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0题)
1、北魏后期龙门石窟的代表洞窟有( )。
A.宾阳洞
B.古阳洞
C.莲花洞
D.石窟寺洞
【答案】 A
2、安格尔作品《大宫女》的艺术风格属于(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表现主义
D.现实主义
【答案】 A
3、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获得内在动力支持,并有情感体验,具有这种特征的学习方法是( )。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创新学习
【答案】 B
4、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 )被称为“农民的画家”。
A.米勒
B.扬·凡·艾克
C.丢勒
D.老彼得·勃鲁盖尔
【答案】 D
5、黄老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开设“微电影”课程,让学生组成摄制小组,合理分工,创作出一批富有校园生活特色的微电影作品,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 )。
A.接受学习
B.合作学习
C.掌握学习
D.个别学习
【答案】 B
6、下列颜色中,属于间色的是( )
A.红
B.蓝
C.黄
D.橙
【答案】 D
7、()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环境教育
B.历史教育
C.艺术教育
D.科学教育
【答案】 C
8、王老师将当地的草编工艺引入课堂,开发了“魅力草编”课程,引导高中生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多种形式的编织作品。该课程是( )。
A.基础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B
9、吴老师对《黑白撕贴画》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该课教学目标的是( )。
A.感受黑白撕贴画的艺术特点,了解黑白灰关系的基本处理方法
B.在撕撕、贴贴地过程中,认识、理解画面黑白灰的对比原理
C.运用形式美法则,快乐涂画,大胆描绘与表现
D.养成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
【答案】 D
10、依据新课标理念,美术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师生
D.课代表
【答案】 A
11、《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忒》是古希腊雕刻中第一件全裸女性人体雕像,其作者是( )。
A.普拉克西特列斯
B.皮弗格拉斯
C.米隆
D.菲迪亚斯
【答案】 A
12、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性画家是( )。
A.库尔贝
B.达维特
C.德拉克洛瓦
D.安格尔
【答案】 C
13、立体主义绘画的标志性作品《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 )。
A.康定斯基
B.莫奈
C.丢勒
D.毕加索
【答案】 D
14、对于普通高中美术教学认识正确的是( )。
A.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模块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
B.在美术创作教学中,也应当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与范画画得一样
C.教师应使用好美术教科书,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
D.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
【答案】 A
15、“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度的美。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如机关枪一般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这是( )的。
A.印象主义
B.立体主义
C.未来主义
D.后印象主义
【答案】 C
16、“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 )。
A.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B.关注每一位学生
C.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习成效
D.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答案】 B
17、王老师在《写意花鸟画小品》一课中亲自为学生现场画了一幅写意花鸟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王老师在此课中运用的解决教学难点常用的方法是()。
A.直观演示法
B.温故知新法
C.分解组合法
D.重点启发法
【答案】 A
18、印象主义著名画家马奈的代表作是( )
A.《舞台上的舞女》
B.《草地上的午餐》
C.《桥上的少女》
D.《瓦平松的浴女》
【答案】 B
19、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称作( )。
A.美术表现
B.美术创作
C.美术批评
D.美术行为
【答案】 C
20、麦积山石窟位于我国( )。
A.云南省
B.河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答案】 C
2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性质”部分与“激发创新精神”搭配的短语是( )。
A.提高生活品质
B.弘扬人文精神
C.增强实践能力
D.促进身心健康
【答案】 C
22、属于波普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毕加索
B.德库宁
C.安迪.沃霍尔
D.蒙德里安
【答案】 C
23、下列选项中,对“明暗交界线”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背光面与阴影相交界的部分
B.受光面与高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C.受光面与背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D.背光面与反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答案】 C
24、美术欣赏的一般过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 )。
A.共鸣
B.想象
C.评价
D.欣赏
【答案】 C
25、王老师在上“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时,给学生展示完作品后,要求全班同学对展示作品进行临摹,以提高美术实践能力。王老师的做法( )。
A.有利于帮助学生发展特长
B.违背了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的要求
C.没有达到“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学习要求
D.这是一种精英教育模式,值得提倡
【答案】 C
26、“壁薄如蛋壳,表面黑亮如漆”的蛋壳黑陶属于()文化的代表。
A.半山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龙山文化
【答案】 D
27、某教师在课堂上尝试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教学,以引导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作品进行深度思考。下列做法中,合适 的是()
