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高考生物压轴训练一十五.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10120097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206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高考生物压轴训练一十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2025年高考生物压轴训练一十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 年高考生物压轴训练 15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1 .实验发现,老鼠受到脚下电击时会表现出恐惧和不安。通过脚下电击+苯乙酮气味(类似水果味)可建 立老鼠对苯乙酮气味的恐惧反射,且他们刚出生的子代也表现出对苯乙酮气味的恐惧反射。进一步研究 发现,此类老鼠鼻子内有负责感知苯乙酮气味的受体,该受体基因(Olfr151 基因)的启动子位置甲基 化水平较低,导致该基因高表达,从而对该种气体形成高敏感性与恐惧的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 的是 ( ) A .Olfr151 基因启动子的高水平甲基化修饰会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B .亲代 Olfr151 基因的甲基化修饰通过遗传影响后代表型 C .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基因甲基化修饰也可遗传给子代 D .Olfr151 基因的甲基化修饰使启动子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2 .对图中潮霉素抗性基因和 psy 基因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转录时,RNA 聚合酶兼有催化断裂氢键和形成磷酸二酯键功能 B .转录时,两个基因转录时 RNA 延伸方向均为 5 ′→3 ′ C .转录时,碱基配对发生差错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 .UGA 是终止子,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编码硒代半胱氨酸 3 .据《自然》杂志报道,REST 蛋白能阻断 MicroRNA 的表达。MicroRNA 是一类单链非编码的 RNA , 能阻止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研究发现 MicroRNA 中的 MicroRNA - 21(或者称 miR - 21)会抑制胚胎 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关键的自我更新调节因子 Oct4、Nanog 、Sox2 和 c - Myc 的表达丧失有关。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MicroRNA 可能通过调控基因的翻译发挥作用 C .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旺盛时 REST 蛋白的表达量较低 D .关键的自我更新调节因子 Oct4 能抑制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4 .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图,其中①~⑤表示不同过程。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 胞融合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A .两技术都打破了生殖隔离,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B .两技术分别体现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 .图中②过程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常用PEG 诱导 D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无需进行①③过程是其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唯一区别 5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 素血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除胰岛素外,胰高血糖素、 甲状腺激素等也参与调节血糖浓度 B .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直接原因可能是部分胰岛素无法与受体正常结合 C .运动和药物可降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症状 D .胰岛素抵抗的出现是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反馈调节的结果 6 .如图为 3 名产妇羊水中胎儿细胞性染色体检测的结果(所取的胎儿细胞不分裂)。探针与 X 染色体特定 DNA 序列结合后,经激发呈绿色,探针与 Y 染色体特定 DNA 序列结合后,经激发呈红色。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 A .可将连接荧光分子的单链 DNA 或 RNA 作为探针,检测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 .胎儿 a 的母亲可能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发生了X 染色体的异常分离 C .胎儿 b 的染色体数目正常并不意味着其不携带致病基因且不患遗传病 D .胎儿 c 的父亲或母亲在减数分裂 Ⅰ后期发生了X 染色体的异常分离 7.染色质由DNA 和组蛋白等物质构成,组蛋白乙酰化会调控基因的表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 .由图甲可知,a 过程使组蛋白与 DNA 结合的紧密程度降低,利于相关基因的转录 B .图甲中组蛋白的乙酰化属于表观遗传,a 、b 过程可能发生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 C .图乙所示过程对应图甲中过程 d ,c 与d 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D .图乙中多个结构 e 沿着 mRNA 由 m 向 n 移动,可迅速合成大量相同的蛋白质 8 .