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印刷品质量检测试题
一、 填空
1. 印刷品质量评价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标准观察距离上,网屏线数为150线/in时,套准变化最大允许值为______,超出这个范围,视觉上就能观察出图像发生的变化。
3. 衡量彩色印刷品画面细微层次的解像力,要求能够达到____视角,视觉才可以明显分辨出其层次的存在,如果小于____视角,视觉上将无法分辨,在精细也会失去观察意义。
4. 印刷品的清晰度主要和__________相关系。
5. 主观评价法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6. 影响主观评价的客观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在色光下观察颜色,色彩变化的规律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根据国家标准,只有两种观察角度是正确的,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 印刷品质量的客观评价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为了较为准确和规范地描述色调,CIE制定了4种标准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能够获得统一的物体外观色调值,我国以_______为标准光源.
11. 可以使用__________从制版到印刷生产的整个印刷工艺中对色彩进行测量和控制。
12. 色彩控制条可以用来测量 、 、 、 、 等。
13. 白板校准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 在印刷中,判断偏色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和__________。
15. 分色片的质量检查中,发现冲洗出来的分色片出现了白色斑点和划痕。出现白色斑点的原因是 ,出现划痕的原因是 。
16. 光源包括 和 。影响曝光量的因素有 。
17.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样色序通常这样安排:网点面积小的油墨 (最先或者最后)印刷.四色印刷中,暖色调原稿先印刷 色和 色.
18. 印刷品质量评价的过程为: 、 、 、 。
19. 当等量的黄,品,青油墨以相同网点百分比叠印, (能或不能)产生中性灰.因为 。
20. 在分色片输出操作的质量控制中,照排机的输出参数一般进行如下设置:新闻纸印刷网目线数设置为 ,胶版纸网目线数设置为 ,铜版纸网目线数设置为 。
21. 晒版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包括 和 。
2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样色序通常这样安排;明度高的油墨 印刷,透明性差的油墨 印刷。(在空格上填“最先”或者“最后")
23. 在CIELAB颜色系统中,a*是 坐标,b*是 坐标.
24. 实现色彩测量标准化的三个主要因素是: 、 、 .
25. 在对印刷产品的进行观察时,反射稿件使用 光源、透射稿件使用 光源。
26. 印刷图像质量特征参数可以分为: 、 、龟纹等.
27. 印刷图像表面特征包括: 、 、 。
28. 网点扩大分为: 、 .
29. 影响网点扩大的因素有: 、 、 、 。
30. 目前四色胶印常用的印刷色序是: 和 .
31. 印刷控制条由: 、 。
32. 影响印刷品光泽度的因素有:印刷条件、 、 、纸张与油墨的相互关系。
33. 最常见的印刷质量缺陷有: 和 。
34. 布鲁纳尔印刷控制条的网点覆盖率为 到 。
35. 在对印刷品的质量评价中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 、 、 。
二、 单项选择题
1. 印刷复制的亮调用网点面积表示, 精细印刷品亮调再现的网点面积为( )
A。 2%~4% B。 0。2%~0。4% C.5%~7% D。 8%~10%
2. 按照新闻出版行业标准规定, 平印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为 ( )。
A。 ≤0。01mm B. ≤0.10mm c. ≤0。20mmD.≤0。30mm
3. 新闻出版行业标准规定, 印刷接版色调基本一致, 精细印刷品接版尺寸允许误差为 ( )
A. < 0.05mm B。〈 0。20mm C。 〈 0.50mm D。 < 0。15mm
4. 新闻出版行业标准规定, 精细印刷品50%网点增大值范围为 ( )
A。 15%~25% B. l0%~20% C, 5%~10% D. 20%~30%
5. 新闻出版行业标准规定, 相对反差值, 简称K值, 是控制图像阶调的指标.精细印刷品的品红、 青、 黑色的K值为 ( )
A。 0.25~0。35 B。 0.35~0.45 C. 0。40~0,50 D. 0。55~0.65
