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提高供水水质的其他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44525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供水水质的其他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提高供水水质的其他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供水水质的其他技术措施 ..1. ..2. ..3. ..5. ..9. .1.2. .1.3. 1水质检测技术与要求2水质监测与监督管理3实验室常用水质检测设备.....4合理使用混凝剂和助凝剂……5合理使用消毒剂和助滤剂……6管网水质保障与稳定技术方案 7净水过程全面质量控制 供水水质不仅关系到海市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影响部分产品的质量和适应旅游及对外开放的需要,故把提高供水水质作为技术支持的首要目标。要使供水水质真正达到指标要求,必须能正确分析规定的水质项目并进行确切的评价,找出供水水质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出对策,以适应提高供水水质的需要。 1水质检测技术与要求 (1)建立和完善检测系统 1)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监测站已计划于2010年前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25)要求中的检测能力103项。 2)项目公司厂级化验室计划于28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检测能力为常规项目30项。 (2)实验室水质检测技术 1)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监测站已计划在2010年前逐步配置以下仪器设备: ①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 ② 、总有机碳测定仪TOC ; ③ 、溶解性有机碳测定仪DOC ; ④ 、总有机卤素测定仪TOX ; ⑤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 ; ⑥ 、免疫滋珠分离-免疫荧光分析仪IMS-IFA。 ⑦ 、离子色谱仪IC; ⑧ 、流动注射仪FIA; 2)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监测站已计划于2020年前完善水质生物稳定性指标: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生物可降解性有机碳(BDOC)的检测。 3)在线水质检测技术 ① 、项目公司计划于2010年前实现管网水质监测点的在线实时余氯、浊度、PH监测。 ② 、项目公司计划于2010年前实现水源水质在线实时监测。 ③ 、项目公司计划于2015年前实现水源、出厂、管网水质的在线实时监测数据及时传递到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监测站进行监控和处理。 2水质监测与监督管理 1、加强对供水系统的水质监测 (1)项目公司将配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监测站的建设,并完善厂级化验室的建设。 (2)逐步完善《合资公司的水质管理办法》,并落实执行。 (3)2010年前建立管网水力模型,2020年前建立管网水质模型。 (4)水质检测机构按规范化管理开展各项工作。 (5)2010年前完善供水水质监测网站和信息中心连接,将先进的监测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相结合。 2、提高水质监测设备的使用效率,合理引进先进设备 (1)每年制定合理的水质监测设备引进、更新、淘汰计划,逐步完善化验设施硬件建设。 (2)充分利用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监测站的水质监测设备,发挥其技术力量,为水质检测工作提供服务,提高水质监测设备的使用效率,达到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 3、落实水质的监督措施 (1)积极配合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监测站配合建设部对项目公司水质的定期或随机抽检工作。 (2)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监测站每月对海市的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结果报送国家水质中心。 (3)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海监测站按照海南省水务局的有关规定,每月对全省供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并上报海南省水务局,在海南省供水协会主办的《供水简报》上公布并上网,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 (4)用于城市供水的新设备、新管网投产前或者旧设备、旧管网改造后,必须严格进行清洗消毒,并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供水水质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制度,水质检验机构实行规范化管理。 3实验室常用水质检测设备 实验室水质检测设备的配置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要求,实现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准确的评判,为供水水质的提高和供制水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因而,这方面的配置是水质检测基本配置。 1. 色谱类检测仪器 色谱仪以其高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以及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在各类供水企业广泛应用,是检测水中有机物质的基本仪器设备。主要有气相色谱仪(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一质谱联用仪(GG-MS)和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和用于水中无机阴、阳离子及有机阴离子的离子色谱仪(【0等。 色谱类仪器的发展趋势,一是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进一步高智能化,二是高分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在常规检测中的广泛应用;三是高性能、便携式色谱仪的应用。 色谱类仪器的优化选择是在考虑其技术参数、性价比、售后服务等因素的同时,应在购买前相对确定其检测的指标,以保证配置的合理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如进样系统包括自动进样器、顶空进样器、吹扫捕集器等)和检测器的合理选择等。另外,在签订购买合同时,应与其生产厂家或办事处签订技术协议,以保证售后服务的有效实现。 2. 光学、光谱类检测仪器 光学、光谱类检测仪器是检测水中无机物质和部分有机物质的基本仪器,也是水质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仪器。主要有分光光度计、紫外何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红外分光测定仪、浊度仪、余氯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原子发射分光光度仪在水中检测中应用较少)及连续流动分析仪、流动注射分析仪、光谱/质谱联用仪等等。 光学分析的新技术--流动注射分析系统伽连续流动分析仪、流动注射分析仪)具有高速度、极低的检测极限、高重线性及样品处理完全自动、多量程、多分析方法的优点,能检测各种类型水样中的氨、硝酸盐、磷酸盐、总磷、铁、氨化物、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苯酣、挥发酣等,是替代传统光度法检测的首选仪器,但其价格相对较高。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可同时快速测定水中多种无机元素,但由于个别指标的检出限相对较低,在水质检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可采用同时配置石墨炉原子吸收仪的方式解决,或配置电感搞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联用仪(ICP-MS)。该仪器被称为"当代分析技术最激动人心的发展",可同时检测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几乎所有的元素,是检测水中无机物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检测仪器。采用ICP-MS"扫描"水 样,摸清水中无机物质的情况,对及时监测突发水质污染事故和投毒事件的无机有毒物质及其含量是非常有效的。 