A.把课堂交给学生,并在结束前让学生分小组汇报
B.围绕关键问题,指引学生分组探究,并和学生进行讨论
C.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D.教师讲解最前沿的艺术观点,并让学生进行识记和掌握
【答案】 B
28、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 A
29、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现代媒体艺术”教学活动的是( )。
A.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
B.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加工处理
C.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
D.要求学生用胶片摄影,并用显影和定影的方式在暗房中自己冲印照片
【答案】 D
30、电子档案袋是一种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以下属于电子档案袋评价体现的基本内容是( )。
A.学生学习活动、学习行为的记录
B.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C.学生上课提问情况
D.学生上机次数
【答案】 A
31、古希腊艺术通常分为荷马时期、( )、( )、希腊化时期。
A.中王国时期、古王国时期
B.古风期间、中王国时期
C.古风时期、古典时期
D.古王国时期、古典时期
【答案】 C
32、对“明暗交界线”理解正确的是( )。
A.背光面与阴影相交界的部分
B.受光面与高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C.受光面与背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D.背光面与反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答案】 C
33、按照设计的目的不同,可将设计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 )。
A.服装设计
B.园林设计
C.环境设计
D.室内设计
【答案】 C
3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石膏造型工艺制作》一课的教学内容是( )。
A.了解石膏的性质,掌握操作方法
B.自由形体的造型设计制作
C.造型能力和工艺技术相结合
D.了解石膏的主要成分
【答案】 D
35、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于初中一年级《校园招贴》一课对学生作品评测的是( )。
A.创意是否新颖
B.主题是否突出
C.要素是否完备
D.创作是否快速
【答案】 D
36、《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依据美术学科媒材特性和技法特点划分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本课程按照美术门类将学习内容划分为( )个学习模块。
A.六
B.七
C.八
D.九
【答案】 B
37、高中美术教学内容5个模块系列是( )。
A.美术鉴赏、油画、国画、版画、设计
B.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C.素描、色彩、摄影、摄像、电脑
D.写生、参观、演示、示范、社团
【答案】 B
38、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 )绘画的代表人物。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
【答案】 B
39、绘画艺术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是艺术语言、形式结构、艺术形象及( )。
A.物质媒介
B.表现形式
C.空间透视
D.色彩关系
【答案】 A
4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教师教的本质在于主导教学,是教学中的执行者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教学方法的技术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是教学方法的新主流
D.积极与消极的情感对认识都具有动力功能
【答案】 B
4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是( )。
A.提高学生技能的学习
B.培养学生审美品味的能力
C.注重美术语言和发展规律的学习
D.增加美术课程的多样化
【答案】 C
4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目的的是( )。
A.完善教学管理
B.促进学生学习
C.改进教学方法
D.提高教师地位
【答案】 D
43、硼酸作为眼用制剂中的
A.渗透压调节剂
B.增溶剂
C.抑菌剂
D.助悬剂
E.黏度调节剂
【答案】 A
44、斑蝥应采用
A.米炒
B.土炒
C.砂炒
D.蛤粉炒
E.滑石粉炒
【答案】 A
45、在体温下能软化并可缓慢溶解于分泌液中的栓剂基质是
A.半合成山苍子油酯
B.甘油明胶
C.半合成椰子油酯
D.可可豆脂
E.半合成棕榈油酯
【答案】 B
46、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 )。
A.嘉靖时期
B.万历时期
C.康熙时期
D.雍正时期
【答案】 C
47、义务教育阶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延伸到高中课程标准后变为“( )”内容系列。
A.现代媒体艺术
B.绘画·雕塑
C.美术鉴赏
D.书法·篆刻
【答案】 C
48、谢老师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拍照,在肯定学生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这一评价方式是( )。
A.选拔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过程性评价
【答案】 C
49、下列选项中,倡导“南北宗论”的中国画家是( )。
A.董其昌
B.张彦远
C.石涛
D.谢赫
【答案】 A
50、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下列选项中, 对美术课程总目标维度划分正确的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内容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C.“知识与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D.“知识与思维”“内容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答案】 A
51、教学反思的内容不包括( )。
A.教学观念
B.教学方式
C.教学内容
D.学生成绩
【答案】 D
52、下列药物可采用水作润湿剂的是
A.具有一定黏性的药物
B.不耐热的药物
C.易溶于水的药物
D.易水解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53、中国画家中,注重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的是( )。
A.刘海粟
B.徐悲鸿
C.林风眠
D.丰子恺
【答案】 B
5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分目标中内容的是( )。
A.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B.体验造型活动的兴趣
