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仓库管理重点知识总结1、库存的优点:1快速满足用户期望,缩短交货期2稳定生产必须求,消除必须求波动在生产-分销间的影响3防止发生缺货4分摊订货费用 ,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2、订货费用:是指签订一笔订单所必须的成本,包括人工管理费用, 费,打字费 ,邮费 ,采购人员的差旅费3、库存的弊端:占用大量资金 增加企业费用支出 腐烂变质的损失 麻痹管理人员的思想4、库存控制:是指对企业供应和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物料流通的控制,在确保供应的前提下,使 库存物料的种类、数量和储存时间均能坚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的活动。5、库存控制的目标:降低库存成本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6、库存控制的评价指标:1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取消
2、订单次数,不能按时供货次数;2库存周转次数库存控制水平;3延期交货率频率7、库存控制的关键点:确定订货点 确定订货量 确定库存基础8、库存的作用:坚持生产的连续,性缓冲生产压力,起到连接和润滑作用满足不时之必须,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快速满足客户必须求,起到缓冲作用分摊订货费用,起到节约成本作用9、仓储是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通过仓库或特定的场所对有形物品进行保管、控制等管理,从克服产必须之间的时间差距中获得更好的效用。10、仓储性质:1仓储具有生产性质 2不会创造使用价值,但能增加价值3仓储发生的场所是特定的 4仓储是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的延续 5仓储具有服务的性质11、仓储的正作用:1
3、仓储可确保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2仓储是市场信息的传感器,可以确保市场稳定;3仓储可以创造“时间效用;4仓储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5仓储是现货交易的场所。12、仓储的负作用: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支出、机会损失、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13、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1效率原则 -经济效益基础 作业效率:快进 、快出, 出入库时间和装卸时间 2效益原则 利润 = 经营收入 经营成本 税金3服务原则 :-影响经济效益14、我国仓储业的发展趋势:仓储社会化 功能专业化 仓储标准化 仓储自动化 仓储信息化 仓储管理科学化15、仓储管理的任务:1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合理配置仓储资源2组建高效率仓储管理组织,提升
4、管理水平3展开仓储经营活动,满足社会必须要4以较低成本组织仓储活动,提升经济效益5以“优质服务,诚信原则强化自身建设,树立企业的优良形象6与时俱进,推行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7从技术层次到精神层次提升员工素养16、储位管理目标:1充分有效地利用空间;2尽可能提升人力资源及设备的利用率; 3有效地保护好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4维护优良的储存环境;5使所有在储货物处于随存随取状态。17、储位管理的基本原则: 1储位明确化。在仓库中所储存的商品应有明确的存放位置; 2存放商品合理化。每一商品的存放是遵循一定的规则精细指定的; 3储位上商品存放状况明确化。18、仓储的地位与作用:1仓
5、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2仓储是市场信息的传感器,可以确保市场稳定3仓储可以创造“时间效用4仓储是提升经济效用的有效途径5仓储是现货交易的场所19、储位确定方法:1依据商品周转率确定储位 2依据商品相关性确定储位3依据商品特性确定储位4依据商品体积、重量特性确定储位5依据商品先进先出的原则确定储位商品储存方法 :(1)定位储存(2)随机储存(3)分类储存(4)分类随机储存(5)共同储存20、盘点作业的内容:1查数量 2查质量 3查保管条件 4查安全为什么进行商品的验收? 从结束其生产过程到进入仓库前,经过一系列储运环节,质量和数量可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各类商品出厂检验时,有时会出现
6、错检或漏检的状况,使一些不合格商品按合格商品交货 21、验收原则:在商品入库凭证未到或未齐之前不得正式验收;发现商品数量或质量不符合规定,要会同有关人员当场作出具体记录,交接双方在记录上签字;在数量验收中,计件商品应及时验收,发现问题要按规定的手续,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有关部门提出索赔要求。22、物品出库方式:1、送货 2、收货人自提 3、过户 4、取样 5、转仓23、商品出库业务流程:1.核单备货2复核 3包装4点交 5登帐 6现场和档案的清理 24、使用货架为仓库运作带来的好处:可充分利用仓库空间,提升库容利用率和存储能力物品存取方便,便于盘点及计量,可做到先进先出存放物品互不挤压、损耗小,高