3. 电化学类检测仪器 目前,电化学类检测仪器在水质检测中应用相对较少。常用的主要有pH计、溶解氧测定仪等。个别供水企业使用极谱仪和毛细管电泳仪主要用于水中金属元素的检测。 4. 微生物学检测仪器 由于微生物污染通常引起严重和广泛的后果因此,受到各国政府和供水企业的高度关注。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是确保供水安全性的首要问题。但是目前能直接进行检测的致病微生物方法复杂且繁琐,因此病源微生物在供水界很少直接进行检测,通常是通过检测水中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等来指示致病微生物的存在。但检测过程耗时较长缺乏对水质评判的时效性。 先进的微生物学检测仪器的配置和应用,将是未来水质检测设备优化选择的重点。一是逐步选择简便、快速的常规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以替代传统的、耗时较长的检测方法;二是开展深层次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包括对贾第鞭毛虫、隐胞子虫的检测等。两虫检测的设备主要有: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Filta-Ma隐抱子虫和贾第虫富集系统以及PCR扩增仪。新检测技术伽酶联免疫吸附和流式细胞仪)正在逐步应用于此领域,可以预计同时采用多种先进检测手段的检测方法将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另外,目前藻类主要用倒置显微镜检测z做Ames试验的基本仪器包括=高速冷冻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和恒温振荡培养箱。 5. 其他专用检测仪器 集合性有机物检测设备主要有总有机碳检测仪(TOC)、有机菌素检测仪(TaX)。TOC及TaX测定对评价水质和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水体中的总有机碳,可从总体上了解水掘水及制水工艺中间过程水的有机物质状况;测定总有机面,可从总体上了解自来水余氯消毒副产物的情况。 4合理使用混凝剂和助凝剂 净水厂有两个重要任务:降低水的浊度和消毒。浊度不仅是外观性指标,随着浊度降低,水中细菌、大肠菌、病毒、三价铁、四价锰、有机硅、色度以及有些本身溶解度低而附着在其他杂质上如钻、钒和大多数多环芳烃等也都能相应降低。产生氯仿的腐殖酸和富里酸为阴离子聚合电解质,加注混凝剂后将脱稳为微小颗粒,也可随浊度降低而降低。消毒则进一步杀灭细菌和大肠菌、灭活病毒,保证饮水质量与安全。 (1)合理确定沉淀水浊度要求 在一定的原水水质和工艺条件下,要保证出水浊度达到一定要求,首先应保证沉淀池出水浊度达到一定幅度要求。当一定的原水、预处理条件和滤层结构的情况下,出水浊度C (NTU )为 0此书KC 这里C0为沉淀水浊度(NTU) ; V为滤速(m/h);为常数。K、a、。值可从生产运行资料中统计出来或从模型滤池中试验取得。 (2)检查现用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合理性 在一定混合、絮凝的沉淀条件下,要使用沉淀水达到出水浊度的幅度内,主要的手段是加好混凝剂(或包括加助凝剂)。这需要勤跑、勤看(观察絮池中絮体凝结情况和沉淀池浊度情况),根据水质、水量变化,勤调节加注量;或用仪表监视,甚至自动控制混凝剂以保证沉淀水的浊度要求。 净水工艺及其参数以及合理使用药剂(混凝剂、助凝剂 和助滤剂)是保证和改善水质的两大重要方面,而且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在现有水厂工艺已经确定,大幅度降低运行参数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合理使用药剂就更显得重要。 混凝剂品种很多,合理使用有时会使水质带来较大改善,因此要检验有混凝剂的使用是否处于合理状态。方法是用搅拌试验对各种合格可用的无毒混凝剂与现用混凝剂进行对比试验,以求得哪种混凝剂最为适合,或不同季节使用的合格混凝剂。特别要注意对高浊度水、低温低浊水及受污染水使用助凝剂的合理性。 判断合理性要首要先看水质效果,主要是浊度去除率。作为全面衡量还要包括色度去除率、PH与碱度变化率、COD或TOC去除率、滤后水的余铝或余铁含量;其次是经济性;再次是药剂的运输、有效成分、溶解和投放的方便性、沉淀后的污泥体积以及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使用混凝剂还应检验选用药剂是否需要作PH或碱度的调整及其合理性。药剂的存放度和加注浓度。一般存放度较高,加注浓度要注意净水效果。 (3)混凝剂 1)混凝剂的适用范围与工艺条件 在传统无机盐混凝剂的基础上,不同种类的混凝剂适用于不同的范围与工艺条件。 铝系混凝剂 铝盐混凝剂包括硫酸铝、明矾、氯化铝、铝酸钠和聚合氯化铝。 