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夯区强夯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0—86)
5、《**工程》施工图
6、本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成功经验。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按设计文件中各项技术标准和条款进行编制。
2、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程、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定。
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
4、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调、前后兼顾的原则。
5、减少各部位、各工序、各工种相互干扰的原则。
三、施工概况
本次试夯试验施工,取于**工程范围,按分区1区域来实施(2、3、4区域,各区分别取出一块试夯区,做法按设计要求),试夯区面积为20m×20m=400㎡。通过小面积试夯和现场监测、试夯效果检测等,在满足对地基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试夯参数及工艺(如夯点间距、单点击数、收锤标准、夯击遍数、间歇时间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为确定合理可行,用于大面积的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提供依据。同时,针对试夯施工中各工序出现的问题可制定相应的预控措施,以便在大面积施工时,实施有效的目标管理。
四、施工准备
1、准备施工记录、测量、交验表格等资料。绘制试验作业区的夯点平面布置编号图。
2、对陆续进场的施工设备进行组装、保养、调试,并及时进行整机试车,保证随时投入运行。
3、贮备一定数量的钢丝绳、油材料及机械设备易损件,保证施工机械发生故障能及时修理。
4、在强夯施工场地测量定位完成后,对夯击范围内的腐殖土、淤泥进行清理,用推土机或挖机平整场地,以利强夯机组行走安全,规划与开挖施工场地内必要的地面排水沟渠。
5、复核现场地面标高是否达到起夯面标高要求。不符合时就及时通知进行调整。
五、施工参数(按设计要求)
1、强夯施工遍数
按两遍点夯、一遍满夯布置。
2、点夯夯击能
第一、二遍点夯夯击能为3000KN·m;
第三遍满夯,夯击能为1200 KN·m。
3、夯距
点夯呈4m×4m正方形布置,采用隔点跳打的方式。满夯两锤之间搭接长度为40cm。
4、夯击数
第一、二遍点夯次数按每点10击考虑。第三遍满夯采用按每点2击考虑。
5、收锤标准
1)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
2) 不得因夯坑过深发生起锤困难;
3) 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六、点夯、满夯施工步骤
1、清除实验区内堆积物,整平施工场地,夯机就位。
2、设置施工测量基点。
3、测量整平场地起夯面高程。
4、按设计要求将夯点放于施工场地,并用红色塑料袋标注夯点中心。
5、夯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顶标高。
6、提升夯锤至预定高度并使夯锤脱钩自由下落,量测并记录夯坑参数,发现夯锤倾斜时应及时纠正。
7、重复步骤5、6按设计规定的技术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二遍每一夯点的夯击作业。一、二遍夯击完成后分别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压实,测量并记录场地高程。
8、重复4~7步骤完成第一遍、第二遍夯点施工。
点夯施工完毕后,推平场地,按设计要求进行满夯施工。满夯施工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压实,测量记录场地高程。
七、施工质量控制
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必须结合工程试夯各阶段进行。
1、试夯施工准备阶段
(1)由项目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进行图纸会审,熟悉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本工程具体试夯施工方案,经本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后,报请业主和监理批准。
(2)由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和项目副经理依据《试夯施工方案》编制生产计划,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3)根据试夯施工要求,对设备机器用量计划调配,并按规定对设备状况进行检修、保养。
2、试夯施工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及时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进行对施工的方法、步骤、设备、人员严加控制,并及时做好各类质量记录。经常性对各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指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通病,尽早整改。
(1)由现场负责人和安全员等对施工现场情况、密实度和标高情况进行检查,并由测量负责人组织对整个试夯区进行地形测量。
(2)由测量负责人组织测量人员按照业主提供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对定位控制点、场地标高及夯点位置进行复核,并报监理单位复核和确认。
(3)施工中由专门测量员对每个夯击点的夯击能、夯击数、最后两击的夯沉量进行控制,现场填写试夯施工记录。
(4)施工质量控制允许偏差
夯点测量定位偏差≤±50mm
夯锤就位偏差≤±150mm
各夯区放线允许偏差≤50mm
夯沉量观测允许偏差≤50mm
(5)试夯中主动认真接受业主、监理和质检站等有关部门的质量检查。
3、夯后检测和竣工验收阶段
(1)强夯竣工完成后,积极配合检测单位进行夯后检测。
(2)在项目经理组织下积极进行资料整理工作。
(3)工程质量实行验收、分项评定办法,并严格执行监理程序。
八、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技术措施
公司奉行“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理念,按照现场综合考评办法,合理进行现场布置,注重施工工艺过程,保持现场文明,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1、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必要时在通行路段设隔离护栏。
2、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强夯作业的安全规定。
3、 施工人员必须集中统一指挥,信号明确;夯车司机,夯锤起吊后任何人不得由吊臂下方通过。
4、夯车要按性能要求使用,有得超负荷,工作一定时间后应进行保养,现场准备适量枕木,以便必要时供吊车垫用。
5、施工中应经常对夯锤、脱钩装置、吊车臂杆及索具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6、施工现场应保持平整,夯坑平整时,应注意防止强夯机组施夯和转移时,杆架扭转和背杆等事故发生。
7、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大雾以及夜间照明不良情况下严禁强夯作业。若有台风警报,在台风来临之前,摆杆等全部放倒。
九、试夯效果检验
根据设计要求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80kPa,压实度不小于85%。
1)、检验单位:建议建设方委托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第三方检测。
2)、检验时间:强夯施工结束后的1周左右。
3)、检验数量(S1区分S1-1、S1-2两块试夯):
①、压实度试验各1组;
②、1m×1m载荷板试验各1组;
③、标准贯入试验试夯前后各1个。
以上试夯检测(监测)设备待监测单位明确后,可由监测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本设计要求,再进行详细布置和优化安排。
十、试夯拟投入人员设备清单
序号
人员类别
姓名
人数(人)
序号
人员类别
人数(人)
一
管理人员
二
生产人员
1
项目经理
1
1
普工
8
2
项目技术负责人
1
2
测量工
2
3
质量员
1
3
强夯司机
1
4
施工员(资料员)
2
4
振动压路机
1
5
质安员
1
5
推土机司机
1
6
施工队长
1
6
电焊工
1
7
材料物资管理
1
7
8
机械设备管理
1
8
9
9
合 计
10
合 计
14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数量
性能参数
备 注
1
强夯机
1台
YTQH400
2
点夯锤
1个
铸钢
3
满夯锤
1个
铸钢
4
振动压路机
1台
/
5
推土机
1台
/
6
电焊机
1台
BX3-300
维修
7
全站仪
1台
NTS-300
8
发电机
1台
维修、照明
9
水准仪
2台
DSZ3
十一、试夯施工总结
试夯完成后,根据施工情况,收集施工原始记录及第三方试夯检测报告,并提交给设计及业主单位,并作为强夯施工的依据。
十二、工期及时间安排
该区域共约7天施工完成,检测约3天,共10天。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