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选址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0147432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选址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西农产品交易市场 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农业局 第一章 编制背景 1.1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区域经济和社会背景 ***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目前,全县总人口30.4万,农业人口25.8万,耕地面积23万亩。 ***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思路和 “集中连片、板块开发、适度规模、注重效益”原则,发展肉鸡、生猪、肉牛、核桃、蔬菜、中药材、薯芋、水杂果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根据2015年中期数据,当地发展中药材5万亩、蔬菜2万亩、薯芋6.5万亩,核桃建园累计达36.7万亩,发展山茱萸12万亩;规模养殖场发展到444个,养殖大户发展到602个,累计发展肉鸡大棚835个,已经建设3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和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现阶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的关键时期。由于县城缺少大型的综合农产品交易市场,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便于人民群众,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农技中心交通较为便利,市场比较活跃。由于历史以来,群众赶街交易主要集中在县城北新街两边,长期形成以路为市,以地摆摊,占道经营,严重危及广大交易者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当地群众怨声载道;内外客商望而生畏,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因而根据县人民政府的有关安排,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市场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同时解除以路为市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在农技中心所在地建设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功能齐备,管理规范,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商品集贸市场显得非常必要。 1.3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2.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城西农产品交易市场 项目建设单位:***农业局 2.2用地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建于原农技中心院内。项目拟建4F的农产品交易市场1栋,建筑面积为13000m2,总用地面积4000m2。 2.3工程内容 本项目工程建设内容见表2-2所示。 表2-2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新建1栋地下1F、地上4F的农产品交易市场13000m2。 公 用 工 程 供水 本项目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城际干道市政给水管引二路DN150的给水管进入本项目范围,并在本项目室外形成DN150的环状给水管网。市政水压0.30Mpa。 排水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斗与地面雨水口收集后经DN200的UPVC雨水管直接排入水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通过DN300的UPVC排水管进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经城际干道污水管网排入新河。 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电力系统供给。 环 保 工 程 废水治理 自建地埋式污水处理站,采用好氧生物法处理,处理规模为150m3/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合并污水一起进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经城际干道污水管网排入新河。 废气治理 食堂油烟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地下停车库加强机械通风;柴油发电机排气管安装柴油烟气净化器。 噪声治理 水泵房布置在地下室,建设单位拟对水泵基础作减振处理。地下车库风机出口管安装阻抗复合式消音器。柴油发电机组安装在地下室内,并安装消声器;中央空调冷却塔置于楼顶,安装消声、减震设施。 固废处置 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污水处理站污泥经浓缩、干化后交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填埋。 2.4投资规模及筹措 本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投资计划在36个月的时间内,按项目实施进度和投资比例分阶段投入。本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县农业局负责安排解决。 2.5给排水 1.给水 本项目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城际干道市政给水管引二路DN150的给水管进入本项目范围,并在本项目室外形成DN150的环状给水管网。市政水压0.30Mpa。生活给水分两个区,低区采用市政压力供水,高区采用变频加压供水方式。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办公人员生活用水极少。 2.排水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方式。 雨水:根据益阳市降雨情况估算及近年来城市排水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确定项目地雨水量q=2000l/s。雨水由雨水斗与地面雨水口收集后经DN200雨水管直接排入河道。 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管网。 2.6变、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本项目消防用电,重要电子信息系统和警卫、安防系统用电为一级负荷。客梯动力、排污泵、生活水泵,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档案室及主要通道、楼梯间照明为二级负荷;其它一般照明、空调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本项目用电由***电力系统供给。 3.应急电源 本项目消防用电设备、重要公共设施用电等一、二级用电负荷计算容量为l50kw,电压均为380/220V。为保证市电停电检修的情况下,能维持最低限度的行政办公需要,同时满足消防用电设备、重要公共设施等一级负荷用电的需要,本项目在办公楼地下一层新建一座柴油发电机房,设置一台200kw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 4.供电方式 高压配电系统采用两路 10kV电源进线,单母线分段形式,同时使用,互为备用。 配(变)电所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二组变压器供电,单母线分段形式,中间设分段断路器,平时分列运行。容量较小、较分散的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配电,重要负荷和设备采用放射式配电,消防用电等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回路供电,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第三章 项目选址 3.1指导思想 1.