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高考生物解密之解答题.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10120095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232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高考生物解密之解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2025年高考生物解密之解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 年高考生物解密之解答题 一.解答题(共 25 小题) 1 .我国科学家经多年研究,筛选出高产紫杉醇的细胞,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紫杉醇,实现 紫杉醇的工厂化生产。为提高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的产量,研究人员构建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基因 (Bapt基因)的超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红豆杉细胞,其具体流程如下: (1)Bapt 基因的获取:提取红豆杉的 mRNA ,并通过逆转录得到其 cDNA ,利用PCR 技术以图 1 中的 cDNA 片段为模板扩增 Bapt 基因 ,扩增的前提是 , 需要的引物有 (从 A 、B 、C 、D 四种引物中选择)。上述过程中,用 1 个图 1 所示片段产生 2 个双链等长的子代 Bapt 基因片段至少要经过 次循环。 (2)构建 Bapt基因的超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受体细胞:在超量表达 Bapt基因载体的构建中,所用 DNA 片段和Ti 质粒的酶切位点(注: 图中所示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如图2 所示。强启 动子能被 识别并结合,驱动基因持续转录。Ti 质粒中的 T - DNA 在培育转基因红豆杉 中的作用是 。为使 DNA 片段能定向插入 T - DNA 中,可用PCR 技术在 DNA 片段的两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M 、N 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分别是 。 (3)构建 Bapt基因的超表达载体,需用到相应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其中连接酶作用的底物为图 3 中的 (填“A ”或“B ”或“A 和 B ”)。 2 .深度睡眠既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骨生长的部分调节机制如图 1 所示,其 1 中 GHRH 表示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 表示生长激素,IGF - 1 表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深度睡眠状态下,下丘脑分泌 GHRH,经过血液运输作用于[A]垂体,促进其分泌GH 作用于肝脏, 这是 调节机制。 (2)GH 可促进肝脏合成分泌 IGF - 1 。研究表明,GH 能促进软(成)骨细胞增殖,IGF - 1 能促进软 (成)骨细胞分化,这说明GH 与 IGF - 1 在促进个体生长方面具有 作用。某人骨折后,体 内 GH 含量会应激性 (上升或 下 降), 有利于骨 的 愈合 。 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原 因 是 。 (3)科研人员欲验证“柴胡提取物能改善动物睡眠质量,促进动物生长 ”,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已知药 物 X 能促进动物深度睡眠)。如表所示,请完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的目的 简单操作过程 动物的选择和驯养 选择 25 日龄的健康状况等相同的小鼠 30 只,在适宜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饲养 1 周; 将小鼠随机均分为 A 、B 、C 三组,分别测 量各组小鼠的平均深度睡眠时长、血清中 GH 浓度并记录。 配制溶液 用纯净水配制柴胡提取物溶液和等量的用 ① 配制药物 X 溶液。 对照组处理 A 组② B 组用等 量的纯净水灌胃小鼠,连续 20d ,并在适宜 条件下饲养。 实验组处理 C 组每天按体重用等量的用纯净水配制的 柴胡提取物溶液灌胃小鼠,连续 20d ,并在 适宜条件下饲养。 结果检测 在灌胃后的第 10d 和第 20d , ③ 预期第 20d 的实验结果,并用柱形图如图 2 表示 。 2 3 .卡尔文循环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限制光合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卡尔文循环效率的微 弱提高,都可能带来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科学家诱导水稻突变,获得一株稳定遗传的少分蘖 C6635 基因突变体,C6635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了卡尔文循环。检测该植株和野生型水稻在适宜条件下的净 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 CO2浓度如表。 