如图是动作电位在有髓神经纤维上传导模式图。构成髓鞘主要成分的脂质膜是不允许带电离子通过的。 只有在髓鞘中断的郎飞结处,离子才能跨膜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兴奋在有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只能从一个郎飞结跳跃式传导至下一个郎飞结 B .推测与无髓神经纤维相比,同等条件下有髓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更慢 C .有髓神经纤维受刺激时,Na+内流只发生在郎飞结处 D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9 .与水稻轮作的油菜常常会由于积水导致根系缺氧、光合速率下降,造成减产。对油菜进行淹水处理, 测定有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气孔导度 胞间 CO2浓度 光合速率 1 叶绿素含量 0.86 1 气孔导度 0.99 0.90 1 3 胞间 CO2浓度 - 0.99 - 0.93 - 0.99 1 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程度。表中数值为相关系数(r),当|r|越接近 1 ,相关越密切。r>0 时,两 者呈正相关;r<0 时,两者呈负相关。 A .淹水时,油菜根部细胞利用丙酮酸产酒精,酒精积累会对植株产生毒害 B .水稻根部部分细胞程序性死亡形成通气腔隙,利于植株进行有氧呼吸 C .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气孔导度的增大是由于光合速率上升 D .综合分析表中数据,推测除 CO2外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油菜光合速率 10 .ABO 血型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血型系统。ABO 血型受 9 号染色体上 3 个复等位基因(IA 、IB和 i)的 控制,组成 6 种基因型(IA IA 、IAi 、IB IB 、IBi 、IA IB 、ii)和 4 种表型(A 型、B 型、AB 型和 O 型)。 同侧 AB(CisAB)血型是一种稀有的异常血型遗传,基因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IA 、IB和 i 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三个基因可能会因基因突变相互转化 B .CisAB 血型是由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形成 C .正常的 AB 型个体与O 型个体婚配,后代有 A 型或 B 型两种血型 D .CisAB 血型个体与O 型个体婚配,后代有 CisAB 型或 O 型两种血型 11 .研究发现果蝇复眼的一种感光细胞同时释放组胺和乙酰胆碱两种神经递质,其中组胺与精细的运动视 觉信号传递有关,乙酰胆碱则通过作用于伞形神经元来调节昼夜节律,其形成的突触结构及作用机理如 图。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感光细胞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不需要 ATP 提供能量 B .感光细胞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突触间隙适宜的组胺浓度 C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D .感光细胞“一细胞、两递质 ”有利于高效分离视觉信号,确保视觉形成和生物节律的控制 12 .下表为不同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同化量在生产(P:生长、发育和繁殖)与维持(R:呼吸作用)之 4 间的分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P 占同化量的比例(%) R 占同化量的比例(%) 棉鼠(恒温食草动物) 13 87 红狐(恒温食肉动物) 4 96 狼蛛(变温食肉动物) 25 75 豌豆蚜虫(变温食草动物) 58 42 A .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等于 P 、R 及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之和 B .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的 P 占比低是由于捕获食物的过程耗能多 C .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的 R 占比高是由于分配更多能量维持体温 D .P 与 R 的比例不仅随环境资源改变,还受种间关系变化的影响 13 .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连续分裂 2 次形成 4 个子细胞过程中DNA 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 .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且所有 DNA 的两条链被32P 标记,则在不含 32P 的培养液中分裂,4 个子细 胞中每个细胞的所有染色体都含 32P B .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且所有 DNA 的一条链被32P 标记,则在不含 32P 的培养液中分裂,4 个子细 胞中有一半所有染色体均含 32P C .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且一条染色体 DNA 的两条链被3H 标记,则在不含 3H 的培养液中分裂,4 个子细胞中只有 1 个细胞含 3H D .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且所有 DNA 未被标记,在含 3H 的培养液中分裂,则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 中所有 DNA 均含 3H 14 .酱油是以大豆(有时添加小麦、大麦、米)作为原料,在高盐浓度下经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调味品。 参与酱油发酵的微生物有乳酸菌和酵母菌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酱油的营养成分和独特风味是原料在各种微生物分泌的酶作用下产生的 B .高浓度盐溶液可抑制酱油发酵过程中杂菌的生长,防止酱油腐败变质 C .乳酸菌在线粒体内可将葡萄糖分解成小分子有机酸如乳酸等风味物质 D .