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0题)
1、《雅典学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 )的作品。
A.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拉斐尔
D.提香
【答案】 C
2、王老师在上《老街的改造》一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改造方案发到家校微信群征求意见。对这种评价方式,看法合适的是( )。
A.可以,这是一种表现性评价
B.可以,这是一种多主体评价
C.不妥,教师应是评价的主体
D.不妥,微信群的评价缺少专业性
【答案】 B
3、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下列选项不合适的做法是( )。
A.对教学中所有作品都予以讲解
B.对作品讲解同时关注鉴赏方法
C.选择教科书中部分作品进行深度讲解
D.适当增加教材以外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
【答案】 A
4、下列属于后印象主义代表画家的是( )。
A.西涅克
B.达·芬奇
C.鲁本斯
D.高更
【答案】 D
5、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气特异而臭的药材是
A.蜈蚣
B.土鳖虫
C.斑蝥
D.水蛭
E.地龙
【答案】 C
6、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抒发情感的活动属于()学习模块。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D
7、吕德雕塑作品《马赛曲》表现了历史上的( )。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七月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D.俄法战争
【答案】 A
8、美术教师常用的教法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 )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授
B.示范
C.参观
D.引导探究
【答案】 D
9、现代媒体艺术鉴赏教学中,不恰当的做法是( )
A.引导学生分析艺术形式与技术手段
B.共同讨论作品深层文化意蕴
C.学生学习运用动画制作的技术和程序
D.自主讨论分析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答案】 C
10、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 )。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现代媒体艺术
【答案】 D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拉斐尔的作品的是()。
A.《大卫》
B.《岩间圣母》
C.《椅中圣母》
D.《摩西》
【答案】 C
12、“掌握美术表现、设计、创作的规律和欣赏、评价等基本方法,审美过程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这属于哪个模块的教学目标 ( )
A.“绘画”模块
B.“美术鉴赏”模块
C.“设计”模块
D.“工艺”模块
【答案】 B
13、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抒发情感的活动属于( )。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D
14、以下( )不属于对高中美术教科书编写的要求。
A.要体现时代要求
B.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C.要注意全面性
D.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答案】 C
15、《中国山水画》这一课的教学中,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勾、皴、擦、点、染”是教学重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也不容易灵活运用,于是王老师选择了示范法进行教学。王老师是根据( )选择教学方法的。
A.教学内容
B.教学环境
C.教学过程
D.自身素质
【答案】 A
16、中药的酸水提取液碱化后用氯仿萃取,氯仿层再用酸水萃取,酸水层加碘一碘化钾试剂,能生成红棕色沉淀的是
A.香豆素
B.黄酮
C.生物碱
D.木脂素
E.蒽醌
【答案】 C
17、《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 )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A.教学目标
B.教学设计
C.学科教育理念
D.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 D
18、为促进学生发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要体现的特点是( )。
A.专业性、审美性的特点
B.权威性、创造性的特点
C.多主体、开放性的特点
D.人文性、技能性的特点
【答案】 C
19、下列选项中,对美术技法教学示范不恰当的要求是( )。
A.应当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B.应体现程序性
C.应限制在20分钟内
D.应考虑学习材料的限制
【答案】 C
20、下列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功能的全局性
B.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
C.知识点的层次性
D.应用实施的灵活性
【答案】 C
21、( )是美术存在、表现和发生作用的基本特征,因而美术又被称为视觉艺术。
A.视觉性
B.人文性
C.愉悦性
D.实践性
【答案】 A
22、白老师在“收集与交流一标志设计”一课提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是( )。
A.知识目标
B.技能目标
C.过程目标
D.方法目标
【答案】 B
23、崔老师在上《现代主义美术创作》一课时,让学生先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交换作品相互赏评,最后由教师总结。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自评
B.互评
C.师评
D.多丰体评价
【答案】 D
24、下列选项中,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绘画?雕塑”系列“学习活动建议”的是
A.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
B.使用多种毛笔进行创作,体验线条的表现性
C.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学习