铝系混凝剂中应用较多的是聚合氯化铝,对一些难处理的高色度水有良好的混凝效果。 铁系混凝剂 铁的水解产物溶解度比铝小,而且氢氧化铁为非典型两性化合物,故其适用PH值范围较宽。 复合型无机混凝剂 复合型无机混凝剂种类很多,主要有聚合硫酸铝铁(PAF S),聚合氯化铝铁(PAF C)、聚合硅酸铝(PAS I)、聚合硅酸铝铁(PA FSI)等。复合无机混凝剂分子链长、单元多、絮体大而稳定,同时兼具吸附架桥和卷扫作用。 高分子混凝剂 高分子混凝剂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有活化硅酸和聚丙烯酰胺。活化硅酸一般不单独作为混凝剂使用主要作为助凝剂与混凝剂联合使廉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混凝剂。聚丙烯酰胺在高浊度水和污泥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有机和无机复合混凝剂 主要有聚合铝聚丙烯酰胺复合混凝剂聚合铝-甲壳素复合混凝剂和聚合铝-合成有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对于某些单纯采用聚合铝难以混凝的水质(如低温低浊水等),使用有机与无机复合混凝剂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2)混凝剂的选择 混凝剂的选择与水质条件密切相关,应结合原水水质情况,在通过烧杯搅拌试验系统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混凝剂。 混凝剂的投加量一般需要通过混凝搅拌实验确定,可通过测定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的剩余浊度找出优化混凝剂投加量。但在生产运行中,单纯依靠沉后或滤后剩余浊度(有的以絮体形成大小)作为判断混凝效果的优劣,还不完全合适。因为当浊度降至最低或絮体形成最大时,往往所投加的混凝剂量超过了实际胶体电中和絮凝所需的量。也就是说完全依靠吸附卷扫絮凝也可使浊度降至最低或形成最大絮体,而达到吸附卷扫絮凝所需的混凝剂量是不经济的。 混凝剂的选择与很多因素相关,需要根据原水水质情况、混凝剂性质和混凝的主要目的等多个因素结合混凝搅拌实验综合分析确定。 (4)助凝剂 1)助凝剂的种类 对于某些原水水质,单纯依靠投加混凝剂不但投量很高,而且很难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这时将助凝剂与混凝剂联合使用可提高混凝效果。助凝剂可分为以下几类:a有机与无机高分子伽活化硅酸、聚丙烯酰胺、骨胶等);bPH调节剂如盐酸、硫酸和碱石灰);c无机颗粒(如黏土等);d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高铁酸盐、臭氧、二氧化氯等)。 2)助凝剂的选择 助凝剂的选择与原水条件、混凝剂种类和处理水质要求密切相关,应根据混凝剂和助凝剂的不同组合,通过混凝搅拌实验确定。 当原水中碱度很低时,可选择投加碱剂如石灰、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含藻水的处理一般需要投加少量氧化剂助凝,具体投量应根据实验确定。投加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高铁酸盐和臭氧等)能够灭活水中藻类,从而显著提高混凝效果。 低温低浊水处理一般需要采用黏土或高分子助凝。黏土的投加主要是为了提高水中颗粒浓度,增加颗粒间相互碰撞机会。在投加混凝剂之后使用高分子助凝可提高低温低浊水处理中脱稳絮体颗粒间的有效碰撞效率,增加絮体的颗粒尺寸。 (5)合理选择混凝剂自动加注的方式和使用范围进一步稳定水质、降低药耗的措施是采取合适的方式实施混凝剂加注自动化。规模越大,原来水质稳定性较差的,实施加注自动化的效果越显著。 自动加注药剂有多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首先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自动加注方法。一般考虑为: 1)如果水质变化很慢(1、2天内不调整药剂加率,仍能使沉淀水浊度维持在幅度内),可每天或每班做搅拌试验确定加注率,然后根据水量确定加药量。 2)如水质变化稍些(3-5h以上的变化量,沉淀水浊度仍能维持幅度内),可用沉淀水浊度是否符合中心要求反馈调整加注率。 3)如水质变化更快些,使用水平沉淀池的可在絮凝池出设斜管模拟沉淀池或在沉淀池出水设模型滤池,按出水浊度是否符合中心要求调整加注率。 4)如水质变化较快,特别是受污染的原水,或沉淀采用斜管沉淀池的,宜用电动电流法确定加注率。 5)如水质变化较快,水质变化较快,水质基本上未受污染也可以用按浊度、温度等参数建立水质参数和加注率间的数学模式,按参数确定加注率。 6)为了提高控制的可靠性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水池,用方法(1)的改用方法 (2),用方法(3)、(4)、(5 )的宜再加沉淀水浊度后反馈作为加注率的微 调。 