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创新设计
一、作业设计背景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传统的作业形式总是让学生倍感压力,而正是由于不少学生对于作业无形的压力,导致了学习无法收获良好的成效,甚至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双减”政策落地,教育界一片整顿,平常习以为常的作业布置被送上了整改的案板,避免机械性、重复性作业,避免翻印的练习题等等被提上日程。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布置课堂作业,延时服务作业呢?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立足“双减”,采用了创新作业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创新作业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点。
二、作业设计的目的
我们全方面开展作业设计的多样化,分层作业模式,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布置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作业,才能培养出有真实本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作业设计的原则
依据学生重视自我能力展示的特点,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因材施教,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语文作业要走进课堂,又要走出课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本册课本的教学目标,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作业设计要注意适时适量,力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作业种类展示
(―)基础作业不可少。
语言类学科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脑子里要知道的,笔下也要见真章。因此积累就分为两类读背、抄记。从学情出发,一方面,基础知识需从课堂抓起,在课堂中巩固。另一方面需要课下复现,过脑过手。
(二)阅读类作业要跟进
阅读一向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随着教材改革,语文要素的地位不断提高,而这要素其实就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语文能力。课上光说不练,犹如纸上谈兵,学生云里雾里,只有过过手才能体验是否真的掌握。然而,阅读篇目读起来,阅读练习做起来需要很多的时间,那么就更需要将导学精要,点对点的阅读练习题,用于课堂教学和课中巩固中。
(三)拓展类作业展风采
语文的实践类作业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因为这类作业的体验性比较强,也需要走出学校,走向生活。可集合同伴,完成这一类作业,可在学校完成商讨分配任务,设定方式方法,然后分头行动。“双减”落地对语文“教学实践”的要求也更高,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源于现实生活中。课堂设计的内容会更加紧密,边学边用要成为常态,现在下课前就意味着学完也练完,而以往的课堂下课只是学完,练习是放在课后面的,所以这对孩子们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
五、作业效果
总而言之,“双减”并不是作业没有了,而是更精准了,更丰富了,也更艺术了,**学校的学子们,在多样化语文作业形式的潜移默化里正学的更好、更自信。
“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的布置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除了语文课程改革,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还需把注意力放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语文作业上。“双减”落地,其中对作业时长做出明确规定,针对我们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减少作业时间,不只是在“量”上做简单的“减法”,而应该在“质”上求“变化”要从作业形式、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
以确保“量”少“质”不变。结合实践,谈一谈我的收获与体会。
一、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
语文作业的布置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只有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知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不足。其次,要在深入研究本学段新课标的基础上,去进行相关作业的布置。另外,在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了解后,对作业的难易程度应该有相关的把握度,不能过难但也不能太简单,这样布置作业就失去了一定的意义,反倒不利于语文的学习。只有适当难度的作业才会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常规作业,夯实基础
牢固的基础是语文学习强大的动力,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做到夯实基础,不能因为知识点琐碎而去忽略,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才会更有助于下一步的学习。1.重视书写。整个小学阶段,都要重视书写训练,“写一手漂亮的字”,这是很
重要的。所以对于每一课的生字书写我都会在课堂上扎实有效的指导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
2、重视学生的基础与预习。语文学习只有夯实基础,
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因此我比较重视孩子们的词语与日积月累,每天课前抽五分钟时间做一个简单的听写与默写。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基础较扎实,在日记作文的书写过程中错别字少之又少。其次关于语文练习册我会选择在授课的时候将一些重点的题渗透,前面的基础题选择针对性的题,放在前一天的预习中完成,起到督促学生培养预习的好习惯,更是为了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3.重视实效。不给学生布置“刚性”的生字词抄写任务,但要告诉学生:哪个阶段?什么时间?哪些词语要“过关”?只要你能保证这些词语都掌握了,一遍不抄都没关系,这样几乎促进学生的“有意记忆”,从而避免“机械抄写”。
3.重视课堂15分钟“随笔”练习。这里的“随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阅读随笔、习作小练笔。这些练习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环节,需要教师拥有巧妙的心思和匠心的设计。片段“练熟”了,篇章也就水到渠成。
三、课外阅读
1.重视“整本书阅读”。“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生每读完一整本书,做一次登记,然后根据读书量的排名进行表彰。
2.重视“古诗文阅读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必读古诗文130篇,采用“拳不离手曲不离”的方式,每天读,每天记。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加强复习,直到每一篇古诗文都像一棵树一样,扎根在童年记忆的河边。
四、作业反馈要及时有效。教师对作业的反馈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学生要做到及时改错,这一部分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每隔一段时间要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巩固复习,经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对知识能够扎实掌握。
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阅读、自主实践、自由选择的权利,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真正地爱上作业、爱上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