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海地区地基土分布及其工程性质
表1地基土构成与特征一览表
地质时代
土层
序号
土层名称
成因
类型
层厚(m)
层底标高
(m)
土层描述
全
新
世
Q4
①1
填土
0.6- -4.0
3.41
-0.05
土质松散、不均匀,以杂填土为主,含碎石、砖块等杂质较多,场地内均布。
②1
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
滨海
1
河
0.3- -2.6
1.96
0.28
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镒质结核,可塑为主,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光泽反应稍光滑,干强度高等,韧性高等,填土较厚地段该层缺失。
②3
灰色砂质粉土
2.616.3
-1.82
-15.22
夹薄层粘土,含云母,松散,中压缩性。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分布不均匀,局部较厚。
③1
灰色淤泥质粉
质粘土
滨海
I
浅海
0.8- -2.6
0.43
-1.28
夹薄层粉砂,局部较多,流塑,高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有②3层分布处该层缺失。
③2
灰色砂质粉土
0.8- -2.3
-0.97
-3.18
夹薄层粘土,含云母,松散,中压缩性。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
③3
灰色淤泥质粉
质粘土
0.8- -4.3
-4.09
-6.09
夹薄层粉砂,局部较多,流塑,高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遍布。
④
灰色
淤泥质粘土
5.2- -9.1
-12.07
-14.29
夹薄层粉砂,含有机质,流塑,高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高,场地内遍布。
⑤11
灰色粘土
滨
海、
沼泽
0.5- -3.0
-14.07
-16.17
含有机质、腐植物、钙结核,软塑为主,高压缩性,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高,场地内遍布。
地质时代
土层
序号
土层名称
成因
类型
层厚(m)
层底标高
(m)
土层描述
⑤1A
灰色砂质粉土
0.7 3.3
-15.49
-17.52
夹薄层粘土,含云母,松散—稍密,中压缩性,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地内遍布。
⑤12
灰色粉质粘土
夹粉砂
2.2 8.6
-18.99
-25.79
夹粉砂较多,含有机质、钙结核,软塑为主,高压缩性,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遍布。
⑤2
灰色粉砂
1.0 3.9
-20.57
-27.49
夹薄层粘土,局部较多,含云母,中密,中压缩性,主要分布在杨高南路以西。
⑤3B
灰色粉质粘土
溺谷
11.9 25.9
-32.82
-48.47
夹薄层粉砂,含有机质、钙结核,软塑,中压缩性,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⑤3T
灰色砂质粉土
6.7
-43.48
夹薄层粘土,含云母,松散,仅CJ105处揭露。
⑤4
灰绿色粉质粘土
1.5
-49.97
夹薄层粉砂,含有机质、氧化铁,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等、韧性高等,仅CZ106号孔处揭露,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上更新世
Q3
⑦1
草黄灰色砂质
粉土
河
I滨海
未钻穿
未钻穿
夹薄层粘土,仅Q2CJ10、Q2CJ11、Q2CJ15三个孔揭露。
⑦2
草黄灰色粉砂
未钻穿
未钻穿
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颗粒组成,夹薄层粘土,密实,中压缩性,本次仅部分深孔处揭露。
表2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与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假定条件:条形基础,基础宽度b为1.50m,基础埋深d为1.m,地下水位深度为0.50m。)
层序
静探Ps值
(MPa)
重度
直男固快峰值试验强度
fd
(kPa)
如(kPa)
特征值
(KN/m 3)
C(kPa)
4 0
②1
0.740
18.4
17
14.7
95
76
②3
2.126
18.6
3
29.8
110
88
