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骨科常见10大护理诊断与措施
1、疼痛:与创伤、骨折、手术切有关;
措施:
根据疼痛的刺激源,给予不同的方法,如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护患沟通,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或采用中医疗法,针刺止
痛、按摩等以活血化瘀等,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也可物理止痛,
如冷热疗法等。
2、知识缺乏:与角色突变,未接受相关知识有关;
措施
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性质、原因、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医学知识,介绍有关治疗护理的方法和意义。
3、焦虑、恐惧:与意外受伤,无思想准备,担心不良预后有
关;
措施
鼓励患者讲出自身感受(心理、生理等)给予针对性处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4、生活自理缺陷:与疾病和治疗限制,骨折后患肢功能受限有
关;
措施
指导患者使用呼叫器,将常用物品放置患者易取到的地方,及时给予生活护理,协助患者使用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完成病情允许的自理活动或部分自理活动,使病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5、躯体移动障碍:与受伤后肢体功能障碍和治疗限制有关;
措施
协助患者翻身及转运,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的搬运患者方法,避免对骨折患者造成二次损坏。把常用物品放在患者容易取到的地方,呼叫器放在患者手边,以免以及与值班护士进行沟通,确保患者安全。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
措施
预防压疮,定时翻身,对患者家属做好相关健康教育,保持患者床铺清洁,做好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护理。冬季为患者进行保暖的时候,注意避免烫伤。
7、有费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及患肢制动,活动受限和减少有关;
措施
医护合作,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示范动作,教会患者并检查患者是否掌握。
8、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心理因素、治疗限制和环境改变有关;
措施
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疾病及相关因素的紧张情绪,针对患者主诉及症状,配合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给给予患者讲解促进睡眠的方法。
9、体温升高:与手术创伤、感染有关;
措施
给予必要的解释工作,根据病因,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指导患者多饮水,按时进行病室内空气净化消毒。
10、潜在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便秘、心脑血管意外等
措施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多巡视病房,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神志、病情变化等,多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了解病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预防便秘:鼓励患者多进行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强肠蠕动,从而预防并减轻腹胀、便秘。另外督促患者多饮水,饮食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及粗粮等,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预防肺部感染:戒烟,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损害。鼓励患者咳嗽、做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做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协助患者翻身时,给予叩背,使痰液易于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病房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注意保暖。
#预防泌尿系结石: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改变体位,有利于尿沉渣的排出,保持会阴部清洁,对留置尿管患者每日会阴护理2次,每周更换集尿袋并保持引流通畅。
#预防压疮: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定时改变体位,减轻局部皮肤受压。骨折病人可根据情况给予气垫床,不能自行翻身者每隔2h协助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家属正确使用便盆,预防压疮及擦伤的发生。
#预防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对肢体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抬高,经常按摩患肢。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坏、感觉、运动等情况,重视患者的疼痛主诉,及时发现,早期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