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原则
为了科学有效的应对新冠疫情,让全体师生及家长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有效缓解我校师生因疫情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预我校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依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1. 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识别高危人群,及时跟进心理干预,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2. 密切跟踪、研判和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聚集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校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提供解决方案对策及建议。
三、组织机构
成立预防新冠疫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团队。名单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
组员:政教处、学年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四、工作安排
(一)开展开学复课衔接工作,
对复课后学生可能存在的不良问题,提前预判,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迎接开学的行动准备,从身体上收心,行动上收心,引导学生制定开学计划。
(二)用好疫情防控活教材,上好开学第1课
通过开展疫情防控、卫生健康、生命安全、爱国、感恩、责任、家国情怀等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分享总结家居学习生活期间,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可通过。推广校内外志愿者服务活动,学习疫情期间身边优秀榜样事迹,帮助师生汲取正能量。
(三)在校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安排
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1.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致师生、家长的一封信”普及疫情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微信群,疫情工作微信群、班级群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建议收集学生关于这次疫情的提问;通过微信群的方式一一回答学生代表性的问题;正确提供信息;建议学生查看疫情新闻的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做好学生的生活与后勤保障工作等。
3. 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做好将鉴别分类,
予以不同应对。
4. 学生出现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等状态;要予以及时干预。学校通过QQ热线开通网络心理服务;安排具体值班人员。
5. 不歧视患病、疑病人群。
6. 提醒学生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熬夜、饮酒、吸烟等),开展适当的室内运动。
7. 自我识别症状。通过有效的宣传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冠等;安排每日的体温检测等。
8.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及时汇报工作。
(四)xx的心理干预工作安排
1. 通过微信进行三级心理讲座培训,普及疫情的心、理调适相关知识。
2. 通过微信群,辅导员微信群、班级群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
3. 对目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及时汇报工作。
4. 通过微信、钉钉热线开通网络心理服务。
5. 按照规定的四类人群制订分类干预方案。
6. 制定开学后学生心理辅导预案,重点排查返校后情绪反应强烈,尤其是有家庭感染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时支持帮扶。
7. 开学后,建立以寝一一班一一校的三级联动的心理危
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师生的心理防护,帮助同学们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困惑,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构建学生防疫心理安全网。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此制定“构建防疫心理安全网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方案,在特殊时期维护全校师生心理健康。
—、指导思想
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及时干预,维护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
二、组织机构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学校构建师生防疫心理安全网领导小组,领导与部署我校师生防疫期心理防护工作,建立“学生一班级心理委员一班主任一心理教师"的“四级联动”疫情心理防护工作机制,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疫情心理防护工作职责。成员名单及具体职责如下:
(一)成员名单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组员:各班主任。
(二)工作职责:
组长:负责全校抗击新冠心理工作的总体部署;
副组长:负责抗击新冠心理工作的统筹安排;
业务主任:负责各部门各项心理工作的落实、督促和反馈;
各班主任:落实各项工作,了解本班师生心理现状,及时反馈师生疫情时期心理需求,了解本班学生心理现状及抗击疫情期间的心理需求,对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进行校内转介,并保持与学生家长、心、理老师的沟通;
心理教师:建立本校抗击新冠时期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开展网络、电话心理咨询,对情况严重者联系转介;并做好开学后相关心理工作的准备。
校医:新冠病理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等普及。
三、工作原则
(1)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
(2)将心理疏导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学校稳定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防护工作重点;
(3)针对不同情况实施分类,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
四、工作内容
防疫期的心理工作内容,根据开学的关键时间节点,分为“开学前”和“开学后”两部分展开:
(一)开学前
共建多元的心、理援助通道,加强防疫心理辅导服务,利用网络和班级群开展的心理辅导服务工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1)采取多元模式开展心理支持服务,包括心理热线电话、电子邮箱、微信、QQ、心理中心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回应同学们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疫情导致的焦虑、恐惧、抑郁、躯体化症状等各种问题。
(2)通过钉钉教学直播平台开展疫情状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分成《共战疫情,安心成长》和《共战疫情,助力成长》两个。
其中,《共战疫情,安心成长》讲座是面向学生和家长的,包括六讲:
