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数学题目难度如何总体而言,考研数学的难度还是相对较大的,大家的复习一定要把握重点。那么,考研数学题目难度如何?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方法,希望大家喜爱! 从2017年的考研数学一、数二、数三的整体难度来看,跟上一年相比,略微有所下降,总体来说整个考研数学的命题有三个特点: 1、整体的难度相对去年来讲都有下降; 2、太多复杂的、大规模的计算,主要考查的都是一些平常强调过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3、题型的重复性相当高,75%以上的题型都是以前考过的,所以凡是好好研究过前几年真题的同学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 不仅仅是2017年考研数学的命题特点,依据考研数学近几年的规律,我总结出考研数学的出题规律
2、希望考生在复习中做到针对性训练。 一.特别基础知识的运用 数学基础知识的视察要求既全面又特别重点,注意层次,重点知识是学习支撑体系的主要内容,视察时要达到较高的比例并要达到必要的深度。重点内容重点考,还要达到一定的深度。 2015年的真题中,考研数学强调基础。所以现阶段同学们复习在专项突破的同时还要注重基础的核心内容。 二.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 计算能力可以说是应对考研(微博)数学的第一能力。近年数学题的计算量都比较大。这必须要同学们养成优良的计算习惯,在平常复习的过程中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在施行中提升计算能力。 考研数学的计算,不是简单的数字计算,是对概念的视察,同学们计算问题上一方面要训
3、练计算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 三.强化应用性的视察 应用性是数学的学科特点。解答数学应用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的反应,反应出考生的革新意识和施行能力。2015年试卷中数二的物理应用得分率是0.319,数三一个经济应用,这个还是比较常见的,得分率只有0.488。 可见同学们对应用的重视远远不够,圈圈提醒同学们在复习中培养独立思索的习惯、注重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全面复习,提升综合能力 考研数学试卷不仅有考查的重点同时还有一定的综合性、全面性。圈圈提醒同学们要全面复习,一些考试频率低的考点在考研复习中也不能轻易放过。如 2013年数一的时候考了一个空间解析几何的大题,是
4、当年得分率最低几个题之一,因为前面的卷子中空间解析几何都不出大题的。 五.强调本质,注意定理的适用条件 考研数学注重对概念本质的视察,视察同学们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同学们往往注重定理的结题和应用,不看定理的前提,这是不注意的地方。比如说在一点存在导数,不能用罗贝塔法则,这个法则是在这一点的零域内,这必须要辨析,这就可以拉开差距。 2018的小伙伴,趁着春光,想考名校,不负韶华,备考就该从现在开始走起咯! 2考研数学怎么过线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有些概念的考查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如导数的概念,不仅仅是利用导数概念进行计算,有时还必须要理解导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也是研
5、研们做题的一些关键,如导数的等价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与可微、连续的关系等等。 有些基本理论,如洛必达法则求不定式极限,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关于洛必达法则的内容,以及洛必达法则如何运用,运用时必须要注意一些什么条件,这都是研研们要搞明白的。关于概念和理论一定要理解到位,这些是大家做题时的灵魂,缺少了它们,做题时你就会觉得毫无头绪。 掌握基本方法,灵活应用基本方法解题 方法是解题过程中的框架,只有熟悉基本方法,做题时才干以不变应万变。如求函数的极值是导数应用中一类常考的题型,求解的步骤一般如下:求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导数、找出函数的驻点及不可导点、利用推断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进行验证,看看驻点
6、和不可导哪些点满足左右两边单调性相反。此种类型的题目以解答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在历年真题中都考过。 此外还有,比如交换积分次序、改变坐标系等等都属于基本方法的考查,有些题目甚至都不必须要计算就可以找出答案。帮帮提醒大家,关于基本方法要求灵活应用,不能死记硬背。 适当学习中档难度的题目即可 数学在复习过程中,做题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同学们做题时一定要把准方向,不能做偏题、怪题和难题。在考试试卷中,至少有70%的题目是基础题,也就是难度在0.3-0.8之间。考试中不会考太难的题目。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不要研究太难的题目,没太大的必要。多做做基础类的题目,后期学习一下带有综合性的基础类题目即可。复习时以
7、真题的难度为导向进行复习即可。 3考研数学怎么考高分 全年数学的复习可以划分如下: 第一阶段 基础阶段(2018.1-2018.6):对照最近一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大纲,按照自己的考试类型(数学一二或者三),对相应的考点进行地毯式的全面复习,每章考点后面有考试要求,可以清楚的获知每章的重难点,同时配以简单题目来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第二阶段 强化阶段(2018.7-2018.9):以题型为基本思路进行复习,掌握考研数学中的常考题型,同时强化计算能力,强化解决数学解题思路和做题熟练度的问题。提醒同学们在读书和做题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思索,有思索的复习才会事半功倍。
