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24-2025 学年度(上)七校协作体 11 月高三联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B1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K39 Ca40
Zn65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
.2024 年中国“硬核科技”凸显中国新质生产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003 航母”外壳使用的镍铬钢属于金属材料
B.“雪龙二号”船载雷达系统所用的碳化硅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C.颗粒直径 1~100nm 的纳米氧化锌粉末属于一种胶体
D.一种高性能涂料的主要成分石墨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S2- 的结构示意图:
C.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D.NaCl 溶液中的水合离子:
3
.设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F 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98g H PO 和 H SO 的混合物中含 O 原子数为 4N
3
4
2
4
A
C.0.1mol Cl 与足量 H O 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1N
2
2
A
D.高温下,0.1mol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 H2 分子数为 0.15NA
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 CuSO 溶液除 H S气体:
Cu2+ +S2- = CuS ¯
4
2
B.向 AlCl3 溶液中滴入足量氨水:
Al3+ + 4OH- = [Al(OH)4 ]-
C.向 H218O中加入
Na2O
:
2H218O + 2Na O = 4Na+ + 4OH- +18 O2
2
2
2
D.向 Mg(HCO ) 溶液中滴加足量 NaOH 溶液:
3
2
Mg2+ + 2HCO3
-
+ 4OH- = Mg(OH)2 ¯ +2CO32- + 2H2O
5
.“价一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下图为氮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
A.工业上利用 a→b→c→d 的转化制硝酸
B.b 常温下可转化为 c,实现“氮的固定”
C.常温下 d 的浓溶液可保存在铝制容器中
D.e 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6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S ¾¾O ¾®SO3 ¾H
2
点燃
¾
2
O
¾®H2SO4
Na(s) ¾O2
¾
(g
¾
)® Na O (s) ¾C¾¾(g)® Na CO (s)
O
B.
C.
2
△
2
2
2
3
NaCl ¾N
¾
H H
¾
CO¾
(aq
¾
)® Na CO ¾C
¾
a(O
¾¾® NaOH
H)
4
3
2
2
3
D.SiO2 ¾H
¾
O
¾®H SiO ¾N
¾
aOH
¾¾® Na SiO (aq)
溶液
2
2
3
2
3
7
.①~⑥均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它们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如下表所示:
元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
+1
+2
-2
-1
-1、 +7
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nm
0.152
0.186
0.160
0.074
0.071
0.09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的原子半径是与它同主族的原子中最小
B.②与④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离子键
C.⑤、⑥的单质常温下均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H 比SiH 稳定原因:原子半径 C < Si ,键长 C - H < Si - H ,键能 C - H > Si - H
4
4
B. CO 、 CHCl 、HCHO 分子中均一定既有 σ 键又有 π 键
2
3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熔点和沸点越高
D.三氧化硫有单分子气体和三聚分子固体(
道类型相同
)两种存在形式,两种形式中 S 原子的杂化轨
9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力发电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电等都属于新能源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D.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0.通过理论计算方法优化了 P 和 Q 的分子结构,P 和 Q 呈平面六元并环结构,原子的连接方式如图所
1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Q 均为非极性分子
B.电负性: B < C < N
C.P 和 Q 分子中,C、B 和 N 杂化方式相同
D.1molP 和 1molQ 所含电子数目不相等
1
1.某新型漂白剂的结构如图所示,其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其中 X 与 Y 同周期,X 与 W 对应的简单
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 W、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 Z 和 X 两种元素可能形成非极性分子
B.简单离子半径: W > X
C.该新型漂白剂的结构中存在配位键
D.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大于 X 的主族元素有 3 种
1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燃烧热为890.3kJ×mol-1