6. 新闻出版行业标准规定, 精细印刷品黄色的相对反差值为( )
A, 0。35~0.45 B, 0。25~0.35 C。 0。20~0。30 D. 0。30~0.40
7. 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平版印刷品质量标准是哪一个? ( )
A。 CY/T 3一1999 B. CY/T30ˉˉ1999 c。 CY/T4一1999 D。 CY/T5一1999
8. 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 ( )
A。 4000K左右 B。 50O0PK左右 C。 6500K左右 D. 7000K 左右
9. 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A。 纯度不同 B。 色相不同 C。 光泽不同 D. 亮度不同
10. 反射密度仪适合测量 ( )
A。 实地密度 B。 图文重影 c. 墨层厚度 D。 油墨乳化
11. 在同一印刷条件下,浅色墨变化量与深色墨变化量相比, 变化如何?( )
A.小 B。 大 C- 一样 D 略大
12. GB/T 7705平版装潢印刷品国家标准中规定, 四开以下一般裁切成品误差为多少? ( )
A。 土0.1mm B。 土0。50mm c。 士1.0mm D。 土2。0mm
13. GB/T 7705暮辜版装潢印刷品国家标准中规定, 32开以下精细模切成品误差为多少? ( )
A. 土2.0mm B. 土1。Omm C. 土0。8mm D. 土0。40mm
14. CY/T5—l999中规定, 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青色误差为多 少?( )
A.≤0。10 B。 ≤0。15 C. ≤0.20 D. ≤0.30
15. CY/T5一1999新闻出版行业标准中规定, 精细印刷品的品红密度值为多少? ( )
A。 1.25~1.50 B。 0.85~1.10 C。 1。40~1。70 D。 1.30~1。55
16. 观察印刷品时, 观察角度与印刷品表面法线呈多少度夹角? ( )
A. 15 B。 30 C。 45 D. 90
17 用于观察印刷品的光源, 应在观察面上产生均匀的漫射光照明, 照明度范围为多少合适? ( )
A. 200—500lx B。 500—1500lx C. 3000—4500lxD。 5000—6500lx
17. 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而增加, 当墨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 再继续增加 墨层厚度, 实地密度会出现怎样结果? ( )
A. 继续增大 B. 不再增大 C。 减少 D. 略减少、
18. 网点密度与实地密度之比越小, 网点增大值怎样? ( )
A. 小 B。 无增大 C. 略大 D. 大
19. 相对反差渡值在0—1之间变化, K值越大, 说明网点密度与实地密度之比变化如何? ( )
A. 越大 B。 越小 C。 无变化 D. 时大时小
20. 叠印率的数值越高, 其叠印效果如何? ( )
A. 差 B. 略差 C。 一般 D。 越好
21. 什么情况下, 实地密度值为最佳实地密度? ( )
A. 网点无增大 B. 网点清晰
22. 相对反差值最大时 D. 墨层厚度最大时 当网点的边缘朝着某一个方向增大时, 称为怎样的增大? ( )
A. 面积增大 B。 圆周增大 C. 线性增大 D. 覆盖面积增大
23. 测定品红油墨的密度时, 密度计内滤色片是什么颜色? ( )
A. 紫蓝色 B。 红色 C. 绿色 D. 青色
24. 相对反差值是控制图像层次的重要参数, 它能控制什么? ( )
A. 实地密度 B。 网点增大
C。 实地密度、 网点增大 D。 套印、 分辨率
25. 布鲁纳尔测条控计算50%网点区的增大值是以粗、 细网点相对比的原理, 在粗、细网点总面积相等基础上, 其线数比是多少? ( )
A。 1:5 B。 1:6 C。 1:4 D。 1:3
26. 布鲁纳尔测试条50%细网区中共有12个小白孔,若12个小白孔全糊死, 则说明网点增大多少? ( )
A。 8% B_ 10% C. 15% D. 20%
27. 从视觉效果看, 以网点角度对视觉最舒适、最美观、最为稳定的是什么角度?( )
A。75 B。 45 C。 15 D. 30
28. 印刷分色版的明暗变化是用来衡量 ( )
A。 网目 B. 密度梯尺 C. 色标 D。 星标
29. 暗调密度,精细印刷品青色的实地密度为( )
A。 0。80—1.05 B. 0.08-1。05 c. 1.30-1.55 D。 1.80—2.0
30. 网点面积的增大与网点边缘的总长度成( )。
A正比例 B. 反比例
C不成压例 D. 五成以上网点成正比,五成以下网点成反比
31. 关于相对反差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殊量度
B. 实地与网目的积分密度之差同实地密度的比值
C. 用以确定打样和印刷的标准给墨量
D. 印品的一个技术参数
32. 阶调值的表示方法是( )
A。 网点覆盖率 B. 网点形状 c。 网点线数 D. 网点角度
33. 测控条中 ( )可以检测重影及其方向.
