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案
永春延清中学 潘顺钦
一、知识与能力
引导同学理解作者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培养同学自读说明文的能力;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自由朗诵与讨论,教师点拨,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提升同学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同学热爱动物,加强环保意识,树立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说明文抓住事物特点,条理清楚,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特点,体会针鼹的珍奇。
难点: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
五、教学道具: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朗诵法、讲授法、合作探究
七、教学时数:2课时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有一种小动物被选为吉祥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熟悉这种可爱的小动物。
二、简介作者
王晓雨:本名王平,笔名王晓雨,雨来。祖籍天津。任墨尔本作家协会副主席、大洋洲文联主席、澳大利亚浙江侨民联合会常务副会长。1984年在《电影新作》杂志上发表《吉卜赛女郎》,在《萌芽》杂志上发表过两篇报告文学,1986年又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家乡水》。应澳大利亚外交部的邀请,写了《珍奇动物写真》,在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本文选自《珍奇动物写真》。有改动。
三、朗诵课文,初步感知,字词过关
1、给加点字注音:
针鼹〔 〕 蜥蜴〔 〕 黏液〔 〕 蛰伏〔 〕 粗糙( ) 孵化〔 〕 稠〔 〕 吮吸〔 〕喙尖〔 〕
2、解释以下词语:
招摇过市 :
吮吸 :
果腹:
蛰伏:
师讲解明确:
1、给加点字注音:
针鼹〔yǎn 〕 蜥蜴〔 xīyì 〕 黏液〔nián 〕 蛰伏
〔 zhé 〕孵化〔fū 〕 稠〔chóu 〕 吮吸〔shǔn 〕喙尖〔 huì〕粗糙( cāo )
2、解释以下词语:
招摇过市 :有意在公众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这里是诙谐的说法。〔课文注释〕
吮吸 :用嘴吸。〔课文注释〕
果腹:吃饱肚子。〔课文注释〕
蛰伏:动物冬眠,埋伏起来,不吃也不动。〔课文注释〕
四、再次朗诵课文,思索以下问题〔合作探究〕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文章是怎样引出说明对象的,这样写好吗?
3、这种动物在世界上的价值是怎样的?
4、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针鼹的?〔在文中划出来〕
5、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这几个方面的?〔在文中划出来〕
生讨论回答,师点拨明确: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针鼹〕
2文章是怎样引出说明对象的,这样写好吗?〔从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和澳大利亚五分硬币图案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这样写一开始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入印象,同时也使读者产生了强列的阅读愿望。〕
3、这种动物在世界上的价值是怎样的?〔珍奇、稀有〕
4、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针鼹的?〔外貌、掘土的特点、生活习性、繁殖〕
5、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这几个方面的?
外貌从两面进行,一是写它身上长满了“粗硬坚锐的刺〞;二是介绍它身体的颜色。
掘土的方面,先介绍强有力的武器锐利的爪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与刺猬的最大不同,然后又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掘土速度之快。
生活习性方面,写它以食蚁为主,把说明与描写结合起来,生动地写出了它的吃相,又写了它的“胃表皮粗糙〞,即消化功能发达,还写了它白天活动,冬天蛰伏,能游泳等方面。
繁殖方面体现在它是生蛋的哺乳动物,是没有乳头的哺乳动物,奇特之处还表现在虽然有袋囊,却只有在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文字词抄2遍;
3、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落实状况。
二、、依据上一节课的内容分析想想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 ,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合作探究〕
生讨论回答,师点拨明确:
第一部分: 〔1 段〕引出说明对象,并指出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
第二部分:〔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
