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炔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本岗位主要危化品和危险设备概况
1、硝酸铁:氧化剂,无色或淡紫色单斜晶体,易潮解,易溶于水、乙醇、丙酮;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沙土灭火
2、钙(金属钙):遇湿自燃物品,银白色稍软的金属,有光泽,不溶于苯,微溶于醇,溶于酸、液氨;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遇水或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及热量,能引起燃烧。其粉体化学活性很高,在空气中能自燃。
灭火方法:穿化学防护服,用干粉、沙土灭火,禁止用水、CO2、泡沫灭火。
3、氨(气氨、液氨):有毒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5.7-27.4%,遇高热、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灭火方法: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4、乙炔(电石气):易燃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气味。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1-80.0%,遇高热、明火极易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能与Cu、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混合物。
灭火方法:戴自给式呼吸器,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5、甲乙酮(甲基乙烯酮、丁烯酮):刺激性腐蚀品,白色透明液体,溶于水、乙醇,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部及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及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哮喘、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吸入、服或经皮吸收后严重中毒者均可能致死。易燃,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反应,使容器破裂。
灭火方法: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6、氯化铵: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晶体,味咸凉或微苦。溶于水、溶于液氨、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和乙醚。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时酸性增强。对黑色金属和其他金属有腐蚀性,特别对铜的腐蚀更大。
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炔化釜干燥:夹套通入蒸汽,敞干燥1小时后,在进行减压干燥3小时后(真空度终点压力必须在-0.08 MPa以下,否则要及时上报待投料),当釜温在145°C以上停止加热,冷却至50C左右,释压并放尽夹套余水。
2、通液氨前务必检查炔化釜是否干燥,放空阀是否打开,抽气是否良好,确认投料前各项工作正常后,由上而下开好通氨管上阀门,开启吸收氨系统向炔化釜通入规定量的液氨50L,通液氨时管道压力不超过0.15Mpa;
