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防溺水安全应急预案
安全预防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充分利用广播、主题班会、微信家长群等渠道开 展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和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宣传,增 强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
(2)通过办防溺水专栏,出防溺水板报、手抄报,张 贴防溺水图片等形式,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 护能力。
(3)向家长发放“关爱生命,预防溺水一一致全校家 长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让学生家长明确学校防溺水工作 要求,了解学校作息时间,提高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履行 好监护人的职责,配合学校共同做好防溺水工作。
2、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1)加大督促检查。学生在校期间决不允许随便出入 校园。如有事必须持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确保学生在校园 期间的安全。
(2)如发现有在存在隐患或危险的水域周边戏水的孩 子,应上前予以劝阻和制止。在学生当中形成互相提醒、互 相监督,及时反馈的信息通道,如发现有玩水的同学要及时 制止,立即向学校报告。
(3)让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加强学生放学后、双休 日、节假日的安全管理。如去有水的地方玩耍,必须要有家 长的陪同,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3、应急处置措施
(1)学生一旦发生溺水事故,最早发现或知晓的教师 应立即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学校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下达预案启动指令。指 挥组织各工作小组,采取积极果断措施进行施救,并及时与 学生家长联系,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力争将 损失降到最低。
(3)一旦出现溺水伤亡事件,学校将及时、如实将有 关情况上报区。
(4)做好溺水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出现伤亡情况, 积极联系保险公司予以理赔,各种善后事宜。
(5)协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对责任进 行认定,如属责任事故,将追究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4注意事项
(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溺水事故再次发生。
(2)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 责”的原则,让人人将安全工作记在心上,讲在头上,抓 在手头上,落在行动上。
2022小学防溺水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实行防溺水责任校园领导负责制,快速、及时、有效地 处置学校防溺水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 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大灾、保安全,确 保不出安全事故。
二、组织机构
成立校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主任
2. 学校防溺水领导小组分工及成员职责
组长:在中心小学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区指挥部指示精 神,全面指挥校园防溺水工作。
副组长:根据校园出现的险情,为组长提出排险、抢险 方案。及时分析汇总,联系医务人员参加抢救工作。负责为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组长的指令,指挥抢险队伍进行抢 险。
成员:在学校防溺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检查、
监督防溺水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防溺水预案
1. 具体教育时间及内容
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队会课及安全教育课,及时对学 生进行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下河抓鱼,不下河 洗澡,暴风雨天气不在路上行走,河水暴涨时不强渡强涉。
2. 预防方法及防溺水安全教育
A游泳最容易遇到的意外有抽筋、陷入漩涡、被水草缠 住等。万一发生了这些情况,应当采取下列自救方法:
(1) 遇到意外要沉着镇静,不要惊慌,应当一面呼唤他 人相助,一面设法自救。
(2) 游泳发生抽筋时,如果离岸很近,应立即出水,到 岸上进行按摩;如果离岸较远,可以采取仰游姿势,仰浮在 水面上尽量对抽筋的肢体进行牵引、按摩,以求缓解;如果 自行救治不见效,就应尽量利用未抽筋的肢体划水靠岸。
(3) 游泳遇到水草,应以仰泳的姿势从原路游回。万一 被水草缠住,不要乱蹦乱蹬,应仰浮在水面上.一手划水, 一手解开水草,然后仰泳从原路游回。
(4) 游泳时陷入漩涡,可以吸气后潜入水下,并用力向 外游,待游出漩涡中心再浮出水面。
(5) 游泳时如果出现体力不支、过度疲劳的情况,应停 止游动,仰浮在水面上恢复体力,待体力恢复后及时返回岸
上。
(6) 在亲近溪流之前一定要预先得到家人的同意,同时 要结伴以便互相照顾。
(7) 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告标语之水域处, 千万不可下水戏水。
(8) 切勿到不明地形的水域、溪流、河洲、湖泊等游泳、 戏水,以免发生危险。
(9) 身心情况欠佳时,如疲倦、饱食、饥饿、生病、情 绪不好以及酗酒后均不宜戏水。
(10) 如果看见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未熟练救生技术 者,不要妄自赴救。
B水中自救与救生
一般在水中所发生之意外事件,通常由于两个原因:
(1) 惊恐慌张:人于身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 缩、身体僵硬,而致活动力降低。
(2) 体力耗竭:不断之挣扎,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之机 会。
自救方法:
发生溺水事件时,必须镇定冷静,了解自己所处环境, 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 为:保持体力;以最少体力,而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 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肌肉,并减缓动作。
水中求生之基本原则为:利用身上或身旁任何可增加浮 力的物体,使身体浮在水上,以待救援。
3. 事故处置办法:
(1)发动学生检举揭发下河洗澡的学生,将其上报学校, 由学校和家长配合进行批评教育。
(2)—旦学生发生溺水现象,救援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当场急救,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方法一)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鼻腔内 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 外,解开衣扣、领,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 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 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 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 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方法二)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对 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 伤员鼻孔,深吸一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 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 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 止。
