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消费者行为学》网络核心课网考机考2套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题库一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 绿色营销的推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定义为纯粹的()o
A消费行为
B个体行为
C企业行为
D产品推销
2. 网络营销是一种以()为主导的营销方式。
A销售商
B消费者
C经营者
D生产者
3. 根据霍夫斯塔德提出的四个维度,人们对在组织或机构内对权力较少的成员的权力分配不平等这 一事实的接受程度被称为()。
A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B权力距离
C不确定性规避
D男性化和女性化
4. 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被称为()o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5. 按消费者购买目标选定程度,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方案都有几种不同结 果可以知道,这种决策属于()o
A全确定型
B半确定型
C不确定型
D未确定型
6. 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社会判断理论的典型表现就是()。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记忆
C选择性扭曲
D选择性思维
7. 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称为()。
A学习
B认识
C知觉
D思维
8. 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再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大要求的可能性会增加的顺 从技巧被称为()。
A折扣技巧
B滚雪球技巧
C门前技巧
D脚在门内技巧
9. 关于顺从的正确表述是()o
A情绪好的时候人们顺从的可能性更大
B合理的原因往往增加顺从的难度
C互惠性将阻碍顺从现象的发生
D预先的讨好和奉承对增加顺从没有效果
10. “踏脚进门技巧”的推销技术利用态度形成理论中的()o
A平衡理论
B自我知觉理论
C社会判断理论
D和谐理论
11. 西尔斯说服模型认为,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时,最好的信息呈现方式是()。
A视觉信息
B听觉信息
C书而信息
D体验信息
12.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o
视觉编码 听觉编码 语义编码 内容编码
13. 人的感官察觉微弱刺激的能力称为()o
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 差别阈限
14. 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被称为
()o
12/15
气质 性格 能力 兴趣
15. 关于消费者感知与产品实际质量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o
实际的质量上升,
消费者感知不变,
购买重复性下降
实际的质量下降,
消费者感知不变,
购买重复性上升
实际的质量上升,
消费者感知上升,
消费者购买时还会有重复性购买行为
实际的质量下降,
消费者感知下降,
消费者反应一般,不会选择此品牌
二、多选题(共10题,共10分)
1.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诱因理论,影响有效行为潜能的要素包括()o
动机 驱力 习惯强度 需要 诱因
2. 就实质而言,绿色营销是一种()负责任的营销活动。
对生产 对经营 对企业
D对自然
E对社会
3. 了解一个品牌的竞争力和健康程度,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o
A品牌对消费者的价值传递
B品牌在市场中的直观表现
C品牌在市场中的历史表现
D品牌的竞争前景
E品牌的美观度
4. 消费者想象的形式可划分为()o
A黏合
B抽象
C夸张
D人格化
E典型化
5. 根据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的体液说,后人将人的气质类型归纳为()o
A兴奋型
B抑郁质
C黏液质
D多血质
E胆汁质
6. 关于李克特量表的正确表述是()o
A调查者规定总数值,由被测者将数值进行分配,通过分配数值的不同来表明不同态度。
B针对词或概念设计出一系列双向形容词量表,请被测者根据对词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 选定相应的位置
C是评分加总式量表中最常用的一种,属同一构念的项目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它对单独或个别项目 是无意义的
D要求受测者对一组与测量主题有关的陈述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E通常情况下,李克特量表比同样长度的量表具有更高的信度
7. 影响口碑型信息源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o
A 口碑的主动搜寻
B关系强度
C感知风险
D广告传播强度
E消费者需求强度
8. 网络促销是一种()的营销方式,可通过信息和交互式交谈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
A低成本
B社会化
C人性化
D高成本
E强势
9. 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A社会时尚
B社会文化因素
C绿色教育
D消费者自身因素
E生产水平
10. 在消费者购物活动中,存在的两个基本选择要素是()o
A商品
B便利
C服务
D地点
E时间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一般情况下,刺激量的大小与感觉强度呈正相关,刺激物物理强度的变化将导致感觉产生等量的 变化。
T V
F X
2. 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的特征是低度消费者介入但有着显著的品牌差异,此时可看到消费者经常 转换品牌。
T V
F X
3. 品牌知晓度是向消费者提示品牌所属品类中的所有竞争品牌时,消费者认识某品牌的比例。