C.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D.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
【答案】 D
55、某教师在讲《铅笔淡彩》一课时,发现近半数学生没有带绘画工具,这种情况下,较为恰当的教学策略是( )。
A.按原计划继续教学
B.主要由教师演示
C.适当调整内容,改为合作学习
D.改为作品欣赏教学
【答案】 C
56、林老师在讲授民间剪纸时, 现场剪了三件不同样式的作品并让学生参照练习, 该教学方法属于( )。
A.示范教学法
B.案例教学法
C.角色扮演法
D.头脑风暴法
【答案】 A
57、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篆刻”模块教学内容的是
A.墨法
B.刀法
C.篆法
D.章法
【答案】 A
58、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的分类方式是( )。
A.学习领域和学习单元
B.学习领域和学习科目
C.内容系列和科目
D.内容系列和模块
【答案】 D
59、明代吴门画派兴于( ),成于文徵明。
A.唐寅
B.沈周
C.仇英
D.吴宽
【答案】 B
60、“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处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 )和( )的学习领域。
A.设计意识实践能力
B.设计意识动手能力
C.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D.创新意识动手能力
【答案】 A
61、下列属于张旭狂草作品的是( )。
A.《兰亭序》
B.《祭侄文稿》
C.《古诗四帖》
D.《鸭头丸帖》
【答案】 C
62、王老师上《泥像体验——为“最爱之人”塑像》课,尝试项目化教学并设想了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根据小组分到的主题,探究不同职业人群的着装特点
B.按照教师的要求,归纳泥像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技法
C.探究主题性泥像创作是如何构思、塑造并表达情感的
D.分析雕塑制作过程中人头像的结构特征和肌肉组成
【答案】 C
63、在混悬剂中起润湿、助悬、絮凝或反絮凝作用的附加剂
A.反絮凝剂
B.助悬剂
C.稳定剂
D.润湿剂
E.絮凝剂
【答案】 C
64、美术教师设计课堂导人要注意( )。
A.针对性和趣味性
B.丰富性和广泛性
C.新颖性和社会性
D.启发性和科学性
【答案】 A
65、以下选项中,符合义务教育第四学段“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要求的是( )。
A.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
B.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
C.灵活运用雕、刻、塑等基本雕塑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D.了解不同媒材的特性,制作有主题或有用的工艺品
【答案】 D
66、汉代流传至今的碑刻有数百种,最能代表汉代书法成就的是( )。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篆书
【答案】 C
67、“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人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 )、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A.应用性
B.实用性
C.创新性
D.科学性
【答案】 A
6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学作用的是( )
A.引起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
B.增强教学功能,改造和丰富教学目标体系
C.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D.凸显现代与传统教学媒体、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 C
69、传统的“师徒制”绘画教学体现的教学模式是( )。
A.个别化教学模式
B.程序化
C.一般发展教学模式
D.探究式教学模式
【答案】 B
70、下列能提取含1个a-OH的恩蒽醌的溶剂是
A.5%的Na2CO3溶液
B.5%的NaHCO3溶液
C.5%的NaOH溶液
D.1%的NaOH溶液
E.1%的NaHCO3溶液
【答案】 C
71、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浮雕的设计者是( )。
A.多纳泰罗
B.吉贝尔蒂
C.米开朗基罗
D.布鲁内莱斯基
【答案】 B
72、在每一次的考试中李老师都会把学生的过往成绩与其该次成绩进行比较,来分析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的成长,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诊断性评价
B.个体差异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分析评价法
【答案】 B
73、硼酸作为眼用制剂中的
A.渗透压调节剂
B.增溶剂
C.抑菌剂
D.助悬剂
E.黏度调节剂
【答案】 A
74、吴老师在《小伙伴》一课即将结束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桌之间互相评价,再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吴老师对同学们本课完成的作品进行总体评价,并且要求学生把作品带回家,让家长进行评价。吴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是( )。
A.多主体评价
B.自我评价
C.表现性评价
D.教师评价
【答案】 A
75、下列选项中,对美术教学“档案袋评价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
A.一种质性评价方法
B.一种综合性评价方法
C.一种搜集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重要资料的方法
D.一种归档留存少部分优秀学生作品的方法
【答案】 D
76、新课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强调( )。
A.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B.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D.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答案】 C
77、“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句话凸显了教学情境中应注重()。
A.创设问题情境
B.情感性
C.借助多媒体
D.故事性
【答案】 B
7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反思方法的是( )。
A.写反思日记
B.修改学生作业
C.与其他教师讨论交流
D.进行行动研究
【答案】 B
79、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是一种( )。
A.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B.选择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C.探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D.探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应用的过程
