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煤气防护知识.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18241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防护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煤气防护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气防护知识 煤气是煤,焦炭,含碳物质等经过干馏(热解)、气化,氧化,还原等反应后生成的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气体。煤气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具有输送方便、操作简单、燃烧均勾、燃烧效率高,温度易于调节等优点,是工业生产和民用燃气的主要能源之一,广泛用于钢铁、建材、耐火材料、破璃、陶瓷、磺素制品,化肥、化工合成,民用燃气等领域。 净化后的煤气中主要含有CO,H2、CH4、不饱和烃类、O2、惰性气体等多种气体成分,煤气的成分组成决定了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性。从煤气的组成来看,转炉煤气、铁合金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高炉煤气发生煤气中毒的危险性更大些,但这并不代表其没有火灾爆炸的危险;而焦炉煤气、水煤气、连续式直立炭化炉煤气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更大一些,但这并不代表其没有中毒的危险。 一、煤气的主要危险特性 1、易中毒 各种煤气中均含有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但一氧化碳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组织缺氧,造成中毒,俗称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属II类毒性物质,但不属于剧毒物质。煤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含量越高,其发生煤气中毒的危险性越大,我厂主要使用的是高炉煤气,其CO 4、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应携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必必需保证该设施内氧气含量不低于19.5%,作业时间要依据一氧化碳的含量确定,动火必必需用可燃气体测定合格或突发实验合格;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30ppm〕或氧气含量〔小于19.5%〕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 5、动火分析时间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动火作业中每两小时必必需重新分析,作业中断后,恢复作业前半小时,也要重新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防止死角。 6、动火必需有经验的操作工担任,动火前先确认《动火证审批表》。上规定的部位和时间一致,监护人员是否己位。如条件具备方可动火。 7、监护人员必必需熟悉煤气安全措施,进入监护岗位后,要严格对动火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检查核实,措施不落实,要阻止动火。动火过程中发现异常应马上发令停止动火,并报动火施工负责人查明原因,消除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动火。 8、动火单位负责人是动火施工的安全生产组织者,应熟悉《动火证审批表》。,动火前要再一次和动火人、监护人交代准确,按动火方案组织动火。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要马上组织现场消防负上报〞的处理程序。 2、易燃、易爆   煤气中含有H2、CO、CH4、CH(不饱和烃类)等可燃气体,当生产、储存,输送煤气的设备和骨道发生煤气泄漏,在遇明火、高温、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电火花、雷击等火源时易引起着火或爆炸事故。 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等危险工作,不应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作业时,应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并应遵守以下规定: 1、工作场所应备有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等; 2、距工作场所40m内,不应有火源并应采纳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应离开作业点40m以外; 3、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制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脂的铁制工具; 4、距作业点10m以外才可安设投光器; 5、不准在高温源的炉体上和建设厂房内进行带煤气作业。 