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25630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开展和追求。美育作为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潜在力量,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安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外乡音乐。民族音乐,它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并且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承受的容。开发并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中有鲜明民族特色,容安康向上的精品对幼儿进展熏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永春地处闽南中部,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氛,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丰富,如:鼓队舞、高甲戏、南音、 木偶戏、布袋戏、山歌等。然而,当前幼儿园对具有乡土特色音乐资源的利用较为贫乏,缺乏对周围生活与地方外乡音乐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造,以至许多富有乡土特色的音乐渐渐失去流传...... 因此,我们试图通过以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为主线,对弘扬民族文化,萌发幼儿爱国意识,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践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开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的教育目标有不可无视的重要意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艺术教育容,开展有家乡、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即是有可能的又是现实的。而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 还注重形成园本化音乐课程。 二、理论依据 建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鹤琴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有关艺术领域的精神。 三、研究目标、容: 1、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学前教育的音乐教育容。 2、探索民间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3、在实践研究的根底上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音乐教材。 四、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3.1 - 23.3〕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冰洁、晋媛音乐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观。 2、制定课题方案,确定研究小组成员并进展分工。 3、研究小组成员搜集材料并进展研讨。 4、课题组成员共同制定前测的测量指标。 〔二〕具体实施阶段 〔23.4 — 25.5〕 1、对实验班进展前测。 2、进一步收集有关本地区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料,学习许卓娅的音乐教育理论。 3、制定教育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活动容,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感受本地区的民间音乐。 4、探索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进展有效教育的手段与方法。 5、针对幼儿水平设计记录表并进展跟踪记录。 6、能大胆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7、请高甲戏团、木偶剧团的演员来园表演。 8、建立学园小戏团、木偶团。 〔三〕总结阶段〔25.5-6〕 1、整理成果资料,分析相关数据。 2、汇编成果集〔反思记录、活动设计、 民间音乐教材、主题活动方案、自编儿歌等〕。 3、参加撰写课题报告,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 六、研究成果 调查结果 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调查统计表〔单位:人〕工程指标 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对各种外乡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幼儿看电视、录像等对其中的外乡音乐很敏感? 能听辩出几种民族 音乐? 不能 根本可以 能 不 兴趣 比拟兴趣 兴趣 不太敏感 根本敏感很敏感 1-2种 3种 4种以上前测 26 5 4 20 10 5 16 11 8 29 6 0 后测 0 5 30 1 6 28 4 6 25 0 5 30 注:根本可以:对1 -2小节的音乐节奏能协调地手舞足蹈。 对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能拍对1 -2小节。比拟兴趣:对1-2种外乡音乐表现出的兴趣时间30秒左右。 根本敏感:听到外乡音乐能做出反响。 工程 指标 能听辩出外乡音乐 能拍出本地音乐的 典型节奏 能哼唱出几种外乡 音乐? 会用几种乐器演奏简单的外乡音乐不会 1-2种 3种以上不能根本可以能不会 1-2种 3种 不可以根本可以可以前测 22 10 3 35 17 11 7 25 6 4 后测 2 5 28 3 3 29 0 1 34 1 3 31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外乡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外乡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有62.9%的幼儿不能听辩出外乡音乐、1%的幼儿不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72%的幼儿不会用乐器演奏简单的外乡音乐、82. 8%的幼儿只能听辩出一种民族音乐。经过两年的时间,大局部幼儿对外乡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 了解到外乡音乐有高甲戏、南音、布袋戏、木偶戏、鼓队舞、游戏童谣等,高甲戏、南音是我们闽南最具有特色的戏曲,深受大家的喜爱,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82.9%的幼儿能拍出本地音乐的典型节奏、97.3%的幼儿能演唱3—5首的永春民间童谣,如“打铁哥“、“掩乌鸡“和“抓啄歌“等,91%的幼儿能跟随音乐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如“天黑黑“、“一只鸟仔“、“老鼠嫁女“、“群丑献艺“、“碰球舞“。93. 9%的幼儿会用两种乐器演奏简单的外乡音乐、90. 9%的幼儿能听辩出三种以上民族音乐。在游戏中学习,身心愉快,并初步感受并喜爱家乡民间艺术中的美。我园将外乡音乐引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不仅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增强了对外乡音乐的审美敏感性,体验了创造与表现的快乐,激发了幼儿热爱乡土文化、爱家乡的情感。 实践成果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幼儿与教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给〔了教师、幼儿一个非常自由、自主的空间,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从查找资料、主动发问、参与环境创设、参观访问等都能看到教师和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儿与教师成了活动的主体。2 3年4月,民间舞蹈欣赏“碰球舞“参加省音乐课题组观摩活动,23年5月节奏活动“采茶扑蝶“园课题组观摩活动,获得专家的好评;24年10月艺术活动“小小新娘“获马来西亚幼教考察团的高度赞赏;23年12月艺术体验“群丑献艺“参加县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24年1月“幼儿园开展外乡音乐欣赏新视点“一文获市幼教年会论文评比优秀奖。学园汇编了两本教师反思集、活动设计和经历总结,取得了一些成果。 教学上的收获 1、营造浓郁的气氛,对幼儿进展外乡音乐的熏。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注重设计环境,丰富环境,变化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使幼儿感受外乡文化美。 首先将外乡音乐融入到各年段的早操、午间操中;利用晨间、下午起床、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闽南歌曲、童谣、乐曲、戏曲等,教师引导幼儿在外乡音乐萦绕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自由游戏、活动。 其次教师在各种活动区增设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如体育角的两人三足、竹高跷、滚铁环;动手角的“东西南北中;音乐角的拍子响拳、压脚鼓;表演角的高甲戏、惠安服饰、木偶表演;阅读角的家乡小传、自制民谣小图书等,便于幼儿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乐文化。 