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子全站仪安全操作规程
电子全站仪是精密的电子仪器,为了充分发挥仪器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勿将仪器浸入水中。
2、安排仪器时,应尽可能采纳木制三脚架,使用金属脚架可能会因晃动而影响观测精度。
3、三角基座安装不正确,将会影响观测精度,应时常检查基座上的矫正螺丝,要保证基座固定螺丝旋紧,防止仪器受震。
4、运输仪器时应采用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震动,剧烈震动会使仪器测量功能受到不良影响。
5、携带应握住仪器提手。
6、应尽量避免仪器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否则,会影响仪器的使用。
7、仪器或棱镜受到温度的急剧变化,应让仪器适应四周环境温度后使用。
8、在气候炎热太阳曝晒地区观测时应使用遮阳设备。
9、仪器应有专人负责上锁保管。
一、安排仪器
安排三脚架
1、 首先将三脚架打开,伸到适当高度,拧紧三个固定螺丝。
2、将仪器装到三脚架上:仪器当心地〔一手提住提把,一手托住仪器〕装到三角架上,松开中心连接螺丝在架头上轻移仪器,利用光学 对中器中心标志对准测站点,再轻轻拧紧连接螺丝,并用脚踩紧脚架。
3、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
〔1〕旋转两个脚螺旋AB,使圆水准气泡移至与上述两脚螺旋连线,垂直脚螺旋C的一直线上。
〔2〕旋转脚螺旋C,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4、利用长水准器精平仪器
〔1〕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水平旋转仪器使用长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连线AB,旋转AB两个角螺旋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
〔2〕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再调第三个脚螺旋C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
〔3〕再次旋转90°,重复A、B步,直到四个位置处长水准管气泡始终居中为止。
5、利用光学对中器观察中心标志是否对准测站点。假设不对准,则轻轻一拧松开连接螺丝,在架头上轻轻移支仪器直至对准测站点。再利用长水准器再次精平仪器,直至仪器完全对中和整平。
二、照准、读数
打开电源,在设置过测站坐标和方位角后,把镜头对准后视。调焦看清十字丝,再利用望远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楚〔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水平移动发现有视差时,说明调焦或十字丝位置不正确。这将影响观测的精度,应仔细调焦,认真旋转目镜筒,看清十字丝,尽可能消除视差现象〕。照准时十字丝中心应对准棱镜中心位置,以减少误差。照准后视后,再依据事先计算好的待放点坐标,计算出方位角和距离,转动仪器至指定方位角,依据屏幕显示的距离指挥棱镜移动,准确测出该点。
三、检验和矫正
1、仪器常数的检验与矫正
通常,仪器常数不含误差,但是还是应将仪器,在某一准确测定过距离的基线上进行观测与比较,该基线应是〔建立坚实地面上并有特定的精度〕,如果找不到这样一种检验仪器常数的场地,也可自己建立一条20多米的基线。然后将仪器对其进行观测作比较。
以上两种情形中,仪器安排的误差,棱镜误差,基线精度,照准误差,气象改正,大气折射以及地球曲率的影响等等因素决定了检查结果的精度。
〔1〕在一条水平长约100米的直线AB上,选择一点C,观测直线AB,AC和BC的长度。
〔2〕通过重复以上观测多次,得到仪器的常数。
仪器常数=AC+BC-AB
〔3〕在某一标准常数基线上再次比较仪器基线的长度。
2、仪器光轴的检验
可按如下步骤检验电子测距仪的光轴与经纬仪的光轴是否一致,当止镜的十字丝经过矫正之后,进行这项检验尤为重要。
〔1〕将仪器棱镜面对安排在相约定2米的地方〔此时,仪器处于开机状态〕。
〔2〕瞄准并调焦,将十字丝对准棱镜中心。
〔3〕将观测模式设置为测距或音响模式。
〔4〕观察目镜,顺时针旋转调焦螺旋看清红色光点〔闪点〕,如果十字丝与光点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偏差均不超过直径的五分之一,则不需要矫正。