酵母菌是能以多种糖类作为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的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15 .在澳洲北部的沿海地区,有一片世界上最古老的热带雨林,雨林中见血封喉树的树干能分泌剧毒的汁 液,使自己免遭其他生物啃食,看似无懈可击。但每到季风季节,数百只群辉椋鸟会在其树冠处筑巢, 它们以见血封喉树的果实为食,一年能排出近 250 公斤粪便,粪便里含有的化学毒素会使见血封喉树的 周围寸草不生,并且毒素会渗透至树根,沿着树干输送到每一片叶子,使树冠枯败,最终导致见血封喉 5 树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见血封喉树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只流向分解者和下一个营养级 B .群辉椋鸟的存在加快了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化学毒素作为化学信息调节见血封喉树与其他植物的种间关系 D .见血封喉树的死亡能够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出现腾出空间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 (多选)16.单个基因的前体mRNA 既可能有外显子被跳过的可变剪切,也可能有内含子被保留的可变剪 切,从而产生多种成熟的 mRNA 。马铃薯的 St - RS31 前体mRNA 可剪切出如下 3 种 mRNA ,在黑暗 条件下 mRNA1 的含量显著下降、mRNA3 的含量显著上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mRNA 上的起始密码子是由DNA 上的启动子转录而来 B .mRNA3 编码的多肽链的长度长于 mRNA1 和 mRNA2 C .外界环境因素会影响 mRNA 的可变剪切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D .内含子、外显子的突变都可能改变基因的表达,改变生物的性状 (多选)17 .大气氮沉降是指大气中的含氮化合物通过降水和降尘被输入到土壤或水体中,对植物生产力 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等造成不良影响。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微小变动会对 碳平衡产生巨大影响。研究者通过模拟实验在植物多样性和大气氮沉降(图中的氮添加模拟氮沉降环境) 背景下对某草地生态系统开展相关研究,如图 1 、图 2 所示。科研人员对高多样性植物群落也进行了相 关研究,结果如图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6 A .图 1 实验目的是探究植物低多样性条件下,氮添加和适度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 响 B .适度放牧可增加植物光合产物对地下部分的投入,缓解了氮沉降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的不良影 响 C .温室效应加剧会加速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属于正反馈调节 D .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提高植物多样性和适度放牧可以保护土壤的有机碳库 (多选)18 .为增加油菜种子含油量,科研人员尝试将酶 D 基因(图甲左)与叶绿体转运肽(引导合成的 蛋白质进入叶绿体)基因(图甲右)连接,构建融合基因后导入 Ti 质粒(图乙),最终获得转基因油菜 品种,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 Cla Ⅰ切割酶 D 基因和转运肽基因所在片段,再利用DNA 连接酶连接获得融合基因 B .用 Xba Ⅰ和 Sac Ⅰ 同时切割融合基因所在片段和载体片段,连接后获得重组 Ti 质粒 C .将油菜细胞接种在含卡那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上筛选成功导入融合基因的细胞 D .转基因油菜的酶 D 基因只表达于含叶绿体的细胞,并在叶绿体内转录、翻译 (多选)19 .在消杀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时,喷施了易在生物体内残留的杀虫剂 Q ,一段时间后,在 该草原不同的生物种类中均监测到 Q 的存在,其含量如图所示(图中数据是土壤及不同营养级生物体 内 Q 的平均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Q 含量的变化表现为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递增,Q 含量增加 B .一年生植物中 Q 含量比多年生植物含量要少 C .若该草原生态系统演替为荒漠,则影响演替过程的关键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的减弱 D .若长期喷杀虫剂 Q 会导致害虫发生抗杀虫剂 Q 变异,最终破坏草原生态平衡 (多选)20 .厚壳玉黍螺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捕食者,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小,喜食各种藻类尤其是浒苔。 藻类种数与厚壳玉黍螺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7 A .若将厚壳玉黍螺迁入一个新的没有天敌的海域,则其种群数量会呈“J ”形增长 B .须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厚壳玉黍螺进行密度调查,同时需要注意标记物不能影响厚壳玉黍螺的行动能 力 C .浒苔可能为潮间带藻类的优势物种,随着它被捕食,所腾出的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其他藻类生长 D .浒苔所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 10%~20%流向了厚壳玉黍螺 三.解答题(共 5 小题) 21 .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生菜是植物工厂常年培 植的速生蔬菜,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工厂经常选用红蓝光组合 LED 灯培植生菜,主要原因是光合色素主要吸收 。 光为生菜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又能作为信号调控生菜的 。 (2)在光下培植生菜时,培养液中必须含有各种必需 ,还需定时向营养液通入空气, 目的是 。 (3)将培植区的光照/黑暗时间设置为 14h/10h ,研究温度对生菜成熟叶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结果如图,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比呼吸作用最适温度 ;若将培植区的温度从 T5调至 T6,培植 24h 后,与调温前相比,生菜植株的有机物积累量 。 (4)为进一步探究环境因素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取去除淀粉的生菜叶片打成大 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叶圆片分别放入A~D 四组烧杯中,在 25 °C 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 内容与结果见下表。 组别 烧杯中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检测结果 A 富含 CO2 的纯水 光照 + B 富含 CO2 的纯水 黑暗 — C 富含 CO2的葡萄糖溶液 光照 ++ D 富含 CO2的葡萄糖溶液 黑暗 + 8 注:“+ ”表示检出淀粉,“++ ”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 ”表示未检出淀粉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据表分析,将 CO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 组。在植物 体内,光合作用产物可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 (填“蔗糖 ”或“淀粉 ”),并运到植物体其他部 位供细胞利用。 22 .剂量补偿效应指的是在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 剂量的遗传效应。请回答有关问题: (1)果蝇可以通过两条 X 染色体的基因活性都减弱到两者之和相当于雄性果蝇一条 X 染色体的活性来 获得剂量补偿效应。研究发现,果蝇的 2 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在 2 号染色体的三体和二倍体中表达 水平接近,并且 3 个等位基因都是活跃的,这 (填“能 ”或“不能 ”)说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也存在着类似的剂量补偿效应。 (2)果蝇眼色的棕色和朱红色分别受基因 M 、N 控制,暗红色是棕色与朱红色叠加的结果,品系甲为 白眼隐性纯合突变体。研究人员用果蝇的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乙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 F1均为暗红眼。 ①将 F1 中雄蝇与品系甲进行杂交,所得 F2为暗红眼: 白眼=1 :1; ②将 F1 中雌蝇与品系甲进行杂交,所得 F2为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 白眼=41:9 :9 :41。 根据杂交结果,推测基因 M 、N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 ;出现上述“② ”的 性状及比例的原因可能是 。 (3)巴氏小体通常指在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除一条 X 染色体外,其余的 X 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浓 缩 成 染 色 较 深 的 异 染 色 质化 的 小 体 , 如 图 所 示 。 巴 氏 小 体 的 形 成 对 基 因 表 达 的 影 响 是 。 (4) 已知猫也是 XY 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 A(橙色)、a(黑色)位于 X 9 染 色 体 上 。 现观 察 到 一 只橙 黑相 间的雄 猫体细 胞 核 中 有 一 个巴 氏 小体 , 则 该 雄猫 的 基 因 型 为 ; 若 该 雄 猫 的 亲 本 基 因 型 为 XaXa 和 XAY , 则 产 生 该 雄 猫 基 因 型的 原因 是 。 2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请回答: Ⅰ.(1)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 作用。 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环境 因素,所以当植物栽培密度过大,植株下部叶片颜色变黄;矿质元素(指除碳、氢、氧外,主要由根系 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对叶绿素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例如植物缺乏 这两种矿质元素叶片 也会变黄。早春寒潮过后水稻秧苗变白的现象,说明 也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环境因素。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某实验小组将叶绿体和相关化学物质在抽去空气的溶液中进行了如下 研究: 组别 叶绿体类型 加入的物质 条件 溶液中的物质及颜色 甲组 完整叶绿体 NADP+溶液 适宜温度和光照等条 件 微量 O2 乙组 叶绿体破裂后的匀浆 NADP+溶液 微量 O2和 NADPH 丙组 完整叶绿体 DCPIP 溶液 微量 O2 ,溶液为蓝色 丁组 叶绿体破裂后的匀浆 DCPIP 溶液 ? 注:DCPIP 是一种可以接受氢的化合物,氧化态为蓝色,被还原后为无色 ①上表中丁组溶液中的物质及颜色是 。 ②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哪几项 。 A . 甲组和乙组比较,说明 NADP+不能穿过叶绿体的双层膜 B .该实验说明产生的 O2 中的氧元素一定来源于 H2O ,而不来源于 CO2 C .将实验后的甲组在黑暗下处理一段时间,会有 CO2生成 D .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 ATP 、NADPH 和 CO2 后,可完成碳反应 Ⅱ. 光是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许多生长发育过程的重要调节信号。我国科研人员对蓝光和赤霉素在调节 植物发育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3)在拟南芥中,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 R 蛋白结合使 R 蛋白降 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 拟南芥后,用蓝光照射,分别检测 R 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 1 。