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钻井作业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中毒措施
一、分析H2S的危害
谈到H2S的危害,我们必必需先了解H2S的特性,因为H2S自身特别的性质,使得它对钻井工作人员及设备造成很大的危害。下面着重阐述H2S的特性、H2S对人体的危害及中毒症状以及H2S对设备的腐蚀危害。
(一)H2S的特性
H2S是一种可燃性气体,H2S燃点为260℃,燃烧时为蓝色火焰,并生成危及人眼睛和肺部的二氧化硫;H2S也是一种极易爆炸的气体,当H2S在空气中浓度达到4.3~46%时,形成的混合气体,遇火将产生激烈的爆炸; H2S还具有激烈的腐蚀性,人体吸入H2S后,可致人眼、喉、呼吸道发炎;H2S易溶于水和油,H2S及其水溶液对金属有激烈的腐蚀作用,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CO2或O2,其腐蚀作用更快;H2S及其水溶液还能加速橡胶、油浸石墨等非金属材料的老化;最重要的是H2S剧毒性,H2S的毒性比CO大5—6倍,可与氰化物相比,是一种致命的气体。它对人体的致死浓度为500ppm,在正常条件下,对人的安全临界浓度是不能超过30PPm。
(二)H2S对人体的危害及中毒症状
• 1、H2S对人体的危害。
H2S是一种神经毒剂,也是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造成心脏等多个器官损害,对其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是脑和粘膜。H2S被吸入人体,通过呼吸道,经肺部,由血液运送到人体各个器官。首先刺激呼吸道,使嗅觉钝化、咳嗽,眼睛被刺痛,严重时将失明;刺激各个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脏加速跳动,严重时,心脏缺氧死亡。H2S进入人体,将与血液中的溶解氧发生化学反应,当H2S浓度极低时,对人体威胁不大,当浓度较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器官缺氧中毒,甚至死亡。
2、H2S中毒时的症状
H2S中毒一般有两种,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 第一,急性中毒。
• 吸入高浓度的H2S气体会导致气喘,脸色苍白,肌肉痉挛;当H2S浓度大于700ppm时,人很快失去知觉,几秒钟后就会窒息,呼吸和心脏停止工作,如果未及时抢救,会迅速死亡。而当H2S浓度大于2000ppm时,人体只必需吸一口气,就很难抢救而马上死亡。
• 第二,慢性中毒
• 人体暴露在低浓度H2S环境〔如50-100ppm〕下,将会慢慢中毒,症状是:头痛、晕眩、兴奋、恶心、口干、昏睡、眼睛感到剧痛,连续咳嗽、胸闷或皮肤过敏等。长时间在低浓度H2S条件下工作,也可能造成人员窒息死亡。当人受H2S伤害时,往往反映神智不清、肌肉痉挛、僵硬、随之重重的摔倒、碰伤和摔死。
H2S的中毒机制和毒性作用,随接触浓度和接触时间变化而不同。浓度越高则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显然,浓度较低时对粘膜刺激作用显然。下面附不同浓度H2S对人体的危害表,进一步说明H2S对人的危害性极大。
不同浓度H2S对人体危害表
H2S (ppm)
危 害 程 度
可嗅到臭鸡蛋味,一般对人体不产生危害。
4.6~10
刚接触有刺热感,但会很快消失。
10~20
我国临界浓度规定为20ppm,超过此浓度必必需戴防毒面具。
50
同意直接接触10分钟。
100
刺激咽喉,3~10分钟会损伤嗅觉和眼睛,略微头痛、接触4h以上导致死亡。
200
马上破坏嗅觉系统,时间稍长咽、喉将灼伤,导致死亡。
500
失去理智和平衡,2~15分钟内出现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将导致死亡。
700
很快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假设不马上抢救将是死亡。
1000
马上失去知觉,造成死亡,或永久性脑损,智力损残。
2000
吸上一口,将马上死亡,难于抢救。
(三)H2S对设备的腐蚀损害。
H2S的职业危害大部分是由H2S对设备腐蚀造成泄漏而引发的,在钻井作业中,H2S对油气田设备的腐蚀主要包括电化学腐蚀和硫化物的腐蚀破裂。钻具暴露在空气中或在井内钻井液中,受到硫化氢的腐蚀,发生电化学反应,放了出氢气,渗入钢材内部,体积增大,在金属内部产生很大应力,致使低强度钢和软钢发生鼓泡,高强度钢产生裂痕,使钢材变脆,再受外力断裂,产生“氢脆〞现象。H2S腐蚀会造成钻具发生氢脆断裂而无法压井,被迫完钻。尤其在含硫油气田钻井中,硫化氢对油管、套管、钻杆腐蚀比较严重,其中由于钻杆受到拉、压、挤、扭、冲等复杂载荷的作用,且工作环境十分恶劣,造成钻杆的H2S腐蚀最为严重。