T V
F X
4.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倾向,通常以语言形式的意见,或非语言形式的动作、行为等作为自己的表现
形式。
T V
F X
5. 绿色消费教育中所说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消费者个人的受教育水平。
T V
F X
6.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中的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是与主文化相 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T V
F X
7.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驱力理论,行为潜能与短缺或需要强度同向变动,与产品的特性以及它在多大 程度上能够满足需要以及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的距离呈反向变动。
T V
F X
8. 心理学家认为,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程度越深,态度改 变就越困难。
T V
F X
9. 根据家庭购买角色分工理论,影响者,即对最终购买决策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家庭成员。
T V
F X
10. 消费者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T V
F X
主观题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 通货膨胀程度与消费者行为有什么关系?(试题分值:10分)
答: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 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4分)
(1) 一般认为,3%以内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3分)
(2) 但是,过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自身利益是有害的。(3分)
2. 什么是消费者购买决策?其特点是什么?(试题分值:10分)
答:(1)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谨慎地评价某一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属性并选择、购买能满足某 一特定需要的产品的过程。(2分)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特点有:目的性、(2分)过程性、(2分)差异性、(2分)复杂性和情景性。
(2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克劳德•霍普金斯的广告技巧
喜力滋啤酒曾是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卖得最好的啤酒,但在它成为美国卖得最好的啤酒之前,它在 美国的排名只是第5位,后来现代广告奠基人之一的克劳德•霍普金斯接手了这个广告,短时间内就让它 从第五一跃成为了第一。当时美国啤酒流行“纯啤酒”大战,每家都宣称自己是纯啤酒,在广告中把“纯” 字写的特别大,甚至后来用两页来写这个“纯”字,但这些做法对消费者毫无意义。用克劳德•霍普金斯 的话说,这些广告都如鹅划水以后留不下任何痕迹。克劳德•霍普金斯在喜力滋啤酒的啤酒广告中,讲述 了大量的事实,证明滋啤酒“纯啤酒”的独特。如:喜力滋啤酒用的是来自4000英尺地下的纯水,喜力 滋啤酒的酵母是一块经过1018次试验后,具有独特风味的酵母,喜力滋啤酒的酒瓶都是经过4次高温消 毒等等。克劳德•霍普金斯的做法可以分三步:一是参加“纯”字大战,这属于情境因素;二是深度卷入, 以事实来说服消费者;三是促成消费者态度转移,由其它品牌转向“喜力滋”。这三步促成了消费者新态 度的形成或原有态度的转变。该广告一下子就让喜力滋啤酒与众多只会把“纯”字放大的啤酒拉开了距离, 用当时一位商人的话说,这个广告让我觉得喜力滋啤酒的确与众不同,值得尝试尝试。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国的乐百氏直接拷贝这一创意,推出了乐百氏纯净水的卖点“27层净化”,迅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问题:
(1) 请利用西尔斯说服模型,解释克劳德•霍普金斯是如何改变消费者态度的?
答:西尔斯等人发展了霍夫兰德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包括四方而(外部刺激、说服对象、作用过程和 结果)的说服模型。(2分)广告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重要工具。(1分)广告的作用在于传播与说服。(1 分)克劳德•霍普金斯的做法就是利用广告劝说消费者形成或转变对喜力滋啤酒的态度,(2分)这里需要 注意的是:改变消费者对原有商品的态度是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忽悠”。(2分)在广告大面积轰击消费 者的今天,成功的广告可能会有多条途径,但用消费者行为学的观点表述,就是:与众不同。(2分)市 场经营活动亦然,独出心裁,另辟蹊径是当今品牌销售时代的捷径。(2分)这是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 其创意的思路多被人效仿,但效仿者并非都获得成功。(1分)
(2) 结合案例谈谈如何对消费者进行直接说服和间接说服?(试题分值:20分)
答:直接说服就是以语言、文字、画面等为载体,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直接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信息,以 达到改变其固有态度的目的。(2分)间接说服又称间接影响,它与直接说服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可以使 用各种非语言方式向消费者施加影响,通过潜移默化,诱导消费者白动改变态度。(2分)
题库二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双因素理论,商品的必备条件是()0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诱因因素
