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陋室铭》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46689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陋室铭》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著名         灵:灵验,神奇   2、斯是陋室:斯:这 。 3、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劳:使……劳累 6、何陋之有?:何:什么。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7、调素琴: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浅薄的人 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它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来到室内)谈笑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庸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三、理解性默写: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点明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从正面写实,表现室主人从容淡静,两个“无”字从反面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衬托主人的德才,从中可以看出士人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清高独傲的思想倾向。) ⑤用典故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句) 二、课文理解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以山水作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暗示虽陋室而不陋。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反面虚写;写出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陋室自然环境别致优雅,宛如世外桃源。)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反映了作者以古名贤自况的思想境界,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 6、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以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突出了“惟吾德馨”这一主题,有力的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7、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8、本文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9、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10、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提示,只要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来回答就可以。 12、由作者的节操和情趣,我们自然会想到“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用《五柳先生传》中的语句来概括这两个人的高尚品德。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7、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文学常识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2、文体介绍: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骈散结合的句法。散句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其余是骈句。 五、文章中心:这篇文章 通过对自己所居住的简陋的居室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人生态度)。 四、问题探究: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的?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自然环境的优美,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三个方面描写陋室,目的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3、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的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示例:这种交友方式可取,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4、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言外之意? 答:①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②作者对官僚们的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对官府公事的厌倦。 4.作者在本文的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答: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用下句,隐含“陋室”主人以“君子”自居之意,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又画龙点睛,强调了陋室不陋的主题。 5.文章是在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提到“诸葛庐”“子云亭”? 答:此句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6、作者在文中以仙人蛟龙自况,更以孔子、诸葛亮、子云等古代名贤自比,这种毫不自谦的思想是否让人觉得有些自以为是、不可一世? 答:不会的。作者的这种自比,并非狂妄自大,实是自勉自励,是要求自己交往纯正,志趣高雅,品质高洁,要以古代名贤为榜样,去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立身处世就要有这种自知自勉的精神。 7、本文写法:托物言志 8、本文对偶句: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调素琴,阅金经。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四、开放性试题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中考链接】 二、(2006长沙)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共4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简要回答问题。 (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二、(2008年厦门市)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 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一:9.D[解析]宜:应当。10.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1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洁。(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侯老师说,这道题的答案太简洁了。应完善为:通过写菊花的不随流俗,正面衬托了莲的高洁;通过写牡丹,反面衬托了莲的高洁品质。 12.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13.C[解析]‘‘说”侧重于议论。  答案二: 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17(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