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全缓解的儿童ALK+ALCL临床路径
一、完全缓解的ALK+ALCL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1天内
(二)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儿童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K+ALCL)(ICD-10:Z51.1)疾病编码的患者。
2. 经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CR)。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 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 进入路径。
(三)完善入院常规检查需2天(指工作日)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输血前检 查;NPM-ALK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发热或疑有某系统感染者可选择:病原微生物培 养、影像学检查;
(5)骨髓涂片和(或)活检(必要时);
2. 第四疗程(包括courseP)后需复查瘤灶部位影像学 检查。
3. 患者及家属签署以下同意书:化疗知情同意书、骨髓 穿刺同意书、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 静脉插管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开始于入院第3天内
(五)治疗方案
1. 缓解后巩固治疗
(1)Course BV1/BV2/BV3方案如下:
若ANC>0.5 x 109/L,PLT>50 x IO9/L,随后疗程开始于前1 个疗程的第21天。
地塞米 5mg/m2 po/iv, bid, d1~5;
甲氨蝶吟 3g/m2 iv3h, d1;
亚叶酸钙15 mg/m2 iv (用MTX后24小时开始,48小时 测MTX血浓度,每6小时解救1次,直至MTX浓度<0.15 mol/L, 则不再解救。)
IT (三联)d2 (用 MTX 后 24h);
环磷酰胺2mg/m2 iv 60min, d1~ 5(第一天于MTX前);
柔红霉素 25mg/m2 iv6h, d4~5;
长春花碱6mg/m2 iv, d1 (最大量不超过10mg),亦可使 用长春地辛3mg/m2 iv, d1 (最大量不超过4mg)。
注:甲氨蝶吟和环磷酰胺应用时要水化、碱化。
(2)Course AV2/AV3方案如下:
若ANC>0.5 x 109/L,PLT>50 x 109/L,随后的疗程开始于 前1个疗程的第21天。
地塞米 5mg/m2 po/iv, bid, d1~5;
甲氨蝶吟 3g/m2 iv3h, d1;
亚叶酸钙15 mg/m2 iv (用MTX后24h开始,48小时测 MTX血浓度,每6小时解救一次,直至MTX浓度<0.15 mol/L, 则不再解救。)
IT (三联)d2 (用MTX后24小时);
异环磷酰胺8mg/m2 iv1h入,d1-~5(第一天于MTX 前静脉滴注);
美司钠330 mg/m2静注,用IFO的0、4、8小时;
阿糖胞苷 150mg/m2 iv1h 入,q12h, d4 ~ 5;
依托泊苷 1mg/m2 iv2h, d4~5(在 Ara-c 后给予);
长春花碱6mg/m2 iv, d1 (最大量不超过10mg ),亦可 使用长春地辛3mg/m2 iv, d1 (最大量不超过4mg)。
注:甲氨蝶吟和环磷酰胺应用时要水化、碱化。
2. 长春花碱(VBL )维持治疗:
(1)长春花碱6mg/m2 iv, qw (最大量不超过10mg)。 第1次维持用药与course BV3间隔21天,亦可使用长春地辛 3mg/m2 iv, qw (最大量不超过4mg)。
(2)维持时间:低危组维持12月;高危组维持24月。
AV和BV交替共6个疗程。三个疗程结束后进行中期评估, 如中期评估或维持前评估仍有残留病灶和(或)中期评估及 以后NPM-ALK为( + ), VBL维持至2年。
(3)应用VBL注意事项:注意神经系统症状及血常规, 应保证ANC>0.5 x 109/L,PLT>50 x 109/L。用药过程中如出现 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小于5/mm3),可适当减低VBL剂量 1/3〜1/2,合并感染可暂时停用VBL。感染控制、血象恢复 后尽早恢复用药。
(4)维持期间CNS转移的预防:对于外周血或骨髓 NPM-ALK持续阳性的患者应在VBL维持期间每3个月给予鞘注 1次。
3. 中枢神经白血病(CNSL )的防治:具体剂量如下
药物 年龄?岁卜、_
MTX
(mg )
Dex
(mg )
Ara-c
(mg )
<1
8
2
15
1-2
10
2
20
2-3
12
4
25
>3
15
4
30
(六)治疗后恢复期复查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2. 脏器功能评估。
3. 骨髓检查(必要时)。
4. 第四疗程(包括courseP )后需复查瘤灶部位影像学 检查。
(七)化疗中及化疗后治疗
1. 感染防治:
(1)给予复方磺胺甲嗯喳预防肺胞子菌肺炎;
(2)发热患者建议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并使用抗 菌药物,可选用头胞类抗炎治疗,3天后发热不缓解者,可 考虑更换碳青酶烯类和(或)糖肽类和(或)抗真菌治疗; 有明确脏器感染患者应根据感染部位及病原微生物培养结 果选用相应抗菌药物;对于化疗后骨髓抑制,出现粒细胞缺 乏的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建议直接应用碳青霉烯类抗感染。
(3)严重感染时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2. 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应防治:镇吐、保肝、水化、碱化。
3. 成分输血:适用于Hb 60g/L,PLT 20 X 1 09/L或有 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分别输浓缩红细胞、单采或多采血小板。 有心功能不全者可放宽输血指征。
4. 造血生长因子: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
X 109/L,可使用 G-CSF 3 〜5 g/(kg • d)。
(八)出院标准
1. 一般情况良好。
2. 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治疗中、后有感染、贫血、出血及其他合并症者,进 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并致费用增加。
2. 若治疗过程中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退出本路径,进入 相关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