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1施工工序
管道除锈甲方验收一涂刷防锈底漆第一遍一验收合格 一涂刷防锈底漆第二遍验收合格涂刷面漆第一遍 验收合
A—►
格涂刷面漆第二遍验收合格。
注:后道漆必须在前道漆表干以后再涂下道
1.2基层除锈标准按《涂装前钢结构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除锈等级应达成St3级,解决后的构件表面不应有焊渣、灰尘、油污、水份和漆皮等。
1.3对构件表面的清理,钢基层已锈蚀的构件应铲除浮层,除掉锈蚀,对除锈的构件应用钢丝刷,砂布清理至可见部分光泽为止;对死角,夹缝,拐角处重点清理,除锈后用板刷清理表面遗留的锈尘和灰尘。
1.4表面解决经检查合格后,立即涂刷底漆,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无漏涂,无流淌,无堆积,不起沱,漆膜均匀丰富,不流挂。
2、施工方案
2.1、基层解决
1、机械除锈或手工除锈方法除掉金属表面的锈及旧漆膜等,
除锈一定要彻底。再用棉纱或破布将金属表面上浮尘擦干净。如有油污的地方,应用汽油或稀释剂擦洗。除锈级别达成St3级。
1.1、拟定设施需做除锈解决的具体部位。
1.2、手工除锈前应用刮刀、铲刀去除疏松油漆和附着的铁锈层;
1.3、对于可敲击除锈的设施,用空压凿刀的平头敲击,去除重锈块和锈瘤;
1.4、采用粗硬毛的钢丝刷或3号粗铁砂布对除锈表面进行打磨;可见黑色氧化层,
1.5、对于设施的边角部位,如法兰的连接面等,采用钢丝刷或平锉刀等工具进行解决;
1.6、用抹布、棉纱或压缩空气清理除锈后的设施,保持表面的清洁;
1.7、除锈解决后,必须尽快涂刷头道底漆,一般不允许超过4小时,更不允许过夜。
2、动力驱动的旋转式除掉钢铁表面上松动的氧化皮、锈。采用冲击式工具除锈时不应导致表面损伤、变形;
3、解决后,金属表面应无可见的灰尘、水分、油污、脏垢以及风化的锈层和漆皮。
4、表面解决通过现场监理工程师或甲方代表验收合格,并办理隐蔽记录后,方可进行涂料的涂装。
5、表面解决后,金属面达成GB/T8923-88规定的St3标准。表面应有金属底材的光泽。
6、表面解决质量检查:
1.St3级,指已解决的锈蚀表面无可见的灰尘、水分、油污、脏垢以及风化的锈层。解决后的金属表面应呈现明显的金属光泽。
3、油漆涂刷
3.1刷漆施工方法:
1. 油漆配制严格按照油漆配比组份进行配比,配制量根据现场施工需要量进行配制,配制好的油漆宜在8小时内便用完毕,配制粘度应控制-4粘度计在25°C时为55〜90S。不宜过稀过稠,过稀容易流淌,过稠会导致涂刷漆膜不均匀易留刷痕。
2. 工具的选用:夹角部位应采用70〜80 长的毛刷,不得短于65 ,规定毛厚、齐、毛尖软、毛根硬、不脱毛和不炸毛。结构面宜采用长4寸,毛柔和、不掉毛,钢轴坚硬,手柄不易松动的木芯滚桶。使用时,在手柄部位绑上8#铁丝挂在桶上。根据施工部位不同选择适当的毛刷。
3. 涂刷速度不能太快,以免产气愤泡。
4. 涂刷方向可沿基面四周进行,依次按照从上而下的施工工作面。
5. 对于小面积位置及转角、夹缝宜采用刷涂法,持刷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用大拇指按住刷柄的一面,食指搭在柄的侧面,中指和无名指则靠在大拇指相对的一面,刷柄上端靠住虎。可作横刷平行刷,螺栓旋转刷等。第二种:刷柄握在大拇指、食指和掌心、之内,对下部铆钉、螺栓作旋转涂刷,上油等操作。
6. 涂刷时,将刷毛端部的一半沾上油漆,沾上漆的在桶边刮一下以减少刷子一边的油漆,拿出时,有油漆的一边向上进行涂刷。用过后的漆刷要及时用稀料洗干净,以免刷毛变硬,刷柄要保持清洁。
7. 在涂料施工中,应依次按顺序进行,切忌随意乱涂。避免漏涂,也要避免流挂,要使涂层均匀一致。每次刷涂应在一次进程范围内,一般规律是起刷从被涂物面左上方开始,先将涂料均匀的点布在物面上,再用刷子展开,要横竖交错,使展开涂膜达成均匀一致,最后用刷子按被涂物的形状轻轻刷涂,帮助涂膜流平。
8. 夹角、狭小等特殊位置先用小标号毛刷或圆桶刷,歪脖刷进行
预涂,涂刷时用刷尖进行点涂,以保证无漏刷、不流挂
9. 施工环境温度以15-30度为宜,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遇雨、雾、大风少天气不得进行施工。
10. 涂层的第一道漆膜 指触干后,方可进行下道涂层的施工。
11. 涂刷时,尽量减少涂层的往复次数,以免将底层漆膜拉起,按纵横交错方式涂漆以保证漆膜的涂刷质量。
12 .所有涂层不得漏涂,涂层表面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流挂、剥落、粉化和破损等缺陷,无明显的刷痕、纹路及阴影条纹。每道厚度及总干膜厚度完全满足该涂料的技术指标及甲方的规定。
13.每道涂层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最佳在第一道 漆未完全即涂第二道漆。
14 .每道要序施工隐蔽前要经甲方质检人员检查验收,做好表面干净、无灰尘、无油污等,每一道油漆必须采用漆膜 测厚仪测干膜厚度,防腐竣工后组织竣工验收。