据图 1 结果推测:“野生型+黑暗 ”组比 “野生型+蓝光 ”植株 (填“高 ”或“矮 ”)。 10 (4)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被蓝光激活的蓝光受体对赤霉素信号通路的影响。用药物阻断野生型拟南芥 的内源赤霉素合成,然后分三组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将各组拟南芥的细胞裂解,在裂解液中加 入表面结合了蓝光受体抗体的微型磁珠。与裂解液充分孵育后收集磁珠,分离磁珠上的各种蛋白,利用 抗 原 — 抗 体 杂 交 技 术 检 测 其 中的蓝 光 受 体 和 赤 霉 素 受 体 , 处 理 及 结 果 如图 2 。 蓝 光 受 体 在 条件下才能与赤霉素受体结合,结合过程 (填“依赖 ”或“不依赖 ”)赤霉素,并说明判断 依据 。 综合上述研究表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 (填两点)共同完成的。 24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旗叶是小麦最后长出、位于最上部的叶片,旗叶麦穗籽粒产量有重 要意义。图 1 为小麦旗叶叶肉细胞中某细胞器的局部放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与其他叶片相比,旗叶的位置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 。旗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 (填结构)的数量较其他位置的叶片明显增多,所以在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适合选 择旗叶作为实验材料。 (2)图 1 所示电子传递链中,电子供体是 ;电子可经光系统Ⅱ→PQ → → 光系统 Ⅰ等最终传递给 NADP+ ,合成 NADPH;伴随着电子的传递,H+通过 的方式从叶 绿体基质转运至类囊体腔并积累,形成一定的 H+浓度梯度以驱动 ATP 合成。当植物处于缺乏 NADP+ 的状态时会启动循环电子转运,该过程 (填“会 ”或“不会 ”)产生氧气。 11 (3)实验小组探究了野生一粒小麦旗叶老化期间,RuBPCase(催化 CO2和 C5反应的酶)含量的变化 情况,结果如图2 所示。 ①RuBPCase 分布在 (填具体场所)中,小麦体内的该酶活性主要受 的影响。 ② 据 图 2 推 测 , 野 生 一 粒 小麦 的 净 光 合 速 率 在 28 ~ 35d 内 会 迅 速 下 降 , 分 析 其 原 因 是 。 (4)实验小组将绿色小麦置于密闭、透明的容器中,在 T1时刻前后,分别给予 X1和 X2的不同光照强 度,容器内 CO2 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 3 所示 。在 T1 时刻后,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 势 。 25 .在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γ - 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常见的抑制性递质,在控制疼痛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CABA 的受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通道型受体,由递质结合部位和 Cl - 通道两部分组成,GABA 与该种受体结合后,导致 Cl - 通道开放,Cl - 内流,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值 (填“升高 ”、“降 低 ”或“不变 ”);另一种受体本身无通道结构,与 GABA 结合后,被激活并通过 G 蛋白抑制腺苷酸环 化酶,最终引起 K+通道开放,增加 K+ (填“外流 ”或“ 内流 ”),进而产生抑制效应。 (2)突触前膜释放的GABA 可被突触间隙中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的GABA 含量异常,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作为药物缓解病情,这是由于 ,从而 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 (3)研究发现,大鼠等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神经元未成熟时,GABA 的生理效应与上述成熟神 经元相反。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GABA 的通道型受体特性未改变(既是 GABA 受体,也是 Cr 双向 通道),GABA 的两种不同的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 Cl - 跨膜共转运体 NKCC1 和 KCC2 的相对数量 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细胞膜上共转运体的大小表示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据图推测,图中 表 示 大 鼠 未 成 熟 神 经 元 的 是 ( 填 “ 神 经 元 1 ” 或 “ 神 经 元 2 ”), 依 据 是 。 12 (4)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 GABA 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 KCC2 和 NKCC1 的表达量有关。研究者以 大鼠为实验组,用 技术检测KCC2 和 NKCC1 的含量。若结果为 ,则证实上述推测。 13 2025 年高考生物压轴训练 15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1 .实验发现,老鼠受到脚下电击时会表现出恐惧和不安。通过脚下电击+苯乙酮气味(类似水果味)可建 立老鼠对苯乙酮气味的恐惧反射,且他们刚出生的子代也表现出对苯乙酮气味的恐惧反射。进一步研究 发现,此类老鼠鼻子内有负责感知苯乙酮气味的受体,该受体基因(Olfr151 基因)的启动子位置甲基 化水平较低,导致该基因高表达,从而对该种气体形成高敏感性与恐惧的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 的是 ( ) A .Olfr151 基因启动子的高水平甲基化修饰会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B .亲代 Olfr151 基因的甲基化修饰通过遗传影响后代表型 C .