材料 净光合速率 (μmol•m - 2s - 1) 气孔导度 (μmol•m - 2s - 1) 胞间 CO2 浓度(μmol•m - 2s - 1) 野生型水稻 17.97 0.52 296.72 C6635 基因突变 体 9.72 0.42 339.31 (1)水稻的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 。水稻的光反应速率 (填“受 ”或“不受 ”) 卡尔文循环速率影响,理由是 。 (2) 由上表分析 C6635 基因突变体中胞间 CO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 。 (3)研究人员分析发现突变体的C6635 基因只在植物照光的叶片中表达,并且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 3 同一条染色体上与卡尔文循环有关的基因 rbcS 、FBP 、FBA 、PPK 表达量也低于野生型,说明植物基因 的表达一般都不是由单因素调控,而是受 (答出 2 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上述研究表明,可通过 有效提高作物产量。 4 .酸菜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食,传统发酵过程中常因霉菌等大量繁殖导致腐败发臭。我国科研人员从酸 菜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抗菌活性的乳酸菌用于发酵, 以腌制出口感好、保质期长的酸菜。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利用溶钙圈法对酸菜中乳酸菌进行筛选,其原理是乳酸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和 CaCO3反应 而出现溶钙圈,具体步骤: 制备筛选培养基(MRS 培养基) →调 pH → →倒平板 → 法接种→挑选 的菌落。 (2)科研人员进一步发现筛选出的乳酸菌能分泌一种新型细菌素(多肽),使其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现 利用 pMG36e 质粒(如图 1)构建高效表达细菌素的工程菌,图 2 是细菌素基因所在的 DNA 部分片段 示意图。 ①已知细菌素基因以甲链为转录模板链且不含限制酶切位点。为了获取细菌素基因,从筛选出的乳酸 菌中提取 DNA ,进行 PCR 扩增 ,选择 作为 引物 , 并在对应 引物 5 ′ 端分别添加 限制酶识别序列。 ②PCR 过程中,经过 4 轮循环,理论上可获得 个细菌素基因。 ③将扩增得到的细菌素基因和限制酶切割后的 pMG36e 质粒用 (填“E.coliDNA 连 接酶 ”或“T4DNA 连接酶 ”)处理后导入到受体菌,再用含 的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 ④ 为 了 进 一 步 检 测 细 菌 素 基 因 是 否 导 入 受 体 菌 中 , 请 写 出 利 用 PCR 技 术 检 测 的 思 路 。 4 5.与白色棉相比,彩色棉在纺织过程中减少了印染工序,减少了环境污染。基因型为 BB 的植株结白色棉, 基因型为 Bb 、b(只含一个 b 基因)的植株结粉红色棉,基因型为 bb 的植株结深红色棉。一正常纯合 白色棉植株经育种工作者的诱变处理后,可能发生如下甲、乙变异类型,从而获得彩色棉。回答下列问 题: ( 1 )若用秋水仙素适时处理甲植株的幼苗 ,则可获得四倍体植株 ,上述操作中秋水仙素的作用 是 ,所得的四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为 ,该四倍体自交后代中基因 型为 bbbb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2) 由图可知,乙的变异类型是 。 (3) 已知基因B/b 所在染色体都缺失的植株不育(不结果实),欲探究 F1粉红色棉的产生是甲、乙中 的哪一种变异类型,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是 。此外还可以将粉红色棉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 下 单 株 种植 , 并 严 格 自 交 , 观 察 统 计可 育 子 代 的 表 型 及 比 例 。 若 后 代 的 表 型 及 比 例 为 ,则该变异类型为甲;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该 变异类型为乙。 6.果蝇的卷翅/直翅、灰体/黑檀体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B/b、E/e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相同基因型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为卷翅灰体:卷翅黑檀体:直翅灰体:直翅黑檀体=6: 2 :3 :1 。回答下列问题。 (1)卷翅/直翅、灰体/黑檀体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子代卷翅:直翅不符 合 3 :1 的原因可能是 。 (2)果蝇的长触角对短触角是显性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F/f 控制。某同学用基因型 Eeff 和 eeFf 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 1 :1 :1 :1 ,该同学据此得出控制触角的基因和 体 色 基 因 位 于 非 同 源 染 色 体 上 的 结 论 。 你 ( 是 否 ) 同 意 该 结 论 , 理 由 是 。 (3) 已知果蝇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图。 