7、货架库房采用防潮、防尘、防盗等措施,提升存储质量有利于实现仓库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管理25、仓库选址的概念: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仓库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企业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到达到企业经营目的.26、仓库选址原则:地区方面:1自然条件温度、湿度、气候等;2经济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已形成的物流格局等;3社会因素政策、法律制度、文化等。地点方面:1服务对象顾客目前分布状况、将来分布状况、货物作业量等;2运输条件交通网络、交通基础设施,是否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和公共卡车终点站等运输据点;与目的地的距离等; 3环境条件冷冻、保暖设置、防辐、防尘、防风、防湿条件等4公共设施条
8、件供电、供水设施等;5地理条件场形地址等;6地质水文条件地基承载力、地下水、滑坡等;7成本工厂至仓库的运输费、仓库到顾客的配送费;设施、土地有关的费用及人工费、业务费等。27、自动化立体仓库:由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控制,不必须要人工搬运作业而实现入库和出库作业的立体高货架仓库。(自动化仓库:是指由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控制 , 不必须要人工搬运作业 , 而实现收发自动化作业的仓库;立体仓库:是指采纳高层货架以货箱或托盘储存货物,用巷道堆垛起重机及其他机械进行作业的仓库。)28、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特点:1提升仓库的空间利用率;2提升仓储作业效率;3减少商品的破损率;4提升仓库管理水平 缺点:1结构复杂,
9、配套设施多,建筑和设备投资高;2货架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比较困难,而且施工周期长;3储存货物品种受限;4对仓库管理和技术人员要求高;5变化困难,一旦建成,很难依据货品及储存特进行调整;6设备的保养和维护要求高29、仓库规模:是指仓库建筑的总容积。影响仓库规模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物资本身的性质、形状、重量和仓库地坪负荷量;2堆码方法、仓库结构;3机械化程度、所使用的物料搬运系统、使用的货架类型;4客户服务水平;5市场大小、最大日库存量、仓库日吞吐任务量、f供应提前期;g规模经济以及必须求水平和模式等。30、仓库的数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1) 成本;2客户期望的服务水平CSL;3运输服务水
10、平;4中转供货的比例5单个仓库的规模;6信息技术的水平。 确定仓储面积主要依据:1)物资储备量:2)平均库存量3)仓库吞吐量:4)货物品种数31、库区规划与制定:是依据库区场地条件、仓库的业务性质和规模、储存物品的特性,以及仓储技术条件等因素,对仓库的主要建筑物、辅助建筑物、构筑物、货场、站台等固定设施和库内运输路线所进行的总体规划和制定。32、库区规划的原则 :(1)方便仓库作业和物品的储存安全; (2)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面积,减少用地; (3)防止重复装卸搬运、迂回运输,避免交通堵塞; (4)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设施和机械设备; (5)符合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的要求; (6)结合仓库当前必须要
11、和长远规划,要利于将来仓库的扩建33、库区规划与制定分区分类规划:1将种类和性质相同的货物集中存放;2将发往地区相同的货物集中存放;3将危险性质相同进行集中存放;4将同一货主的货物集中存放;5将作业性质相似的货物集中存放。34、库区规划与制定货位布置方式货位布置方式一般分为横列式、纵列式、混合式、倾斜式四种类型。35、堆码的基本原则:1分类存放;2选择适当的搬运活性;3面向通道,不围不堵36、商品堆码操作要求:1)牢固 2)合理 3)整齐 4)定量 5)节约 6便利37、物品堆码存放的基本方法:堆叠式纵横交错式仰伏相间式压缝式通风式栽柱式衬垫式38、托盘的特点:装盘容易、装载量大、返空容易、自
12、重量小39、托盘货物的堆码方式: 堆叠式、纵横交错式、正反交错式、旋转交错式40、货架的概念: 货架是指用支架、隔板或者托架组成的立体的用来专门存储物资的保管设备。41、货架的作用: 充分利用空间,提升库容利用率; 确保货物储存状态,减少货物损失; 提升存取、拣选作业的效率; 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管理;42、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依据:作业性质、作业运动方式、作业速率、作业对象体形及重量、搬运距离选择方法:依据距离和物流量指示图,确定设备的类别;依据设备的技术指标、货物特点以及运行成本、使用方便等因素,选择设备系列型号,甚至品牌。43、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与库存的关系:库存量大、订货逐级扩大、库存
13、费用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慢、供应链整体效益体现不出来。44、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1供应商管理库存VMI;2联合库存管理JMI;3协同、规划、猜测和连续补给模式45、VMI: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互相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常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善的环境。VMI的基本特征:供应商共享客户企业的库存及耗用量供应商代替客户维持库存水平供应商自行对客户的库存进行有效补货 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所有权依据双方的合同VMI策略原则:1)合作精神;2)双方成本最小;3)目标一致性原则;4)连续改善原则
