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妊娠期与产褥期、新生儿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建议(全文)
产妇为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尚无效果确切的药物以及疫苗可用于预 防2019-nCoV感染,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01、妊娠期间始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孕产妇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疾病流行期间自觉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减少参加大型活动、各种集会及聚餐等,注意勤洗手、戴罩。室内环境 注意通风,病房每日空气消毒两次。饮食均衡、丰富且清淡,不吃生食, 在食用肉类和蛋类食物时一定要彻底煮熟;勤洗手,手部有脏污的时候要 洗手,可使用流水和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在洗手前手部不要接 触眼耳鼻等器官。
02、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注意社交礼仪:
咳嗽时候使用纸巾或者是弯曲手肘进行遮掩,使用后的纸巾放入封闭的垃 圾桶;使用过的罩放进塑料袋后丢弃;
03、如果您出现了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时:
如果您出现了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或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接触
史,请积极采取隔离措施,单独安置在隔离病房,做好用物的消毒处理。
04、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
发现您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就算是核酸检测阴性,也需要 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05、如果您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
1. 如果您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做好严格的隔离措施,立即测 量体温、脉搏、氧饱和度、血压、体重,并严密监测胎心及胎儿宫内情况, 必要时由专人进行陪护,做好自我防护。
2. 用过的物品严格进行消毒、清洁、灭菌,必要时进行焚烧。
3. 调整心态,消除顾虑与急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4. 做好个人防护,单间隔离,预防交叉感染,防止病毒扩散。
5. 病房应布局简单、室内环境注意通风,病房每日空气消毒两次。
06、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孕妇分娩时: 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孕妇分娩后进行母婴隔离,胎盘按传染性疾病污物处理, 当需要行胎盘组织样本检测时,按相关规定进行;产妇衣物及生活用品进 行消毒后方可带出病房,病人出院后对床单位进行终末处理。
目前不能确定是否有母胎垂直传播,新生儿出生后应隔离至少14天,在 此期间不推荐母乳喂养,建议母亲定期挤出乳汁,保证泌乳,直到排除或 治愈感染后方可母乳喂养。禁止家属探视,住院期间只留一人陪伴,陪护 家属及产妇必须佩戴罩。每日有保洁人员对病区地面、物表、门把手等 进行一日四次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
新冠肺炎时期母乳保存
在新冠状病毒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了家人和宝宝的健康,避免交叉感染和 人员聚集,减少奶液污染的概率,家长们需要暂停送奶至医院。但疫情期 间请妈妈们不要中断乳汁收集,并将母乳按要求保存,以便将来宝宝食用。 同时请家长们放心,医院会根据宝宝需求喂养适宜的配方奶,满足营养需 求。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母乳保存的相关知识:
01、母乳保存步骤
母乳收集—挤
首先应确定母亲的身体健康,排除不可母乳喂养的传染性疾病。疫情期间 有条件者每日监测体温,体温大于37.3C暂不留存奶汁,必要时至医院就 诊。
体温正常者可按以下操作进行:挤奶前以温水洗净乳房,流动水洗净双手; 挤奶时使用消毒后的挤奶用具收集乳汁,先排空一侧乳房,再排空另一侧。 收集乳汁的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用后及时煮沸消毒。
储奶袋的使用---存
对于每次吸乳采集到的母乳,要使用储奶容器进行收集。奶液不可过满, 每次不得超过储奶袋总容量的2/3或者大于1ml ;排出袋内多余气体, 密封。请一定要写上时间和量哦!
储奶袋应符合国家标准哦!
冷冻保存冻
家庭中常使用冰箱进行保存即可,T8C是家庭常用的保存温度,切记不 要与其它食物混装哦! T8°C存放可保存三个月。
02、母婴分离如何促进泌乳?
每日泵奶不少于7次。乳汁中存在一种抑制乳汁分泌的因子,当大量乳汁 存留在乳房内时,该因子就抑制泌乳细胞分泌。对于宝宝住院造成的母婴 分离,母亲应减少乳汁在乳房的滞留。可使用吸奶器代替婴儿进行规则、 有力的吸吮,促使乳房排空,维持母乳的分泌。家长每天泵奶频率应不小 于7次,保证每天的泵奶次数,这对母乳的产量至关重要。妈妈们一定要 坚持泵奶哦!
哺乳期母亲应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者应带好罩,勤洗手。避免接触 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建议
近日,惊闻武汉一名新生儿出生后短时间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为世 界上此次病毒年龄最小的感染者。从新生儿出生短时间内就发现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有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但尚不能确定。关于新型冠状 病毒的传播途径,目前从报道的数据看,比较明确的是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是否存在母婴垂直传播,或者通过血液和粪 传播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了您和宝宝的健康,特给出新冠病毒防控期间以下建议:
01、保持居室通风
保持居室通风,生活用品实行专人专用,单独洗涤消毒处理。设置套有塑 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尿片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 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1 0 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 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
02、家庭观察
每天早晚各测体温1次,并记录在册;记录喂养及呼吸情况。若出现发热 或反应及吃奶差、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到具备新生儿2019-nCoV 感染防控 能力的定点医院就诊。
03家庭预防性物品消毒
台面、婴儿床等新生儿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 250-5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然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1次;地 面每天用含有效氯250-5 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日常的 织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用含有效氯250-5 mg/L的含氯消毒 剂浸泡1 h,或煮沸15 min消毒。对耐热的物品,如奶瓶、奶嘴等可煮 沸 15 min 。
04、隔离措施
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和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 比如新型冠状病毒首先采取呼吸道隔离和接触隔离,同时把可能存在的血
液传播和粪传播途径也尽可能阻断。
05、新生儿母亲疑似2019-nCoV 感染时
新生儿母亲疑似2019-nCoV 感染,若新生儿反应欠佳、呼吸困难、发热 等,或母亲存在其他疾病、发热等,则转入新生儿隔离观察病区进行医学 观察和诊疗,如新生儿一般情况好,可转入隔离留观病室;随后若产妇连 续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间隔1 d),可母婴同室或居家护理; 如母亲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新生儿需转入新生儿隔离观察病区。
06、疫情期间,减少探视
在疫情防控期间,尽量减少亲友探视,家属在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 避免接触传播。
07、新生儿居家护理
出院后宝宝应置于向阳的房间安置小床,在气温升高时适当开窗通风,保 持空气清新,用后衣物应阳光下晾晒,保持干燥,宝妈在哺乳和护理新生 儿前应勤洗手。家庭其他成员应尽量减少外出机会,如需必须外出返回后 应洗手并进行更换衣物才可接触新生儿,如遇有感冒症状和发烧者应严格 禁止接触新生儿和产妇,并给予戴罩,家庭成员每日监测体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