因此H2S对油田的管材设备和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和破坏。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只要有钻井作业中有H2S存在,其必定对我们现场工作人员和钻井设备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钻井现场的H2S主要来自于哪里呢?下面我们重点介绍钻井作业中H2S的主要来源。
二、钻井作业中H2S的主要来源。
在钻井作业中,H2S主要来自于地层。原始有机质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的过程中会产生H2S。H2S贮藏在地层中,当我们进行钻井作业时将地层打开,地层内的H2S气体释放出来,进入井眼内,对井眼内的钻头、钻具和套管产生很强的腐蚀作用。同时H2S向上运移到达地面,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或突然发生井喷失控,大量H2S从井里喷出,势必造成严重的灾难性事故。因此钻井现场必必需有H2S预警装置,有预防设施,并且每一位现场职工都清楚H2S的危害性及紧急逃生路线,以防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离开危险区域,杜绝事故的发生。
三、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
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性气体,对人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因此,在含硫气田进行钻井作业时,应严格执行SY/T 5087《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举作法》的规定,采纳预防措施,防止和减轻硫化氢溢出的危害。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制定防硫化氢应急预案。
2、硫化氢防护的技术培训,了解硫化氢的性质、主要危害掌握检测防护知识及现场急救方法。
3、配备硫化氢监测报警器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4、在有可能产生硫化氢场所工作业时,应有人监护。
5、必必需对井场一定范围以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等状况进行调查,并告之可能会碰到硫化氢溢出的危害,当这种危害发生时,应有可行的通信联系方法,通知上述人员迅速撤离。
6、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在天天开始工作之前,应由监督执行日常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检查项目:已经或可能出现硫化氢的工作场地;风向标;硫化氢监测设备及警报(功能试验);人员保护呼吸设备的安排;消防设备的布置;急救药箱和氧气瓶。
(一)制订H2S应急预案
为了使井场上的所有作业人员都能高效地应对H2S紧急状况,在含硫地区钻井时,应当天天进行一次H2S防护演习。假设所有人员的演习都能达到规定要求,该防护演习可放宽到每星期一次。当H2S报警器发出警报时,应采纳以下步骤:
1、所有必要人员都要戴上呼吸器,井队的HSE监督应检查空气供应阀,作业人员应按应急计划采纳必要的措施〔应急预案〕。
2、如配备了鼓风机,要保证其工况合格。
3、保证至少两人在一起工作,禁止任何人单独出入H2S污染区。
4、如果有不必要的人员在井场,他们须戴上呼吸器离开现场。
5、封锁井场大门,并派人巡逻。在大门口插上红旗,警告钻机四周有极度危险。
6、发出H2S状况解除信号后,井队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监督应做到:
1〕检查呼吸器空气软管等,并推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必要的整改;
2〕给呼吸器充气,以供下次使用;检查有无故障或损坏,必要时进行修理和改换,呼吸器要存放在取用方便、卫生的地方;
3〕检查H2S传感和检测设备、发现故障及时整改;
4〕用手提式检查仪检测低洼区、空气不通区,以及钻机四周有无H2S聚集;
5〕汇报各种H2S检测设备、防护设备等有无破损状况。
7、H2S防护演习应记录在值班日志上,记录内容应包括:日期、培训、钻进深度、完钻所必需时间、天气状况、参加学习的队员名单、在钻台或安全汇报点活动的简单描述,在演习过程中应注明队员的不规范操作或设备的故障,在日常钻井报告上也应注明每次H2S的防护演习状况。
8、演习后,对通知当地政府和警告井场四周的居民撤离现场的H2S应急计划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