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 赖氨酸— ”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 、CCC 、CCA 、CCG;谷氨酸的是 GAA 、GAG; 赖氨酸的是 AAA 、AAG;甘氨酸的是 GGU 、GGC 、GGA 、GGG。) 5 a—GGCCTGAAGAGAAGT— b—CCGGACTTCTCTTCA— 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 是由该基因的 链转录的(填“a ”或“b ”)。若该基因片段由于一个碱 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所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 ”。 写出突变后控制该多肽合成的 DNA 模版链的碱基序列: 。 7 .构树是一种常见的落叶树,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为了研究不同浓度亚硫酸氢钠溶液对构树光 合作用的影响,对其叶面喷施 0 、1 、2 、5 、10 、20 、50mmol/L 的亚硫酸氢钠,测定不同浓度处理下构 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和气孔导度(Gs ,其值越大则气孔开放度越大)。请回答。 (1)研究小组首先测定了各组构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结果如下。 NaHSO3 处 理 光合色素 0mmol/L 1mmol/L 2mmol/L 5mmol/L 10mmol/L 20mmol/L 50mmol/L 叶绿素 a+b 2.365 2.281 2.118 2.084 2.006 1.642 1.626 类胡萝 卜素 0.409 0.394 0.357 0.332 0.322 0.313 0.306 叶片的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主要吸收 ,因此可通过对特定波长光 的吸收量测定其含量。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预测构树光合作用会随喷施亚硫酸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原 因是 。 (2)研究小组进一步测定了各组构树净光合速率(PN),实验结果如图 1,发现亚硫酸钠喷施浓度为 1、 2mmol/L 时,与对照组相比,构树净光合速率 ,为探究其原因,研究小组进一步测定了各组 气孔导度如图 2。 结合亚硫酸氢钠处理后构树光合色素含量及气孔导度的变化,分析 1 、2mmol/L 亚硫酸氢钠处理组净光 合速率变化的原因是 。 ( 3 ) 据 此 , 科 研 人 员 认 为 构 树 可 用 于 治 理 轻 度 的 二 氧 化 硫 和 酸 雨 污 染 , 依 据 是 。 8 .研究发现,突触效能的核心机制是长时程增强(LTP)。有两个相连的神经元 A 和 B ,如果用电极高频 率刺激 A 神经元,重复几次这样的操作后,突触后膜的 B 神经元产生的电位比原来有了两到三倍的增 6 强,并且这种增强效果能够维持几天。研究者认为是高频刺激使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 ”,如图为长时 程增强(LTP)的机制。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谷氨酸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属于 ,谷氨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能增强突触后膜对 的通透性。 (2)据图分析,与常规刺激相比,高频率刺激 A 神经元会特异性地激活突触后膜上的 。 (3) 从 A 受体角度分析,高频率刺激 A 神经元后,突触后膜的 B 神经元产生的电位增强的原因 是 。 (4)据图分析增强效果能够维持长时程的原因是 。 (5)记忆网络是由一个个神经元连接而成;神经元间的连接点是突触结构。学习相当于建立或调节这 个 网 络 连 接 的 过 程 。 结 合 长 时 程 增 强 ( LTP ) 的 机 制 和 所 学 知 识 , 谈 谈 你 对 学 习 记 忆 的 启 发: 。 9 .大白菜(2n)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为两年生草本,第一年以营养生长为主,第二年春季抽薹开花。 研究人员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大白菜萌动种子进行处理,得到早抽薹突变体甲、乙、丙,这些 突变体均为单基因突变,未熟抽薹会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获得该突变体采用的育种方式为 。研究者将早抽薹突变体甲、乙、丙分别与野生型 白菜杂交,F1 均为野生型,F2 均出现野生型和突变体,分离比约为 3 :1 ,说明甲、乙、丙的突变性状 均由 (填“显性 ”或“ 隐性 ”)基因控制。 (2)SSR 是 DNA 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SSR 不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 SSR 也不同。科研人员扩增出甲与野生型的若干 F2代个体中的 SSR 序列,用于确定甲突变基因的位置,电 泳结果如图所示: 7 图中结果说明甲品系早抽薹基因在 号染色体上,依据是 。 (3)为进一步判断这三个突变体所含早抽薹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杂交组 合及 F1表型见表。 