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89页。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二分之的概念,掌据分数各部分的 名称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写分数,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 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把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发挥小组优势,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 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 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各部的名称。
教学难点
能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 食品。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到了我们大家的 身边了。(课件出示场景图)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小明 和小丽这一对好朋友相约来到郊外进行野餐活动,让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好吃的食品?
2. 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
(1) 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 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教师板书:1。
(3)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教师由此引出分数,揭 示课题。
设计意 图:用质疑的 方式导入新 课,让学生未 曾学习之前先 有疑问,带着 目的去学习。
二、引入新课,感知体验
1.认识1/2.
谈话: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
新课
教学
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
师: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就是我们今天学习 的分数,用一分之 来表示。(引出 一分之 ) 师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并板书。
谈话:右面的这一份用,表示,那么左边的这一份能 不能用,来表示?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学生汇报:
生1:可以用一表示的,因为两边一样大。
生2:可以用,表示,因为是平均分成了两份。
教师总结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 份都是它的一。(让每个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要针对 后进生多说两次,重点明白平均分)
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一种,分
-分,表示出它的一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
2.认识几分之-一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 2份,
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一,请大家
想一想,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 3份、4份、
5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一幅图和第三幅 图)
师: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 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全班小组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学 生汇报:
设计意图:两 边是否都能用 一表示,引出 平均分的概 念。
设计意图:通 过练习,让学 生牢固掌握平 均分,明确只 有平均分才能 写出分数。
生1:第一个圆被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它的
生2:正方形被平均分成9份,每一-份就是它的一。
谈话:请学生从学具袋里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 几分之一。
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同组交流。
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的,对不对?为什么?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 议--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3. 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一六68....它们都是分 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教师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结合具体分数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师用课件出示情境图,并谈话:有两块同样大的月 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一,小丽 吃了另一块的一,谁吃的多?
谈话: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组里议一- 议,说一-说道理。多华计学生研讨,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汇报:生1:从涂色部分可以看出一比一大,应该 就是涂色面积大的就大。
生2:我是这样想的,一块月饼的一一半总比一小牙大 的。
教师总结:同样的东西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 小,反之则就越大。题中把月饼分成了 2份,而一是 把月饼分成了 4份,所以1/2》1/4。
设计意 图:学生能够 联系生活实际 比较分母是1 的分数的大 小,要对学生 进行鼓励,同 时也要进行总 结,让孩子选 用最为简洁的 方法去解决问 题。
巩固
练习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
提醒学生数对分的份数,写分数时一定要规范。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图的?说一说你是怎样 想的。
说明:这道题要求学生学会写分数,并根据所涂面积 的大小来判断分数的大小。3.学生自己完成“想想做 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 全班交流。
说明:可以根据所涂的面积的大小来判断大小,也可 以根据图形所分的份数的多少来判断大小。
四、总结提高,思想延伸
1.让学生谈体会和收获。(从如何写分数和如何 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来谈)2 .总结:同学们,这 节课大家表现得都非常棒,听得很认真,做题也很细 心,以后继续发扬,只有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多联 系实际,所学知识才会更灵活,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 学习和生活服务。
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2
1/4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至92页 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根据图意写分数的方法;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涂一涂、画一画等操作,直观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 小;通过将“几分之几”分拆成“几个几分之一”的方法,推得同分 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在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时,进行简单的说理,能说出推理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的逻辑性,“数学是讲道 理的",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正确观念。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分数;能够正确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复习旧知,巩固训练