项目选址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2.项目用地与国家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政策相统一 3.项目用地选址最大程度的保证项目运行安全、高效和保护环境 3.2 选址的基本原则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选址选择时应该重点考虑下列原则: 1. 符合国家、地区的相关政策和规划的要求。 2. 节约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者少占农田; 3. 满足本项目服务功能的特定要求; 4. 地区的客观条件与项目建设、运行条件相适应; 5. 符合保护生态环境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3 选址的基本要求 1. 用地的基本要求 (1) 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方,尽量避免在闹市区建设; (2) 现状用地地质状况良好,拆迁工作量小,不需大型土石方平衡; (3) 土地的使用符合县城总体规划; (4) 给水、排水设施良好,污水排放满足环保; (5)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不在溶岩、断层、滑坡、泥石流、土崩、八级以上的地震区和矿藏区; (6) 地基承载力等条件满足项目要求; 2. 交通运输要求 (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要求; (2) 交通条件优越。 3. 周边环境要求 (1) 拟选地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应有布置停车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2) 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3) 考虑到了高温、高湿、云雾、风沙、暴风、落雷、滚雷区对项目的影响; (4) 考虑到了冰冻线对建(构)筑物基础和地下管线敷设的影响。 3.4项目选址的地理位置 本拟建项目地址位于***农技中心及农机中心内,交通方便。用地范围地理位置为:规划用地面积为4000m2。项目周边情况具体见图1所示。 北 拟建 现场 地税局 西 凤 路 农机站 312国道 图1 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示意图 3.5项目选址的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降水丰沛等特点。根据***气象局1954-2010年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3.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7.4mm。 2.水文特征 本项目属丹江流域。丹江在**境内,西至棣花之巩家河,东至竹林关之雷家洞,总长87.5公里,流域面积2322.51 平方公里。多年产水量4.6亿立方米,过境流量7.1亿立方米。丹江两岸阶地发育,河床比降小,1958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76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0.039立方米/秒(1962年)。本地块距离丹江1km,丹江对本项目的影响不大。 3.生态环境 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雨,秋季晴朗干旱,常年多雾,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3.6项目选址的工程技术条件 1.总平面布局 本项目为一栋多层建筑,地上3层,地下1层。 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农技中心,场地平坦,地貌单元属西河一级阶地。 3.地质岩层 勘探深度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杂填土、粉质粘土和卵石等组成,由地表向下可分为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卵石。 地块新构造运动总的趋势表现为平稳,无大的区域运动。总体上高处以剥蚀为主,低处以沉积作用为主,未见有新构造痕迹,地壳稳定。 4.施工条件 道路交通方便,施工用电充足,当地劳动力、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完善充足、征地拆迁量少、场地平整工程量不大,施工条件较好。 5.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场地内及周边无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发育,地层稳定,适宜建筑。 3.7项目选址的交通运输条件 选址区域临近312国道,交通运输极为方便。 3.8 项目选址的环境保护 ●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保护 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噪声、车辆运输交通噪声及施工带来的扬尘等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和不可避免的,经采取措施后可得以减轻。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及运输时产生的粉尘和各种机械、车辆排放的尾气以及装修期的油漆废气。 (1)施工扬尘 扬尘污染产生的主要决定因素为施工作业方式、原材料的堆放形式和风力等,其中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 经调查,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2.5m/s时,建筑工地的TSP浓度为其上风向的2-2.5倍,其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可达150 m,影响范围内TSP的浓度均值为0.50 mg/N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值的1.6倍。当有围栏时,在同等气象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40%,即影响范围为90 m。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每天实施洒水抑尘作业4-5次,合理选择堆场位置,并实施洒水,提高料堆表面含水率,可使扬尘量减少70-80%,扬尘造成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米。施工产生的粉尘影响在施工结束后即可消除。 施工方采取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建材露天堆放,设置建材堆棚或加盖塑料布,对建材堆放场地安装喷射系统进行喷水从而减少粉尘;另外,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商品混凝土。限制车速,尽量采用封闭车辆运输,特别要控制汽车的行驶速度,并对汽车行驶路面勤洒水,保证汽车路面的清洁。 (2)汽车尾气 尾气污染产生的主要决定因素为燃料油种类、机械性能、作业方式和风力等,其中机械性能、作业方式因素的影响最大。 运输车辆和部分施工机械在怠速、减速和加速时产生的污染最为严重。经调查,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2.56m/s时,建筑工地的NOX、CO和烃类物质的浓度为其上风向的5.4~6倍。 因施工期时间不是很长,施工期汽车产生的NOX、CO和烃类物质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3)油漆废气 油漆废气主要来自于装修阶段,油漆废气的排放属无组织排放。且由于装修量不大产生的油漆废气对周围环境基本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 项目施工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加强洒水防尘,建筑设置防尘网,施工车辆应远离,相关施工设备尽量远离周边居民布置。