【答案】 A
80、下列选项中,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设计学习
D.探究学习
【答案】 D
81、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获得内在动力支持,并有情感体验,具有这种特征的学习方法是( )。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创新学习
【答案】 B
8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画家的是( )。
A.丢勒
B.鲁本斯
C.扬·凡·埃克
D.老彼得.勃鲁盖尔
【答案】 A
8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书法·篆刻”内容系列成就标准的是()
A.恰当地使用书法或篆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
B.识别三种以上的书体,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C.初步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规范或篆刻的一般技法
D.创立两种以上的书体或篆刻形式,形成自己的风格
【答案】 D
84、在美术门类中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雕塑
B.书法
C.工艺美术
D.绘画
【答案】 D
85、明代中期逐步取代浙派在画坛上霸主地位的是( ),此画派因地域而得名。这一画派由画家沈周首先开创,他们师法元人,远追唐宋名家,形成了自己的画风。
A.江夏派
B.院体派
C.皖派
D.吴派
【答案】 D
86、美术与现代科技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 )。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现代媒体艺术
【答案】 D
87、在交流与讨论中,( )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A.头脑风暴
B.同步讨论
C.辩论
D.合作性讨论
【答案】 D
88、 提出“素描写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观点的艺术家是()
A.林风眠
B.张大千
C.齐白石
D.徐悲鸿
【答案】 D
89、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学实施描述错误的是( )。
A.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教学阶段
B.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保障
C.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
D.教学实施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答案】 B
90、“扬州八怪”中擅长画兰、竹且作风狂放的画家是()。
A.金农
B.黄慎
C.罗聘
D.郑燮
【答案】 D
91、美术创作分为体验活动、( )与传达活动,三者在美术创作中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
A.构思活动
B.实践活动
C.整合活动
D.思考活动
【答案】 A
92、圣礼拜堂的建筑风格属于( )。
A.罗马式
B.拜占庭式
C.哥特式
D.巴洛克式
【答案】 C
93、在为《服装色彩搭配》一课设计“导入”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 )。
A.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
B.能否完成教学目标
C.教学手段是否新颖
D.时间能否不超过5分钟
【答案】 A
94、版画是通过制版来印制作品的一种绘画样式,制版的材料和方式有多种。依据印刷方式,最常见的类型是( )。
A.凸印版画
B.凹印版画
C.平印版画
D.漏印版画
【答案】 A
9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媒体艺术模块学习内容的是( )。
A.摄影
B.数码绘画(编的选项)
C.电脑设计
D.行为艺术
【答案】 D
96、中国古代佛教兴盛,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佛像石窟,其中被称为“中国古代彩塑博物馆”的石窟是( )。
A.龙门石窟
B.麦积山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云冈石窟
【答案】 B
97、下列不属于希腊瓶画的三种风格的是( )
A.刻绘风格
B.黑绘风格
C.红绘风格
D.东方风格
【答案】 A
98、卢老师拜当地的彩塑艺人为师,把雕塑艺术引入课堂,指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文化景点,集体创作有场景,道具和多个人物的雕塑作品。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这是( )。
A.基础课程
B.校本课程
C.专业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B
99、下面有关平行透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样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低远高
B.不同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低远高
C.同样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高远低
D.不同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高远低
【答案】 C
100、以下不属于新课程标准内涵的一项是( )。
A.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内容
B.课程标准规定了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
C.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同模块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D.课程标准指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答案】 A
101、关于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是( ) 。
A.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B.课标中的“学业质量”
C.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程度
D.作品的完整性和创意性
【答案】 B
102、在美术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采用一定方法手段使学生进入教学情景,这一教学环节被称为( )
A.演示技能
B.传授新知
C.展示评价
D.导入新课
【答案】 D
103、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可单用的是
A.醋大黄
B.清宁片
C.酒大黄
D.大黄炭
E.熟大黄
【答案】 B
104、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独创性与艺术特色是( )
A.艺术风格
B.艺术语言
C.艺术本体
D.艺术创作
【答案】 A
105、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你认为哪个不合适?( )
A.“不错。你的作品很有特色!”