D.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答案】 A
25、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兴起的( ),对苏联十月革命具有影响。
A.展览画派
B.印象画派
C.巡回画派
D.表现画派
【答案】 C
26、阿尔塔米拉洞穴绘画所在的国家是( )。
A.法国
B.西班牙
C.英国
D.智利
【答案】 B
27、我国宋代的五大名瓷窑是( )。
A.钧窑、汝窑、官窑、龙泉窑、景德镇窑
B.哥窑、定窑、汝窑、官窑、钧窑
C.定窑、哥窑、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窑
D.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
【答案】 B
28、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晋人风韵一王羲之赏析》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
A.作品的书写技巧与文化内涵
B.王羲之的人生经历
C.晋朝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D.《兰亭序》的创作背景
【答案】 A
29、某教师在讲《铅笔淡彩》一课时,发现近半数学生没有带绘画工具,这种情况下,较为恰当的教学策略是( )。
A.按原计划继续教学
B.主要由教师演示
C.适当调整内容,改为合作学习
D.改为作品欣赏教学
【答案】 C
30、下列选项中,运用了美术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是( )。
A.对美术教育史料进行梳理
B.查找并分析美术教育文献
C.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态度
D.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新教学方法的效果
【答案】 C
31、设计教学目标应注意的事项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 B
32、夏老师在讲授海报设计一课时,讲解完制作过程后,学生开始拿出材料和工具设计海报,该老师运用美术课堂巩固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提问法
C.竞赛法
D.情境法
【答案】 A
33、透视学中。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称为()
A.视平线
B.视中线
C.变线
D.原线
【答案】 C
3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的结果应用到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D
35、学习美术课程中,我们了解到许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创作的优秀绘画、雕塑作品,这体现了美术功能中的( )
A.审美功能
B.愉悦功能
C.教育功能
D.认识功能
【答案】 D
36、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以示范法进行教学的美术学习活动是( )。
A.静物写生
B.美术创作
C.艺术考察
D.美术欣赏
【答案】 A
37、( )是最早出现的瓷器产品。
A.青瓷
B.白瓷
C.青白瓷
D.黑瓷
【答案】 A
38、在篆刻课上,美术教师用“切刀法”刻制印章局部,然后让学生用该刀法刻制一枚印章,此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示范法
C.参观法
D.展示法
【答案】 B
39、沙老师在讲解《了解纹样》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纹样的类型,现场给学生出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纹样实物作品,并针对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沙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欣赏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参观法
【答案】 B
40、计算机美术常用的软件中,集动画创作与应用程序开发于一身的创作软件是( )。
A.CorelDRAW
B.Aumcad
C.Photoshop
D.Flash
【答案】 D
41、最能代表我国古代宗教壁画艺术特色的是( )。
A.敦煌石窟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
B.敦煌石窟壁画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壁画
C.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室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
D.敦煌石窟壁画和内蒙古林格尔墓室壁画
【答案】 A
4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主要指向的学习活动是
A.造型表现
B.美术鉴赏
C.美术创作
D.工艺制作
【答案】 B
43、张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习美术作品审美构成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用于分析、理解和解释美术作品。张老师进行的是( )模块的教学。
A.绘画
B.雕塑
C.美术鉴赏
D.设计
【答案】 C
44、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满意度,该研究方法属于( )。
A.调查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历史研究法
D.文献研究法
【答案】 A
45、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 )的灯具,利用了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
B.银错铜牛灯
C.铜雀灯
D.长信宫灯
【答案】 D
46、《标准》中提出美术课程“选择性”的目的是( )。
A.成就学生的艺术家梦想
B.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C.培养学生多种美术技能
D.实现学生作品多样化
【答案】 B
47、山梨醇在膜剂中常用作
A.增塑剂
B.着色剂
C.遮光剂
D.填充剂
E.矫味剂
【答案】 A
48、对间色的正确表述为( )。
A.第三次色,有三原色的所有成分
B.第二次色,有三原色的所有成分
C.第二次色.有三原色其中两个色的成分
D.第三次色,有三原色其中两个色的成分
【答案】 C
49、某老师在欣赏课时,为了拓展学习内容,巧妙设计了“历史画能否被摄影作品所取代 ”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经过简短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历史画不能被摄影所取代。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种教学方法是属于( )。