③1
0.452
17.6
12
15.3
70
56
③2
1.951
18.5
3
30.3
105
84
③3
0.554
17.1
11
12.0
70
56
④
0.604
16.7
11
10.8
65
52
⑤11
0.837
17.6
13
12.6
80
64
⑤1A
2.540
18.2
3
30.6
120
96
⑤12
1.428
17.7
14
16.7
90
72
表3盾构设计、施工所需参数
试验项目
②i
②3
③1
③2
③3
④
⑤11
⑤1A
⑤12
⑤2
⑤3B
固结
快男
Ck(kPa)
17
3
12
3.0
11
11
13
3
14
3
15
①k()
14.7
29.8
15.3
30.3
12.0
10.8
12.6
30.6
16.7
30.6
15
三轴UU
Cuu(kPa)
50.2
-
31.2
-
28.6
27.6
38.0
-
39.5
-
-
① uu()
1.8
-
1.2
-
1.7
1.3
0.8
-
2.0
-
-
十字板抗剪强度
Cu(kPa)
-
-
*31
-
31
28.7
-
-
-
-
-
Cu'(kPa)
-
-
*5.5
-
5.5
5.7
-
-
-
-
-
St
-
-
*5.6
-
5.6
5.0
-
-
-
-
-
无侧限抗压强度
qu(kPa)
74.1
-
43.1
-
37.8
44.5
54.1
-
60.0
-
-
qu'(kPa)
29.5
-
9.0
-
6.3
9.5
13.0
-
14.3
-
-
St
2.5
-
4.8
-
6.0
4.7
4.2
-
4.2
-
-
试验项目、一、一
②i
②3
③1
③2
③3
④
⑤11
⑤1A
⑤12
⑤2
⑤3B
渗透系数
现场注水试验
(cm/s)
*4.2
*2.2
I
*3.2
10-5
*2.2
I
*3.4
6.5X
10-6
3.(X
10-6
L*
10-4
*4.8
*2.9
.:
-
室内
试验
Kv
(cm/
s)
1.1X
10-7
3.2X
10-5
1.6X
6.1x
10-5
1.05
10-7
5.J
10-8
9.iX
10%
7.7*
10_5
2.2X
10-7
1.7x
10-4
15 X10 _8
Kh
(cm/
s)
1.<x
3.1x
10-4
2.iX
10^
9.(X
10-5
1.35
10-7
8.5
10-8
1.5x
10^
4.1X
10-4
3.3x
10^
3.7X
10-4
17 X10 -8
建议值(cm/s)
4.(x
10-6
1.
5.0X
10-6
1.
5.0X
10-6
4.(X
10-7
4.(X
10^
6.(X
10-4
4.0X
10-5
3.0X
10-4
5.0X10 -6
试验项目f
②1
②3
③1
③2
③3
④
⑤11
⑤1A
⑤12
⑤2
⑤3B
10-4
10-4
静止侧压力系数
室内试验
0.47
0.30
0.53
0.3
0.57
0.59
0.55
0.29
0.49
0.30
0.47
扁铲试验
0.48
0.52
0.35
0.51
0.56
0.47
0.33
0.40
0.30
-
建议值
0.49
0.40
0.60
0.40
0.60
0.70
0.62
0.40
0.50
0.40
0.50
基床系数
(KN/m3)
室内试
验
Kv
-
-
7840
-
7126
8734
1211
-
-
-
-
Kh
-
-
1308
-
9734
8630
1193
-
-
-
-
扁铲虹
-
-
5894
159
872
6180
1108
95
1415
42
584
946
4516
52
-
-
建议值
Kv
10
12
65
120
65
70
90
150
10
15
180
试验项目
②I
②3
③1
③2
③3
④
⑤11
⑤1A
⑤12
⑤2
⑤3B
0
0
0
0
Kh
15
20
60
150
60
65
15
280
20
30
2
不均匀系数
Cu
-
5.73
-
4.87
-
-
-
7.50
-
5.2
-
d70
(mm)
-
0.06
-
0.06
-
-
-
0.11
-
0.11
-
备注:1、表中所列建议值系根据室内土工试验、原位测试及类同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2、表中带“*”数据为利用本工程初勘及邻近浦三路车站 严御路车站区间、浦三路车站详勘报告数据并结合上海地区同类工程经验提供。
3、三轴UU、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渗透系数、静止侧压力系数、室内基床系数为东明路 御桥路各车站及区间详勘试验数据综合统计成果。
4、扁铲、十字板试验为本次及浦三路车站详勘试验统计结果。扁铲试验估算基床系数应力状态与实际工作中的应力状态不同,故KH值偏大很多,
实用时需根据不同应力条件,土性、工况及变形量乘以不同的修正系数。
第①1层填土:普遍分布,层厚变化较大,一般为0.6~4.0m 土质松散不均匀,杂填土为主,夹碎石、砖块等杂质较多。
第②层可分为②1、②3层2个亚层
