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医疗技术报告表技术项目名称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技术类别第一类医疗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5第三类医疗技术开展科室妇产科科室负责人职务/职称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技术负责人职务/职称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科室综合能力5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仪器设备设施5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人员资质5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病种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技术操作流程图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详见附件适应症详见附件禁忌症详见附件主要并发症详见附件3年内是否发生医疗事故是5否2018年病例数150例住院号或门诊号(列举5例)一报告科室签字确认审核人:科室(印章):妇产科20xx年x月x 日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意见审核人签字:年 月 日官
2、内节育器取出术适应证1. 因不良反应或并发症须取出者。2. 带器妊娠(包括带器官内妊娠或异位妊娠)者。3. 要求改用其他避孕方法或绝育者。4. 围绝经期月经紊乱者。5. 到期须更换或已闭经半年以上者。6. 计划妊娠或不须继续避孕者。禁忌证1. 全身情况不良或处于疾病急性期者暂不取,待好转后再取。2, 并发生殖道炎症时,应在抗感染治疗后再取出节育器,情况严重者可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取出节育器。取出时间1. 以月经干净后7d内为宜。2. 如因子宫出血而须取出者,则随时可取,并酌情同时做诊断性刮宫,刮出物应送病理检查。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3. 月经失调者,也可在出血期取出节育器,并做诊断性刮宫,刮出物
3、送病理检查。4. 因带器早期妊娠须做人工流产者,应在人工流产术同时取出节育器,可根据节育器所在部位,先取器后吸宫或先吸官后取器。带器中、晚期妊娠应在胎儿、胎盘娩出时检查IUD是否随之排出,如未排出,可在产后3个月或转经后再取。5. 带器异位妊娠,应在术后出院前取出节育器。并发内出血、失血性休克者可在下次转经后取出。6. 更换IUD者,可在取出IUD后立即另换一个新IUD(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取出例外),或于取出后待正常转经后再放置。术前准备1. 术前咨询,了解取器原因。受术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 取器前,应对IUD作定位诊断(如尾丝判断检在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尽可能了解IUD的种类及位置。3
4、 做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4. 测量血压、脉搏、体温。5. 术前排空膀胱。6. 绝经时间较长者的取器或估计取器有定困难者,应在有条件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取器。必要时在取器前行宫颈准备,改普宫颈条件后再取IUD.手术步骤1. 无尾丝IUD(1) 同本章“第一节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步骤18.(9) 探针探查宫腔深度,同时轻轻探在IUD在宫腔内的位置。(10) 视宫情况和所放置IUD的种类,酌情扩张宫。(11) 用取出器(取环钩或取器钳)钩住IUD的下缘或钳住IUD的任何部位轻轻拉出,如遇困难,须扩张宫,切勿强拉,以免损伤宫壁。(12) 必要时将带出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
5、13) 环形节育器部分嵌顿肌壁内,可牵拉金属环丝,见环结后剪断取出,以免部分残留。(14) 如节育器嵌顿、断裂、残留,可用取器钳夹取或在B超监测下取出,亦可在宫腔镜下取出。(15) 节育器异位于子宫外者,应在腹腔镜下或改用开腹手术取出。2. 有尾丝IUD(I) 同本章“第一节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步骤18.(9) 用钳或镊子在近宫颈外处夹住尾丝,轻向外牵拉取出IUD.(10) 如尼丝断裂,按无尾丝IUD取出法取出。(II) T节育器横、纵臂嵌顿颈管造成取出困难时,可酌情扩张宫,用止血钳取出。取器钳或填塞钳夹住T形节育器纵臂向宫腔内推入约1cm.旋转后即可顺利取出。术后处置I. 填写IUD取出术记录表。2. 告知受术者注意事项。术后休息ld。(2) 2周内禁止性交及盆浴。(3) 继续避孕者,应落实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