实施加注自动化要选用质量可靠的水质测试仪表、药剂加注设备和计算机以保证工作可靠性。还要注意提高管理和维护人员的技术素质。 5合理使用消毒剂和助滤剂 (1)消毒要达到两个目标:首先,在水进入输送管网前,必须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其次,水进入管网起到用水点以前,必须维持水中消毒剂的持续作用,以防止可能出现的病原体危害或再生长。消毒还要考虑另外两个因素:第一,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注意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二,消毒剂的现场安全性。细菌、大肠菌是指示其他肠道传染病危险性的间接指标,考虑到某些病毒的灭活比杀灭细菌、大肠菌更困难,因此在消毒指导思想上尽可能使出厂水中细菌、大肠数值低些。 (2)加氯的基本原则 细菌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尽量向零靠拢。各种消毒剂,各有其优点。我国目前仍然采用液氯作为基本的消毒剂。其他如臭氧、二氧化氯等可因地制宜试用或选用。氯是一强的消毒剂,但氯也是有其副作用。当水中有腐殖酸、富里酸等有机物时,加氯后会产生卤代烃类有机物。其中有的是致癌或可疑致癌的。氯的加注量越高,加注点越在前面(尤其是沉淀前加氯),越是采用活性氯时,产生的卤代烃也越多,副作用也越大。因此加氯的基本原则应是在管网余氯达到规定标准(有时可用管网补充加氯维持管网余氯)并使用细菌、大肠菌数值达到目标的前提下,加氯量尽量减少,加氯点量往后道工序挪移,以减少卤代烃的浓度。为了有利于保管网水余氯,也可以使出厂后余氯是氯胺状态。 试验表明:加注量越高,接触时间越长,特别是活性氯,消毒效果越好。 美国为加强消毒效果,加强清水池中有较长的接触时间。如活性氯消毒,在水温5摄氏度,PH为7时,CT值要等于50。其中C为余氯浓度(mg /L),T为接触时间(min);用氯胺时CT = 737。 为了加强消毒效果,减少副作用,降低加氯量,要注意消毒剂和水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对杀灭细菌和灭活细菌和灭活细菌的效果远比未充分混合的好。为了达到充分混合,需要可靠的混合装置。 (3)加氯自动化的基本方式和使用范围 为了使出厂水的氯更稳定,并适合降低氯的副作用和消耗并考虑效益和投资因素,逐步实施消毒剂加注自动化。 自动加注的方式,基本上是按一定接触时间后内,余氯量反馈控制加氯率,按水量及加氯率确定加氯量。 实施加氯自动化要选用质量可靠的余氯仪、药剂加注设备和计算机,以保证工作可靠性。还要注意提高管理和维护人员的技术素质。 安全用氯是水厂安全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加氯车间要逐步安装漏氯报警仪,监测氯气气源及其他送气部位,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装置喷淋碱液的中和除气设备,以确保人员安全和避免污染环境。 (4)助滤剂的种类 使用助滤剂能提高过滤效果、有效减少滤池出水中悬浮固体含量和颗粒数目,并改善滤池运行管理。助滤剂的种类主要有:1)聚合无机高分子(如活化硅酸、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等);2)合成有机高分子(如聚丙烯酰胺、HCA阳离子絮凝剂);3)天然有机高分子(如骨胶、海藻酸钠等);4)氧化剂(如氯、臭氧、高锰酸钾及复合药剂、二氧化氯等)。 (5)助滤剂的选择 助滤剂的选择与沉后水水质及处理目的密切相关,一般可通过实验确定。投加助滤剂的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1)滤后水指标,主要是浊度、颗粒计数,还包括CODMn,UV 2 5 4,DOC,A OC,细菌总数等;2)过滤周期/滤池抗穿透能力;3)周期产水量;4)滤层水头损失变化;5)滤速变化;6)滤池稳定时间长短,即反冲洗后初滤水质达到稳定的时间。 要综合权衡投加助滤剂所取得的水质改善与水头损失增加之间的矛盾。一般使用高分子量或超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作助滤剂,水质改善明显,但水头损失增加速度较快;如使用分子量低些的聚合物作助滤剂,虽然水头损失比不用助滤剂时仍有增加,但形成的絮体不会只停留在表面形成表层泥球。由于使用助滤剂水头损失增加,在相同压力作用下滤速会减小。聚合物分子量越大,滤速减小得越快,这样单位时间的产水量必然减少。可以用水头损失和滤池出水量成指数变化关系。这种指数关系在普通快滤池中不常见,但是当颗粒大部分被截留在滤池表层时,就会有这种关系。所以建议在过滤过程中使用低分子量聚合物作为助滤剂。随着颗粒向滤池渗透作用的加强,这种指数关系随之减小。 