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高效导学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13000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高效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高效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 主备人:王秀萍 班级: 组别: 姓名: 【教学设想】 1.感受婉约词的风格,品味词的意境。 2.把握词人思想情怀,体味词中蕴涵的细腻情感。 3.学会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词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4.学习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升诗词语言鉴赏能力。 《醉花阴》 【课前预习】 1.李清照,号_____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_____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_____结婚,生活安适美满。他们以_____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_____、金石。靖康元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提出词“_____〞之说(见《词论》)。前期作品多写_____,内容缺乏深意。后期作品多抒发_____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凉美。 【写作背景】《醉花阴》:本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重阳赏菊,无人相伴,在极度思念之下写下此词。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作品,时值金兵入侵,丈夫病死,词人辗转南方避难,备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在这种背景下,李清照写下本词。 3.字音积存 玉枕〔 〕 戚戚〔 〕 憔悴〔 〕 乍暖还寒〔 〕 堆积〔 〕 梧桐〔 〕 二.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词的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2.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合作探究】 探究一:《醉花阴》全词写“愁〞,但“愁〞字只出现了一次。词人在这首词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探究二:该如何理解“半夜凉初透〞的“凉〞字? 探究三:古人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花容月貌〞、“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该如何理解这种比喻的独特性? 【训练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声声慢》 【教学设想】 1.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表现手法。 2. 解读意象,理解中国传统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含义。 【课前预习】 一.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朗诵课文,理解诗歌大意,将不理解的句子提交小组讨论。 2.解释词义 黄花堆积:    憔悴损: 怎生得黑:         次第: 二.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词的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2.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是通过什么手法抒发自己的愁思?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请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探究二:词中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愁绪?是如何抒发的? 探究三: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涵了哪些情感? 【训练案】 1.以下各句朗诵节奏错误的一句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以下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式 ②有暗香盈袖〔充满〕 ③莫道不销魂〔极度的欢乐〕 ④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⑤憔悴损〔损害〕 ⑥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3.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莫道不销魂, , 。 ②三杯两盏淡酒, ! ③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④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4. 对李清照《一剪梅》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A.首句以“秋〞字领起:“红藕香残〞,荷花谢了,这是室外之秋;“玉簟秋〞,枕卧的席子感到了秋凉,这是室内之秋。在这秋的氛围中,“独上兰舟〞,更进一步特别了词人的形单影只的孤寂之感。   B.秋凉,孤寂,使词人更迫切地盼望与亲人的团聚。于是她把视线投向“云中〞,投向排成“一〞字或“人〞字的大雁,希望能够替她传递“锦书〞,使丈夫早些回来,表达了词人殷切的思念之情。   C.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兼提落花、流水两端,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呼应,感伤在夫妻分开中年华的消逝。然后说,这种离愁是双方都要承受的,这种离愁也是无法排遣的。   D.这首词结尾三句,“眉头〞与“心头〞相对,“愁〞由外露到潜入内心深处,看似消除了,实则更为深重了;“才下〞与“却上〞相对,特别了这种感情“潜入〞所造成心理上的起伏有多么急剧。    《李清照词两首》 【答案:易安 南宋 赵明诚 诗词 书画 别是一家 闺情相思 孤寂凄凉】 明确:上片写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 下片写词人重阳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之情。 感情基调:寂寞,忧愁。 明确: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融情于景,烘托出词人的愁苦之情。“薄雾〞“浓云〞勾画出一种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托出一种沉郁的气氛;室内香炉轻烟飘散,看着瑞脑在香炉里慢慢地烧尽,让人倍感白昼难熬,写出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其余如凉凉的“玉枕纱厨〞,卷帘“西风〞,清瘦黄花,都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感伤的意境,烘托了词人独守空闺的孤寂愁绪。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明确: 凉,一语双关:表面是写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意义是,词人独居家中,爱人不在身边,内心感觉孤独凄凉。 明确: 黄色的菊花外形上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行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贴切地反映了当时词人因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10.修辞手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 , “花〞对“鸟〞 , “自落〞对“空啼〞 。 11.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 “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指菊花开得繁茂,非凋落。“很〞的意思。怎么挨到天黑。光景,状况。 明确:上片主要写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述,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明确:一种深深的愁思;采纳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抒发情感。 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 寻 觅 觅→动 作→假设有所失 冷 冷 清 清→环 境→寂寞冷清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凄凄惨惨戚戚→感受→凄苦无告 1.淡酒: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非但不能抵抗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由此可见,酒是“愁〞的象征。 2.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以秋风渲染愁情。 3.雁:《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鸿雁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过雁象征离愁。 4.黄花: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相似啊!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5.梧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传递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激烈的思念之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词中,作者也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梧桐: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用奸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 情感:家国之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1B 2D 4 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