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曹刿论战》表格式导学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29081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表格式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曹刿论战》表格式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笔人: 学案主人 : 班级: 小组: 组内编号: 学案编号: 使用日期 : 科组长检查签名: 课题: 21. 《曹刿论战》 教 学 内 容 t 教学方式 学习目 标 1. 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 了解曹刿“一鼓作气”、“敌疲我打”的战略、战术,以及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3. 体会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作者运用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a.通假字:小惠未“徧”通 b.古今异议: 古: 古: 古: 伐 牺牲 狱 今: 今: 今: 古: 古: 古: 再 间 鄙 今: 今: 今: c.一词多义: 故逐之 民弗从也 又何间焉 故 从 焉 公问其故 战则请从 惧有伏焉 必以情 下视其辙 忠之属也 以 何以战 其 之 公与之乘 必以分人 公问其故 公将鼓之 登轼而望之 d.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下视其辙 第二课时(展示提升课) 一、课前检测(本课生僻字词) 二、合作学习:我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疑难问题?通过学习对子和小组帮扶,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三、确定展示内容及分组:1. 2. 3. 4. 5. 四、课后巩固练习: 原则:①直译为主。②意译为辅。③字字落实。④文从字顺 方法:①留: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保留,色括:古今意义相同词;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度量衡单位等专有词。 ②删: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③换:单音词换为双音词,換活用后的词,通假换本体 ④调:特球句式按現代汉语要求调整为正常句式。 ⑤补:补出省略内容 ⑥贯:结合语境,贯通翻译。 补充虚词的用法: (虚词:之、而、其以、焉等) 对照学习目标,是否都达标?如果都达标,请在此处画一个“√”。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内 容 t 教学方式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指导课) 【学习目标】 1. 了解《左传》;2. 读准、读懂课文,积累重点字词。 【快乐链接】 《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齐鲁长勺之战: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体验学习】 1.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节奏。 2. 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小组交流质疑,推荐重点字词。 肉食者: 间(jiàn) 鄙 : 何以战 孚(fú): 狱: 鼓: 牺牲: 驰: 靡(mǐ): 盈: 弗: 加: 察: 败绩: 逐: 既克: 福: 虽不能察 公问其故 3.重点句子翻译。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何以战?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打记重点并识记 生字易错点: 重点字词解释补充: 句子翻译方法: 标准:①信(准确):忠于原文,不歪曲,不遺漏,不增译。 ②达(通顺):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无语病。 ③雅(文采):语言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式 教 学 内 容 t 教学方式 第三课时(展示提升课) 学习目标: “一鼓作气”、“敌疲我打”的战略、战术,以及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2. 体会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作者运用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一、课前检测:本课重点字词解释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用原文回答) ①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②鲁庄公认为战前需做哪些准备?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③曹刿认为有利的进攻时机是什么?有利的追击时机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交流提升 1.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说说鲁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强大的齐国? “肉食者”,他的“鄙”表现在文中的哪些方面? 3.文中表现了曹刿哪些品质和才能?结合具体的句子谈一谈。(分析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短文,鲁国大获全胜的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本文以“论战”为中心选择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有关“击鼓” 进军与“逐师”追寇的战争场面,简简单单四个字就叙述完毕。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1.抓典型事例。2.抓人物描写方法。3.结合人物身份、地位、经历、言行。4.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5.通过环境、他人的关系补充人物性格。6.借助表达方式揣摩人物性格。 请根据原文内容,发挥合理想象,补写相关战斗经过。 四、【自主检测】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②成列,楚人未既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⑥伤,不禽二毛⑦。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⑧,不鼓不成列。” 注:①泓:泓水。②既:尽,完了  。③济:渡过 。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⑤ 陈:同“阵”,摆好阵势。⑥重(chóng):重复,再次。⑦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⑧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公将鼓之(         )    (2)何以战 ( )     (3)宋人既成列(        )  (4)小惠未徧( )  (5)神弗福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B.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4.4.用原文语句答题。 (1)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2)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① ② 学习小结 设计日期:2010年 月 日 设计者: 学习达人: 课题: 教 学 内 容 t 教学方式、方法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内 容 t 教学方式、方法 设计日期:2010年 月 日 设计者: 学习达人: 教 学 内 容 t 教学方式、方法 教 学 内 容 t 教学方式、方法 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