1. 读出下面的分数。
1/22/4
说明:学生读出数字的同时,让学生简单说说分数表 示的意义,重点强调“平均分”。
2. 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填上“>” “<”或“=”。
交方法;
设计意图:第1 题是让学生复 习如何读出分 数,而说说分数 的意义则不作 为重点,只 要学生能够大 致明白就行了 第2题的则是 第一课时的巩 固,也为新课作 铺垫。
新课
教学
二、引入新课,讲解新知
1. 教学例3。
出示例题: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 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用多媒体出示) 谈话:同学们一起读下题。(学生齐读例题)
师:下面同学们以同桌为一组,拿出提前准备的正方 形纸,马上折一折,两个人分好
工,一个人涂一份,另一个同学涂几份。
学生动手折纸,然后涂颜色,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汇报:
生1:我涂了 1份,是这张纸的1/4 生2:我涂了 3份,是这张纸的3/4 生3:我涂了 2份,是这张纸的2/4
生4:我全部涂满了,应该是这张纸的4/4 谈话:里有几个一,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学生汇报:气里有3个1/4,是这张纸的3/4 间:二和牛呢?(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总结,我们把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 是若干份分之一.其中的几份就是若干份之几。 巩固提升:学生自己完成教材第90页“试试”。
指名回答,先说一说涂色部分表示多少个儿分之,再 结合图形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2. 教学例4。
再比较出示例题(用多媒体展示)用两张同样大的纸 折-折,分别涂出大小。
谈话:同学们,寻和号.到底谁大呢?开动你们的脑筋 想想,做一做,折一折,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发挥 学生的主动 性,,通过动手、 合作、探究的方 式去主动解决 问题,
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进行指导。学生汇报:
生1:我是用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折的,平均折出 8份,第-张纸涂3份,第二张35纸涂5份,通过看 图上涂色部分的面积,5份的比3份的要大,所以
生2:我是用两个完全一一样的圆形折的,平均折出 8份,折完也涂上了颜色了,每一份就是。,3份是。, 5份是。,5份肯定比3份多,所以一<
教师总结:同样的物体,平均分成同样的份数,涂颜 色的份数越多,表示的数就越大。说简单点就是两个 或几个分数,如果分母相同,那么分子较大的数就较 大。
设计意图:解决 问题时,让学生 从不同的方面、 不同的角度去 想,只要把问题 解决了就应当 给予鼓励同时 教师也要作好 总结,告诉学生 最佳的解题方 案。
巩固
练习
三、巩固提高
将以下习题在大屏幕上出示,课堂定时小测,然后针 对性进行讲解。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4. 自己画一个正方形,想办法取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四、课后总结1.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请同学们利用一些水果编一个可以用到分数的小 故事,看谁的小故事编得最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 练习题对学生 进行的检测,有 利用于发现学 生对本课知识 点的理解程度。
板书
设
计
分数的大小比较
3/《5/8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95页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对生活事例的再现和直观图观察,理解相同分母分数相加方
法,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体会到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培
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激活以学为 乐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复习导入
5/8里面有()个1/8.,4/9里面有()个1/9。
2.-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妈吃了 3块,妈妈吃了这个 西瓜的();爸爸吃了西瓜的文,爸爸吃了()块西瓜。 学生填一填,说一说。
对分数的组成 进行复习,为下 面学习同分母 分数的加减作 好准备,更利于 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基础
练习
二、探究学习
1. 出示教材例5情境片断,解决问题。
谈话,提出问题爸爸出差给小明和小红带回来一
块巧克力,小明和小红高兴极痛快地吃了起来。
他们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2. 用多媒体出示情境片断,:桐学们认真的观察情
境图,说说图画中的信息并自己去构想下怎样解
设计意图把数
大学问题放到生
活中去学生理
解起来更简单。
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汇报:通过看图我发现整块巧克力被平均分成了 8分,小明吃了 5份,小红吃了 2分,-共吃了 7份, 那么小明和小红一.共应该吃了这块巧克力的7/8.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再来验 证一一下。看这张长方形纸(出示课件),我们把它平 均分成8份,把小明吃的涂成红色,把小红吃的涂成 绿色.然后看看吃了多少,来验证一下。
3. 学生拿出自己提前准备的学具自己完成,,教师指 导。学生交流:
生1:(用自己的长方形纸演示)看我这张长方形纸红 色的是小明吃的有5份,绿色的是小红吃的,是2份, 从纸上看涂色的一共是7份,也就是7个g,是 生2:我觉着,这是一道加法应用题就是把。和合加 起来。
4.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动手操作和与同学交流,弄 明白了这道题的算理,分成的份数一定做分母,那么 把吃了分数加起来做分子就可以了,说简单点就是,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把两个或几个分子 加起来做分子就行了。
5. 谈话:我们的分数加法是这样计算,那么减法怎样 算呢?相信同学们开动脑筋定能解决的。
出示教材“试--试”,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并说出自 己的想法。
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汇报:
生:我想我原有3份,拿走了两分就剩下1份了,就 是 1/5.
生2:我是按照加法的方法去做的,分母相同的分数
设计意图:教学 数学问题时,教 师做最大的努 力就是放开课 堂,要学会放 手,让学生成为 主人,让学生自 己去把握课堂 并获取知识。
相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减做分子就行了。
教师利用多媒验证学生的说法。
6.教师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需把 分子相加或相减做分子就可以。但是我们计算时一定 要认真,不能因为简单就做错了。
巩固
拓展
延伸
三、巩固提升
1. 学生自己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并说出自己是 怎样想的。
说明:这一组题是由易到难安排的,除了对例题进行 巩固外,还进行了减法的训练,最后-题好多学生可 能会误解题意,在讲解时要讲清楚。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分别说说同分母加法 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提高题。
说明:这是一-组提高题,学生迁移旧知和本课所学 是可以解决的。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集体交流时请 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四、思想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体会收获(从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去谈,巩固做题的方法)。
放手让学生讨 论交流获得知 识,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的习惯、 与他人合作交 流的能力。
板书
设
计
简单的分数加法
5/8+2/8=3/5-2/5=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