15. 底漆表干后固化前涂刷第一道面漆,面漆实干后固化前涂刷第二道面漆。施工时,往往在工序流程上是连续的,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油漆的涂装间隔时间,保证涂装间隔在最小和最大涂装间隔之间。
现场施工时,要根据涂料的性能和天气条件拟定涂装的间隔时间。
16. 假如油漆复涂间隔太长,则需要将油漆表面用砂布或砂轮
17质量规定
漆膜饱满,均匀、牢固。
漆层厚度在均匀,质量要稳定,表面光洁平整,不允许有涂层剥落、缺陷、挂浆、流淌、较高螺纹线与较大麻点存在。
总涂装厚度符合相应技术规定。
焊缝处填嵌结实、平整、不得有露网或空鼓。
光滑度的测定:以手触摸,无明显粗糙感。
18 .涂装顺序
涂装应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内后外,先次要后重要地分段进行。假如施工条件允许,可在地面集中涂装,在安装完毕并经试密后进行焊缝修补及最后一道面漆的涂装。
19. 涂装中间检查
涂层涂装时,应进行涂层厚度及遍数的检查,用湿膜测厚仪进行湿膜厚度的控制,当涂膜初步固化后,用磁性测厚仪进行干膜厚度的测定,控制涂层总厚度,保证涂装质量的合格及优良。各项检测记录均由双方监理或相关人员签字备案。
20. 涂料施工注意事项
(1) 对构件上也许存水、通风不良或焊接不严密的死角部位,宜用腻子填实刮平后再涂漆。
(2) 施工温度控制在10C~38°C施工为宜。
(3) 严禁雨、雾天施工,施工湿度不应大于80%。
(4 )油漆或解决剂贮存期为半年、半年后必须经检查合格方可使用。
(5) 油漆等施工时,下部设备、管道、地面等必须用彩条布覆盖,防止污点污染。
(6) 刷涂施工时,要有防护措施,防止油漆滴溅到绝缘套管、瓷瓶串及站内设备上。
21. 现场施工时,根据现场结构部位的不同及时调整施工方法,涂装过程中要经常用干、湿膜测厚仪检测漆膜厚度,保证每层油漆的漆膜厚度达成设计规定。
22. 刷涂时,宜交错纵涂与横涂。
23. 固化
1) 为了保证防腐涂层发挥预期的最佳性能,在投入使用前的保证涂足够的固化时间,继续保持通风,至完全固化。
2)固化期的长短要根据涂料性能说明,应用环境、大气温度、
相对湿度去掌握。
3)固化期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以免损坏防腐层。
4)不完全固化的已涂设备,如钢管、钢结构件等,不能进行吊装和运送。
4、检查和实验
1. 宏观检查重要检查被除锈表面是否有露除(锈、油污)部位,并应注意检查转角部位除锈质量和表面油污浮尘的清除;
2. 局部抽样检查应将除锈表面与国标GB8923中规定的典型样板对照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逐台检查,每台抽查5处,每处检查面积不小于1 ;
2)附属材料按类别检查,对同类管道抽查5处,每处检查面积
为50〜1。
3. 涂料种类、名称、牌号及涂装道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4. 涂层厚度应用磁性测厚仪测定。其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否则,应增长涂装道数直至合格为止。
5. 在防腐蚀涂装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涂层道数和涂刷质量,并在涂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外观检查。涂装质量应符合下表:
涂装质量规定
检查项目
质量规定
检查方法
脱皮、漏刷、泛锈、气泡、透底
不允许
目测
针孔
不允许
5〜10倍放大镜
流坠、皱皮
不允许
目测
光亮与光滑
光亮、均匀一致
目测
分色界线
允许偏差为3
钢测
颜色、刷纹
颜色一致,纹通顺
目测
干燥涂膜厚
不小于设计厚度
磁性测厚仪
6.防腐涂层质量检查方法
1)检测仪器:表面温度计,干、湿度表,干、湿膜测厚仪,划
格刀具。
2 )检查方法:
除锈检查:用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的照片与金属表面对照,看是否达成除锈级别。
3)涂装检查:
外观:应平整均匀、无流挂、疏松、露底、皱纹、针孔、起泡等现象,膜厚应达成设计厚度。
涂装过程中,应用湿膜测厚仪及时测定湿膜厚度,涂装遍数和各
涂层厚度均应符合所指定涂料的技术规定。
干膜厚度测量时,应在漆膜干燥后进行,每遍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微米,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允许偏差为+25微米。
4)附着力的检查,按照GB9286-8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实验》或GB1720-88《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进行涂层附着力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