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45158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 为积极响应《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的号召,切实落实省市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专项部署,进一步促进全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根据XX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XX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到20XX年底,实现从《健康XX县行动(20XX-20XX年)》提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键指标的阶段目标,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增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校均应健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二、具体行动 (一)心理健康宣教行动 各校要积极面向学生及家长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家长进一步树立“身心同健康”、“人人为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等意识,掌握应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和途经,广泛宣传心理咨询、疏导的平台和渠道。要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安全合理使用电脑和智能终端设备,预防网络沉迷和游戏障碍。各校要积极推广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印发心理健康宣传材料。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家人、爱国爱民的意识,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每年至少一次面向家长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各校要配合医疗部门共同倡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造成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诱因。 (二)心理健康环境营造行动 各校要协助卫生健康部门积极倡导实施“心理滋养1000天”行动,深入幼儿园、社区对儿童家长开展健康讲座,联合当地卫健部门开展0-6岁儿童心理行为教育的问题预警现象筛查,将儿童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儿童入学健康体检必须项目之一。各校要加大对家长的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健立完善教师或家长暴力行为、学生欺凌行为,儿童青少年受虐待问题的举报渠道,并广泛宣传。发现相关问题或可疑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注重保护儿童青少年隐私。同时各校要通过评选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家长传承良好家风,关注自身子女心理健康,依法履行监护责任,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培养子女健康人权和良好行为习惯。各校要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网络赌博、血腥暴力、色情低俗等内容,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三)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学生自尊自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各校要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两个一”行动,促进学生每天与同学、家长有所沟通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运动。对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安排学生到有关单位观摩体验。组织开展“绿书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要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自觉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使用心理测试量表,严格遵循原则,保护学生隐私,并以积极导向将结果反馈学生家长。 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强化心理辅导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培训,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校要带动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孩子成长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 (四)开展心理健康关爱行动 各校要对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三、高三年级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年级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对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疾和遭遇校园欺凌、丧亲等处境不提利学生给予重点关爱,建立心理健康台账,每月观察记录重点学生的心理状况,设置完善心理疏导室,匿名信箱、情绪发泄室等措施,必要时联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心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开展家庭关爱教育,辅助成长,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对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与批评教育,对疑是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学校要指导家长陪同学生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对患有精神障碍的学生,学校应当协助家庭与相关部门做好心理服务,配合有关医疗机构将患者信息及时录入省级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信息系统,建立健康台账,定期随诊与治疗干预。建立健全病情稳定患者复学机制,与相关专业医疗机构建立完善心理支持、疾病诊疗相关机制。普通中小学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招收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精神障碍儿童入学,切实保障在校学生身心健康。 (五)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县级教师培训计划,将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切实加强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训。各幼儿园、中小学校结合家长会等活动,邀相关医疗机构或委托社会相关服务机构,每年对学生家长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家长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校探索建立学生心理热线。各校要重视各类突发事件,特别是新冠疫情中受影响儿童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危机援助,强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完善协调联动的机制,针对儿童青少年特点制定完善相关工作预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儿童青少年给予及时、适当的心理缓助,有效开展心理辅慰、疏导和心理干预工作。 (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行动 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心理服务平台(如心理辅导室等),或通过培训校医,引入心理学专业教师、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并加大中小学(含中职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置力度。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按照师生比1: 800的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超过800名学生的学校,应采取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合的方式配备,配备至少1名专职、数名兼职教师。要制定校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并切实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作用。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对学校考核指标,考核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使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等,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作用,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增强同伴支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个一 1. 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2. 每月面向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 育专题讲座; 3. 建立一本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儿童、残疾儿童、心理问题学生和遭遇校园欺凌、丧亲等处境不利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关爱台账,每月观察记录重点学生心理状况; 4. 建立一个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5. 设置一间基本达标的心理健康咨询室; 6. 设立一个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 7. 设立一名班级心理委员和一名寝室心理信息联络员; 9. 设立一个心理健康知识校园宣传专栏; 10. 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