实验分组 杂交组合 F1表型 第 1 组 甲 × 乙 早抽薹 第 2 组 甲×丙 野生型 第 3 组 乙×丙 野生型 实验结果表明,甲的突变基因与 的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与 的突变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为判断甲突变基因与另一非等位突变基因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将甲与另一非等位基因突变体杂交的 F1 自交,发现 F2 中早抽薹和野生型植株各占一半,据此画出 F1 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 置关系图: 。(注:两对等位基因用 A/a 、B/b 表示,用“ ”形式表示,其中 竖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0 .为研究水分管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测试了中度干旱条件下过量施用氮肥对玉米形态和生理 指标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形态和生理指标 对照 过量氮肥施用 株高(m) 1.92 1.41 叶面积(m2) 0.33 0.21 地上部干重(g/株) 106 43 气孔导度(mol/m2s2) 0.16 0.05 光合速率 (μmol/m2s2) 26.4 6.7 叶绿体数量(个/细胞) 11 7 线粒体数量(个/细胞) 13 8 8 淀粉类数量(个/细胞) 35 21 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内膜的主要功能是 ,线粒体基质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酶发挥作用的实质是 。 (2)中度干旱条件下过量施氮肥使线粒体数量减少、结构破坏使 不能及时进入线粒体被分 解,致使发生在 中的无氧呼吸强度增强。 (3) 细胞呼吸是植物体代谢的枢纽,若线粒体数量和功能下降,则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所需要的 (答出两点)不足。 (4)研究人员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中度干旱条件下过量施用氮肥会引起叶绿体中类囊体数量减 少、类囊体破裂,从而导致 减少,使暗反应速率下降。除此之外,根据实验 结果分析使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还有 (答出一个方面)。 11 .如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图,图中A~E 为不同的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条件下,激素 D 的分泌量会 (填“增加 ”“不变 ”或“减少 ”)。正常人不能长时 间停留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下,原因是 。 (2) 当血糖浓度偏高时,下丘脑可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 B 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该过程属于 调节。 (3)迷走神经和激素 B 均参与尿量的调节,如刺激迷走神经会导致尿量增多。研究发现,细胞膜上含 有多种水通道蛋白,据此推测激素 B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可能是激素 B 通过信息 传递,最终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 。 (4)研究发现,人体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最终抑制激素 E 的分泌,该 现象的生理意义是 。 (5)正常人体内的激素 C 的总含量约为70~153nmol/L ,而体内激素 A 的含量却远低于该数值,说明 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起到 效应。 12 .已知果蝇的体色和翅型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 和B/b 控制,两对等位基因表现出连 9 锁遗传的现象。用纯种灰身长翅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杂交,F1 果蝇全部表现为灰身长翅。以 F1 果 蝇和纯种黑身残翅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正反交实验,当 F1 果蝇作父本时,后代只出现灰身长翅和黑身 残翅类型,且比例为 1 :1 ;当 F1 果蝇作母本时,后代出现了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和黑身长 翅四种类型。多次重复上述杂交实验后统计结果不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F1 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杂交时,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其原因是 。 (2)果蝇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酒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的两 对等位基因 D/d 、E/e 控制。研究发现,雌果蝇体内一条染色体上相邻基因位点间发生交换的几率与二 者间的距离呈正相关,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距离最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 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几乎相同。