此外根据主题开展的不同时间,通过布置临时性的墙饰,对幼儿进展外乡音乐文化熏。如:在开展“服装设计师“活动时,将收集到的高甲戏、梨园戏等照片、戏服和头饰等挂在“曲苑杂坛舞台四周,使幼儿真切感受到地方剧种的精华所在;在“精彩十分 设计、动手制作高甲戏服、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闽南地方剧种中各种人物的脸谱;在表演角中进展自编自演。又如:春节、元宵节传统节日活动中,在活动室周围布置永春鼓队舞、碰球舞、拍胸舞图片、幼儿制作的花灯等,并在节日中利用中国结、纸、灯笼、红绸等别具民族风味的工艺品进展装饰,让幼儿置身于民族工艺的海洋中,体会到家乡的美,先人的和,传统的乐。 2、选择适合的素材,激发幼儿探索外乡音乐的兴趣。 外乡音乐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外乡音乐都是适合幼儿,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拟熟悉和兴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幼儿兴趣的素材。如南音一一“正月点灯红““直入花园“"春节良宵“;永春民歌“手 巾歌““园开花““心、花怒放幸福来“;永春游戏童谣一一“天黑黑“掩乌鸡““鸡角公““祛啄歌““楸楸鸡““打铁歌“;高甲戏一一“新娘上轿““群丑献艺“等等。“天黑黑“这首用方言朗读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字里行间 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可以在朗读上配上了闽南地区南音表演中常用的响掌、拍子、压脚鼓等民间乐器,家乡的味道更浓了。这些歌曲的容生动、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受到幼儿的喜爱。又如高甲戏“群丑献艺“的舞美独特、新颖,表情诙谐有趣,采用了唱、念、逗的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民乐配上响盏活泼韵律,幼儿朗朗上,易学便记,幼儿体验了欣赏感动体验表现创造 的学习过程,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使幼儿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时机。 其次,挑选具有教育作用,幼儿兴趣的素材。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安康向上的容,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开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根底。例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石敢当“、“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是宏扬民族正气,激发人们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又如童谣“楸楸鸡“中,押韵的儿歌与手指游戏相结合,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多吃蔬菜;“鸡角公“是教育孩子要自觉的读书,还会帮妈妈做事。这些资源即蕴涵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其融入到幼儿生活中,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经历让幼儿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 3、渗透创新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的源泉。 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造的前提,如果在音乐活动中,注重运用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萌 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外乡音乐艺术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 “ “首先,巧妙结合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引导幼儿在欣赏音乐的根底上,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真实感受,,使感受与想象融为一体。如欣赏南音“正月点灯红“时,教师在活动的开场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目想象,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根底上画音乐,借助简笔画把听到的和想到的画出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接着教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产生了很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然后进展体态律动,创编出各具特色的动作:有的走起圆场步、小碎步、花旦的步子;有的在做亮相动作;有的拿着长条插塑〔当灯笼〕跟着音乐舞起来表现出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幼儿在感受音乐情绪的根底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和创造力。 其次,提供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进展表演。在让幼儿理解音乐的根底上,还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不断自主探索,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在区角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创作的影子,如在“精彩十分 中,他们运用铁线、毛线等来制作胡须,用碗面盒制作帽子,用石头、各种颜色的纸、油漆等制作生、旦、净、丑的脸谱,有的直接在T恤上画上脸;“曲苑杂谈 中,女孩子就盖上用丝巾做的红盖头、穿上皱纹纸做的水袖、戏服;男孩子带上自己做的胡须、帽子,穿上自制的小丑、公子服装,跟着音乐唱起来、舞起来;在“动感世界 中听到“碰球舞“的音乐他们跟着教师舞动的彩球创编出许多动作:用头来碰、用后踢脚来碰、用膝盖、脚尖来碰、用肩膀、手掌来碰. . •由于孩子们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他们欣赏、了解这些人物特征后,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加深了对外乡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孩子们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大胆的表现自己。 第三,以想带动,注重培养幼儿尝试、创新。童谣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为儿歌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将儿歌与音乐有机结合,不仅让幼儿有更多时机承受音乐的熏,而且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拉勾勾“活动中,教师逐步引导幼儿寻找与“拉勾勾 歌谣相吻合的歌曲,让幼儿进展一小节的编唱练习,师给予指导调整,经过不断引导、培养,幼儿完全有可能为熟悉的童谣创编曲调表现自己的情感。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让幼儿在外乡音乐与艺术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两年来,我们充分挖掘利用了乡土音乐资源,并建构了以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具有趣味性的外乡音乐融入幼儿的活动中,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不仅对本地区的节日、民俗、文化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而且还会创编唱儿童歌谣、民歌。因此,对外乡优质资源进展重新组织,灵活运用,创新开展,将民俗文化与幼儿的学习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幼儿植根于民俗文化这一丰富的文化土壤,了解其涵,继承其精华,萌发热爱家乡、民族的意识,又能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开展。 八、存在的问题 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重,学习、进修“充电 的时间太少。我们知道,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没有一定的理论积淀,要研究、试验是困难的。教师对民族音乐了解不多、兴趣不高,搜集的材料较少。现成的适合幼儿学习的音乐资料较少。学校缺乏资金的辅助与支持。举行教学研讨需要资金,外出学习需要资金,邀请专家讲座需要资金,可学校经费有限,*种程度抑制了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 面对诸多困难,课题组的成员将努力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学校将继续努力为教师提供尽可能的学习时机及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师要重视资料整理工作,对经历总结进展理论升华。让教师体验课题研究的价值,品尝成功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