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之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某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一年的观测后,绘制出了该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角度α的年变化及某日太阳高度β在b日的日变化(极圈纬度取66.5°,回归线纬度取23.5°)示意图(如图),其中虚线代表α的变化,实线为β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1﹣2小题。
1.若图中M﹣N=13,则( )
A.X=97 B.Y=67 C.M=37 D.N=17
2.推测b日至c日,当地的昼长变化为( )
A.先变长再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
C.持续变短 D.持续变长
如图表示我国甲、乙两城春分日(图中a点)到夏至日(图中e点)正午太阳高度之差ΔH(ΔH=H甲﹣H乙)的时间变化图。完成下面3﹣3小题。
3.甲城最可能是( )
A.北京(40°N) B.杭州(30°16'N)
C.三沙(16°50'N) D.海口(20°N)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从加拿大温哥华(49°N,123°W)国际机场于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16时29分(当地时间为夏令时,时钟向前调整1小时实施)起飞,飞经北极航线,途经加拿大、北冰洋、俄罗斯、蒙古后入境。北京时间2021年9月25日21点50分,包机顺利飞抵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为( )
A.13小时21分 B.14小时21分
C.29小时21分 D.30小时21分
读某地太阳视运动图,A、B、C代表二分二至位置,回答下面问题。
5.该地夏至日的昼长约为( )
A.9小时 B.9.5小时 C.15小时 D.14.5小时
6.该地所在的半球及纬度为( )
A.北半球中纬 B.北半球低纬
C.南半球中纬 D.南半球高纬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日期为夏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B.从A到B时段,日出位置不断北移
C.B到C的时段,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D.从A到C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23.5°
湖北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如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8﹣8题。
8.遮阳板收起,该教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3°26′N
D.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暑假期间,小明前往墨尔本(37°46'S)旅行。在那里,他发现很多建筑的布局,并非严格的南北朝向,而是有一定的偏角。如图为墨尔本某街道上两栋方形大楼的俯视图。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9.建筑物的布局方位,会影响墙面的采光条件。小明旅行期间,全天都不能采光的墙面是( )
A.大楼乙的④墙面 B.大楼乙的③墙面
C.大楼甲的②墙面 D.大楼甲的①墙面
10.为使大楼乙的所有墙面全年每天均有采光机会,墙面与街道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应该在( )
A.28°﹣54° B.30°﹣56° C.32°﹣58° D.34°﹣60°
北京时间2024年4月9日凌晨,2024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北美洲多地上演。观测证实,日全食期间,电离层电子浓度会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这次日全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会造成地球温度明显下降
B.可能对无线电短波通讯造成一定干扰
C.有机会看到完整的光球层
D.可同时看到美丽的极光
12.日全食发生之时( )
A.北京玉渊潭的樱花烂漫
B.伦敦民众沉浸在日全食的黑暗中
C.纽约的正午日影正在变长
D.墨西哥的日全食出现在西北方向
2024年1月28日,中国与泰国签署互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协定将于3月1日正式生效。某旅游团计划于北京时间2024年3月2日8:55从北京出发,乘坐飞机(飞行时间3小时5分钟)前往曼谷,于当地时间2024年3月8日14:35从曼谷返程。据此完成13﹣14题。
13.若飞机从北京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经线飞行8小时,可能到达的纬度约是( )
A.30°S B.60°S C.30°N D.60°N
14.旅游期间,与北京相比,曼谷地区( )
A.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B.北极星仰角更大
C.地球自转的速度更慢 D.日出的时间更晚
位于127°E的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进行天文观测,如图为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该日北极星和正午太阳的位置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日正午时刻,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华盛顿(39°N,77°W)即将日落
B.悉尼(34°S,151°E)影长达一年最长
C.内罗毕(1°S,36.5°E)即将日出
D.全球新旧一天范围比大约是1:1
16.该学生又绘制了该日之后半年中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a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于2023年4月6日返回上海。这次南极科考气象部门共有4名队员随队,除1名返回外,还有3名队员继续值守,执行为期一年的常规气象观测任务。南极科考站分为常年站、夏季站和无人自动观测站。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适合科考队员进驻夏季站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8.泰山站在昆仑站的( )
A.南方 B.西方 C.东方 D.北方
19.我国南极科考站中适宜三名队员值守的是( )
A.泰山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罗斯海新站
如图示意某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20﹣21题。
20.该区域最可能在( )
A.乌克兰 B.美国 C.新西兰 D.澳大利亚
21.关于R地和T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地岩性相同的平直河段,右岸较左岸侵蚀严重
B.两地的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
C.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R地的海拔比T地的海拔高
“天问”问天。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预计2021年5月着陆火星表面开展探测工作,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天问一号”将着陆的天体是如图(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示意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3.人类一直对火星探测情有独钟,是由于火星( )
A.目前适宜人类生存
