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科必修2第三单元测试题(2份).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49216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科必修2第三单元测试题(2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科必修2第三单元测试题(2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语文科必修2第三单元测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李召琼 班别 座号 姓名 评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27分,每题3分〕 1、选出加点的字形、音、义有误的一项〔 〕 A假设不阙〔quē使……减少〕秦 B欲王〔wáng,称王〕关中 C原隰〔xí,低而潮湿的土地〕衍沃 D人不敢与忤〔wŭ,逆〕视 2、下面古今异义解释正确的一项 〔 〕 穷困来归丹 〔物质上不富有〕 B.亲戚补察 〔指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币非常也〔十分〕 3、各句中加点词全都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且贰于楚 ②无能为也已 ③亡去不义 ④亡郑以陪邻 ⑤距关,毋内诸侯。   ⑥川壅而溃 ⑦阙秦 ⑧行善而备败 ⑨卒起不意 ⑩请辞决矣   A.①②④⑥⑧  B.①③⑤⑦⑧   C.②⑤⑦⑨⑩   D.②④⑥⑦⑨ 4、对下面“之〞的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唯大王命之 ②何厌之有 ③函封之 ④辍耕之垄上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以其无礼于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其与能几何? D.吾其还也 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告,则杀之 皆白衣冠以送之 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非二三子之罪也 C. 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D. 秦伯说,与郑人盟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7、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谦称的一项是〔 〕 A乃请荆卿 B仆所以留者 C则虽欲长侍足下 D吾不能早用子 8、以下加点字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太子迟之 B士兵皆垂泪泣涕 C是障之也 D既祖 9、从句式特点看,找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为之奈何? C金千斤,邑万家 D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二、课内阅读〔33分〕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选段,回答10--16题。〔21分,每题3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⑩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0、选出解释词不正确的一项〔 〕  A.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边邑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助  C.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D.将焉取之    焉:哪里 11、分别比较以下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选出推断正确的一项〔   〕  ①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乃还 ④乃不敢言   A.两“以〞相同,两“乃〞相同 B.两“以〞相同,两“乃〞不同  C.两“以〞不同,两“乃〞相同 D.两“以〞不同,两“乃〞不同 12、选出全有宾语前置的一项〔   〕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敢以烦执事 ③君知其难也     ④夫晋何厌之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这两座城池 ②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B①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②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①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两座城池 ②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D①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也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 ②秦伯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14、烛之武的说辞包涵了四层意思,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⑥/⑦/⑧一⑩ B.①/②-⑤/⑥-⑨/⑩  C.①/②—⑤/⑥/⑦—⑩ D.①-②/③-⑤/⑥/⑦-⑩ 15、以下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A.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 B.亡郑对秦国有害而无益。  C.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 D.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 16、对以下各句的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站在秦的态度说话,引起秦王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可能。 B.“邻之厚,君之薄也〞——帮晋成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秦晋联盟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笼络引诱之后,从历史出发,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D.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阅读《召公谏厉王弭谤》,回答17--20题。〔12分,每题3分〕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①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②献诗,瞽③献曲,史④献书,师箴⑤,瞍赋⑥,矇诵⑦,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⑧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⑨之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⑩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假设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17、以下句子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路以目〞和“范增数目项王〞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意义分别是“用眼睛看〞和“使。。眼色〞 B口之宣言。〔宣告,声明〕 C耆、艾修之〔五十岁的人〕 D“民不堪命矣〞和“人何以堪〞都是“能忍受〞 的意义。 18、以下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乎出〔便〕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比〕 C乃流王于彘〔到〕 D得复见将军于此〔在〕 19、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二段用了两个比喻,第一处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 B文中两个比喻分别从两个角度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和民谤要积极主动地“宣〞的道理,两个比喻是并列关系。 C最后一段言简意赅,用语极为精练,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亮对比。 D召公劝谏周厉王应当像治水那样疏导宣泄,让人民畅所欲言,讽议朝政,而不能压制人民的言论。 20、齐威王和周厉王,对待批评的态度迥然不同,从本文中找出两个字〔从比喻角度〕分 别进行概括,并说说纳谏和止谤,造成了怎样的结果。 答: 三、课外阅读〔21分〕 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21--27题。(21分,每题3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假设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假设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假设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2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 B.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 22、以下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D.我何面目见之 2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②乃自刎而死 24、以下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上天使我消亡,我还渡江干什么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虽然长江以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让我做王 C.莫能仰视——没有人能抬头看〔项王〕 D.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看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25、从分句间关系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B.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26、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两项是 〔 〕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以下对原文的表达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四、翻译下面短文中画线或课文中的句子。〔9分,每题3分〕 陶公侃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土罐〕鮓〔鱼干〕饷母。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世说新语》〕 28、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 译文: 29、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 30、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译文: 五、默写〔10分,每空格2分〕 31、 ,不仁; ,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2、 ,壮士一去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3、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 34、成语“秋毫无犯〞来源于《鸿门宴》,原文是:“ 〞 35、写出《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 高一语文必修2单元测试题参照答案 1、 B 2、 C 3、C 4、 B 5、D 6、D 7、B 8、C 9、D 10、B 11、D 12、D 13、A 14、C 15、A 16、D 17、B18、A19、B20、齐威王用“导〞,周厉王用“壅〞。结果齐威王“战胜于朝廷〞,周厉王“流于彘〞。21、D〔“购〞是悬赏征求的意思〕22、B〔“地方〞古意是土地方圆〕23、A〔两个“而〞分别表转折和顺承〕24、B〔“纵〞是即使之意,表假设而不表转折〕25、D〔ABC表假设,D表转折〕26、D27、A〔“四面楚歌〞是汉军在唱楚地的歌〕28、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 29、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30、略 附《垓下之围》的译文 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卒少而粮食尽,汉王和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地包围着。到了夜晚,汉王的军队在四面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项王十分吃惊,就说:“难道汉王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国的土地吗?不然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呢?〞于是,项王就在夜间起来,在军帐中饮酒。他有个美人名字叫虞,因受到宠幸而经常跟从在身边;他有一匹骏马取名为雅,也经常骑着它。于是项王就慷慨激昂地唱起了悲壮的歌曲,并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木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他连唱了几遍,美人虞姬也跟着唱。项工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两边的随从都哭了,没有一个人有勇气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就想向东渡过乌江去。乌江亭长拢船靠岸等待,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地方有千里,百姓有几十万,也足以称王了。请大王赶快上船渡江。现在独有臣有船,汉王的军队赶到,是没有办法渡过的。〞项王笑着说:“无意要我消亡,我为何要渡江呢?况且我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进发,今日没有一个人能回来,即使江东的父老同情我而奉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项籍我心中难道就不羞愧吗?〞于是对亭长说:“吾知道恩公是个宽厚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从未碰到过对手,曾在一天内跑过一千里路,不忍心杀了它,把它送给你吧。〞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里拿着短兵器与敌人交战。仅项籍所杀的汉军就有数百人。项王自身也受到十多处创伤。回头看到汉军骑兵的司马将领吕马童,说道;“你不是我的故人吗?〞吕马童面对项羽,就把他指给王辍说:“这就是项王。’顾王说:‘哦听说汉王用千金悬赏我的头,还要封邑万户,我就把这个人情送给你吧。〞说完就自刎而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