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的控制施工期间的废气,使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期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建筑施工人员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泥浆废水,来自浇筑水泥工段,排放量较难估算,主要污染因子为SS,要求采用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项目东面的河道。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NH3-N等,建议生活污水通过修建临时化粪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加以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一级标准后经城际干道排水管网排入新河。 施工期废水通过修建临时卫生设施处理达标后外排,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建筑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转,设备动力噪声。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运输汽车、打桩机等。虽然施工噪声仅在施工阶段产生,并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但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基本无隔声、隔振措施,声源声级较高,对项目周边地区影响较大。 要求建设方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的要求,采用较先进、噪声较低的施工设备,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将噪声级大的工作尽量集中安排在白天进行,禁止高噪声设备如打桩机等在夜间22时至次日6时作业,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来源于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如:石子、混凝土块、砖头、石块、石屑、黄沙、石灰和废木料等。 建议施工方采取的环保措施为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及时外运处置;各类包装物品和生活垃圾及时外运进垃圾填埋场。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土石方 本项目内取、弃土调剂后产生弃土,在城区范围内房产、道路及其它公共设施建设中调节处置。 (2)水土流失 施工中争取: 1)合理规划施工进度 2)土方工程和排水工程同步进行 3)设立沉沙池等措施进行处理 ●项目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 1.废气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来自:无 2.废水的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来源于办公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9.3m3/d(21432m3/a),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产生浓度分别250mg/L、200mg/L、45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的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噪声影响:无 4.固废的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办公人员生活垃圾、浓缩污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11.2t/a,定点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浓缩污泥产生量为3.4t/a,经浓缩、干化后交由环卫部门卫生填埋。 生活垃圾在收集过程中,若垃圾收集地点和收集方式处理不当会引起气味散发和蚊蝇滋生,影响周围环境。我国对垃圾收集方式尚未制订严格的标准,主要是一些原则性的要求。目前,垃圾收集方式,按是否分类分为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按包装方式分为散装收集和封闭化收集,由于散装收集过程带来撒、漏、扬尘等严重污染问题,因此,散装收集方式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封闭化收集,其中封闭化收集方式中尤以袋装收集最为普遍;按收集过程又可分为上门收集、定点收集和定时收集方式等。垃圾收集方式应采用分类袋装、定时收集,减少收集过程中垃圾的暴露时间和垃圾的散落,做到“日产日清”,防止长期堆放垃圾腐败和滋生蚊蝇,减少垃圾收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行政中心办公楼的西北面设置有垃圾收集点,垃圾集中收集后,送益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填埋处置,做到每天清运完毕。建议本项目垃圾收集点做好及时清运工作,保持垃收集点的清洁卫生,防止蚊蝇滋生,在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后,生活垃圾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同时教育市民提高卫生意识,坚决杜绝垃圾乱堆乱弃的行为。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生态环境影响:无 第四章 项目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论证 5.1城市规划对拟选用地在用地性质、建设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本项目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空间布局规划。 5.2建设项目用地与周边用地的相容性 本拟建项目地址位于农技中心。建设项目用地与周边用地的相容性很好。且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效用,能有效提升该地区土地的价值。 5.3建设项目与交通、通讯、能源、市政、防灾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1. 交通方面 本项目选址区域临近312国道,交通运输极为方便。 2. 通讯方面 本项目的通讯要求完全可以得到满足。 3. 水源方面 本项目生活用水直接由市政管网供应。 4. 电力方面 本项目用电由***电力系统供给。 5.防灾方面 本项目消防设计根据“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现行有关消防设计规范、规定,以水消防为主,同时根据灭火对象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     5.4建设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衔接和协调 本项目处于***农技中心内,因此本项目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全能得到有效保障。 5.5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风景名胜规划和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的协调 本项目选址区没有风景名胜规划和文物古迹保护。因此本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风景名胜规划和文物古迹保护规划是相协调的。 5.6结论 1.项目选择科学合理 选择该地块作为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是科学合理的。首先从区位优势看,该区域紧临312国道,有利于优化城市格局。