3、调整好风机的开度后,由投料投入硝酸铁3.8 ,搅拌片刻;
4、投钙前必须再次检查顶底阀是否泄漏,发现管线上结霜,要及时上报。
5、调整好抽气量,向釜内投入规定量的金属钙270 ,前0.5小时慢一些(可一块块投入)30分钟后可加快投料速度,投钙时间严格控制在3.5 ± 0.5小时内完成,排除一切钙与水接触的可能,过程要勤观察。
6、投毕金属钙后,补加规定量的液氨22L后搅拌50分钟,通入乙炔;
7、通入乙炔,初期调整流量约为70~75m3/h。通入乙炔约1小时左右,观察釜内颜色若转为灰白色,则补加液氨,补毕再以约60~65m3/h的流量通入乙炔。乙炔通入量共计540m3,当通入量达到490 m3时开始滴加甲乙酮。(滴加甲乙酮后补加液氨)
8、当乙炔通入规定量后,调整乙炔流量约为15m3/h将预先泵入高位槽的甲乙酮在3.5~4.0小时内滴入釜内,滴毕搅拌反应1.75小时;
9、开大风机,调整好抽气量后,事先准备好氯化铵750
(30袋),并用木锤敲打松散。采取先慢慢加,后加快投料速度的方式,在大约1.75小时内将氯化铵加入釜内。搅拌反应30分钟。投氯化铵时开始不要过快,以免氨气冲出,不要用铁铲敲击漏斗;
10、开热水阀,控制水温在45C左右,将热水槽中的热水泵入夹套循环,挥发液氨。至搅拌电流到23 A左右,釜内物料较干时,关搅拌,关直接放空,打开水环泵,对炔化釜拉真空,自然挥发1.75小时。
11、挥发液氨后,充氮气释压时,必须检查真空度终点压力在-0.07 MPa以下,否则要及时上报,并在操作记录本上注明,待下批烘釜时可重点关注真空度情况,本批充氮气释压必须重新拉真空,再用氮气释压重复三次,务必避免空气漏入,否则在吹蒸汽这步操作时会发生爆炸危险。
12、打开氮气阀,对炔化釜释压至常压后,关氮气阀,打开直接放空阀,打开氨吸收系统尾气排风罩。拆卸炔化釜人孔盖全部螺丝,并用手提盖1-2次,拧开加料螺丝,将石棉布盖在人孔与加料上,检查防爆墙内蒸水器分离器是否放尽余水,然后打开二馏分进釜阀门。
13、检查并复核以上操作后,挂上“禁止入内”的安全标志。缓慢开蒸汽阀,控制好蒸汽压0.02Mpa左右,向釜内吹入蒸汽。2小时后视温度情况,打开二馏份高位槽到炔化釜内阀门,打开高位槽放空阀,将计量好的二馏份36L,放入炔化釜。浸泡后开上搅拌。
三、本岗位安全注意事项
1、炔化反应严禁使用含水量超标的液氨、甲乙酮(液氨水份<0.1%;甲乙酮水份<1.0%);
2、炔化釜干燥必须彻底,确保釜内及视镜没有水滴存在,对蒸汽进管,乙炔管等物料管吸净余水,并检查顶底阀是否严密;
3、氨吸收塔刚开车不久或炔化第一批投料时,必须在投料前通知氨回收岗位人员,在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通液氨操作。
4、通液氨前必须检查炔化釜是否干燥,放空是否已打开,抽气系统是否良好,顶底阀是否关紧,至水汽蒸馏釜阀门是否已关闭。
5、液氨易挥发,刺激性强,向炔化釜通入液氨时管道压力不超过0.15Mpa;
液氨通毕,投钙前,必须再次检查顶底阀是否泄露,如发现管上结白霜,说明底阀有可能泄漏,应及时上报处理,不准投钙。
6、金属钙属忌水物质,为活性较高的碱土金属,存放和使用均要防止与水、火,酸等物质接触,用剩金属钙存放,塑料袋必须扎严。
7、一旦钙着火,应立即用石棉布,黄沙,干粉灭火器扑救,严禁用水扑救,投料时,掉了的金属钙应及时处理,钙块过大须在非防爆区域敲;由于投料过快而冲出的氨基钙、金属钙等冲料物应用石棉布,黄沙覆盖,并移到安全地带处理。
8、投料时,金属钙必须放在铁桶或制定容器内,除投料允许摆放1小袋金属钙外,桶或制定容器外任何地方不得直接摆放金属钙;
9、投钙过程中,密切注意釜内反应情况,若料液有大量白色泡沫,且反应剧烈,应立即停止投钙,及时上报。
10、乙炔为易燃易爆的气体,通乙炔之前一定要检查其它釜阀门是否关闭,放尽干燥器U形管内余水,并将阀门复位。严禁在炔化釜干燥时将乙炔通入,干燥塔更换氯化钙后要进行试压,做好记录;
11、通乙炔时,反应剧烈,要与氨吸收系统保持密切联系,防止氨气外逸。发现乙炔管路被堵时,关闭乙炔管路阀,打开炔化釜至液氨计量槽阀,通入液氨疏通。
12、通乙炔过程中补加液氨或液氨疏通乙炔管路时,阀门的开启次序与复位,不可搞错;