研究小组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来证明D/d 与 E/e 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最远。 ①提出假说:假设控制刚毛和眼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最远。请在图方框中画出基因型为 DdEe 的 正常体细胞中控制刚毛和眼色基因可能的位置情况(注:用“ 圆圈 ”代表细胞,细胞中用“竖线 ”代表 染色体,“黑点 ”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 ② 演 绎 推 理 : 若 假 说 成 立 , 则 基 因 型 为 DdEe 的 雌 果 蝇 产 生 的 配 子 种 类 及 比 例 为 ; 该 雌 果 蝇 与 同 种 基 因型 的 雄 果 蝇 杂 交 , 后 代 的 分 离 比 为 。 ③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让基因型为 DdEe 的雌雄个体杂交,若结果符合预期,证明D/d 与 D/d 两对等 位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最远。 13 .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的桃树幼苗平均分成正常灌水、干旱、干旱后恢复供水三组,只在幼苗枝条中部 成熟叶片供给 14CO2 ,一段时间后检测幼根、幼叶与茎尖的光合产物分布,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 列问题: 10 (1)14CO2在叶肉细胞中利用的具体场所是 ,其转移的途径为 。 (2)从图中可以看出,干旱处理使叶片中的光合产物输出量 ,从而会 光合作用。 桃树幼苗干旱处理后,向幼根、幼叶和茎尖分配的光合产物的比例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具有的适应意义 为 。 (3)大多数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开闭,称为“气孔振荡 ”。“气 孔振 荡 ”是植 物对 干 旱 条 件 的 一 种适 应 性反 应 , 有利 于 植物 生 理 活 动 的 正 常进 行 , 其 原因 是 。 (4)研究发现,在干旱条件下,化学物质ABA 会促进光合色素降解,其浓度与光合色素降解速度呈 正相关。给予长势相同的桃树 ABA 缺失突变体若干(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合成ABA)、不同浓度的 ABA 溶液等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 。 14 .单核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其来源及后续分化过程如图 1 所示。跨膜的 B7 蛋白质家族分子主要包括 B7 - 1 、B7 - 2 ,常表达于单核细胞等细胞的表面,能提供 T 细胞免疫效应所需的协同刺激信号,同时也 参与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移植排异等病理过程。 11 (1)图 1 中 b 过程的实质是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可分化为巨噬细胞,巨 噬细胞是炎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可转化为 M1 型或 M2 型,两者在炎症反应中发 挥不同作用。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有治疗效果,为探究大黄酸治疗 NASH 与巨噬细 胞转化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实验研究,分组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组 处理 实验结果 甲 健康小鼠+生理盐水 M1 型巨噬细胞百分比:甲组 <丙组<乙组; M2 型巨噬细胞百分比:甲组 乙 NASH 模型小鼠+生理盐水 丙 ____ 12 ≥丙组>乙组。 ①丙组的处理是 。 ②请结合实验结果分析,M1 型和 M2 型巨噬细胞对 NASH 的作用可能是 ; 大黄酸治疗 NASH 的作用机制可能是 。 (2)RT - PCR 可用于 B7 - 2 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细胞的建立,采用 RT - PCR 方法,可从单核细胞的 总 RNA 中扩增出编码人 B7 - 2 全长的 cDNA 片段 ,过程如图 2 所示 。RT - PCR 体系需要的酶 为 ,若加入的mRNA 为 a 个,则得到图示 B7 - 2 全长的cDNA 片段的过程 中,至少需要 个引物 A。 (3)为制备鼠抗人 B7 - 2 单克隆抗体,以 B7 - 2 为抗原进行免疫后,将免疫小鼠的 B 淋巴细胞与小鼠 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用特定的 进行第一次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进 行克隆化培养后用 的方法进行检测,经多次筛选和培养,能得到分泌抗人 B7 - 2 单抗的杂 交瘤细胞株。 15 .湿地公园是集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典型生态型公园。位于浙江 德清的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水清澈,水草丰茂,白鹭点点,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请回答下列问 题: (1)湿地生态公园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 , 以及它们赖以生存 的生态环境的总和,共同构成了它的生物多样性。