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多了,赶紧改!”
C.“画得很不错,如果再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将会更加出色!”
D.“你的这件作品太有想象力了!”
【答案】 B
106、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以下说法合适的是( )。
A.“作品用色太脏,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课!”
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多了,赶紧改!”
C.“画得很不错,如果再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将会更加出色!”
D.“你的这件作品太缺乏想象力!”
【答案】 C
107、《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 )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
A.教学建议
B.学习活动建议
C.活动建议
D.教学实施建议
【答案】 B
108、张老师为每位学生建立学生档案袋,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由此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张老师的评价方式属于( )。
A.绝对评价
B.定量评价
C.质性评价
D.相对评价
【答案】 C
109、《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一课中,下列最适合作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是( )。
A.了解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
B.学会油画的创作方法
C.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D.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家的作品
【答案】 C
110、形成教学个性及教学艺术性的重要基础,促进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基本条件是()。
A.教师的教学经验、智慧和风格
B.学生的基础水平、智慧和性格
C.学校的教学水平、硬件和环境
D.教师的学历水平、能力和性格
【答案】 A
111、提出“美在民间永不朽”的是( )。
A.郭沫若
B.齐自石
C.张大千
D.徐悲鸿
【答案】 A
112、教师确定教学方法最重要的依据是( )。
A.教师特长
B.教学目标
C.模块特性
D.教学技术
【答案】 B
113、被称为“立体的诗篇,凝固的画卷"的欧洲宫殿建筑是( )
A.卢浮宫
B.克里姆林宫
C.凡尔赛宫
D.奎里纳勒宫
【答案】 C
114、( )表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不同,仿佛是梦境或潜意识,如达利的《内战的预感》。
A.野兽主义
B.未来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立体主义
【答案】 C
115、在《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一课中,张老师组织学生研究校外博物馆的中国画,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验到中国画的精髓。张老师的教学方法是()。
A.情境法
B.实践指导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
【答案】 C
116、教材的编写应依据( )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以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
A.课程标准
B.教学目标
C.美术课程总目标
D.教学内容
【答案】 C
117、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创作原则的画派是
A.岭南画派
B.金陵画派
C.新安画派
D.长安画派
【答案】 D
118、斑蝥应采用
A.米炒
B.土炒
C.砂炒
D.蛤粉炒
E.滑石粉炒
【答案】 A
119、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 )。
A.眼界和思路
B.愿望与兴趣
C.感受和体验
D.效率和感受
【答案】 A
120、视点与两个水平距点形成的三角形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答案】 B
121、南宋时期在减笔人物画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是( )。
A.梁楷
B.陈居中
C.李嵩
D.苏汉臣
【答案】 A
122、下列选项中,属于19世纪欧洲雕塑家的是( )。
A.米开朗基罗
B.基布尔提
C.罗丹
D.多纳太罗
【答案】 C
123、下列不属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的是( )
A.根据课标要求、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特点
B.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认知水平
C.根据学校的特点
D.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答案】 C
124、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课要求是()。
A.必修科目
B.选修科目
C.由地方规定
D.学校自行确定
【答案】 A
125、美术是以( )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