A.情境法
B.学业游戏法
C.比较法
D.辩论法
【答案】 D
5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目标表述的是( )。
A.学生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
B.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C.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
D.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的独特作用
【答案】 A
5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把高中美术课程划分为( )个内容体系。
A.5
B.4
C.8
D.9
【答案】 D
52、( )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A.意境
B.风格
C.格调
D.品格
【答案】 C
53、老师在上《用笔触摸细节》一课时,让学生之间交换作品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学生自评
B.同学互评
C.教师评价
D.多主体评价
【答案】 B
54、中国传统工艺“唐三彩”属于( )
A.粉彩瓷器
B.挂釉陶器
C.珐琅器
D.景泰蓝
【答案】 B
55、美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教学目标
B.教学评价
C.教学方法
D.教学观察
【答案】 D
56、关于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是( ) 。
A.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B.课标中的“学业质量”
C.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程度
D.作品的完整性和创意性
【答案】 B
57、下列对酒剂与酊剂的叙述正确的为
A.酒剂的溶媒为酒,酊剂的溶媒为规定浓度的乙醇
B.酒剂.酊剂中常常加入防腐剂
C.酒剂多为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复方制剂
D.酒剂应检查乙醇含量和甲醇含量
E.含毒剧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其他酊剂相当于原药材20g
【答案】 A
58、包老师让学生布置作品汇报展,他给每位同学两张小纸条,让他们分别给好友的作品、最佳的作品贴上写有优点 和不足的纸条。这种做法属于()
A.自我评价
B.同伴评价
C.教师评价
D.合作评价
【答案】 B
59、某校长对新任美术教师小李说:“虽然我们学校的条件欠佳,生源也不理想,但仍很重视美术课的育人作用,你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个爱生敬业的好老师。”该校长对小李老师的这些要求属于( )。
A.教师的健康状况
B.教师的艺术品德
C.教师的职业道德
D.教师的学术规范
【答案】 C
60、学校有一段废旧的墙体,教师带领学生,每个班级负责其中一段墙体,进行绘画创作.美化校园。这样的做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习了墙绘的基本方法。这种活动内容属于()的范畴。
A.基础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B
61、李老师上课时,在讲到中国画的工笔人物画时,把各个朝代画家及作品进行了分析、比较,李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了( )。
A.分析法
B.总结法
C.板块并列法
D.循序渐进法
【答案】 C
6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 )。
A.实践精神
B.创造精神
C.审美能力
D.创新精神
【答案】 D
63、美术课程是以( )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A.国家标准以及地方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C.学校制度
D.党和国家
【答案】 B
64、“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处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 )和( )的学习领域。
A.设计意识实践能力
B.设计意识动手能力
C.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D.创新意识动手能力
【答案】 A
65、使微粒Zeta电位增加的电解质
A.反絮凝剂
B.助悬剂
C.稳定剂
D.润湿剂
E.絮凝剂
【答案】 A
66、中唐时期,具有“衣裳劲简”“彩色柔丽”的特点,所描绘的妇女形象是“以丰厚为体”的画家是()
A.张萱
B.周昉
C.陆探微
D.张僧繇
【答案】 B
6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中美术选修课程的是( ) 。
A.美术史论基础
B.创作与设计基础
C.素描基础
D.工艺基础
【答案】 D
68、下列美术流派中,艺术家波洛克的绘画风格属于( )。
A.达达主义
B.未来主义
C.表现主义
D.抽象表现主义
【答案】 D
6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腿部肌肉的是( )。
A.股四头肌
B.腓肠肌
C.比目鱼肌
D.斜方肌
【答案】 D
70、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中最著名的雕刻家是( )。
A.多纳太罗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贝尼尼
【答案】 D
7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提问法
C.比较法
D.讨论法
【答案】 C
72、某教师将七年级《鸟语花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使用毛笔、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现出墨色层次”。此教学目标所属的维度是( )。
A.过程与方法
B.知识与技能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认知与体验
【答案】 B
7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答案】 D
74、雕塑杰作《昼》《夜》《晨》《暮》的作者是( )。
A.吕德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多纳泰罗
【答案】 C
75、下列选项中,属于哥特式建筑的是( )。
A.圣马可大教堂
B.圣索菲亚大教堂
C.万神庙
D.科隆大教堂