A 粗网控制块 B. 实地控制块
C 叠印控制块 D. 不同方向排列的线条块
34. 暗调密度, 精细印刷品黑BK实地密度范围为( )
A. 0.14—0.17 B. 0.85-1。10 C。 1。40-1。70 D. 1。25—1。40
35. 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 品红M允许误差为()
A ≤0.15 B.≤0。015 C. ≤1。50 D≤1.00
36. 人们对彩色印刷品进行质量评价的角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印刷品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 印刷品达到作为商品使用的复制质量指标和印刷品( )
A。 艺术表现 B。再现精度 C。 色彩鲜艳 D. 高光泽度
37. 单张纸胶印阶调值总和小于或等于 ( )
A。 250% B. 280% C. 300% D。 350%
38. 印刷时, 发现印刷品部分图文墨色太淡, 可能为下列何种原因造成?( )
A. 版面水量过多 B。 给墨量不足 C。 印刷压力不足 D。 以上皆可
41. 单张纸胶印机低速印刷时, 发生纸张粘在橡皮布上, 可能为( )
A. 纸张太薄 B. 版面水量少 c. 给墨量太少 D。 油墨黏度太高
42 下列哪一项与印刷密度大小无关? ( )
A. 油墨叠印率 B. 印刷反差 C, 网点增大率 D以上皆有关
43. 无论是制版用还是车间照明光源, 应选择具有 ( ) 的光源。
A。 连续光谱 B。 混合光谱 C。 连续光谱或混合光谱 D. 线状光谱
44. 我国印刷行业标准规定使用 ( )光源作为观察反射样品的光源标准。
A. D6500 B。 D5000 C. D7000 D。 D8000
39. 在印刷复制中,一般原稿的密度比印刷品的密度值( )
A:高; B:低; C:一样; D:不一定
40. 在印刷图像的复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 ( )
A:明度; B:饱和度; C:色相; D:油墨量;
三、 多选题
1. 印刷复制产品的外观质量要求是( )
A版面干净, 无脏迹 B. 网点清晰, 角度正确
C。 文字完整, 清楚, 位置准确 D。 颜色要符合付印样 E。 网点增大率小
2. 包装胶印产品的理化测试的项目有 ( )。
A. 套印 B. 墨层光泽度 C. 实地密度 D。 小网点再现率 E.50%网点增大值
3. 下列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发挥着作用的是( )。
A. 设备因素 B. 管理因素 C。 员工素质因素 D。 原辅材料因素 E。 包装及运输因素
4. 检查印版图文包括: 网点质量、规格尺寸和 ( )。
A。 网点角度 B. 规矩线、 色标 C。线数 D. 图文深浅 E, 感光层厚度
5。 影响胶印产品质量的参数, 除套准精度和实地密度外, 还有 ( )。
A墨色均匀性 B。 网点增大值 C. 墨层厚度
D. 油墨叠印率 E。 相对反差值
6. 印版质量检查主要包括( )检查。
A。外观质量 B。 规矩线 C. 色标 D。 图文深浅
7. 控制印刷品质量参数主要有 ( ).
