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生字词.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23570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生字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生字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生字词 在链接现实生活世界中积存字词:现实生活是同学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同学积存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笔者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同学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同学积存词语,让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存。 在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中积存字词: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同学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出色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必须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同学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存字词。 在实施大量课外阅读中积存字词:在众多识字教学体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符合识字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我们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存字词,让同学在读课外书时注意通过图画内容揣摩句意,积存不熟悉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熟悉生字,以此达到积存字词的目的。 多读、多写是抓住问题的根本:同学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2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 (1)快速朗诵,对难读难写或难懂易错的字词以口答形式进行抽检、检测,以突破难点。 (2)要让同学知道理解字词含义应该联系上下文,做到理解词义不离句,理解句意不离文。让同学明白,词语解释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望词生意、生搬硬套。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我那时真是聪慧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美丽――'和下文中"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慧了'。"聪慧'一词的解释,就不是它的本意"有才智'之意,而是"糊涂'的意思。如果一味生搬硬套,就体现不出恨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的主题了。又如,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中的"寂寞',如果单纯从字典中查得的"孤单、冷落'的意思,就大错特错了,应该依据文意理解,解释为"冷清、单调'。 (3)激励同学积存多音字和形似字汉语中的多音字和形似字非常多,这是同学学习出现错别字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学平常常常多积存、多识别多音字和形似字,可使同学出现错别字的机率大大降低。如多音字"和'就有h(和平)h(应和)hu(和面)hu(和药)h(和了)五个读音,"差'也有ch(差劲)chā(差别)chāi(差使)cī(参差)四个音义;又如,学了《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中的"戎',就指导同学区别"戍、戌、戊、戎'等字,并总结"点sh、横xū、w中空,中间十字就念rng';再如,学了《故宫博物院》中的"鸣钟击磬'中的"磬',就指导同学区分"磬、罄、馨'。 (4)激励同学平常多积存容易读错的常用字在平常讲课和同学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激励同学多用脑、用手积存容易出错的常用字,及时改正同学读错的字音,也是很必要的。如:脊椎(jǐ)脂粉(zhī)惟妙惟肖(xio)奔丧(sāng)匀称(chn)膝头(xī)纤细(xiān)嫉妒(j)镂空(lu)等等,说多了、说惯了,也就说准了。 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造思维,体现自主 作为学习的主体,同学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同学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必须求的主动探究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同学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同学的创造性思维与革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同学,通过同学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升同学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升,无一不是靠同学自己的反复施行活动。老师要推同学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状况,以便指导;而同学之间互相改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制定〕问题,基础生成 要想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课堂就要成为一个问题连连的课堂,成为一个研究性的课堂。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变化,要活跃,教师们都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努力从演员向导演转变,变成导演也就盘活了课堂,在课堂尽量安排很多同学发言,但有时也容易落入自己的老套。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制定好的,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或是变幻了各种方式让同学活跃了起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单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还应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同学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在课堂上,有时更有意义,能有助于同学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要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不只是老师的探究,更是同学对问题的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入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样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很有意义的,把握得好,能使同学变幻视角理解文章,教师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渗透美育,教学相长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美育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这就与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论证区别开来。情感性是美育的特别功能,美育将理性蕴含在感性之中,以情感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像智育和德育那样的理性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美育不靠灌输,更不靠强迫,它是自由而轻松愉快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也使得它较之于某些抽象的说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4营造语文课堂优良氛围 教师走下神坛,用商量的方式营造语文课堂交际氛围 1、改变以往师生问候方式为"闲聊'式 一堂课的开端就像人们见面一样,是通过互相问候来建立交际情感的过程。传统的上课问候形式是:师:"上课!' 班长:"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班长:"坐下!'这种公式化的问候形式显得机械、呆板。长期如此,只会使师生用苍白的、毫无生气的语气应付了事。如果在上课开始时结合同学实际和马上要上课的内容与同学进行适当地即兴地"闲聊'几句,对安定同学情绪,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同学进入课堂状况会大有好处。 2、教师充满殷切期待的提问方式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么?'),或对同学的提问做出生硬、相暴的回答(如:"不,你错了,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教师就显得缺乏亲和力,同学在情感上就会与教师拉开距离,表现出一味地从众与退缩的状态,他们多半会以模式化或机械化的方式来服从与迎合教师的"指令'或"命令'。在这种课堂氛围下,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是无法形成的,更不用说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了。 自由选择的作业形式 我清醒熟悉到:不管是何种作业形式,过量的作业或罚抄、罚写,只会使同学不堪重负,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最终使得课堂生态被破坏,教学环境被人为地恶化。不同层次的同学被统一要求的大量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同学因觉得简单无必要而厌做,成绩差的同学因觉得太难、做不出而不做,教师却又因同学没能按要求完成任务而不悦,优良的课堂氛围也就没有了。 教师应当依据不同层次同学的特点,变强制性的布置作业为商量式的推举作业,依据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指定一些分量或难度有所不同的题目由同学自由选做。这样,可使同学在不感到负担的状况下,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