,则表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 (g) + 2O (g) = CO (g) + 2H O(g) DH = +890.3kJ×mol-1
4
2
2
2
B.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混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aq) + OH- (aq) = H2O(l) DH = -57.3kJ×mol-1
H
C. H2 燃烧热为
2
85.8kJ×mol-1 ,则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H O(l) = 2H (g) + O (g) DH = +571.6kJ×mol-1
2
2
2
D.500℃、30MPa 下,将 0.5mol N 和 1.5mol H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 (g) ,放热 19.3kJ,
2
2
3
催化剂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 (g) + 3H (g) 2NH (g) DH = -38.6kJ×mol-1
2
2
3
5
00℃ 30MPa
1
3.氢气可将 CO 还原为甲烷,反应为 CO (g) + 4H (g) CH (g) + 2H O(g)。科研人员结合实验与计
2
2
2
4
2
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 Pt/SiO 催化剂表面上 CO 与 H 的反应历程,前三步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
2
2
2
在 Pt/SiO2 催化剂表面用“×”标注,Ts 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B.反应历程中活化能最小步骤的反应为:×OH +×H = H2O(g)
C.三步历程均为放热过程
D.已知断开 1molH—H 键、1molN—H 键、1mol N º 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 436kJ、391kJ、946kJ,则 N2
与 H 反应生成 NH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N (g) + 3H (g) 2NH (g) DH = -92KJ
2
3
2
2
3
1
4.科学家合成了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立方晶胞参数为 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为 N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体中与 Ca2+ 最近且距离相等的 C 有 8 个
B.晶体最简化学式为
KCaB6C6
2
.17´1032
C.晶胞中 B 和 C 原子构成的多面体有 14 个面
D.晶体的密度为
g×cm-3
a
3
× NA
1
5.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水系可逆 Zn - CO2 电池,将两组阴离子、阳离子复合膜反向放置分隔两室电解
+
OH-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液,充电、放电时,复合膜层间的 H O 解离成 H 和
2
(
)
A.a 膜是阴离子膜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HCOOH 2e
-
-
=
CO2
+2H+
-
C.电池工作时,复合膜层间的 H O 解离生成的 OH 向多孔 Pd 纳米片方向移动
2
D.外电路中每通过 1mol 电子,复合膜层间有 1mol H2O 解离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
6.(14 分)二氧化氧( ClO2 )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 Al 级广谱、安全、高效消毒剂。
(
1)Cl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ClO2 ________酸性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
(
(
2) Cl 与 ClO 均具有杀菌能力, ClO 杀菌效率是 Cl 的________倍。
2
2
2
2
已知杀菌效率是指单位质量的氧化剂得电子数目的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以下是 ClO2 的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 2NaClO + 4HCl ® 2ClO +Cl +2NaCl + 2H O
3
2
2
2
方法二: H C O + 2NaClO + H SO ® Na SO + 2CO +2ClO +2H O
2
2
4
3
2
4
2
4
2
2
2
完成下列填空:
①
②
方法一中,当有 0.1mol 电子发生转移时,参与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__mol。
方法二中,反应物 H C O ________(填序号)。
2
2
4
a.仅做氧化剂
b.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c.发生氧化反应
d.既未被氧化也未被还原
③
两种方法相比,________(填写“方法一”或“方法二”)制备的 ClO2 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器,其主
要原因是________。
(
4)实验室也可用氯酸钠( NaClO )和亚硫酸钠( Na SO )用硫酸酸化,加热制备二氧化氯,其化
3
2
3
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1
7.(14 分)亚硝酰氯(NOCl)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熔点: -64.5℃,沸点: -5.5℃,遇水易
水解。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
成。
简要步骤如下:实验开始时,关闭 K ,打开 K 、 K ,通入一段时间的氯气,直至三颈烧瓶中充满黄绿
1
2
3
色气体,关闭 K ,打开 K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装置 a 中滴入适量稀硝酸。待装置 C 锥形瓶内上方红