14、46、联合库存管理JMI: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责利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强调供必须双方同时参加,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互相之间的协调性合计,坚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必须求的预期坚持一致,从而消除了必须求变异扩大现象。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策略:建立供必须协调管理机制建立纵向信息沟通支持系统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作用发挥两种资源计划系统的作用47、VMI与JMI区别:VMI是一种供应链集成化运作的决策代理模式,它把客户的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或批发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J
15、MI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风险分担说明如果把各地的必须求集合起来处理,可以降低必须求的变动性,因而当把不同地点的必须求汇合起来,一个顾客的高必须求很可能被另一个顾客的低必须求所抵消。必须求变动性的降低能够降低安全库存。48、ERP同MRP的主要区别1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MRP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的基础上扩大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必须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
16、理等进行有效管理。2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MRP系统把企业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方式进行管理,如重复制造、批量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按库存生产等,对每一种类型都有一套管理标准ERP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了企业的多角化经营必须求。3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ERP除了MRP系统的制造、分销、财务管理功能外,还增加了支持整个供应链上物料流通体系中供、产、必须各个环节之间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支持生产确保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修理和备品备件管理;支持对工作流业务处理流程的管理。49、库存控制的定量管理方法BC分类法 物资类别 占品种 510 2025 7075 占全部资金
17、 7580 1520 510 控制程度 重点控制 适当控制 简单控制 采购量计算 准确计算 粗略计算 一般估计 库存检查 常常检查 定期检查 年终检查 安全库存量 低 较高 大量 50、经济订货批量四种主要的库存成本:保管成本 订货成本 缺货成本 物资本身的成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参数:经济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解决订货数量的问题. 订货点 订货点解决何时订货的问题. 订货周期 订货周期解决订货的时间间隔问题 经济订货批量公式:Q=/年度库存总成本 = 年度购买成本+年度订货成本+年度保管成本年订货成本=年必须求量/批量*单位订货成本年保管成本=批量/2*单位保管成本年购买成本=单价*年必须求量
18、TC=PR+(R/Q) C2+(Q/2) C151、定量订货法:当库存下降到预定的最低的库存 数量订货点的时候,按照规定数量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订货点确实定有两种状况:1.必须求和订货提前期稳定:订货点=日必须要量*订货提前期 2.必须求和订货提前期不稳定:订货点=日平均必须要量 * 最大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52、EDI技术:指的是各企业共同的交流标准,是数据交换的翻译,它使得遵循这一标准的企业与组织能进行电子数据交换作业流程。通过电子方式,采纳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53、仓储作业效率的指标:物品吞吐量、平均收发货时间、物品及时验收率、
19、全员劳作生产率、库存物品的周转率、仓库作业效率仓储作业效益的指标:工资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 资金利润率 利润总额 收入利润率 每 吨物品保管利润 仓储作业设施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 :库容周转率 单位面积储存量 仓容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 反映仓储作业质量的指标:货损货差率 设备完好率 保管损耗率 账物差异率 收发货差错率 54、仓储质量特征 55、仓储质量管理指的是与储存在仓库的物资有关系的一切质量活动的过程,是为了提升仓储产品的质量特征所进行的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仓储质量管理的内容:56、仓储质量管理的意义57、仓储成本的构成:固定资产折旧、工资和福利费、能源费、水、耗损材料费、设备修理费、大型设备的修理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外协费、税费 TC:年度总成本 R:必须求量P:单价 Q:订货量C2:每次订货成本 C1:单位库存保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