该公园可供游客观光休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每年的 3 、4 月份白鹭从南方飞到下渚湖繁衍后代,9 、10 月份又会回到南方,据此分析决定下渚 湖湿地内春季白鹭种群大小的特征主要是 。此时,湿地公园随处可见水鸟嬉戏,使人 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逮 ”的诗句。诗中“关关 ”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 息。 (3)若要研究白鹭的生态位,可以研究其在湿地内的 (答出 2 点)。 (4)研究发现,该湿地公园中 N 、P 等元素含量较高,于是引种芦苇、香蒲等,一段时间后发现,湿 地中藻类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请完善相关调节机制 (在方框内以文字和箭 头形式作答)。 (5)若想调查湖边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最好选用 (填“五点取样法 ”或“等距取 13 样法 ”)。由与菜种昆虫严重啃食湿地中的挺水植物,破坏湿地景观,为降低该昆虫的种群密度,研究小 组用录音机模拟雄虫的鸣叫声,捕杀吸引而来的雌虫,这属于 防治。 16 .众所周知,大熊猫除了耳朵、眼圈、四肢是黑色,其余的地方均为白色。迄今为止,有实体或照片的 棕白相间大熊猫仅有七例。陕西大熊猫“七仔 ”是我国极其罕见的棕白色大熊猫。它的父母及后代均为 黑白毛色。2024 年 3 月 4 日,中国科学家揭开秦岭棕白色大熊猫之谜——色素沉着相关基因突变,最 可能是导致棕白色大熊猫的遗传基础。 【资料一】研究人员通过透射电镜分析高度着色毛发部位,发现黑色毛发中的黑素体着色均匀,而棕色 毛发的黑素体结构散乱,存在缺陷。 【资料二】研究人员从 35 只大熊猫新鲜粪便或血液样本中提取 DNA ,基因测序结果分析显示,棕白色 大熊猫位于 1 号染色体上的BACE 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与黑白色大熊猫相比,棕白色大熊猫的 BACE 基因发生了25 个碱基对的缺失。 【资料三】研究发现棕白色大熊猫为突变纯合子,四只秦岭黑白色大熊猫和一只圈养黑白色大熊猫为杂 合子,而其它黑白色大熊猫均为野生型纯合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棕白色与黑白色是一对 。其中棕白色是 (“显 ”或“隐 ”)性性状。 (2)在对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收集到 55 份粪便,经检测来自 45 只个体,一段时 间后,再次收集到 60 份粪便,经检测其中 21 份来自与第一次相同的 15 只个体,其余 39 份来自其他 25 只个体,据此估算该大熊猫种群数量为 只。 (3)秦岭地区以外的地区目前还没有发现特殊毛色的大熊猫,请结合文中信息,推测“七仔 ”等棕白 色大熊猫只出现在秦岭的原因是 。若要继续深入研究棕白色大熊猫遗传之迷, 研究课题可以是 。 17 .某两性花植物花小不易进行杂交育种工作。已知雄性可育基因对雄性不育基因为显性。某科研团队利 用基因工程将育性恢复基因 A 、花粉致死基因 B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C 连锁成为一个 A - B - C 基因并 导入雄性不育个体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育性恢复植株甲。雄性不育植株雄蕊发育不正常,但雌蕊正常。 使用无缝克隆技术可将 A 、B 、C 基因连接成 DNA 片段,其机理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1)基因工程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有 ,后者主要是连接 DNA 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 键。与用单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相比,双酶切割法的优点是 。 (2)无缝克隆时,T5 核酸外切酶沿 5 ′→3 ′ 的方向水解 DNA ,其目的是 。与传统的 酶切再连法相比,无缝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的优点有 (写出 2 点即可)。 (3) 甲植株自交得 F1 ,F1 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 。 (4)假设雄性可育植株与育性恢复植株、不育植株可区分。请利用雄性可育纯合植株、 甲植株和荧光 检测仪,设计杂交实验,探究导入的 A - B - C 基因是否与雄性不育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考虑互 换,不用具体描述荧光检测过程)。实验设计方案: 甲植株作为母本与雄性可育纯合植株杂交,F1 中通 过荧光检测仪检测并选取有荧光的雄性可育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 F2 中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 ①若有荧光雄性可育植株:有荧光育性恢复植株:无荧光雄性可育植株:无荧光雄性不育植株的比例 为 3 :1 :3 :1 ,则 ; ②若 。 18 .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已引起全球气候变 暖等 - 一系列极其严重问题。