【答案】 D
76、炮制后能缓和其苦寒之性,止呕作用增强的是
A.盐黄连
B.姜黄连
C.酒黄连
D.吴茱萸制黄连
E.醋黄连
【答案】 B
77、故宫太和殿的屋顶用的是( )。
A.重檐歇山顶
B.单檐庑殿顶
C.重檐庑殿顶
D.单檐歇山顶
【答案】 C
78、教材的编写应依据( )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以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
A.课程标准
B.教学目标
C.美术课程总目标
D.教学内容
【答案】 C
79、“悬针”与“垂露”两种笔画形态常见于下列哪种字体( )
A.隶书
B.楷书
C.篆书
D.草书
【答案】 B
80、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B.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问题
C.造型和美术创作的问题
D.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的问题
【答案】 A
81、我国古代画家作山水画,有“咫尺有千里之趣”是指( )。
A.曹不兴
B.顾恺之
C.展子虔
D.黄公望
【答案】 C
82、下列关于中国画的观点中,不追求“神似”的是( )。
A.存形莫善于画
B.迁想妙得
C.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D.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答案】 A
83、现存最大的喇嘛塔是( )。
A.妙应寺白塔
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
D.天宁寺塔
【答案】 A
84、从( )方面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③
【答案】 A
85、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
A.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B.显性目标、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C.知识技能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过程方法目标
D.显性目标、隐性目标、能力培养目标
【答案】 A
86、海夫拉金字塔前的( )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
A.《狮身人面像》
B.《老村长像》
C.《书吏凯伊像》
D.《拉荷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
【答案】 A
87、“美术鉴赏”模块的教科书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为( ),另一部分为鉴赏内容。
A.鉴赏方法
B.鉴赏技巧
C.鉴赏基础
D.鉴赏角度
【答案】 C
88、不属于以语言信息传达和交流为主的美术教学方法的是( )
A.观察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答案】 A
89、古希腊柱式中被称为“女性柱”的是( )。
A.多立克式
B.爱奥尼式
C.科林斯式
D.塔斯干式
【答案】 B
90、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的目的是( )。
A.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B.实现资源的有效性
C.实现传统资源和现代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D.实现资源的关联
【答案】 C
91、下列选项中对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容量大
B.智能化、虚拟化
C.多媒体、网络化
D.操作性、创造性
【答案】 D
92、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浮雕的设计者是( )。
A.多纳泰罗
B.吉贝尔蒂
C.米开朗基罗
D.布鲁内莱斯基
【答案】 B
93、下列教学内容中,不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是( )。
A.创作美术作品
B.讨论美术问题
C.设计美术考察方案
D.识记美术术语
【答案】 D
94、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画中白描的主要技法是( )。
A.皴擦
B.渲染
C.勾勒
D.点虱
【答案】 C
95、我国古代画论中的“象形”指的是( )。
A.色彩
B.空间
C.造型
D.明暗
【答案】 C
96、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此学习行动属于()学习领域。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欣赏·评述”
D.“综合·探索”
【答案】 A
97、现实主义美术创作遵循的一般原则是( )。
A.源于传统,超越传统
B.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C.源于劳动,描绘劳动
D.源于巫术.表现巫术
【答案】 B
98、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备复方丹参滴丸,其药物组成为丹参、三七、冰片,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
A.单硬脂酸甘油酯
B.泊洛沙姆
C.氢化植物油
D.虫蜡
E.硬脂酸
【答案】 B
99、罗中立的( )是根据在大巴山体验生活的经历创作的油画作品。
A.《蒲公英》
B.《父亲》
C.《春意》
D.《晨曲》
【答案】 B
100、 关于尼德兰画家博斯作品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虔诚、肃穆、神圣的宗教气息
B.怪诞、夸张,兼具写实性和浪漫表现的手法
C.描绘农民丰富的劳动生活和农村的秀丽景色
D.唯美、浪漫,是对自然生活真实的观察和刻画
【答案】 B
101、不属于雕塑艺术主要特点的一项是( )。
A.艺术形象的概括性
B.艺术形象的实体性
C.艺术形象的情节性
D.艺术形象的材质性
【答案】 C
10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采用的划分美术学习领域的依据是( )。
A.学习活动
B.艺术门类
C.工具媒材
D.技法难易
【答案】 A
103、在引导学生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时,第一阶段是( )。
A.体验与想象
B.理解与创造
C.直觉与感知
D.领悟与净化
【答案】 C
104、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 )。
A.可发展性
B.可操作性
C.情趣性
D.实效性
【答案】 B
105、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主要是()。
A.讲述法
B.展示法