B.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C.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D.可能存在液态水
24.“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当日至预着陆期间( )
A.地球公转速度渐快
B.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C.黔东南州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
D.黔东南州各地昼长先渐短后渐长
2024年3月5日12点(北京时间)三明某校(117°37'E)考试结束,小明同学透过窗户发现走廊护栏的垂直杆的影子几乎与教室垂直。如图为教室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在讲台上就座的老师面朝( )
A.南 B.西 C.东 D.北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6.(2024•福鼎市校级开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1:图1为北半球某节气某时刻晨昏线分布示意图(部分),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弧线b表示晨昏线中的一段。
(1)作图:图1中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弧线b为 (填“晨”或“昏”)线。
(3)图1中甲、乙两地的角速度关系是 ,由乙地向丁地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 (填“东”或“西”)发生偏转。
(4)图1中甲地的地方时为 。
资料2:我国古代人民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2022年12月22日(农历冬月廿九)这一天是冬至,读24节气示意图(图2)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3)。
(5)2022年冬至这一天,和图3中字母 的位置对应,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的地方是 。
(6)冬至过后1个月,就进入 (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对应这段时间里,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 (大、小),白昼长度逐日变 (长、短)。
(7)从小雪到大寒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8)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是 月初,最靠近 (节气);从立夏至夏至期间,上海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 。
(9)冬至第二天对应的月相是 月。
27.(2024•鼓楼区校级开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2日,成都市(约30°N,104°E)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如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在如图中绘制该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标注正午太阳高度角、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方位角,并描述该日的太阳视运动过程。
28.(2023•福建开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2月21日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当地正午在小区①号楼楼顶测得纬度为37°N,经度为116°E,高度为45m;并且发现此时①号楼阴影正好遮住②号楼前四层(如图)。
(1)若在①号楼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保证冬至日太阳能的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a应为 。
(2)指出该日后一周内太阳直射点的分布及移动特征。
(3)据材料推测①号楼在②号楼的 方位,并说明理由 。
(4)分析22小时后①号楼阴影遮挡②号楼的位置,以及该日后半个月内①号楼阴影长度的变化情况。
29.(2023秋•东山县期中)读某日南北两半球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 半球俯视图。该日北半球的节气是 。
(2)图中D点所在弧线是 (晨、昏)线;AB两地的自转线速度大小情况 ,CD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大小情况 (请使用<、>、﹦符号表示)。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B点的地方时为 ,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及其约占全球的的比例:范围 比例 。
(4)这一天D点白昼长 小时,日出时当地时间为 ,太阳的方位 。该日过后1个月内,漳州的昼夜及其变化情况是 。
(5)图中太阳高度角为零度的点有哪些 ,如图能正确反映A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是 。(注:横坐标为北半球节气)
(6)此时 (多选)
A.是北极科考的黄金季节
B.地球离近日点较近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越来越短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
(7)读漳州某河流某河段横剖面图。
①该日图中示意水文状况是否正确? (是/否)
②若该河段为比值河段,依图示河道特征,该段河流流向为 。
③若该河段为曲流河段,依图示河道特征,北岸为 (凹、凸)岸,该处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名称 ;该曲流河段发育到后期,因河流改道而形成 。
(8)根据该日日照信息,将相同信息转绘到如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之地球的运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某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一年的观测后,绘制出了该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角度α的年变化及某日太阳高度β在b日的日变化(极圈纬度取66.5°,回归线纬度取23.5°)示意图(如图),其中虚线代表α的变化,实线为β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1﹣2小题。
1.若图中M﹣N=13,则( )
A.X=97 B.Y=67 C.M=37 D.N=17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为:α=90°﹣|β﹣γ|,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注意:|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当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解答】解:由下图分析可知,
b日为夏至日,M°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N°为夏至日子夜太阳高度,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所学知识,M°=90°﹣(当地纬度﹣23.5°)=113.5°﹣当地纬度,由下图推导可知,N°=90°﹣(180°﹣23.5°﹣当地纬度)=当地纬度﹣66.5°,M﹣N=180﹣2*当地纬度=13,得当地纬度=83.5°。得M=30,N=17。Y°为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线与北极星光线的夹角,Y=180°﹣83.5°﹣30°=66.5°;X为刚进入极夜时正午太阳光线与北极星光线的夹角,此时太阳高度为0,X=180°﹣83.5°=96.5°,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推测b日至c日,当地的昼长变化为( )