温室效应会导致某些地区出现干旱,为探究温室效应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的影响,某科研人员以野生大豆为材料,设置 3 个独立的开放式气室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 15 注:“1 ”代表对照组气室(CK),“2 ”代表+1℃气室,“3 ”代表+1℃ , +200μmol/molCO2气室(“+ ”表 示在“ 1 ”的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上增加) (1)野生大豆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的产物有 。从大气中吸收的 CO2 经过暗 反应最终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该过程发生在 (具体部位)。 (2)据图分析可知,温度升高会使野生大豆的净光合速率 ,对比 2 和 3 可知,实验条件下 可通过 (措施)缓解温度升高对野生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 ) 与 正 常 光 照 相 比 , 适 度 遮 光 条 件 下 野 生 大 豆 幼 苗 叶 绿 素 含 量 升 高 , 其 意 义 是 。野生大豆可缓解因温室效应引起的干旱对其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据图 分析,其机制是 。 19.近年来有关影响日光温室蔬菜(黄瓜)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过程的因素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定的进展。 图 1 表示某一黄瓜品种在不同浓度的 CO2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图 2 表 示这种黄瓜植株不同高度处 CO2浓度变化测定曲线(实线为 11 时测定曲线,虚线为 22 时测定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6 (1)在 RuBP 羧化酶作用下,植物吸收的 CO2 转变为羧基加到 分子上,形成的产物被还 原为三碳糖,三碳糖转变为 后转运到植物的其他部位。据图 1 分析,限制 C 点光合速率的 环境因素是 。 (2)强光照射后短时间内,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碳反应达到一定速率后不再增加,但氧气的产生速率继 续增加。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碳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可能的原因有 、 。 ( 3 ) 分 析 图 2 中 的 曲 线 , G 点 与 H 点 比 较 , G 点 对 应 的 CO2 浓 度 低 的 原 因 可 能 是 。 (4)为研究光照强度对黄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将若干株黄瓜置于 22℃的封闭温室内,水分和矿质 元素等供应充足。人为控制光照强度由黑暗逐渐增强至较大强度,测量此过程中不同光照强度下黄瓜单 位时间内气体的释放量,绘制曲线如图 3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光照强度低于 c 时,释放的气体来自黄瓜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B .光照强度为 c 时,单位时间内黄瓜光合作用产生 O2 的量为(n - m ) μmol C .光照强度为 d 时,黄瓜叶肉细胞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生成 O2的量等于细胞呼吸消耗 O2的量 D .光照强度为 e 时,释放的气体来自黄瓜光合作用产生的 O2 (5)为进一步提高黄瓜产量,科研人员同时对两个黄瓜品种(C 和N)的光合产物输出率进行了研究, 实验中使用 14C 标记的 CO2对黄瓜叶片饲喂 48 小时后,测定环境中相应气体的变化量并计算得到相关 数值(见下表)。 季节 品种 14C 光合产物在植株各部分的分配 17 14C 光合产物输出 率/% 瓜/% 茎/% 根/% 冬季 C 22.27 2.34 10.66 2.53 N 35.27 3.98 19.8 5. 11 春季 C 51.99 36.95 8.78 2.08 N 47.17 23.03 13.68 3.71 注:假设 C 和 N 两个黄瓜品种在相同条件下的光合产量相同。 ①由表中结果推断,春季黄瓜叶片光合速率高的生理原因是 。 ②从黄瓜产量的角度分析,冬季农民宜选择 品种种植。 20 .红尾鸲和棕尾褐鹟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上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 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而棕尾褐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红 尾鸲还是棕尾褐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的更大。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的声音存在个体差异,成熟个体的声音往往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在野外对某地红尾鸲的种群 数量进行监测最好用 法(填“样方法 ”或“标记重捕法 ”或“声音计数法 ”);应用这种 方法的优点是 。 (2)同域共存机制是指群落内存在两个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食性、活动时间或 其他生态习性分化的现象。 ① 在 同 域 共 存 机 制 下 , 红 尾 鸲 和 棕 尾 褐 鹟 生 态 位 的 重 叠 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