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润滑油生产装置说明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34573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润滑油生产装置说明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润滑油生产装置说明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润滑油生产装置说明与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   我国润滑油生产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开始采纳溶剂脱蜡工艺。60年代溶剂脱蜡单装置规模达到300-400kt/a。70年代由单一脱蜡工艺发展为脱蜡脱油联合工艺,在一套装置上,同时生产脱油蜡和石蜡。在脱蜡溶剂上,由丙酮—苯—甲苯混合溶剂逐渐全部改为甲乙酮—甲苯混合溶剂。并陆续采纳了结晶过程多点稀释、滤液循环以及溶剂多效蒸发回收等工艺技术。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润滑油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而必需求量趋于稳定,其消耗量一直维持在3600-3900X104t之间,这就促使润滑油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和基础油质量的不断提升。在润滑油脱蜡生产工艺上,随着加氢异构化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异构化脱蜡生产工艺在大庆炼化公司、兰州炼油厂等石化厂逐步得到运用,用以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目前我国主要的润滑油生产工艺还是“老三套〞。   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一)重点部位   溶剂回收系统的二次蒸发塔属于高压塔,其安全阀定压在0.5—0.55Mh,由于实际生产操作中存在满塔、前塔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等原因,造成高压塔安全阀跳,致使塔内大量溶剂喷出,极易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冷冻系统的分开器、中膨器的液位因液氨夹带等原因,容易致使冷冻机抽液氨,使冷冻机剧烈震动,损坏冷冻机叶片和轴瓦。循环化套管、用蒸汽处理套管等,假设处理不当,造成套管憋压,而崩裂套管前后大盖。      (二)重点设备   套管结晶器在工艺过程中分为换冷和氨冷两种。前者为夹套内以冷滤液作冷却剂取热,后者为夹套内以氨液作冷却剂取热,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氨冷套管结晶器的上面设液氨罐,用罐内液面调节器控制液体氨流人结晶器夹套内的氨量,罐内的压力和相应的液氨蒸发温度用氨气排出口的控制阀门调节。套管结晶器内蒸发后的氨气进入液氨罐的上部空间,分开夹带的液体氨后,经控制阀去氨压缩机。   真空过滤机为一连续工作设备,通过压缩机以惰性气为介质提供动力,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下部壳体,为冷却了的原料溶液容器;②顶盖,用法兰与下部壳体相连接,连接处要确保绝对密封;③滤鼓,位于壳体内部;④自动分配装置。   三、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关于“老三套〞润滑油溶剂脱蜡装置的技术特点主要是物理分开过程,没有化学反应过程。在装置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及辅助材料都是可燃物料,因此装置主要危险因素是物料易燃而产生火灾。另外,由于混合溶剂及氨都是易爆物品,因此防爆工作在本装置也非常重要。   (一)开停工危险因素及其防范   1.开工时的危险分析和措施   (1)吹扫贯穿试压   吹扫贯穿试压就是将装置检修后残留在设备、管线内的杂物去除,防止堵塞管道、阀门,损坏设备。具体步骤如下:   ①按照抽堵盲板图表,逐点抽出检修时所加的盲板,堵好正常生产时必需要加装的盲板,同时要注意密封,防止泄露。   ②进行联合质量检查和设备试运,按规定用蒸汽吹扫、贯穿工艺管线。   ③按工艺流程逐个检查系统,做到确认无误。确保开工时不窜物料、不窜汽、不憋压o   ④将冷冻与真空过滤系统内空气赶走,其中冷冻系统用气氨置换,真空过滤系统用氮气置换。排气从容器顶部排放,不准留死角。   ⑤容器和塔试压时必必需打开安全阀手阀,且试压压力不得超过相应安全阀定压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