在水厂过滤过程中,滤池运行可用水头损失、浊度、颗粒计数、运行周期等参数作为常规检测指标,确定助滤剂的最佳投量。 米铺水厂以往采用的絮凝剂是聚合氯化铝,没有使用助凝剂,亦没有使用助滤剂,使用的消毒剂是液氯。海水司应用原水做了将近三年的混凝搅拌实验,也确定了 一系列不同浊度下的混凝剂投加曲线,亦做过某些水处理助剂的混凝搅拌实验,尚没有找出具有良好助凝效果的助凝剂。照目前的原水水质状况,所选用的混凝剂、消毒剂尚能适应。 如若日后原水水质情况趋于复杂或水质标准提高,原以去除悬浮物和细菌为主的常规工艺与净水药剂难以适应,特别是出厂水出现水质感官性状不良,溶解性有毒有害物质、病毒及隐胞子虫、贾第鞭毛虫等问题时,要按照原水水质和超标项目的特点,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增加经济合理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技术、工艺,并选择适宜的水处理药剂。 6管网水质保障与稳定技术方案 用户用到的水实际上是管网水。由于金属管道内壁腐蚀常使管网水的浊度、色度、含铁量、含锰量等持续劣于出厂水;有时管网内余氯消失又使细菌等指标明显恶化;水质事故更会使水质恶化,甚至造成危害健康的现象,因此改善管网水质也是改善水质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当出厂水水质提高后,管网的水质的影响仍将是个重要的因素。 (1)影响管网水质的主要因素 1)管道内壁的腐蚀,出厂水质的不稳定导致管网中生物污染,引起浊度增高。 2)有些阀门、水表、管件长期浸泡在水中,一旦损坏,污水进入管道中。 3)管道与水池连接不合理。 4)用户蓄水水箱或其他地下水池未定期冲洗。 5)人孔盖松动。 6)消火栓不常使用或检修形成死水区。 (2)保障管网水质的主要措施 (1)加强供水管网的科学管理 ① 、建立海市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② 、项目公司检修、检漏队伍应配备先进仪器,以便具有快速反应能力,适应市场化运作。 ③ 、项目公司将对管网上的阀门、消火栓、流量计、排气阀、阀门井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之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④ 、28年前供水管网设置10个在线实时余氯、浊度、PH监测点,2010年在所有水质管网监测点设置在线实时余氯、浊度、PH监测,加强管网水质的检测和预测。 ⑤ 、新建和更新管道时,对管材的选用本着保证使用寿命、供水安全、不产生锈蚀和价格相对经济的原则。 ⑥ 、新敷设的金属管道内壁应涂衬水泥沙浆等可靠的涂料。 ⑦ 、利用冲洗排水和消防栓对管网进行定期冲洗,严格执行管网末端冲洗要求和用户水箱、水池定期清洗的规定。 ⑧ 、尽量降低管网停水频率,推行不停水作业。 ⑨ 、消除死水管段。 ⑩ 、管道漏点维修时,管道阀门关闭排水过程中,要防止管道内真空负压使漏点处的污水进入管网。 7净水过程全面质量控制 针对供水水质目标,为实施目标创造水质分析的必要条件;合理使用混凝剂”和合理使用消毒剂”明确了日常运行中保证水质的两个重要环节以适应水质提高的需要;净化工艺设备设备的技术改造”是从合理改造工艺及设备着手改善水质;设备科学检修”是使设备经常保持完好状态。这些都将为净水过程全面质量控制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保证供水水质还要实施净水过程全面质量控制,抓住影响水质的各项因素,发动全员,依靠科学管理,使净水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水质目标”的实现。 (1)净水过程全面质控的基本工作 开展全面质量控制首先应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它包括质量教育、标准化、计量测试、质量信息、原始纪录及质量责任制等有关工作。 (2)要做好现场控制工作 现场控制的任务是控制影响质量的5大因素(人、设备、原材料、工艺、环境),建立稳定水质的生产系统,抓好每个生产环节,严格执行标准,保证供水水质全面达到目标要求。这包括:严格工艺纪律,掌握质量动态,抓好质量检验工作,加强净水工艺薄弱环节的管理和改进,建立质量控制点。 (3)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对水厂生产有重大作用,即使有的检验结果报出时水已出厂,但对后续供水都起到把关、预防和反馈作用。质量检验要明确公司或厂水质部门(化验室)的任务并实行三级化验制。 (4) 开展质量控制小组活动 质量控制小组是企业中广大职工参与全面质量控制活动的一种群众性组织,是依靠群众分析质量存在问题并寻找对策的一种方式,也是发动群众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的4个阶段分析水质改进水质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