8、第三阶段 真题/模拟训练阶段(2018.10-2018.11):对历年真题以及模拟题进行实战训练,进一步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第四阶段 冲刺阶段(2018.12-考前):侧重于重难点再次突破,全面提升应试能力,查漏补缺,最大化得分,同时调整心态,达到平常像考试,考试像平常的优良心态。 目前大家正处于基础阶段,寒假马上开始,在寒假阶段,我们必须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如果你还没有自己的规划,那赶紧和我一起学习一下考研帮数学教研组为大家推举的复习规划。 寒假基础阶段学习总目标: 依据新考试大纲要求,对所考数学类型的考点进行地毯式复习。考生关于考试大纲要求的各个知识点达到熟悉,对相关概念、性质、定理
9、内容理解,运算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运算能力,关于视察基础性计算的题目能够做出完整答案。 具体计划使用说明: (1)每一天都有题库对应标题下的题目推送,一般为3道题,题量适中,而且配有考研帮老师的视频讲解,建议同学们在看完相应考点后做题,通过做题及时发现复习中的问题,提升复习效率。 (2)学习任务以考研数学大纲为基本划分依据,并附有相应内容的重难点提示,提醒同学们在备考时注意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在重点环节,这关于之后的复习很有好处。 (3)具体教材的选择可为大学阶段通用的同济版教材,即高等数学(上、下),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考研数学怎么学习 一、学习阶段划分: 基础阶段 复习(
10、3月6月) 强化阶段 熟悉题型(7月10月) 提升阶段 查缺补漏(11月12月15日) 冲刺阶段 坚持状态(12月16日考试前) 二、参照书目 : 必备参照资料: 数学考试大纲 高等数学同济版:讲解比较细致,例题难度适中,涉及内容广泛,是现在高校中采纳比较广泛的教材,配套的辅导教材也很多。 线性代数同济版:轻薄短小,简明易懂,合适基础不好的同学。线性代数清华版:合适基础比较的同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浙大版:基本的题型课后习题都有覆盖。 历年真题 三、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复习(3月6月) 学习目标:依据去年考研数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系统复习,打好基础,特别是对大纲中要求的三基 基本概
11、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系统理解和掌握。完成从大学学习到考研备战的基础准备。 复习建议:这一阶段主要的焦点要集中精力把教材好好地梳理,要至始至终不留死角和空白,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复习,另外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及相应的配套学习题,通过学习检验你是否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掌握了。由于教材的编写是环环相扣,易难递进的,所以建议天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按照规律来复习,经过必要的重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重视基础,长期积存;基础阶段重视纵向学习,夯实知识点。 2、强化阶段 熟悉题型(7月10月) 本阶段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对成败起决定性作用。大体可以分两轮学习。 第一轮暑期强化:7 8月
12、 学习目标:熟悉考研题型,强化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复习建议:参加考研教育网强化班学习,依据老师辅导讲义认真研读,做到举一反三。这一时期大课老师所教学的例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归纳,可以说会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在学习过程中对重点、难点一定做笔记,便于下一轮复习。 第二轮秋季强化:910月 学习目标:通过真题讲解和训练,进一步提升解题能力和技巧,达到实际考试的要求 复习建议:依据老师课堂所讲真题课后进行专项复习,对考试重点题型和自己薄弱的内容进行攻坚复习,达到掌握,不留空白和软肋,让训练达到或略微超过真题难度。 3、提升阶
13、段 查缺补漏(11月12月15日) 学习目标: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保住自己在前两个阶段的成果。1、通过对以往学习笔记的复习掌握考试要求;2、进行高强度(高于考试强度)的冲刺题训练,进入考试状态,达到考试要求。 复习建议:建议考生要做到:1、通过做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做题训练应当重点放在按考试要求的套题);2、复习教材和笔记进行必要的记忆,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进行记忆,尤其是平常不常用的、记忆模糊的公式,常常出错的要重点记忆;3、开始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答卷时间的分配,重视考场心态的调整。 4、冲刺阶段 坚持状态(12月15日考试前) 学习目标:考前重点题型,应
14、考技巧训练,坚持状态 复习建议: 多看之前做过的真题,并将自己整理的笔记或总结的重点习题再仔细看看,更佳提升针对性,加深记忆。在此基础上,按照考试时间去做一些强度不太大的模拟题或是真题,坚持手感,以免到了考场思路断电,手生。同时还要调整心态,积极备考,以优良的状态到考场。 四、建议学习时间 每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上午,故建议考生们将数学的复习时间安排在天天早上9:0012:00(可依据自身状况适当调整,但此时效果比较好)。天天至少应安排花2.5-3个小时来复习数学,其中基础阶段要用1.5-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理解掌握概念、定义等,用1个小时左右来做习题巩固。关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天天再加1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用来做习题并总结。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