A.视觉感受
B.视觉体验
C.审美情趣
D.视觉形象
【答案】 D
126、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一些措施,观察、记录和测定美术教育教学现象的变化与结果,此种研究方法称为( )。
A.实验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田野研究法
【答案】 A
127、对实用的或观赏的人工制品进行计划和制作的活动和出于实用的或观赏的目的创造人工制品的技艺活动属于( )。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C
128、李老师在上《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一课时,将现代中国画作品与古代中国画作品放在一起,让同学们体会不同时代背景下美术作品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比较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发现法
【答案】 A
129、下列选项中,对美术技法教学示范不恰当的要求是( )。
A.应当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B.应体现程序性
C.应限制在20分钟内
D.应考虑学习材料的限制
【答案】 C
130、美术教材应当具有( ),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A.地方性限制
B.开放性
C.地方性选择
D.统一性限制
【答案】 B
131、热原致热的活性中心为
A.磷脂
B.脂多糖
C.蛋白质
D.核酸
E.生物激素
【答案】 B
132、在混悬剂中起润湿、助悬、絮凝或反絮凝作用的附加剂
A.反絮凝剂
B.助悬剂
C.稳定剂
D.润湿剂
E.絮凝剂
【答案】 C
133、留存至今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
A.圆明园
B.拙政园
C.个园
D.颐和园
【答案】 D
134、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人手的绘画教科书是( )。
A.《程氏墨苑》
B.《芥子园画传》
C.《顾氏画谱》
D.《十竹斋画谱》
【答案】 B
135、19世纪英国画家( )的风景画,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代表作为《干草车》。
A.康斯特布尔
B.威尔逊
C.苏里科夫
D.透纳
【答案】 A
136、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创作心理要素的是( )。
A.记忆
B.语言
C.技巧
D.夸张
【答案】 A
137、下列不属于美术特点的是?( )
A.造型性
B.视觉性
C.时间性
D.静态性
【答案】 C
138、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是( )。
A.维登
B.凡·代克
C.丢勒
D.波斯
【答案】 C
139、摄影作品在( )上可分为:人物摄影、风光摄影、动物或静物摄影等。
A.形式
B.题材
C.技法
D.功能
【答案】 B
140、新课程改革下对于教学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B.美术课程只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就可以了
C.评价的目的就是鉴别、区分好与坏
D.评价的结果不是最终追求的目的,我们是要从评价中体会学生思想意识发生变化的整个过程
【答案】 D
141、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一段的程序和方法是( )
A.讨论一观察一解释一评价
B.描述一分析一思考一归纳
C.观察一分析一反思一归纳
D.描述一分析一解释一评价
【答案】 D
142、圣索菲亚大教堂是( )建筑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A.巴西利卡
B.罗马式
C.拜占庭
D.哥特式
【答案】 C
143、常以仕女和瓶花入画的近现代画家是( )。
A.张大千
B.林风眠
C.李可染
D.傅抱石
【答案】 B
144、美术教师课前让学生自主地收集美术资源,对于不同美术分类有基本的了解。这属于哪种学习方法( )
A.探究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接受学习
【答案】 B
145、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西班牙( )流派的代表人物。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立体主义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A
146、不适合作为初中生“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评价要点的是( )。
A.初步了解设计的形式原理和过程
B.能够自主设计,具有专业创新性
C.熟练、灵活、安全地运用工具
D.了解设计中不同媒材的特性
【答案】 B
147、冯老师任教的学校没有陶艺设施,于是他发明了一种“纸陶艺”,即用废纸搓成条,盘筑成各种形状的“陶艺”作品,深受学生欢迎。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
A.教学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学智慧
【答案】 D
148、李嵩是宋代著名的( )画家。
A.山水画
B.风景画
C.历史画
D.风俗画
【答案】 D
149、安格尔作品《大宫女》的艺术风格属于(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表现主义
D.现实主义
【答案】 A
150、以下是高中美术课程总目标的部分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