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压氧规章制度
1. 全体氧舱医护人员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充分做好高 压氧治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 医护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着装整齐,仪表端正,精神饱满;对待患者耐 心细致,态度和蔼;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确保高压氧治疗的安全。
3. 非本科人员未经同意严禁进入氧舱工作区。
4. 遵守《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国家标准(gb/t12130-)、《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条例》(令第 号)、《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质技监局锅发
[]号)、《医学用高压氧舱管理与应用规则》(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 会.08)、《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应用规范》(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
.08)、《加强高压氧舱临床安全使用管理》(京卫药械字[] 号)等相关规定要求,遵守各仪器、各操作项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规范化操 作。
5. 氧舱工作区域,如治疗室、压缩机房、储气间等,均须设置消防器材,并 定期检查,确保其随时、有效地使用。严禁吸烟。
6. 值班医师应在高压氧治疗前 分钟到达舱室,询问患者病情,判断掌握 患者能否进舱治疗,监督患者在加压阶段的情况,处理其他相关医疗问题,确保 患者的安全治疗。
7. 陪舱医务人员应在高压氧治疗前 分钟到达舱室,询问患者病情,与值 班医师、操舱人员沟通,了解陪舱重点人员情况和其他注意事项,确保在舱内及 时、正确地处理有关情况。
8. 操舱人员须熟悉高压舱环境及各种设施的性能,掌握操作方法,保证各部 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操纵台上所有仪表、开关、音视频系统未经操舱人员允许 不得随意触动。
9. 操舱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随时与舱内保持联系,询问 病情变化,遇有特殊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应急处理。
10. 患者进舱前须进行宣传解释工作,助其消除恐惧心理,掌握“捏鼻鼓
气”等调压动作和舱内正确吸氧步骤。
11. 舱内人员严禁携带如手机、手表、打火机、火柴、钢笔、电子钥匙、 电玩具等易燃、易爆、电子类和其他影响氧舱安全的危险品入内。
12. 禁止在舱内打闹、来回走动及大声喧哗,禁止随地吐痰,乱扔果皮及其杂 物,严禁未经允许乱动舱内设备,及用重物敲击舱壁等行为,以免发生
意。13.氧舱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舱内消毒及舱内外的清洁卫生。
高压氧规章制度(二)
一、按强电不进舱的原则,严禁在舱内使用强电。舱内的电气设备,其工作 电压不得大于24V。舱内必须敷设的电缆、电线均应经过高压绝缘试验,接头必须 按规定焊接并相互错开,线路必须按规定穿金属管固定敷设。舱内除通讯及信号 传感元件外,不得设置任何电器。严禁在舱内装设熔断器、继电器、转换开关、 镇流器、电气及动力控制器好有感应线圈的电铃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气元件。 若因治疗确需进舱的电器,必须能够承受舱压,并应在舱外配备电流过载保护装 置。纯氧氧舱进舱电气设备总功率不应大于0.5W。所有电气开关应一律设在舱 外。除婴儿舱外,舱内必须设人体静电接地装置。严禁任何电路和设备的接地线 与高压氧舱系统相连或共用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氧舱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 不应大于4Ω。
二、应采用舱外照明方式照明,在舱外观察窗部位设置光源解决舱内照明问 题。同时必须在舱外配置应急照明系统。氧舱供电中断时,应急照明系统必须自 动投入,持续照明时间一般不应小于 分钟。严禁在舱内采用普通日光灯或其 他普通照明灯具。
三、严禁在舱内安装普通家用空调,舱内空调装置的电机及控制装置必须是 设置舱外。家用空调的电气装置按普通环境设计,在舱内工作压力下启动或停机 时,极易产生火花。目前安全性能较高的空调方式有两种,一时采用管道式空调 系统,将空调的制冷好制热装置直接连接在通风管道上,在通风换气的同时实施 温度调控;二时将空调的电动机风轮改为气动风轮,利用储气罐中的净化压缩空 气(0.30.4MPa)为动力驱动风轮,空调主机的遥控板设在舱外操作台上。这两种 方式均勿需在氧舱内敷设电气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四、监控摄像头应安装在舱外观察窗处。传输信号的导线应敷设在舱外。
五、通常氧舱的工作压力为0.20.25MPa,故多数氧舱将工作压力上限设定为 0.25MPa。安全阀的启跳和回座压力值应在设备本体安全限度之内,并处于该阀的 最佳性能区间。多人医用氧舱舱体上的安全阀应选用带扳手的弹簧直接载荷式安 全阀。医用氧舱舱体上不得装设爆破片。空气加压舱应按规定设置紧急泄压装 置。
六、 舱内氧浓度一般不允许超过%,严禁超过%。当舱内氧浓度达到
%时,测氧仪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后,操作人员应及时通风换气,减低舱内氧 浓度。通风换气 分钟后,如仍然达不到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
七、一切舱内设备及装饰,应尽量简洁、安全实用。严禁采用易燃、可燃或 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材料进行内部装修。舱内表面油漆应采用耐高温阻燃 油漆。氧气汇流的内垫材料应选用耐高温阻燃材料。舱内地板应选用导电性能良 好的防静电纯铝板等板材。舱内不的使用羊毛及化纤被褥、毯子、椅垫等。纯氧 舱内不得采用木质物品。舱内任何部位均不应沾有油脂。
八、医用氧舱供氧系统的管路及管路伤的阀件,应采用铜质或不锈钢材料制 成,气密封元件应采用紫铜、聚四氟乙烯等难燃材料,不得采用铝、尼龙等材料 和石棉制品。
九、病员应着统一的全棉制品病员服和拖鞋入舱。严禁穿戴恩那个产生静电 的化纤织物和携带手表、手机、玩具等物入舱。严禁将打火机、火柴和油污之物 带入舱内。要防止将松节油、活络油、乙醇、樟脑油等含易燃物质的药品带入舱 内。
十、在病员进舱前,操舱人员应打开操纵台上的供氧阀,在安静环境下,细 听舱内有无氧气泄露的咝咝声,如果漏氧量较大,在氧气间的汇流排管处或氧气 开阀处也可听到氧气流动声,应找出泄露部位予以处置。
十一、医用氧舱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医用氧舱安全管理、 安全操作和岗位职责等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至少每 个月一次)组织演 练。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如果氧舱起火,操舱人员应沉着冷静,果断快速实施 以下步骤抢救:
(1) 立即切断电源及供氧。
(2) 开启紧急泄压阀和安全阀手柄排气,在 分钟内减至常压。
(3) 打开舱门,迅速救出病人。心跳呼吸停止者,应迅速复苏,并组织相关科 室施救。
(4) 舱内如有火焰,用灭火器扑救。
(5) 如实报告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及相关上级,保护现场,协助调查事故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