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恒安一中三卡教学模式操作做卡
年级:八年级 班级: 班 科目:语文 主备教师:柳宁 审核教师:全体教师
27.《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 背诵课文,积存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 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3、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伟大的情怀,激发同学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
导学卡:
一、 检查预习
1、 给加点字注音
滕〔 〕 谪〔 〕守 霪〔 〕雨 霏〔 〕霏 樯〔 〕倾 楫〔 〕摧
冥〔 〕冥 属〔 〕 汀〔 〕兰 嗟〔 〕夫 皓〔 〕月
浩浩汤〔 〕汤
2、 走进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 家、 家、 家,死后谥“文正〞,世称“ 〞。他以64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 》传世。
3、 写作背景
北宋庆历四年,藤子京被贬至岳州,第二年春大规模重修岳阳楼,楼建成后,他将此楼的建筑结构,四周风光及唐代诗人的作品写下,连同一幅《洞庭晚秋图》寄给远在河南邓州的好友范仲淹,庆历六年,范仲淹写出了千古流传的散文《岳阳楼记》。
4、 ⑴写岳阳楼的诗篇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甫《登岳阳楼》
⑵岳阳楼名联
去老范一千年,后乐先忧,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太湖八百里,南来北往,孤帆曾做画中人,——〔近代〕易实甫
风物正凄然,望渺渺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
江湖常独立,年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是何人?——〔现代〕杨度
二、 疏通文意
1、 解释以下加点词
越明年 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朝晖夕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连月不开薄暮冥冥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至假设春和景明
是进亦忧,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
2、 词类活用
先天下之忧而忧 滕之京谪守巴陵郡 百废俱兴此
3、 古今异义词
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 今: 气象万千 古: 今:
越明年 古: 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古: 今:
去国怀乡 古: 今: 进亦忧,退亦忧 古: 今:
沙鸥翔集 古: 今:
4、 翻译以下句子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二课时
一、 问题研讨:
1、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却未对岳阳楼详加描述,原因是什么?
2、 作者用那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容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4、 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二、 品析优美语言
1、你认为 写得好,因为
2、本文语言流利畅达,简洁凝练,节奏鲜亮,音调铿锵,意境优美,已经无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请你分析本文的句式是如何骈散结合的呢?
拓展延伸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人,请举一例,简介主要事迹。
训练卡
1、 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
⑴前人之述备矣 ⑵南极潇湘 ⑶薄暮暝暝 ⑷或异二者之为
2、 翻译以下句子
⑴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容骚人,多会于此
⑵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指出停顿有误的一项〔 〕
A、滕之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予观夫∕巴陵∕胜状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指出以下各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⑴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⑵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⑶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⑷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5、 用本文原句回答
⑴本文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 , 的高尚情操〔博大胸襟〕,并抒发了 、 的政治抱负。
⑵从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
⑶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
⑷新市长上任两年,全是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稳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
6、“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思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