C.演示法
D.探究法
【答案】 A
106、郭老师在上《纤维艺术》一课时,由于学校没有提供设施,于是他在课前收集废报纸、包装袋、旧磁带等多种材料,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使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开拓思路,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纤维艺术作业。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A.教学理念
B.教学策略
C.教学智慧
D.教学模式
【答案】 C
107、《标准》中提出“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其主要指向的学习活动是( )。
A.造型表现
B.美术鉴赏
C.书法创作
D.工艺制作
【答案】 B
108、谢老师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拍照,在肯定学生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这一评价方式是( )。
A.选拔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过程性评价
【答案】 C
109、《记忆的永恒》是( )画派的代表作品。
A.表现主义
B.抽象主义
C.立体主义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D
110、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 )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发展
C.选拔人才
D.修满学分
【答案】 A
111、在产地加工需要“发汗”的中药材有
A.人参
B.玄参
C.续断
D.厚朴
E.杜仲
【答案】 B
112、美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 )。
A.美术技法
B.美术门类
C.美术风格
D.美术思潮
【答案】 C
113、王老师在上《老街的改造》一课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改造方案发到家校微信群征求意见。对这种评价方式,看法合适的是( )。
A.可以,这是一种表现性评价
B.可以,这是一种多主体评价
C.不妥,教师应是评价的主体
D.不妥,微信群的评价缺少专业性
【答案】 B
114、对教学设计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
A.教学评价
B.教学目标
C.教学重点
D.教学方法
【答案】 A
115、高中美术教学内容5个模块系列是( )。
A.美术鉴赏、油画、国画、版画、设计
B.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C.素描、色彩、摄影、摄像、电脑
D.写生、参观、演示、示范、社团
【答案】 B
116、关于讲述法的运用,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A.讲述法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传播信息的教学法
B.如果运用不好,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
C.在整堂课中可以单纯地使用讲述法并且不加以其他方法配合
D.在讲述中,要尽量做到“精讲多练”
【答案】 C
117、下列不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目标的是( )。
A.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B.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欣赏能力
C.感受自然美
D.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答案】 D
118、地方或校本美术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 )又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A.地方性限制
B.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C.地方性选择
D.统一性限制
【答案】 B
119、胡老师在上“爱心坐具设计”一课时,同学们只会把坐具设计成心形而缺乏新意。为此,他让学生用手机上网至少找5个成功案例,并借鉴其优点设计自己的方案,其中主要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
A.掌握学习法
B.范例教学法
C.小组合作法
D.发现学习法
【答案】 D
120、黄宾虹写生稿中山石的主要皴法是( )。
A.披麻皴
B.雨点皴
C.斧劈皴
D.解锁皴
【答案】 A
12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包括( )、( )、教材编写建议与( )。
A.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B.教学建议目标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C.目标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D.教学建议目标建议评价建议
【答案】 A
122、下列不属于美术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的是( )。
A.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
B.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C.培养学生扎实的表现能力
D.创造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答案】 C
123、在康熙年间来到我国的意大利画家是(),他的到来为中西绘画的结合做出了突出贡献。
A.提香
B.郎世宁
C.凡代克
D.达?芬奇
【答案】 B
124、属于复色的是( )。
A.红色
B.绿色
C.褐色
D.黄色
【答案】 C
125、在《色彩风景画》一课中,沈老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描绘不同地貌的风景画,
A.直观导入法
B.情境导入法
C.故事导入法
D.展示导入法
【答案】 A
126、青铜器《虎食人卣》是一种( )。
A.祭器
B.礼器
C.酒器
D.食器
【答案】 C
127、在《学校标志设计》一课中,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
A.教师设计,学生制作标志
B.师生探究,学生自主设计标志
C.教师提供设计范本,学生临摹
D.学生直接模仿其他学校标志
【答案】 B
128、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文化衫的设计制作》的课程目标的是( )。