A。 密度 B。 网点增大 c。 印刷反差 D. 油墨转移率
四、 判断题
1 印刷质量评价方法分为主观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方面。( )
2. 密度计只能测定印刷品实地密度值。( )
3. 分光光度计只能测量颜色表面的光谱。( )
4. 在实际工作中油墨的颜色通常用刮样鉴定 ( )
5.印刷质量是主要对原稿的复制再现性。( )
6。对印刷质量的评价首先要根据国家及行业的标准来衡量。( )
7.虽然印刷品的用途不同, 但其质量要求是一样的。( )
8. 印刷质量的评价方法分为主观与客观评价。( )
9.主观评价主要是以复制品原稿为基础, 对照样张, 根据评价者的心理承受作出评价。( )
10。 主观评价是能够以客观地反映印刷品的质量特性的。( )
11。 用于观察印刷品的光源, 其照度范围为6500勒克斯。( )
12. 观察印刷品时,光源与印刷品表面呈45度夹角。( )
13。分辨率是图像复制再现原稿细部的能力。( )
14。 相对反差能控制网点增大, 但不能控制实地密度.( )
15。 色差、 灰度及色效率能较好地评价色彩再现性, 同时对层次和清晰度也能评定。( )
16。 目前印刷企业对印刷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客观评价为主。( )
17. 密度计中的滤色片颜色通常和所测油墨的颜色呈补色。( )
18。所谓的标准着墨量是印刷相对反差的最大值范围所对应的最大实地密度.( )
19.通常印刷品的网目阶调值与晒版原版的网目阶调值之差构成了网点增大。 ( )
20。 GATF星标中心白点大, 说明网点增大。( )
21. GATF星标中心若出现8字形, 则说明网点轴向增大.( )
22. 信号条只能提供定性的质量信息, 而不能提供控制印刷质量的定量信息。( )
23. 测试条实地色块主要用作测定实地密度及计算原色油墨色差、 灰度和效率。( )
24。 测控条放置在叼口和拖梢, 其效果是一样的。( )
25。 测控条的元素分为客观色彩元素和主观色彩元素, 所有的测控条必须包含全部的控制元素。 ( )
26. 有些测控条包括连续色调梯尺, 用它来估计印版的光和显影。 ( )
27. 网点增大是指印刷品某部位的网点覆盖率和原版(阳图底片) 上相对应的网点覆盖率之间的差值。 ( )
28。 C7工艺是一种校正和控制CMYK图像处理的新技术, 它取代了传统测 CMYK油墨梯尺的方法。 ( )
29。 印刷品的质量评价有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综合评价三种. ( )
30。 印刷品质量的主观评价是定量的质量标准, 客观评价是定性的质标准。( )
31.叠印率可以检测多色机在彩色复制中的还原性。( )
32。 印刷品的反射密度值大小取决于网点面积和墨层厚度以及纸张的光泽特性。( )
33。对印刷品的客观评价是运用适当的检测手段, 对印刷品的各个质量特征进行测量, 并用数据来表示。( )
五、 简答题
1. 按照打样方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打样可以分为哪几种?
2. 简述数码打样原理、过程及质量控制.
3. 印刷中色序的确定原则是什么?常用的色序有哪些?
4. 叠印率的定义,影响叠印率的因素有哪些?
5. 网点增大的定义以及网点增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 实地密度与墨层厚度的关系?
7. 印刷相对反差的定义?它反映的是什么联系?相对反差和墨层厚度的关系?
8. 印刷品质量控制条的质量控制原理?在纸张上设置在什么位置?
9. GATF数码信号条组成及各部分作用,GATF星标变形说明发生哪些印刷故障。
10. 布鲁纳尔五段控制条的原理,使用方法?
11. 印刷故障杠子、花版、糊版、背面蹭脏、浮脏、油腻的解释,以及产生该故障的原因.
12. 印刷故障重影的概念,重影的种类,以及重影产生的原因。
13. 在青油墨上印刷黄墨,将密度计的滤色片选择在蓝色,然后分别测量叠印色绿色,青色墨和黄色墨的密度,其测量值分别为:1.65,0。41,1.44,计算其叠印率?