A.先变长再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
C.持续变短 D.持续变长
【分析】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白昼缩短,黑夜增加,从冬至日到次年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增加,黑夜缩短。
【解答】解: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所以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大小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当太阳高度最大时,太阳光线与北极星光线的夹角越小,故b日为夏至;c日α缺失,说明该地开始进入极夜,则c日在秋分至冬至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则b日﹣c日的昼长持续变短,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难度相对大,掌握判断方法即可解答。
如图表示我国甲、乙两城春分日(图中a点)到夏至日(图中e点)正午太阳高度之差ΔH(ΔH=H甲﹣H乙)的时间变化图。完成下面3﹣3小题。
3.甲城最可能是( )
A.北京(40°N) B.杭州(30°16'N)
C.三沙(16°50'N) D.海口(20°N)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φ±δ|(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φ、δ永远取正值;“±”取法:同减异加,即φ、δ在同半球时两者相减,在不同半球时两者相加)。
【解答】解:根据上题可知,甲城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AB错误。图示△H为0°时,大约位于春分到夏至中间偏向夏至的时间,且△H为正值的时间长于为负值的时间,不可能是海口,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判断,属于基础题,掌握判断方法即可解答。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从加拿大温哥华(49°N,123°W)国际机场于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16时29分(当地时间为夏令时,时钟向前调整1小时实施)起飞,飞经北极航线,途经加拿大、北冰洋、俄罗斯、蒙古后入境。北京时间2021年9月25日21点50分,包机顺利飞抵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为( )
A.13小时21分 B.14小时21分
C.29小时21分 D.30小时21分
【分析】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时间的计算是“东加西减”。
【解答】解:温哥华的经度是123°W,属于西八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比西八区早16小时,所以当温哥华的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15时29分(夏令时﹣1小时=当地区时),则北京时间为9月24日15时29分+16小时=9月25日7时29分;北京时间9月25日21点50分包机顺利飞抵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所以飞机飞行时间是9月25日21点50分﹣9月25日7时29分=14小时21分,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属于基础题,掌握时区差与区时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读某地太阳视运动图,A、B、C代表二分二至位置,回答下面问题。
5.该地夏至日的昼长约为( )
A.9小时 B.9.5小时 C.15小时 D.14.5小时
【分析】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15°/h=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日落地方时﹣12)×2=(12﹣日出地方时)×2。
【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冬至日的日落为16:30,冬至日该地日出为7:30,昼长9小时,夜长15小时。根据正午太阳方位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夏至日为C的运行轨迹,其昼长等于冬至日的夜长,所以该地夏至日的昼长约为15小时,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6.该地所在的半球及纬度为( )
A.北半球中纬 B.北半球低纬
C.南半球中纬 D.南半球高纬
【分析】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在北半球,由图中B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H=50°=90°﹣(当地纬度﹣0°)可知,当地纬度为40°N,该地所在的半球及纬度为北半球中纬度,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日期为夏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B.从A到B时段,日出位置不断北移
C.B到C的时段,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D.从A到C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23.5°
【分析】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解答】解:日期为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错误。
从A到B时段,日出位置由东南不断转向正东,实际观测的结果是不断北移,B正确。
B到C的时段,是春分到夏至,地球公转逐渐靠近远日点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C错误。
从A到C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23.5°×2=47°,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湖北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如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8﹣8题。
8.遮阳板收起,该教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3°26′N
D.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分析】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解答】解:遮阳板收起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C错误。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南半球的夏季,B正确。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错误。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不是全球昼夜平分,A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暑假期间,小明前往墨尔本(37°46'S)旅行。在那里,他发现很多建筑的布局,并非严格的南北朝向,而是有一定的偏角。如图为墨尔本某街道上两栋方形大楼的俯视图。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9.建筑物的布局方位,会影响墙面的采光条件。小明旅行期间,全天都不能采光的墙面是( )