D目标价值
2. 由人所处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社会状态下的需要,属于()。
A社会性消费行为
B生理性消费行为
C个人消费
D集团消费
3. 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稳定的动力特征被称为()。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4. 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刺激被称为()。
A持续性注意
B分配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有意后注意
5. 按照消费者问题解决的方式,价值低、次数频的商品的购买决策属于()o
A习惯性的购买决策
B寻求多样性的购买决策
C有限解决问题决策
D常规反应决策
6. 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当发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时,首先木着()的原则来处理问题。
A谁经销谁负责
B谁生产谁负责
C生产者负责
D采购者负责
7. 消费者按自己对产品的使用目的和需求状况,综合分析市场上各种经由正式或非正式途径获得的 相关信息,对一种产品或服务所作的抽象的主观评价被称为()。
A购后满足
B购后行动
C购后评价
D购后感知
8. 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的增长经济,尊重生态学原理,并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经济发展的生态 经济新模式被称为()o
A稳态经济
B增长经济
C牧童经济
D宇宙飞船经济
9. 在网络营销中,不适宜采用的价格策略有()o
A自动调价、议价策略
B个性化价格策略
C撇脂价格策略
D折扣价格策略
10. 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社会判断理论的典型表现就是()o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记忆
C选择性扭曲
D选择性思维
11. 关于负需要的正确表述是()o
A目标市场顾客对某种产品从来不感兴趣或漠不关心
B消费者对某类商品或与该商品相联系某一部分感到厌恶,甚至乐于支出一定的货币进行回避
C目标市场顾客对某些产品或服务的需要出现了下降趋势
D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目前需要水平和时间等于预期需要水平和时间的一种需要状况
12.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o
A视觉编码
B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内容编码
13. 根据霍夫斯塔德提出的四个维度,人们对在组织或机构内对权力较少的成员的权力分配不平等这 一事实的接受程度被称为()0
A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B权力距离
C不确定性规避
D男性化和女性化
14. 消费者的人格包括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和自尊心。高自我监控的人的行为表现为()o
A对外界信息敏感
B注重商品的内部性能
C强调产品的质量
D更加适用硬销售
15.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德提出的消费者态度改变模型认为,要说服消费者发生态度改变,需要经历 的首个阶段是()。
A顺从
B接受
C注意
D理解
二、多选题(共10题,共10分)
1. 绿色消费需要是一种满足自我、超越自我的理性行为,其内容一般符合()原则。
A 3D
B 3B
C 3C
D 3E
E 3R
2. 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看,网络营销产生的基础包括()。
A市场营销组合
B科技创新
C消费观念转变
D广告促销
E市场竞争
3. 依据能力与消费行为的表现划分,成熟型消费者表现为()。
A具备一些商品方面的知识,并掌握有限的商品信息,但缺乏相应的消费经验
B主要通过广告宣传、他人介绍等途径来了解认识商品
C在选购过程中,对商品的了解建立在直觉观察和表面认识的基础上
D对于所需要的商品不仅非常了解,而旦有长期的购买和使用经验
E注重从整体角度综合评价商品的各项性能,能够正确辨别商品的质量优劣
4.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涉及() 几大系统的复合性发展观念。
A生产
B自然
C经济
D社会
E物流
5. 根据学习理论,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三种学习方式而逐步获得和发展的。
A感觉
B记忆
C联想
D强化
E模仿
6. 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有()。
A社会时尚
B社会文化因素
C绿色教育
D消费者自身因素
E生产水平
7. 根据动机理论中的诱因理论,影响有效行为潜能的要素包括()0
A动机
B驱力
C习惯强度
D需要
E诱因
8.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属于社交需要的内容有()o
A受到别人的尊重
B友爱的需要
C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D归属的需要
E对衣、食、住、行的需要
9. 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A头脑风暴法
B时间序列法
C观察法
D回归分析法
E问卷法
10.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结构的良性变动反映为()o
A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重逐步上升
B食品比重逐步下降
C新建扩建投资比重下降,维修投资比重上升
D商品性消费比重下降,自给性消费比重上升
E服务性支出比重上升,商品性支出比重下降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从众型购买动机是消费者以追求信仰、遵守规范、继承传统等为主要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于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所致。