其次从经济发展看,在开发建设方面,该项目将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在辐射带动方面,有利于促进县城的发展,实现人才、资金、信息的聚集,打造经济发展新洼地;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辐射带动全区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的优化组合,实现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建材、家电、物流、商贸、餐饮、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商业核心区。同时,该区域交通便利,距中心城区1公里,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人民群众,容易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项目选址符合***总体规划,交通便捷、环境清静,周边没有污染源,建设条件具备。 2.项目平面布局合理 项目选址位于西凤路以东,312国道以东,占地面积4000m2。 根据区域内交通、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确定以西凤路主入口,方便人民群众。 农产品交易市场平面设计功能分区合理,建筑分散交错,有利于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各建筑入口相对独立,避免相互干扰,同时利用不同形体的组合与穿插、错落的地势来形成整个场区的梯度与空间层次,并方便不同建筑内工作人员的信息交流。建筑形体关系大方得体,整体空间体现亲民特色和市民参与感。 综上所述,平面布局合理。 3.项目选址环境适宜性好 (1)本项目位于***农技中心,西凤路以东,312国道以东,建设区域外部交通条件良好,地理位置优越。 (2)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废等污染物均有可靠的治理控制措施,通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情况下,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3)用水为自来水,从***市政给水管引二路DN150的给水管进入本项目范围,并在本项目室外形成DN150的环状给水管网。市政水压0.30Mpa;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斗与地面雨水口收集后经DN200的UPVC雨水管直接排入市政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4.项目选址地质条件好 (1)场址地质环境条件属简单类型。确定该项目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评估。 (2)场址内现状条件下,未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面裂缝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危险性小。 (3)预测工程建设不存在加剧地质灾害的问题。工程建设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工程建设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该项目规划用地土地适宜性等级为适宜。个人工作业务总结 本人于2009年7月进入新疆中正鑫磊地矿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前身为“西安中正矿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测量技术工作,至今已有三年。 在这宝贵的三年时间里,我边工作、边学习测绘相专业书籍,遇到不懂得问题积极的请教工程师们,在他们耐心的教授和指导下,我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到的提高,并在实地测量工作中加以运用、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积极的参与技术培训学习,加速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测绘技术人员。 在这三年中,在公司各领导及同事的帮助带领下,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及工作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思想上积极向上,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在工作态度方面,勤奋敬业,热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能够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学习补充,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迅速的完成了职业角色的转变。 一、回顾这四年来的职业生涯,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参与了新疆库车县新疆库车县胡同布拉克石灰岩矿的野外测绘和放线工作、点之记的编写工作、1:2000地形地质图修测、1:1000勘探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提交成果《新疆库车县胡同布拉克石灰岩矿普查报告》已通过评审。 2、参与了库车县城北水厂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项目的室内地质资料编写工作,提交成果为《库车县城北水厂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现已通过评审。 3、参与了《新疆库车县巴西克其克盐矿普查》项目的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参与项目包括:1:2000地质测图、1:1000勘查线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最终提交的《新疆库车县康村盐矿普查报告》已通过评审。 4、参与了新疆哈密市南坡子泉金矿2009年度矿山储量监测工作,项目包括:野外地质测量与室内地质资料的编写,提交成果为《新疆哈密市南坡子泉金矿2009年度矿山储量年报》,现已通过评审。 6、参与了《新疆博乐市五台石灰岩矿9号矿区勘探》项目的野外地质勘查工作,项目包括:1:2000地质测图、1:1000勘探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并绘制相应图件。 7、参与了《新疆博乐市托特克斜花岗岩矿详查报告》项目的野外地质勘查工作,项目包括:1:2000地质测图、1:1000勘探剖面测量、测绘内业资料的编写工作,并绘制相应图件。 通过以上的这些工作,我学习并具备了以下工作能力: 1、通过实习,对测绘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实际意义有了系统的认识。加深对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熟悉了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并掌握了全站仪、静态GPS、RTK等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了GPS控制测量内业解算软件(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以及内业成图软件(南方cass)的操作应用。能够将外业测量的数据导入软件进行地形图成图和处理。 4、在项目技术负责的指导下熟悉了测量技术总结的编写要求和方法,并参与了部分项目测量技术总结章节的编写工作。 5、在项目负责的领导下参与整个测量项目的组织运作,对项目的实施过程有了深刻理解。通过在项目组的实习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 从事测绘工作以来,深深感受到工作的繁忙、责任的重大,也因此没能全方位地进行系统地学习实践,主要表现为没有足够的经验,对于地形复杂的地段理解不够深刻;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实践能力尚为有限。以上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自己将努力做到更好。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通过总结四年来的工作,我无论从工作技术上,还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我会在此基础上,刻苦钻研,再接再厉,使自己在业务知识水平更上一层楼,为测绘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