第三部分:〔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四部分:〔10段〕写针鼹的繁殖。
三、文章当中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吗?举例说明其作用。〔合作探究〕
生讨论回答,师点拨明确:
说明这些内容时,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1、 作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集中在一点或几点上加以比较,以显示出事物的异同、优劣、高下,特别事物特点的方法。
课文第2——4段,主要用了比较法。作者把针鼹和刺猬进行了比较。
同:体形小,浑身是刺,并以刺作为保护自己的盾牌。 异:对敌方式不同,刺猬消极待敌,针鼹有掘洞逃跑的“绝活〞——爪子锐利,掘洞速度快,逃跑迅速。
作用:不同点的比较,鲜亮地特别了针鼹神奇的特点,有力地照顾了文题中的一个“奇〞字。为了特别“神奇〞这一特点,作者还用了野兔、现代人的工具和机器以及中国的穿山甲与之相比较。
2、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的事物的特点更加准确具体。
运用数字,一般有两种:确数和约数,课文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时,作者先是用约数来说明它觅食的生理习性:舌头“伸出嘴外一尺多〞,“一天可以吃上万只蚂蚁和白蚁〞。接着用确数写它白天活动“18小时〞,冬季蛰伏“28周〞,“8月至10月,……袭击大型蚁穴〞。
作用:这样说明,使说明的对象特点更加准确可信,增加了说明的科学性。
当然,要取得确切的数字,实地观察调研,查看资料信息是重要的途径。因此,要写好说明文,学会观察调查、查找资料、掌握数据是非常关键的。
3、打比方,也就是比喻。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不同于作品中的比喻,它要以准确为前提,来不得半点夸张,打比方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课文第10段中,在介绍针鼹的繁殖方式时,作者用了“母亲〞和“幼儿〞这些比喻,十分准确形象地说明了针鼹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它哺乳的特点。
作用:一句话,用人们熟知的母亲和幼儿的关系,把不为人知的针鼹的繁殖特点,即特别珍奇之处,具体切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真正使人有所“知〞。
四、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本文紧扣住针鼹的“珍奇〞特征,从外貌、掘土的本领、生活习性和繁殖方面来写,体现了它的珍奇可爱。
2、方法归纳:说明灵活、语言生动、综合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多角度来进行说明。
3 、内容: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针鼹,作者抓住珍奇和稀有的特征,进行介绍说明的。
开始先由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说起,引出说明对象——针鼹。“招摇过市〞一词是贬义词用做褒义,诙谐有趣,吸引人;“像刺猬一样〞、“许多人不知道名字〞、“只有澳洲才有〞足以说明它的特点——珍奇和稀有。接下来介绍针鼹的外形特征,特别它的作为盾牌的尖刺;介绍针鼹本领特点,特别它的爪子锐利,善于掘土;又介绍了它的绝活本领——掘洞逃生和掘洞的神奇。作者又就针鼹的生活习性来介绍说明它是与人类有益的。
先从它的食物来源说它的习性,它主要吃蚁类和蚯蚓等,特别是澳洲人恨之入骨的白蚁;又从它的嘴部构造特点说明它日吃万蚁的本领;同时作者又介绍了它白天活动、冬天蛰伏、擅长游泳的生活习性和本领;针鼹的胃表皮粗糙善于袭击大型蚁穴也是它的特征。
最后,作者又介绍了针鼹另一奇特之处——繁殖方式特别,寿命长。〔雌兽有临时的腹部口袋、生蛋、哺乳——真是奇特〕。
五、请同学概括本文的中心。
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针鼹的外形和特长、生活习性及生长繁殖等状况,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针鼹是地球上一种珍奇稀有的动物,使读者提升了保护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的自觉性。
六、问题讨论。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写作上又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回答,师点拨明确: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逻辑顺序 〕
2、特点:
①抓住特征,条理清楚,特别“珍稀〞。
②恰当的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③语言简洁生动。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又熟悉了一种珍贵的稀有动物,我们知道,我国各个种类的稀有动物不多,而众多的动物都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希望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能有所得,那就是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希望我们都能够加强自己的保护动物的意识。呼吁全社会,呼吁全人类——热爱自然,关爱生物。
八、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本文说明方法及作用;
2、完成课后习题;
3、预习《网络表情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