第一讲《共战疫情,安心成长》专题讲座,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疫情,解析疫情期间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一些实用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指导学生面对居家学习,面对直播教学如何有效听课;最后呼吁同学们,共战疫情,不负春光,安心成长。
第二讲《面对疫情,人啊,认识你自己》专题讲座,讲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指出:于人类而言,需要认识自己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物种,我们应敬畏自然。于个人而言,自知者明。见自己,才能见天地,见众生。第二部分,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明心见性,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第三部分,讲怎样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途径,乔韩窗理论等。
第三讲《我心中的那颗星》,和青春期孩子探讨偶像崇拜问题,指出:偶像崇拜起源于人类产生意识之后,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偶像崇拜,偶像崇拜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也是不断变化的,引出:这场疫情让我们看清了很多的真相,比如在重大灾患面前,明星不能救,唯实业和科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新时期,我们心中的那些星应该是谁?你是谁,你将成为谁,构建职业梦想,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
第四讲《认识死亡,才能让生命活得更绚烂》以疫情的名义给学生给学生补上了一节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认识死亡,才能更好的认识生命,引导学生由死观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生命,活出青春的精彩。
第五讲《发现力量,构筑希望》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看待疫情,从疫情给我们的启发,从逆行者身上,从上下齐心抗疫所展现出的精神中,发现力量,引导孩子构筑自己的希望,成全生命之美,也构筑我们民族的希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讲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第二部分,从最美逆行者身上,发现力量,构筑希望。第三部分,引导学生意识到责任,认识责任,承担责任。
第六讲,《为爱坚守,为心赋能》是复课前,邀请学生和家长共上一堂课,是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课堂。讲述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班主任,疫情逐步稳定,孩子也都陆续返回校园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但父母应该持续“在岗”,为爱坚守。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家长用积极心、态提升积极情绪,提升心理免疫力,心赋能,为生命赋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开学。
当前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网络直播的方式也有其优势,可以让不同学校,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一起共同体验共同成长。我默默做着我所能做的一切,也得到了参与校的广泛好评,我又决心把公益做到底,开设了疫情下的家长讲堂《共战疫情,助力成长》。从近期社会热点问题入手,从多角度引导家长助力孩子的成长。与家长探讨了几个问题:为何我们的爱孩子感受不到?究竟什么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我们该如何如何高效地陪伴孩子?呼吁所有的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并以风雨同天,与子同裳,携手同谋,共同成长与广大家长共勉。
(1)利用公众号,及时推送防疫信息
搜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转发防控新冠的心理支持手册和心理健康知识信息或制作网络微课,帮助大家科学了解新冠疫情中人们的各种心理特点和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会积极应对的策略。
(2)建立亲情微信群,开展针对性服务
专门建立外省籍学生微信群,将心理老师、学生处、各大班主任和各位疫情较严重区的学生相聚在一起,及时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各种需求,保障信息畅通,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师队伍进行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的培训
组织团队成员参与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的网上培训,提高开展疫情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的专业技能,确保为师生提供科学、专业的心理援助。
(二)开学后
(1)提升心理辅导与心理干预服务质量
继续采取多元模式开展心理辅导与支持服务,包括热线电话,教学直播平台,电子邮箱、微信、QQ、心理中心、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化解同学们出现的负性情绪,特别是疫情导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
(2) 启动危机干预四级联动机制,提供精准心理服务
启动“学生一学生心理委员一班主任一心理教师”四级联动关爱援助、信息沟通机制,实施“新冠疫情心理晴雨表制度”,每周汇总并上报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精准的心理援助服务。利用班级群在心理辅导员指导下积极发挥心理健康部和心理委员的作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
(3) 继续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更新防疫信息
利用学校公众号、教学直播平台等网络平台,持续更新防控新冠的知识信息,帮助大家科学了解新冠疫情压力中的各种心理特点和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会积极应对的策略。
(4) 继续开展疫后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学生返校复课的心理疏导。
(5) 加强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专业人员的培训
对心理服务团队的成员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提高心理咨询辅导特别是疫情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的专业水平。学习疫情心理援助知识,探索心理援助与干预技术,确保心理辅导、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的科学化、专业化和针对性。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预防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疫情心理危机事件,保障校园稳定,按照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实际,本着进一步落细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体师生心理健康工作,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践行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新冠疫情防控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树立生命至上与身体健康理念,结合教职工工作特点,结合新冠疫情的影响,结合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理性平和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