T V
F X
2. 商品的消费数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总是正相关的。
T V
F X
3. 网络营销是一种无媒介销售,网络营销的分销链比传统渠道的要短,一般属于一级渠道,即直接 销售。
T V
F X
4. 绿色消费教育中所说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消费者个人的受教育水平。
T V
5. 一般情况下,刺激量的大小与感觉强度呈正相关,刺激物物理强度的变化将导致感觉产生等量的 变化。
T V
F X
6. 某些商品或服务的市场需要在不同季节,或一周的不同日子,甚至一天的不同时间上下波动很大 的一种需要状况被称为超饱和需要。
T V
F X
7. 根据家庭购买角色分工理论,影响者,即对最终购买决策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家庭成员。
T V
F X
8. 平衡理论是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会 引发不舒服的感觉。
T V
F X
9. 分析评价能力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加以直接反映的能力,为进一步对商品做出 分析判断提供依据。
T V
F X
10. 网络应用于企业经营时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能使大企业变小,小企业变大,即所有企业在网上 均表现为网址和虚拟环境。在消费者心目中缩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差距。
T V
F X
主观题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 如何理解绿色消费的行为特征?(试题分值:10分)
答:绿色消费的行为特征是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发展与延伸,并无本质差异,主要表现为:(1分)
(1) 超越自我的绿色需要;(2分)
(2) 简约主义的引入;(2分)
(3) 强化绿色的引致效应;(2分)
(4) 绿色消费的理智性;(2分)
(5) 绿色消费的社会性。(1分)
2. 简述消费者投诉的范围。(试题分值:10分)
答:根据我国对消费者权益的具体规定,消费者在受到下列损害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进行投 诉:
(1) 当消费者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利益受到损害时。(2分)
(2) 消费者受到诱骗性销售方式的损害。(2分)
(3) 消费者的有偿服务受到损害。(2分)
(4) 消费文化类商品时精神受到损害。(2分)
(5) 因上述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产生的精神伤害。(2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东京迪斯尼乐园的经营魔法
反映美国文化和情趣的迪斯尼乐园在日本千叶县浦安市建立了当时亚洲最大的“东京迪斯尼乐园二 1983年开业后,当时许多商界人士认为该乐园将失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从开业至1991年5月,游客 累计为1亿多人次。现在该园每天吸引1600多游客,年营业额约1470多亿日元,成为日本企业界的奇迹。 该园的成功是运用独特的经营技巧,全方位满足游客旅游消费心理动机。为了吸引游客,提高“重游率”, 从规划、建设到经营,处处体现出心理诱导策略。1 .地理位置。该园在最初选址时,就经过审慎的调查和 预测分析,最后确定在距东京约10公里,乘电车20分钟,便可到达的浦安市。这种决策既避开闹市的喧 哗,又不失距离优势。2.占地而积。该乐园占地面积为46.2公顷,而积之大,使游客不可能在一日内游 完乐园的全部景点,而旦每一个景点对游客都有足够的吸引力,使游客不愿意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景点, 这无形中提高了游客的“重游率”。当然乐园而积也不能过分大,因为愉悦疲劳和审美疲劳同样会造成游 客的反感,所以46.2公顷的占地面积和适当的景点配置,使其恰到好处。3.景观环境。绿色是发展的主 流,也是娱乐的主流,迪斯尼乐园既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又是一个巨大的植物观光园。所以迪斯尼乐园 在初建时,就聘请农学博士专家协助建园,使该园一年四季能呈现不同景观和色彩,始终维持花草繁茂、 常绿常新的状态。4.适应国情。迪斯尼乐园虽然是美国文明的产物,但日本东京的迪斯尼乐园却融入了更 多的日本元素,乐园既能传递美国的文化,又能与日本的国情相适,比如该园商店街建有屋顶,而在美国 加州、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乐园却没有,主要原因是日本雨水较多。5.商品奇俏。进入乐园的游客,平均 消费远高于普通传统乐园中的游客,主要原因是园内销售的商品经过仔细挑选,且新品种、花色不断出现, 而旦许多商品在市而上和其他乐园中是买不到的。6.设施常新。乐园中几乎每年都增添新的游乐设施,1987 年建“雷电世界”,1989年修建新的“星际之旅”,1992年又推出“米奇胜过滑雪"的新节目。不断翻新 的游乐项目使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游客“重游率”高达85%。这种现象在其他游乐场所是十分罕见的。
问题:
1. 为什么反映美国文化的迪斯尼乐园能在日本获得成功?
2. 日本迪斯尼乐园采取了哪些适宜日本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措施?
3. 我国上海正在兴建迪斯尼乐园,你认为怎样才能使未来的上海迪斯尼乐园既不失迪斯尼传统风格, 又适应我国游客的需求?(至少要写出3个方面的理由)(要求写出一篇4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试题 分值:20分)
答:1 .说明迪斯尼乐园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动机,他的成功主要是对日本游客的心理诱导。(3分)
2. 在案例中提到的六个方而,采取适宜日本游客心理和行为的措施:即地理位置、占地而积、景观环 境、适应国情、商品奇俏和设施常新。(6分)
3. 结合本案例和所学知识,至少能写出三方而理由,如融入中国元素;销售有特色的商品;激发儿童 和青少年的热情等等。(6分)
16/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