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备课
1 在思想上做好准备
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对备课工作不是十分的重视,认为语文教学反正都是针对一篇课文进行教学,全都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要知道,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不管是一个单元还是一节课,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教学层面,语文教材都不会将教学目标完全直接地浮现在同学的面前,教师和同学只能从教材的内容中挖掘和思索。因此,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做好准备,不能敷衍了事,应认真对待备课这一环节,这也是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的基本使命。
2 在对象上做好准备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严格遵循新课改要求,尊重同学的主体地位,并兼顾到各个层面的同学,尤其是优等生和学困生层面的。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和学习考核方面都必须要合计到全体同学,注意凹凸、难易、多少的分配,促进全班同学的整体进步。
3 在见解上做好准备
备课的原理具有一定的规律,但是教师更应注重创造力,在促进同学学习自主性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同学的差异性。所以,教师不应急于查看教学参照书,应先仔细钻研教材,在备课时反复地研读,自行分析和研究课文,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独到的见解,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再借鉴教学参照书,对自己的备课工作进行丰富和补充。
4 在流程上做好准备
高中语文教师应立足同学的实际语文基础,科学〔制定〕教学结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从新课导入开始,一环接一环地往下教。例如在讲解《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笔者对教学流程进行了科学的制定:①从"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代背景导入新课;②通读全文,理清刘和珍烈士事迹;③利用多媒体再现"三・一八'惨案,加强同学的直观感受;④分组讨论造成这一事件的成因是什么;⑤对同学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同学深入理解文章主题。通过这样的流程,可以看到整个教学思路的严谨和有序,能够促进同学进行积极的思索与探究,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同学的思维层次也在环环相扣、按部就班的教学流程中得到了〔拓展〕和提升。
2高中语文老师如何备课
1.关于教学思路制定
教学思路,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所酝酿、所制定的教学流程,即这节课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像文章动笔之先所勾勒出的一个大致框架一样。就阅读教学来说,我们用"思路'一词来概括对教学进行思索、进行安排的过程,也用它来分析已经完成的教学过程表现了什么样的思维走向。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中,教学思路制定的研究更加表现出其重要性。
如一位出色老师制定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块式教学思路:
a由《好汉歌》导入;b研读课文,评价金圣叹的评点;c投影图片,再次感受林冲形象;d质疑辩论,林冲是否英雄好汉;e小组讨论,推究林冲性格成因;f启发点拨,深入理解作品主题;g布置作业,完成《感受鲁达》。不难看出这样的教学思路,能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同学积极思维,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未定点,进行开放式专题性阅读教学,制定呈阶梯状的教学板块,便于纵深拓宽同学的思维。
2.关于相关话题的制定
如《陈奂生上城》制定的话题可以是:逆来顺受的、痛并快乐着的、新时期阿Q式的、小农思想严重的、乐观的、经商型的、了不起的、有经济头脑的主要是这个话题具有开放性,不把同学拘囿在对文本单一的解读。
3.关于训练点的制定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同学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学的宗旨和归宿就是为同学打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理解和运用两相比较,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一个人对祖国语言文字理解生活方式程度的反映,运用集中体现在每个人的表达上,一是口头,二是书面,没有一个好嘴巴,没有一手好文章,你是无法参加将来社会竞争的。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备课
一、备课时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是制定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才干明白教学要求,才干确保正确的教学方向,才干在教学中有所依据。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了解语文教学目标,针对某课文,要明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该节课中要使同学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
二、充分了解同学的实际状况
同学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体。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尊重同学的个性和独特性。对同学主体的研究和把握是教师如何组织课堂的前提和依据。教师要想教会同学,必须先了解同学,这样才干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课时教师要做到了解同学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状况,既了解一般状况,又了解各别差异。在深入了解同学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
三、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地教学,是采纳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同学学习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实习、学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教师一定要依据教材和同学的必须要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同学的基础上建构的,其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此外,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同学的心理,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总之,教师要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备好教学道具
教学道具是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道具教学,同学可以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道具,在激发同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同学掌握相关的知识。纵观当今教学,多媒体已成为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有趣。这就必须要教师在上课前把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师机、同学机、投影机、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调试好,并且在计算机中安装必备的教学和学习软件,以免在上课时丢三落四,耽误教学时间。只有这样,才干保证教学过程运行正常。
4高中语文教师怎样备课
备好课后课
课后备课要多样反思,如何反思?如何撰写教后录?结合施行,笔者以为教师要了解反思的面与撰写的切入点,明确撰写的支持路径,这样才有的放矢,求得教后录的高质量。
1.教学反思
依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反思: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显示与发掘。
从教学过程方面进行反思: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制定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常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从时间安排方面进行反思: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2.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出色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媒体的合理使用等。
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制定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必须的知识点,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补救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的谬误之处和同学反馈的差错处。如教师指导不到位,同学作业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错误、特别的错例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等。
改善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制定,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广泛阅读,充盈自己的知识宝库;熟读教材,认真备课,把握教学的重心;注重课堂施行,与同学对话,引导思维方向,使同学学有所得;教学之后的回忆必不可少,在反思中汲取第一手宝贵的经验。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