13、乙炔干燥器换氯化钙在拆开法兰前,要用氮气先置换,然后用水冲洗;换好装上法兰后,要进行气密性试验。
14、甲乙酮滴加反应剧烈,开始宜慢,严防操作失控,滴加过程防止搅拌跳停;如发现搅拌跳停,应立即停止甲乙酮滴加,并报告大班长或工段长,先检查电器及开关完好情况,再补加液氨5L,重新开启搅拌,如还开不上,可再补加液氨。
15、甲乙酮对人的眼、皮肤等伤害极大,取样时应戴好浸塑手套和防毒面具。甲乙酮溅到皮肤和眼睛,应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
16、如甲乙酮管道堵塞,高位槽可稍加氮气,同时可用木棒和塑料胶管轻轻敲击管道。
17、液氨、乙炔、甲乙酮等物料管路,必须做好静电连接工作。
18、投氯化铵前,班长要对甲乙酮是否已滴加完进行复核,同时对氯化铵是否受潮严重进行检查。
19、挥发液氨后,氮气释压要双人操作,防止压力过高而压破防爆片。
20、吹蒸汽之前,应两次检查相关阀门,并将蒸汽管中余水吹尽,将水汽分离器的水放尽;并一定要放置“禁止入内”的告示牌,提醒周围人员勿进入防爆墙内和人孔正对面,并用石棉被盖好人孔。
21、在开启搅拌前,为减少空气漏入釜内机会,严禁拆除蒸汽橡皮管。
22、当吹蒸汽过程中,突然出现停电、停蒸汽或者发生爆鸣情况时,严禁将蒸汽关掉,必须保持吹蒸汽这步操作整个过程的连续性,如出现停蒸汽情况时,可少量通入氮气进行保护。如万一发生爆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加大吹入蒸汽量。
23、炔化釜的二馏份计量槽,平时不得有水,只有在加水溶解时,才可以将二馏份泵到计量槽,每批必须用完,不得残留。
24、泵甲乙酮或二馏份至高位计量槽前,一定要确保甲乙酮或二馏份至其它釜的高位槽阀门关闭。
25、加二馏份入釜时,防止投错釜,加装了自控联锁装置,班长进行重点复核;
26、炔化釜吸料时防止底阀开错,底阀加装锁,钥匙分两级保管;
四、异常情况处理
1、出现液氨、甲乙酮泄漏,应戴好防毒面具,关闭大槽或计量槽的阀门。用雾状水进行吸释。
2、出现金属钙或炔化釜着火,应立即戴好防毒罩用干粉、干砂、石棉被灭火,严禁用水扑救;
3、氨回收岗位出现问题时应视情况决定是否暂停生产;
4、突然停电,应立即停止各反应釜的各项操作,减小本岗位氨气外逸,各釜放空阀开度尽可能小。如在拉真空挥发氨气,要立即关真空阀,开气包放空(严防水倒吸入釜),夹套水要进行排放,用压缩空气余压压净。如没余压,可拧开压力表作排空进行排放。如在通乙炔的及滴加甲乙酮应立即停止通乙炔及滴加甲乙酮。
5、氨泄漏应急处理:法兰泄漏,开喷淋水系统,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关闭泄漏点两端阀门;液氨大槽本体泄漏,开喷淋水系统,开氨回收风机,想办法将大槽内的液氨转移至炔化釜。如情况严重的疏散车间内操作人员,向上风向撤离。并及时上报安保部等相关部门。
6、液氨槽车卸液氨时,车间大班长必须在现场进行监护,在上风向处,准备好空气呼吸器,接好应急消防水带。
液氨槽车在卸料前必须静止半小时,接好防静电铜带。
7、岗位停车注意事项:
(1)釜内物料全部做完,炔化甲乙酮大槽剩余部分甲乙酮泵至甲乙酮油层槽存放;
(2)各真空气包、液环槽残夜泵至水汽釜处理,水冲泵液环槽水放至氨水池。
(3)岗位停车后,反应釜及各贮槽物料情况要在操作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上写清楚,并做好表格登记;
(4)停车后各冷凝器关好进阀(出阀不关);
(5)停车后有物料的各储槽充氮气保护,放空管装上划有“十”字的纸帕密封;
8、岗位开车注意事项:
(1)由大班长负责开启所有公用工程阀门(电、蒸汽、冷盐水、低温水、循环水、氮气、压缩空气)并检查压力、温度、流量是否正常;
(2)各岗位原料到位,各岗位班长负责检查各储槽、反应釜物料状态,点动动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
(3)检查各反应釜状态,待蒸汽正常后,干燥反应釜。待氨吸收系统正常后安排投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