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基因甲基化修饰也可遗传给子代 D .Olfr151 基因的甲基化修饰使启动子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考点】表观遗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专题】正推法;基因与性状关系. 【答案】D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 DNA 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 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 DNA 的甲基化, 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 RNA 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 转录产生 mRNA ,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解答】解:A 、 由题干信息知,Olfr151 基因启动子位置的甲基化水平较低,导致该基因高表达,说 明该基因甲基化抑制了其表达,A 正确; B 、建立对苯乙酮气味的恐惧反射的老鼠刚出生的子代也表现出苯乙酮气味的恐惧反射,说明 Olfr151 基因的甲基化修饰通过遗传影响后代表型,B 正确; C、Olfr151 基因的甲基化是建立条件反射过程中相关刺激引起的,且能遗传给子代,说明环境因素影响 下引起的基因甲基化修饰也可遗传给子代,C 正确; D 、Olfr151 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多的一种,表观遗传不改变启动子的碱基序列,D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表观遗传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对图中潮霉素抗性基因和 psy 基因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 ( ) 14 A .转录时,RNA 聚合酶兼有催化断裂氢键和形成磷酸二酯键功能 B .转录时,两个基因转录时 RNA 延伸方向均为 5 ′→3 ′ C .转录时,碱基配对发生差错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 .UGA 是终止子,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编码硒代半胱氨酸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专题】正推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答案】D 【分析】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 RNA 聚 合酶参与。 【解答】解:A 、转录时,需要打开 DNA 分子双链,合成 RNA ,则 RNA 聚合酶兼有催化断裂氢键和 形成磷酸二酯键功能,A 正确; B 、转录时,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RNA 子链延伸方向均为 5 ′→3 ′ ,B 正确; C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则转录时,碱基配对发生差错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C 正确; D 、UGA 是终止密码子,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编码硒代半胱氨酸,D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据《自然》杂志报道,REST 蛋白能阻断 MicroRNA 的表达。MicroRNA 是一类单链非编码的 RNA , 能阻止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研究发现 MicroRNA 中的 MicroRNA - 21(或者称 miR - 21)会抑制胚胎 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关键的自我更新调节因子 Oct4、Nanog 、Sox2 和 c - Myc 的表达丧失有关。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MicroRNA 可能通过调控基因的翻译发挥作用 C .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旺盛时 REST 蛋白的表达量较低 D .关键的自我更新调节因子 Oct4 能抑制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干细胞的培养及其应用;细胞的分化. 【专题】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5 【答案】B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答】解:A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而非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 错误; B 、据题可知,MicroRNA 是一类单链非编码的 RNA ,可推测其可能通过与mRNA 分子形成杂交带而 阻碍基因的翻译过程,即 MicroRNA 可能通过调控基因的翻译发挥作用,B 正确; C 、据题意知,MicroRNA 能阻止胚胎干细胞自身再生,而 REST 蛋白能阻断 MicroRNA 的表达,故可 推知,REST 蛋白在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旺盛时表达量较高,C 错误; D 、题意显示,MicroRNA 中的 MicroRNA - 21 会抑制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MicroRNA 抑制胚胎干 细胞自我更新时调节因子的表达丧失,即调节因子 Oct4 能促进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分化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象相关知识点的 理解和掌握。 4 .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图,其中①~⑤表示不同过程。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 胞融合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技术都打破了生殖隔离,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B .