安全提示: 1、煤气区域严禁吸烟,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煤气区域; 2、煤气区域动火作业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必必需办理动火证; 3、严禁非作业人员在煤气区域逗留、休息或打闹。 二、煤气区域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 公司对煤气设备设施动火作业执行三级管理: 1、一级:是指运行中的煤气设备设施〔含氧气、氮气、液压管道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上施工、抢修、修理动火和在各厂停产或半停产及局部的煤气设备设施上〔含氧气、氮气、液压管道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检修、施工动火由各职能部室管理。 2、二级:是指运行中的煤气设备设施周边或区域40米以内施工、修理、检修、抢修非煤气设备设施动火由各厂管理。 3、三级:按照公司保卫部动火审批制度执行。 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设施上动火之前,必必需具备下述条件。 1、设备所属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办理动火手续,填写《动火证审批表》。提前一天并报公司设备工程管理部、安全部审批,到保卫部持有特别工种操作证复印件一份办理审批方可有效。 2、在煤气区域作业,必必需站立在上风口。动火必必需在正压力下进行。 3、动火部位和管道要可靠接地装置,不准用气焊切割,只准用电焊。电焊作业必必需符合电焊安全操作规程,并设监护人负责现场监护。 4、动火部位四周要确认无煤气泄漏。对动火部位四周易燃性物品或油污要清除干净。 5、动火现场要备有可靠的灭火器材和工具。 6、动火作业不宜在雷雨天进行、动火现场应有专人监护。 7、在动火区域内,除设备主管部门和动火部门的现场指挥、监护人员、煤气防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接近。 8、一级动火证的有效时间为24小时,超时补办。 在停煤气设备设施上动火之前,必必需具备下述条件。 1、设备所属单位或施工单位应办理动火手续,填写《动火证审批表》。提前一天并报公司设备工程部、保卫部、安全部审批方可有效。 2、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眼镜阀、盲板、打开放散装置。 3、吹扫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备上拴挂电焊线。其最后一次氧气含量测定,不得早于动火前半小时,动火连续时间达两小时以上,要重新取样分析。 五、空气呼吸器的日常维护和使用方法 ①、空气呼吸器日常维护标准: ⑴、每年要用校验仪器对空气呼吸器进行一次检查。 ⑵、每周进行一次清扫检查,压力保持在20Mpa以上。 ⑶、空气呼吸器存放的室内应保持清洁,室温应在5-30℃,湿度40%-80%。 ⑷、应避免与腐蚀性、酸碱性气体或盐雾接触,以及在阳光下对气瓶暴晒。 ⑸、呼吸器应编号存放在柜内,距离取暖实施不少于1.5米。 ⑹、面罩清洗时要注意呼气阀的清洁,要保持合格的气密性,清洗后的面罩不要烘烤,要自然风干。 ⑺、严禁私自拆装空气呼吸器的各部件,以免造成人员伤害。 ⑻、空气呼吸器发生故障时,应由专职人员进行处理。 ②、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⑴、将面罩与供给阀联接,使供给阀转换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将快速插头插好插牢。 ⑵、使用前检查打开气瓶开关,这时会听到报警器发出音响,当完全打开后,压力表应显示在20Mpa以上,关闭空气瓶开关,压力表显示压力5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大于2Mpa,证实供气系责人、煤气负责人果断提出方案,及时处理。 动火中断、动火人暂离现场或动火结束、动火施工负责人要组织检查现场,不准留有残余火,必要时安排值班人员现场监护或采纳其它有效措施。 9、动火施工单位与动火设备单位为两个单位时,设备单位只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动火结束后的现场安全状态由施工单位负责确认。 10、氧气瓶、氧气瓶与乙炔器放置距明火10米以上。两者之间的距离应大于7米。 11、对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必必需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设施周边或区域40米内施工、抢修、修理非煤气设备设施动火之前,必必需具备下述条件。 1、设备所属单位或施工单位应提前一天办理动火手续,填写《动火证审批表》。