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1. 上课铃响前,体育教师必须站在上课场地上等待学生的到来,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 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
3. 严禁学生上体育课衣服上别胸针、校牌等证章,不佩带金属或玻璃装饰品及穿皮鞋。
4. 对于因身体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对于在教学场地休息,旁观的学生,体育老师要给予关注不可放任不管;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上课场地的,班主任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出现学生脱管的现象。
5. 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 迅速通知班主任和学校领导。
(2) 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3) 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
(4) 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情况调查和性质认定。
6. 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在准备、学习、练习等环节均队列整齐安全有序,不得出现学生散乱教师离场等严重违纪行为及安全问题。
7. 体育组教师要适时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总务处,总务处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8. 对上课不及时到岗以及提早下课、提早结束教学任务然后放纵管理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任课教师负全部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