三、工作任务
按照文件精神与具体要求,在全体师生中全面做好新冠
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增强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重点做好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确保广大师生以健康积极心态开展学习与生活。
四、具体措施
(一)提高站位,高度重视学生情绪波动
全体工作人员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与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管理、服务统筹起来,一体推进,抓紧抓实抓到位,确保不出现因心理原因产生的极端事件。
(二)做好摸底排查,掌握心理动态
各班主任要组织好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室长开展工作,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摸底排查,实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心理支持服务,减轻疫情、核酸检测、封闭管理等特殊情况可能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困扰,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如有情绪异常波动的同学,班主任及时疏导,如果疏导无效,及时与心理咨询室联系。
具体排查内容:
1. 学生情绪状态。尤其要关注因心理问题长期请假,刚刚返校的住校学生的情绪状态。
2. 宿舍人际情况。避免冲突,有矛盾及时调解。
3. 学生中舆情情况。引导学生不信、不传,坚定对老师和学校的信心,保持情绪冷静。
(三)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心理防护
1. 通过班级微信群实现家校密切沟通与联系,让被管控在校的住校生家长放心,协助稳定学生的情绪,帮助隔离在家的跑校生家长稳定孩子的情绪。
2. 心、理咨询室进行疫情防控期间心理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鼓励同学树立信心,减少恐慌,营造团结、安全、理性的氛围。
3. 密切联系班主任工作群,指导班主任开展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开展咨询服务,做好人文关怀
1. 公示热线电话
做好学生线上、线下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工作。认真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心理状况调查,严格执行咨询师轮值制,切实做好线上线下心理援助,通过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答师生心理困惑,为有需要的师生及时提供咨询转介。(每日上午:9:00-11:30,下午15:00-17:30)
2. 聚焦重点人群
(1)封闭管理的住校生。各班主任要对住校学生的人际关系、情绪波动情况进行关注。
(2)因心理原因请假后复学的学生。关注他们现在是
否服药,药量能坚持的日期,情绪波动情况。
(3)家庭情况特殊学生。家中有人生病或其他事件的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及时关注。
(4)心理脆弱学生。对疫情有恐慌、害怕、担忧的学生,要及时安抚。
(5)密接、次密接学生。
3. 成立宿舍心理互助小组
各宿舍成立宿舍心理互助小组,积极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团结一心,共同稳定情绪,平稳度过疫情。
4. 做好个别辅导
各班班主任对心理波动过大,无法有效安抚的学生,及时联系心理咨询室辅导老师。
(五)做好学生返校后防控工作
1. 严格执行心理异常及时报告制度。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班级心理委员积极发挥各自职责,密切关注班级及宿舍同学的心理状态及变化,对于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变化,如情绪异常低落或暴躁、行为表现背离常态的同学,应在最大程度保护其隐私的情况下,及时上报政教处,由心理咨询室和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 开展科学评估,加强分类指导。学校要密切关注返校后师生心理状态及变化,确保在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做好谈心谈话、咨询转介。科学评估师生健康状况,重点关注那些因新冠疫情出现焦虑、悲伤情绪的学生,分层分类提供帮助及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3. 规划课程活动,提升防疫能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师生需求,有针对性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提升师生管理情绪、应对压力的水平,着力营造校园和谐平安氛围。
4. 建立师生心、理健康档案。校方应及时掌握师生心理状态与变化情况,建立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加强对重点关注人员的信息更新与跟踪服务。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应由专人保存,并防止隐私泄露。
5. 努力提升队伍工作能力。多渠道提供各类培训与问题解答,完善与提升沟通交流、思想引导、情绪疏导与生活指导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五、其他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学校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师生心态平稳健康。
(二)履职尽责,加强管理。各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各自职责,加强日常管理,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全面做好师生心理保健工作。
(三)关怀教育,注重方法。工作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注意方式方法,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师生隐私。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不管乌云再怎么肆意地弥漫,风云过后必是一片蔚蓝天地,而遮天盖地的云层上面,也永远是阳光灿烂。望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疫情期间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方案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师生的心理防护,帮助同学们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困惑,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构建学生防疫心理安全网,制定“构建防疫心理安全网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方案,在特殊时期维护全校师生心理健康。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通知精神,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念和信心。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及时干预,维护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
二、工作原则
(1) 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
(2) 将心理防护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学校稳定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防护工作重点;
(3)针对不同情况实施分类,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
三、工作内容
防疫期的心理工作内容,根据开学的关键时间节点,分为“开学前”和“开学后”两部分展开:
(一)开学前心理健康干预