14. 印刷中糊版的现象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5. 印版的质量检测包括哪些内容?
16. 印前图像处理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操作时,使用RGB颜色空间和CMYK颜色空间均可以进行操作,请问,RGB颜色空间和CMYK颜色空间在颜色处理上有怎样不同的特点,在实际的印前操作中,我们校正图像颜色时,使用颜色空间的过程是怎样的?
17. 在凹版印刷中,发现墨槽中油墨表皮部分干燥,形成一层皮膜,请问,产生皮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 如下图左,横坐标表示原稿的密度,纵坐标表示印刷的密度,直线表示原有的原稿密度分布,其中的曲线表示高光层次被拉开分布,暗调层次被压缩,需要强调亮调层次的原稿,比如摄影过度的原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别画出以下曲线:
A.对于一张雪景画面,其画面较闷,需将其高光和暗调部分均拉开,请画出在软件中调整后的曲线图。
B.对于原稿偏薄,密度反差较小的原稿,请画出在软件中调整后的曲线图。
19. 印刷品质量评判方法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20. 对印刷品清晰度评价的内容?
21. 印刷检测中常用密度计分哪两大类?分别用在哪些地方?
22. 反射密度计组成及测量过程是怎样的?
23. 分析比较密度测量与色度测量?
24. 分析比较色度计与分光光度计两种色度评价方法?
25. 印前扫描输入中参数设置包括哪些内容?
26. 怎样利用直方图在印前中调整图像?
27. 校正偏色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28. 印前图像处理质量控制中分色设置包括哪些内容?
29. 激光照排胶片输出中为什么要做线性化?
30. 对于打样样张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31. 根据实地密度控制输墨量的的原理是什么?
32. 网点的几何增大和光学增大有什么共同之处? 有什么不同之处?
33. 简述印刷测试版的意义、设计元素及基本功能.
34. 正确使用印刷测试版的印刷条件。
35. 列举说明影响胶印印刷质量的主要因素.
36. 什么是水墨平衡?如何控制水墨平衡?
37. 印刷品质量评价因素有哪些?
38. 什么是印刷测控条?有何作用?
39. 请设计一套印刷测控条?
40. 什么是阶调复制曲线?
41. 如何用玛瑞—戴瑞斯公式计算出的网点覆盖率和网点扩大值?
42. 影响灰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43. G7中的灰平衡是如何确定的?
44. 什么是光泽度?常用的测量光泽度的角度有哪些?
45. 光泽度值跟测量条件、油墨、纸张和印刷条件有什么关系?
46. 色度测量的条件有哪些?
47. 密度测定为什么要在规定的几何条件下进行?
48. 反射密度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49. 窄带测量和宽带测量有什么区别?在印刷生产中如何选择?
50. 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视觉密度测量?
51. 用不同密度计测量同一印刷面时往往显示不同密度值,怎样尽量减少这种差异?
52. 印刷图像质量可以用哪些质量参数描述?文字质量可以用哪些质量参数描述?
53. 对印刷品阶调层次进行评价主要用什么方法?
54. 什么是彩色密度?密度的实质是什么?
55. 密度计在印刷中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56. 色度测量工具有哪些?简述各自结构特点。
57. 什么是灰平衡?灰平衡在颜色校正中的作用有哪些?
58. 印前输出分色片前对文件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59. 如何检查印版质量?
60. 简述印刷质量测控条的原理.
61. 简达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5一1999规定的平版印刷品的阶调值、 层次、套印、网点要求。
62. 试说明胶印签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3. 简述印刷测控条的基本组成。
64. 试说明如何测试标准着墨量。
65. 简述印刷质量控制要点。
66. 网点控制包括哪几个方面? 简述网点增大的原因。
67. 布鲁纳尔测试条中, 实地色块及50%粗网块有何作用?
68. 论述印刷质量的评价方法。
69. 论述印刷质量主要参数的检测。
70. 印刷产品质量等级的评定原则有哪些?
71. 简述灰平衡的定义和测量、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