患上近视,我们一定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良好的视力是我们可以享用一生的宝贵财富,远离眼病,预防近视,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以下“预防近视八条实用建议”愿每位同学都牢记在心,落实行动。让我们都眼睛水灵灵,世界亮晶晶。
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总结
根据《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校制定了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的实施方案,并围绕宣传主题“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落实各项宣教措施,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整合各方资源,摸清近视底数
我校通过屈光监测精准掌握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和视力变化情况与数据,对近视进展过快的学生进行特殊干预,预防发生高度近视。
在疾控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屈光建档工作。由于疫情,上半年学生长期居家学习和参与在线教育教学对视力健康产生很大声的影响,为了摸清底数,要求所有学校积极配合社区进行屈光监测,争取本学年建档率达到100%。并要求学校指导家长通过安装APP查看屈光监测结果,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和屈光发育变化趋势,通过APP预约挂号就诊。
我校还和眼科医生对接,开展“眼科医生进校园”活动,为学生进行近视预防干预指导服务。要求做到“每班一贴”即在每班张贴了身高对应课桌椅高度的标准图,供学校师生参考;设立“每班一员”即视力保护监督员制度。督促学生做好每日两次的眼保健操,督促学生下课走出教室。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
二、重视科普宣传,加强健康教育
学校根据当前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
感强的分类分层宣传教育活动。
建设了一间学生体质健康专用教室。收集学生们的体质数据,通过平台与成长评价手册对接,形成书面的一人一表反馈给家长。老师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教室里还摆放了许多眼睛放松仪,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缓解眼睛的疲劳。学校还自编了一本“目浴阳光”青少年亮眼保健活动手册。手册分为六部分内容:有近视知识的介绍、爱护眼睛的好方法、正确的眼保健操姿势、爱眼护眼的自测题目、和父母一起打分的亲子评价表,还有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的爱眼护眼的小妙招。学生结合体质健康教室的数据,通过记录视力变化、亲子评价打分等活动,了解自己的用眼卫生及视力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不良作息和用眼习惯。
结合学校的生态特色成立了 “XX护眼基地”,第一全方位高频次视力检测,设立设立自测区域,学生可自进行视力检测,并通过智能化设备,将筛查数据同步至“XX在线”,建立电子化屈光发育档案,同步云端查看;第二交互式科普宣教育,通过打造绿植栽培区,延长“目”浴阳光时长了解护眼科普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良好习惯养成;第三沉浸式护眼行为引导,设计多功能彩绘地图5大功能区,使用户外场景提高孩子的动作精准度和空间方位感。学校通过科学有效地干预宣教手段,让更多的孩子、家长、老师了解并掌握科学的护眼知识,养成良好的用眼护眼习惯,延长孩子们“目”浴阳光的护眼时间,倡导和激励孩子更多的走进户外,为孩子提供科学智慧的护眼绿洲。
除了每天正常教学时间外,另外增加80分钟户外干预时间,课间休息的40分钟干预时间严格执行老师上课不拖堂,班级视力保护小专管员负责班级锁门,及时让学生下课后在走廊、在操场极目远眺,放松眼睛,减少眼疲劳;课外40分钟大活动干预时间老师们精心设计户外活动游戏,吸引学生到操场参加户外干预。
利用家长资源对学生进行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学校邀请在XX医院的眼科任职的学生家长做客健康教育广播并为学生们进行视力普查、对视力不良学生复查的必要性、复诊流程和预防近视的科目进行科普。
营造良好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将预防近视作为家校沟通常态工作,积极宣传预防知识,定期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配合学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我校还将组织开展“每季一讲”主题宣传活动,邀请眼科专家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健康宣教。要求各校结合学校实际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学校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宣传栏、讲座、学生征文演讲、动漫画等形式,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我校将继续拓展并探索健康教育新形式,进一步强化考核督导,及时总结、推广先进防近工作经验,结合学校特色,
创新户外干预形式和内容,努力降低我校学生的近视率。
学校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总结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用眼强度大的时期,如何呵护好自己的眼睛尤为重要。为普及科学用眼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视力保护意识,我校开展了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一、近视防控工作部署
9月X日上午,通过晨会传达近视防控点亮“睛”彩工作相关部署,全面落实关于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
二、近视防控,科普先行
学校校医室精心制作了科学用眼科普海报,收看近视防控讲座,从视力不良预防小常识等方面向同学们普及健康知识。
三、优化视觉环境
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是关系未来的大事情,学校总务处积极改善教学、生活环境卫生,优化教室的视觉环境,为同学们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四、丰富多样活动助力视力健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好这扇心灵之窗,学校每天上午、下午第一节课后大课间开展眼保健操活动,要求班级每一位同学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五、绘制手抄报,表爱眼护眼决心
为营造保护视力的校园氛围,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爱眼护眼的重要性,初一年级各班纷纷以“爱护眼睛”为主题绘制手抄报,守护心灵之窗,从现在开始。笔纸建言,图画心、声,一幅幅的手抄报里,展现了同学们誓要保护明亮双眼的坚定决心。
近视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强化学校、学生和家长爱眼护眼意识,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快乐健康地享受五彩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