3
1
棕色气体完全消失时,关闭 K ,打开 K ,在三颈烧瓶中制备亚硝酰氯。
2
3
请回答:
(
(
(
(
1)装置 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稀硝酸体现的性质有________。
2)装置 B 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装置 C 中长颈漏斗作用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从安全或避免环境污染方面考虑,宜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
b.若不慎亚硝酰氯接触到皮肤,及时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
c.冰盐水温度可达 -10℃,所以装置 D 三颈烧瓶中会充满黄色气体 NOCl
d.装有无水 CaCl2 的干燥管作用是阻止水蒸气进入,避免亚硝酰氯水解
(
5)写出亚硝酰氯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
8.(13 分)钼系催化剂主要用于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中,从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 MoS、 V O 和
2
5
Al O )中提取比较贵重的金属钒和钼,工艺流程如下:
2
3
回答下列问题:
(
(
1)废催化剂先进行研磨后再焙烧,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
2)“焙烧”过程中 MoS、 V O 和 Al O 均转化为对应的钠盐,写出 MoS 转化为 Na MoO 的化学方程
2
5
2
3
2
4
式________。
(
(
3)混合气体 X 经过________溶液的处理后可以通入“沉铝”装置进行利用。
4)“滤渣”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
(
5)滤液①的主要成分有 Na MoO 、________、________。
2
4
6)“沉钼”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7)高温条件下,用 H 还原 (NH ) O×4MoO ×2H O 得到金属钼,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
4
2
3
2
_
1
_______。
9.(14 分) CdSnAs2 是一种高迁移率的新型热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Sn 为第 IVA 族元素,单质 Sn 与干燥 Cl 反应生成SnCl 。常温常压下SnCl 为无色液体,SnCl 空
(
2
4
4
4
间构型为________,其固体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
2) NH 、 PH 、 AsH 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
3
3
_
_______。
(
3)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
一种 Cd2+ 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1mol 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________mol,该螯合物
中 N 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
4)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的分数坐标。四方晶
系 CdSnAs2 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晶胞中部分原子的分数坐标如下表所示。
坐标原子
x
0
y
0
z
Cd
0
1
2
Sn
As
0
0
1
4
1
4
1
8
找出距离 Cd(0, 0, 0)最近的 Sn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坐标表示)。
2
024-2025 学年度(上)七校协作体 11 月高三联考化学答案
1
1
-5 ACBDC 6-10 BDAAD 11-15 CCBAD
6.(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4 分)
(
③
1)第三周期 VIIA 族 不是 (2)2.63 (3)①0.1 ②c
方法二 方法一中产生对环境有危害的氯气,而方法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对水体无污染(答出其中一点
即可得分)
△
(
4) 2NaClO + Na SO + H SO
2ClO +2Na SO + H O
3
2
3
2
4
2
2
4
2
1
7.(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4 分)
Cu +8H+ + 2NO3
-
= 3Cu2+ + 2NO +4H2O
酸性、氧化性
(
1)3
(
(
(
2)除去挥发出的硝酸及杂质 NO2 3NO + H O = 2HNO + NO
2
2
3
3)平衡体系内外压强,避免 C 中压强过大(答出平衡气压即可) (4)c
5) NOCl + 2NaOH = NaNO + NaCl + H O
2
2
1
8.(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3 分)
(
1)增大焙烧时与碳酸钠、 O2 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合理就给分)
焙烧
(
2) 2MoS+ 2Na CO + 5O
2Na MoO + 2CO + 2SO (条件不写扣 1 分)
2
3
2
2
4
2
2
(
(
3)饱和 NaHCO3 (4) Al(OH)3 (5) NaVO3 NaHCO3
NH4
+ 6H+ + 4MoO24- = (NH ) O×4MoO ×2H O ¯ +H O
+
6)
2
(沉淀号不写不扣分)
(7)1:12
4
2
3
2
2
1
9.(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4 分)
(
1)正四面体形;分子晶体 (2) NH 、 AsH 、 PH
NH 、 PH 、 AsH
3
3
3
3
3
3
æ
è
1
1 ö æ 1 1
4 ø è 2 2
ö
ø
(
3)6
、
sp2 ç ,0, ÷ ç , ,0÷
(写成小数也给分,每个 1 分,共 2 分)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