(1)共建多元的心理援助通道,加强防疫心理辅导服务。采取多元模式开展心理支持服务,包括热线电话、教学直播平台,电子邮箱、微信、QQ、心理中心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回应同学们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疫情导致的焦虑、恐惧、抑郁、躯体化症状等各种问题。
(2)线上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利用网络和班级群开展的心理辅导服务工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3)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推送防疫信息。搜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转发防控新冠的心理支持手册和心理健康知识信息或制作网络微课,帮助大家科学了解新冠疫情中人们的各种心理特点和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会积极应对的策略。
(4)建立亲情微信群,开展针对性服务。专门建立学生微信群,将心理老师、学生处、各大班主任和各位疫情较严重区的学生相聚在一起,及时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各种需求,保障信息畅通,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师队伍进行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的培训。组织团队成员参与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的网上培训,提高开展疫情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的专业技能,确保为师生提供科学、专业的心理援助。
(二)开学后心理健康干预
(1)提升心理辅导与干预服务质量。继续采取多元模式开展心理辅导与支持服务,包括热线电话,教学直播平台,电子邮箱、微信、QQ、心理中心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化解同学们出现的负性情绪,特别是疫情导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
(2)启动危机干预四级联动机制,提供精准心理服务。启动“学生一班主任一心理教师一心理辅导专家“四级联动关爱援助、信息沟通机制,实施”新冠疫情心理晴雨表制度”,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精准的心理援助服务。
(3)继续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更新防疫信息。利用网络平台,持续更新防控新冠的知识信息,帮助大家科学了解新冠疫情压力中的各种心理特点和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会积极应对的策略。
(4)加强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专业人员的培训。对心理服务团队的成员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提高心理咨询辅导特别是疫情心理防护和危机干预的专业水平。学习疫情心理援助知识,探索心理援助与干预技术,确保心理辅导、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的科学化、专业化和针对性。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为引导学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调适,以良好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日常学习中,我校通过健康普查、心理班会、个别疏导等方式调节学生情绪,引导学生正确、平和地看待新冠疫情。结合我校实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指导思想
按照新冠防控科普视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要求,开设好健康教育课,保质保量,上足课时,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将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纳入授课计划。学校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等担任专兼职授课老师。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组长,各年级主任为组员的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成立以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为组长,心理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以17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全体班主任、心理委员为组员的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全面推进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地实施。
三、工作目标
(一)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识别高危人群,及时跟进心理干预,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二)使学生了解新冠及传染病的防治要求,获得较系统的卫生知识,学习基本的保健技能,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并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三)有效缓解疫情带给学生的影响,帮助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和生活,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四、具体实施
(一)服务内容
1. 学校为科学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专门购置了心理测评管理系统,它可以反应学生的情绪情感、人际交往、人格、智力、饮食睡眠等多个维度。学校根据测评结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筛查、分析,便于老师们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为后期有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依据。
2. 学校各班还以《思考生命探索价值》为题,陆续召开疫情心、理疏导班会。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育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并通过平时观察摸排,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表现,以及预警系统查看到的心理问题,建立台账,一生一档,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
3. 学校老师教给学生心理调适的技巧和方法,鼓励学生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正确、平和地看待新冠疫情。在老师的支持帮助下,缓解了同学们的不良情绪,避免了不必要的焦虑、烦躁和恐慌。
4. 给全体家长建议:不要只关注成绩,允许孩子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无所事事;走进孩子的心、里,多用具体的表扬代替批评;全身心、地投入陪伴孩子,每天记录一件小确幸的事情;还给线上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的孩子们的家长支招,使用番茄钟作业管理法。
5. 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每班设立心理委员,每周固定时间的心理个体辅导,每月适时开展团辅活动,从细节入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面。
6. 老师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活,重新树立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