A.学生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件有主题的文化衫
B.学生大量收集文化衫并欣赏
C.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作品中体验美术课的无穷魅力
D.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
【答案】 A
129、下列不适合作为“绘画·雕塑”系列学习评价标准的是( )。
A.积极参加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B.恰当地使用绘画或雕塑术语评析作品
C.进行专业美术批评写作
D.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答案】 C
130、丢勒的版画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解剖知识及( )。
A.透视远近法
B.平行透视法
C.空气透视法
D.成角透视法
【答案】 A
131、中国民间艺术中,产生于江苏苏州的年画种类是( )。
A.杨柳青年画
B.桃花坞年画
C.朱仙镇年画
D.杨家埠年画
【答案】 B
132、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他的代表作品有( )。
A.《红色的房间》《牧羊女》
B.《向日葵》《亚威农少女》
C.《鸢尾花》《春》
D.《拾穗者》《晚钟》
【答案】 D
133、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是
A.切片
B.蒸、煮、烫
C.熏硫
D.发汗
E.揉搓
【答案】 B
134、民间美术鉴赏一课教学设计中,适合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A.民间美术的种类有哪些?
B.民间美术是来自民间吗?
C.民间美术真的很“土气”吗?
D.有哪些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家及其作品?
【答案】 C
135、宋代人物画理论提出表现对象要“得其人之天”,“天”指人物的本性,此话出自( )。
A.苏轼
B.陈郁
C.郭若虚
D.禹之鼎
【答案】 A
136、下列选项中,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一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评价要点是()。
A.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B.简练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C.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
D.辨别13种以上的颜色
【答案】 A
137、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 )提出的。
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答案】 B
138、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B.学习方法大于学习方式
C.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具体化
D.学习方法较之于学习方式更为上层
【答案】 A
139、以下不属于新课程标准内涵的一项是()。
A.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内容
B.课程标准规定了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
C.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D.课程标准指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答案】 A
140、龚老师以“学生怎么更好拓展思维”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式探究,这种研究方法是()。
A.田野观察法
B.调查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B
141、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问题
B.造型和美术创作的问题
C.美术鉴赏和评述的问题
D.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答案】 C
142、在篆刻课上,美术教师用“切刀法”刻制印章局部,然后让学生用该刀法刻制一枚印章,此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示范法
C.参观法
D.展示法
【答案】 B
143、“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句话凸显了教学情境中应注重()。
A.创设问题情境
B.情感性
C.借助多媒体
D.故事性
【答案】 B
144、美术欣赏的一般过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 )。
A.共鸣
B.想象
C.评价
D.欣赏
【答案】 C
145、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指的是( )。
A.第1学段
B.第2学段
C.第3学段
D.第4学段
【答案】 D
146、针对《用一根线散步——室内线描写生》一课,不合适的教学方法是( )。
A.让学生临摹经典的明暗素描作品
B.教师局部示范,学生尝试运用创作
C.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线条的韵律
D.引领学生观察并用线表现对象的细节
【答案】 A
147、下列属于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的是( )。
A.《丹娜伊》
B.《根特祭坛画》
C.《圣典辩论》
D.《摩西》
【答案】 B
148、以下哪一件是古罗马的雕像作品?( )
A.阿波罗像
B.奥古斯都像
C.纳夫尔蒂像
D.拉奥孔群像
【答案】 B
149、下列作品中属于古典主义风格的是()。
A.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
B.夏尔丹的《厨娘》
C.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
D.罗丹的《巴尔扎克》
【答案】 A
150、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西班牙( )流派的代表人物。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立体主义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A
151、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此学习行动属于( )学习领域。
A.“造型·表现”
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