3、经纬仪的检验与矫正
矫正要点
〔1〕在作任何需通过望远镜观察的检验项目之前均要仔细对望远镜的目镜进行调焦。
〔2〕由于各项矫正互相影响,因此一事实上要严格按顺序进行矫正,顺序不正确,后一项矫正甚至会破坏前一项矫正。
〔3〕矫正结束应拧紧矫正螺丝〔但不可拧得过紧,否则会造成滑丝,折断螺杆或对其它部件造成不适当的压力〕,另外,记住要按旋紧的方向拧紧螺丝。
〔4〕另外,在矫正结束时,所有的固定螺丝均应拧紧。
〔5〕为了保证矫正无误,矫正后应重新进行检验。
三角基座注意事项
〔1〕任何一个脚螺旋如有松动或由于脚螺旋的松动而造成照准不稳定,则必须用螺丝刀拧紧脚螺旋上的矫正螺丝〔每一个脚螺旋上有两处矫正螺丝〕。
〔2〕假设脚螺旋与三角压板之间有松动,则先松开固定环的定位螺丝,然后用矫正针拧紧固定环直到调节合适为止,然后再上紧定位螺丝。
4、长水准管的检验与矫正
如果长水准管轴与仪器竖轴不垂直则必须进行矫正。
检验
〔1〕将长水管置于怀某两个脚螺旋A、B连线平行方向上,旋转这两个脚螺旋使长水准管气泡不居中则按下法进行矫正。
〔2〕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观察长水准管气泡的移动,假设长水准管气泡不居中则按下法进行矫正。
矫正
〔1〕调整长水准管一端的矫正螺丝,利用配给的矫正针将长水准管气泡向中间移回偏量的一半。
〔2〕利用脚螺旋剩下的一半气泡偏移量。
〔3〕将仪器绕竖轴再一次旋转180°,检查气泡的移动状况,假设气泡仍有偏移,则重复上述矫正。
5、圆水准器的检验与矫正
如果圆水准器轴与仪器竖轴不平行,则必须进行矫正。
检验
〔1〕依据长水准管仔细整平仪器,假设圆水准器居中,则不需矫正,否则,按下法进行矫正。
矫正
〔2〕利用配给的矫正针调整圆水准器盒底部的三个矫正螺丝使圆气泡居中。
6、十字丝竖丝的矫正
假设十字丝与望远镜的水平轴不垂直,则需要矫正〔这是由于可能要用竖丝上的任劳任一点瞄准目标进行水平角测量或定线〕。
检验
〔1〕将仪器安排在三脚架上,严格整平。
〔2〕用十字丝交点瞄准至少50M外的某一清楚点A。
〔3〕让望远镜作稍微上下移动,观察A点是否沿着十字丝竖丝移动。
〔4〕如果A点一直沿十字丝竖丝移动,则说明十字丝竖丝处于与水平轴垂直的平面内〔此时无需矫正〕。
〔5〕当望远镜垂直向下旋转时,A点偏离十字丝竖丝,则需矫正十字丝环。
矫正
〔1〕逆时针旋转十字丝环护罩,取下护罩,可看见四颗目镜固定螺丝。
〔2〕利用配给的螺丝刀松开四颗固定螺丝〔记住旋转的圈数〕。
〔3〕再检验一次,直到A点始终沿着整个十字丝竖丝移动,才算矫正完毕。
7、仪器视准轴的矫正
照准要求是望远镜的视线应与仪器的水平轴垂直,否则,将不能直接进行。
检验
〔1〕将仪器置于两个清楚的目标点A、B之间,距离A、B约50-60米。
〔2〕利用长水准管严格整平仪器。
〔3〕瞄准A点。
〔4〕松开望远镜垂直制动螺旋,将望远镜绕水平轴旋转180°,使望远镜调过头。
〔5〕瞄准与目标A点等距离的目的B并拧紧望远镜垂直制动螺丝。
〔6〕松开水平制动螺旋,绕竖轴放置仪器180°,再一次照准A点并拧紧水平制动螺旋。
〔7〕松开望远镜上下制动螺旋,将望远镜绕水平轴旋转180°,设十字丝交点为C,C点应该与B点重合。
〔8〕假设B、C不重合,则需按下法矫正。
矫正
〔1〕旋下十字环的保护罩。
〔2〕在B、C之间定出一点D,使CD等于BC的四分之一处,这是由于在检验过程中,望远镜已倒转两次,因此BC两点间的偏差是真正的误差的四倍。
〔3〕利用矫正针放置十字丝环的左、右两个矫正螺丝将十字丝竖线平移到D点,矫正完后,应再作一次检验,假设B点与C点重合,则矫正结束后应重复上述矫正过程。
8、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矫正
该项矫正是使光学对中器的视准轴与仪器的竖轴重合〔否则,当仪器用光学对中器对中后,仪器竖轴不能相关于参照点位于严格的垂直位置〕
检验
〔1〕 将光学对中器中心对准某一清楚地面点。
〔2〕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观察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假设地面点仍位于中心标志处,则不需矫正,否则,需按下述步骤进行矫正。
矫正
〔1〕打开光学对准器望远镜目镜端的护罩,可以看见四颗矫正螺丝,利用配给的矫正针放置这四颗矫正螺丝,将中心标志移到与地面点复合,注意矫正量应为偏听偏信离量的一半。
〔2〕利用脚螺旋使地面点与中心标志重合。
〔3〕再一次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检查中心标志,假设两者重合,则不需矫正,如不符重复上述矫正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