两技术分别体现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C .图中②过程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常用PEG 诱导 D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无需进行①③过程是其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唯一区别 【考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及应用. 【专题】模式图;植物的组织培养. 【答案】A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不同来源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 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 【解答】解:A 、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远缘杂交 成为可能,A 正确; 16 B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 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未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 错误; C 、图中②是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灭活的病毒诱导,C 错误; D 、植物体细胞杂交需获得完整植株,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到的是杂交细胞,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5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 素血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除胰岛素外,胰高血糖素、 甲状腺激素等也参与调节血糖浓度 B .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直接原因可能是部分胰岛素无法与受体正常结合 C .运动和药物可降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症状 D .胰岛素抵抗的出现是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反馈调节的结果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 【专题】正推法;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 【答案】C 【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 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 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解答】解:A 、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 甲状腺激素等可以升高血糖浓度,A 正确; B 、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直接原因可能是部分胰岛素无法与受体正常结合,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胰 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B 正确; C 、运动和药物可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症状,C 错误; D 、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导致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是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反馈调节的结果,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等相关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生命 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6 .如图为 3 名产妇羊水中胎儿细胞性染色体检测的结果(所取的胎儿细胞不分裂)。探针与 X 染色体特定 DNA 序列结合后,经激发呈绿色,探针与 Y 染色体特定 DNA 序列结合后,经激发呈红色。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 17 A .可将连接荧光分子的单链 DNA 或 RNA 作为探针,检测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 .胎儿 a 的母亲可能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发生了X 染色体的异常分离 C .胎儿 b 的染色体数目正常并不意味着其不携带致病基因且不患遗传病 D .胎儿 c 的父亲或母亲在减数分裂 Ⅰ后期发生了X 染色体的异常分离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模式图;减数分裂.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出现绿色即为有 X 染色体,出现红色即为有 Y 染色体。 【解答】解:A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单链 DNA 或者 RNA 均能够与目标 DNA 单链杂交,所以可 以利用带有荧光分子的单链 DNA 或者 RNA 制作探针,A 正确; B 、据图可知,胎儿含有两条 X 染色体和一条 Y 染色体,若是 XX+Y 组合,可能是其母亲在减数分裂 Ⅱ后期发生了X 染色体的异常分离,也可能是母亲在减数分裂 Ⅰ后期发生了X 染色体的异常分离,若 是 X+XY 组合,可能是父亲在减数分裂 Ⅰ后期发生了 X 、Y 染色体的异常分离,B 正确; C 、胎儿 b 含有一个绿色荧光点和一个红色荧光点,荧光图仅能说明胎儿 b 的染色体数目正常,即含有 一条 X 染色体和一条 Y 染色体,其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且可能患遗传病,C 正确; D 、据图可知,胎儿含有三条 X 染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