第②]层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拟建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局部填土较厚地段该层缺失,夹薄层粉土,可塑为主,中压缩性。
第②3层灰色砂质粉土,局部分布,桩号SCK47+2 SCK47+512段连续
分布,其它地段呈零星分布,层厚变化大,桩号SCK47+2 SCK47+451段(JK6号孔附近),由西向东层厚由3.0m渐厚至16.3m,JK6号孔向东逐渐尖灭。该层土土质不均,夹薄层粘土,局部较多,松散,压缩性中等,透水性较强,开挖揭露时,在一定水头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现象。
第③层可分为③1、③2、③3 3个亚层
第③1、③3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场地内分布较普遍,土质不均匀,火薄层粉砂,局部较多,流塑,土质软,压缩性高,属高灵敏土,开挖时受扰动易发生结构破坏和流变。
第③2层灰色砂质粉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分布,局部缺失,该层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粘土,透水性较强,开挖揭露时,在一定水头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现象。
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场地内分布较稳定,埋深厚度变化不大,夹薄层粉砂,流塑、属高灵敏土,开挖时受扰易发生结构破坏和流变。
第⑤层可分为⑤11、⑤ia、⑤12、⑤2、⑤3A、⑤3B、⑤4层7个亚层和⑤克层一个透镜体。
第⑤11层灰色粘土:场地内分布较稳定,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砂,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一般,软塑~流塑,高压缩性,开挖时受扰易发生结构破坏。
第⑤1A层灰色砂质粉土:场地内遍布,分布较稳定,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粘
土,松散—稍密,中压缩性,盾构在该层中掘进时阻力较大,开挖揭露时,在一定水头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现象,该层为场地内微承压含水层。
第⑤1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砂:场地内分布较稳定,不均匀,土质一般,火粉砂较多,开挖揭露时,在一定水头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现象。
第⑤2层灰色粉砂:场地内呈不连续分布,主要分布在桩号SCK47+451以
西,以东该层基本缺失,但至ZK12号孔处附近又有揭露,埋深、厚度变化不大,该层土质不均,夹薄层粘土,局部较多,中密,中压缩性,土质较好,也为微承压含水层,开挖揭露时,在一定水头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现象。
第⑤3B层灰色粉质粘土,场地内普遍分布,软塑,中一高压缩性,不均匀,夹薄层粉砂,局部较多。
第⑤3丁层灰色砂质粉土,为第⑤3B层中的透镜体,仅JK6及CJ105处揭露,土质不均,夹薄层粘土,稍密。
第⑤4层灰绿色粉质粘土,仅个别孔揭露,含氧化铁斑,可塑,土质较好。
第⑦层可分为⑦1、⑦22个亚层
第⑦1层草黄-灰色粘质粉土:埋深较深,仅部分钻孔揭露,夹薄层粘土,
土质较好,稍密,中压缩性。
第⑦2层草黄一灰色粉砂:埋深较深,仅CZ106及JK12号孔处揭露,夹薄层粘土,
土质较好,密实,中压缩性。
地下水由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及赋存于⑤1A、⑤2层中的微承压水、赋存于⑦层中的承压水组成,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泾流,受气候、季节、降水
量的影响而有变化。场地⑤1A、⑤2层为微承压水层,⑦层为承压含水层,根据上海地区工程经验,微承压水位及承压水位一般均低于潜水位,埋深一般为地表
下3~11m ,随季节呈周期变化。根据本次承压水观测结果和初勘以及相邻浦三路站及
严御路站详勘承压水测试结果,⑤IA层微承压水水位埋深5.11~5.35
(-1.35~-1.47mfe据⑤2层微承压水水位埋深约为5.29~6.10m
(-0.83~-1.19m详见下表2-3⑦1层层顶埋深在46.0m以下,⑦2层层顶
埋深在52.8m以下对本工程没有影响,因此未做观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