(方法三)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 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 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 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 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 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 为止。
四、工作要求
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加强防溺水知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对因工作不负责任或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纠当事 人的责任。
学校防溺水事故应急预案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结合我校 的实际,特制定预防溺水预案。
一、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职责:
1. 加强对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 我防范意识。
2. 利用班会、板报、橱窗等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的教 育。
3. 每年初夏时节,发放“关于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致家长 的一封信”,明确责任。
4. 当发生学生溺水时,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 救并报告上级,请求110、120救助。
5. 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全面 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演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命令, 启动预案。
二、预防方法、安全教育
1. 各班级要深刻吸取已发生的学生溺水安全事故的教 训,将安全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预防上来,结合工作实际,各 班要开展一次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学校开展一次防溺水演练。
2. 要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使预防溺水常 识入心入脑.
3. 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班团会、安全教育 课等载体以及qq群、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介绍 预防溺水安全常识。
4. 落实好防溺水工作“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 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 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要求。
5. 加强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常识的教育,让学生切实明 白私自下水游泳玩耍的极端危险性,掌握预防溺水知识和遇 险逃生、自救互救技能.要让学生知晓上下学路上的溺水隐 患,主动远离危险水域.
6. 结合开展的中小学幼儿园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主题 演练活动,组织开展好防溺水救护演练,切实提高学生预防 溺水的警惕性和自救互救能力.
7. 召开一次预防溺水专题家长会.学生溺水事故大多发 生在校外、节假日及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发生在脱离家长 监护和学校管理的时段.要通过专题家长会,告知家长切实 承担起监护人职责,切实负起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看护责 任。
8. 要将基础教育一司《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发到每一名学生家长手中,学生家长要在回执上签字,学校 收回并统一保管.对于因外出打工等原因长期不在家里的学 生家长,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将信送达家长,确保不漏一生.
9. 做好危险水域安全防范.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重 点水域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工作对接制度,完善预防学生溺 水协调机制,争取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 工作.普遍开展对学生溺水安全隐患排查巡查,及时在危险 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做 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
10. 通过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家庭访问、家长会 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 任意识.
11. 要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制度,对未请假擅自离校或 没有按时到校的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离校或 没按时到校的原因,并建立相关制度严格要求学生不得到危 险水域嬉水或游泳.
三、事故处置办法:
1. 发动学生检举揭发下河洗澡的学生,将其上报学校, 由学校和家长配合进行批评教育。
2. —旦学生发生溺水现象,救援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当 场急救,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方法一: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鼻腔内 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 外,解开衣扣、领,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 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 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 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 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方法二: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对 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 伤员鼻孔,深吸一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 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 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 止。
方法三: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 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 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 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 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 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 为止。
四、报告程序:
1. 溺水事件发生后,学校抢险队伍一方面积极开展施救 工作,另一方面防溺水应急工作小组立即开展调查工作。
2. 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3. 根据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 做好溺水事故后期善后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