经本厂安全科和设备主管厂长〔部长〕同意,现场确认批准后方准动火,并报公司保卫部备案。 2、动火单位在动火之前,安全管理人员必必需到现场监护检查,自备一氧化碳报警器,随时进行检测,一旦现场区域煤气浓度超出30PPm时,马上停止作业,采纳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作业。 3 、二级、三级动火证的有效时间为48小时,超时补办。 三、煤气设备维护应注意事项 1、煤气管道上的各个阀门应灵活好用,要经常涂油做好防尘、防锈蚀等措施; 2、每个班次应至少进行两次检查,注意保持设备的严密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严格落实排水防冻措施; 4、主管道末端放散管每个月应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5、煤气设备易腐蚀的地方,应多加巡查,及时掌握实际状况并提出检修计划; 6、氮气吹扫管在不用时,必必需马上断开; 7、不得以煤气设备作为电焊作业的电导体。 四、防止煤气管道发生回火的操作说明 煤气的燃烧必需要有氧气的支持也必需要有火源。那么在密闭的管道中发生回火,说明煤气中含有大量氧气,并被点燃。排除了煤气气源中混有大量氧气的可能,则管道中的氧气一定来自烧嘴。而炉膛内的气氛是微正压,其压力远低于煤气压力,正常状况下氧气不能从烧嘴进入煤气管道。只有在管道中煤气压力突然降低,使管道中产生一定的负压,这时烧嘴处的火焰将随着空气一起进人煤气管道从而产生了回火现象。 依据这一煤气回火燃烧的机理,可以确认煤气管道回火的主要原因是管道内压力的大幅变化。而引起管道压力剧烈波动的原因是: (1)管网气源压力的大幅波动; (2)煤气调节阀或煤气切断阀快速关闭,造成局部负压。 因此,为了防止回火,我们在操作中应密切注意煤气压力的变化,当压力过小时应减少煤气用量:即关小调节阀,维持管内必必需的正压。另一方面,在操作调节阀或切断阀时,应避免动作太快。同时,应检查参数设置,在煤气主管压力低于4000帕时应自动报警,低于3000帕时应快切,强制停炉。 安全提示 为了有效地预防煤气总管压力低导致回火,应保证煤气快速切断阀处于联锁状态。 ⑴、懂得本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⑵、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⑶、懂得扑灭初起火灾的方法;   ⑷、懂得自救逃生的方法。 四  会: ⑴、会使用消防器材;⑵、会报火警“119〞; ⑶、会扑救初起火灾;⑷、会组织疏散逃生。 四个能力: ⑴、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⑵、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⑶、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⑷、消防宣扬教育培训能力。 三、用水灭火的注意事项 ⑴、不能扑救带电火灾;        ⑵、不能扑救油类火灾; ⑶、不能扑救遇水起化学反应的火灾; ⑷、不能扑救赤红的金属; ⑸、不能扑救精密仪器,贵重文物档案火灾。 四、火灾现场逃生的基本方法 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平常要留心所处位置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 2、明辨方向、迅速撤离。不能盲目跟从人流走,应沿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逃生,可沿着墙壁向烟雾少、温度低、光线较强的方向逃生。 统高压气密合格,此时轻按供给阀膜片,当压力降至4-6Mpa时,警报器报警,同时对警报器气路的吃扫。 ⑶、再次打开气瓶开关,佩戴面罩〔可不用系带〕进行2-3次的深呼吸,感觉舒畅,有关的阀件性能必必需可靠,屏气时,供给阀门应停止供气,用手按压检查供给阀转换开关的开启状态或闭合状态应正常。 ⑷、使用时,将呼吸器背于身后,并调节好肩带、腰带。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⑸、全面罩的镜片应清洁、明亮。将面罩上一条长脖带套在脖子上,使面罩跨在胸前,以便佩戴使用。 ⑹、打开空气瓶开关,将面罩佩戴好,手机系带,使面罩与面部有贴合合格的气密性,系带不要过紧,以面部感觉舒适,无显然压迫感、无头痛感为宜,并做深呼吸,转换开关自动开启。 ⑺、检查面罩与面部是否贴合合格,检查方法为:关闭气瓶开关,深呼吸数次,将气路中气体吸完,面罩应向人体面部转动。面罩内保持负压,人体感觉呼吸困难。此时证实面罩和呼吸阀气密合格。此项工作时间不宜过场,深吸几次就可以了,做完后应及时打开气瓶开关,开关开启应在两圈以上。 ⑻、使用中随时观察压力表显示的数值,当压力下降到4-6Mpa时,应马上撤离险区。这时仪器上的报警器也会发出报警音响,提示佩戴者撤离险区。 ⑼、使用完毕后,将面罩上系带卡子松开,摘下面罩,同时关闭供给阀的转换开关,关闭气瓶开关,将呼吸器从身体上摘下。 ⑽、在断开快速插头时,应先将供给阀转换开关置于开启状态,卸掉系统中气体,再拔插头,以避免伤人。 ⑾、使用完毕后,要检查气瓶压力,如低于规定20Mpa,应进行充气或改换气瓶。对面罩进行清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