A.大楼乙的④墙面 B.大楼乙的③墙面
C.大楼甲的②墙面 D.大楼甲的①墙面
【分析】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夏半年昼长夜短;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冬半年昼短夜长;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方向。
【解答】解:我国的暑假在每年的7、8月份,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墨尔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且中午时,太阳在正北方向,所以大楼甲的①墙面不能受到太阳照射,故D正确。
大楼甲的②墙面上午可以照射到,大楼乙的③墙面正午和下午可以照射到,大楼乙的④墙面下午可以照射到,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
10.为使大楼乙的所有墙面全年每天均有采光机会,墙面与街道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应该在( )
A.28°﹣54° B.30°﹣56° C.32°﹣58° D.34°﹣60°
【分析】某地冬至日的日出方位与夏至日的日出方位关于东西方向对称,某地某天的日出方位和日落方位关于南北方向对称。
【解答】解:结合图可知,大楼乙的所有墙面全年每天均有采光机会只要保证①、②墙面在日出前后可以采光,③、④墙面在日落前后也可以采光。乙楼的①墙面面向东南方向,为使大楼乙的①墙面每年均有采光机会,要保证每年北半球的夏至日时,该墙面仍然可以受到采光。由图上信息可得知,每年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时,当地日出东南,且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为31°,所以夏至日出东北时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也应为31°。若使①墙面日出时可以受到太阳照射,夹角需要大于 31°。乙楼的②墙面面向东北方向,为使大楼乙的②墙面每年均有采光机会,要保证每年北半球的冬至日时,该墙面仍然可以受到采光。由图上信息可得知,每年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时,当地日出东南,且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为31°,若使②墙面日出时可以受到太阳照射,夹角需要小于59°。因此,墙面与街道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应该是大于31°小于59°,在此范围的是32°﹣58°,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日出、日落方位变化的规律和乙楼所有墙面全年每天均有采光机会所需的条件。
北京时间2024年4月9日凌晨,2024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北美洲多地上演。观测证实,日全食期间,电离层电子浓度会发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这次日全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会造成地球温度明显下降
B.可能对无线电短波通讯造成一定干扰
C.有机会看到完整的光球层
D.可同时看到美丽的极光
【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日全食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解答】解:日全食期间,太阳光球层被月球遮挡,看不到完整的光球层,C错误。
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在北美洲多地上演日全食期间,不可能同时看到美丽的极光,D错误。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日全食发生时随着月球遮挡住太阳辐射,大气层高处的电离层也会发生一些相应变化,这暂时会对信号需经过电离层反射的无线电中波、短波通信造成一定干扰,另外,日食造成的降温不会很大,A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日全食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12.日全食发生之时( )
A.北京玉渊潭的樱花烂漫
B.伦敦民众沉浸在日全食的黑暗中
C.纽约的正午日影正在变长
D.墨西哥的日全食出现在西北方向
【分析】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1、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2、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3、北半球冬半年(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日影的长度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相反。
【解答】解:北京玉渊潭的樱花烂漫是在4月,故本次日全食发生之时,北京玉渊潭的樱花烂漫,故A项正确。
本次日全食在北美洲多地上演,伦敦民众不会看到日全食,故B项错误。
日全食发生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纽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日影变短,故C项错误。
墨西哥主要属于西六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当地时间为2024年4月9日凌晨,西六区比东八区晚14个小时,所以墨西哥时间大约为10时,距离日落时间尚早,此时太阳应该在偏南方,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日全食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2024年1月28日,中国与泰国签署互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协定将于3月1日正式生效。某旅游团计划于北京时间2024年3月2日8:55从北京出发,乘坐飞机(飞行时间3小时5分钟)前往曼谷,于当地时间2024年3月8日14:35从曼谷返程。据此完成13﹣14题。
13.若飞机从北京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经线飞行8小时,可能到达的纬度约是( )
A.30°S B.60°S C.30°N D.60°N
【分析】在北半球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弧长约为111千米;在纬度为a的纬线上,经度相差n°,其长度为111千米×n°×cosa。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经线圈上,相差1°实地距离差111km。飞机从北京沿经线飞行,飞行的距离为1110千米/小时×8小时=8880km,飞越80纬度。若向正北飞行,则越过北极点到60°N,故D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若向正南飞行,则越过赤道到达40°S,故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4.旅游期间,与北京相比,曼谷地区( )
A.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B.北极星仰角更大
C.地球自转的速度更慢 D.日出的时间更晚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由于地轴指向北极星的位置,因此某地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除了南北极点外,角速度都一样。地球自转一圈的360度除以24小时,为15度每小时。线速度是指围绕地轴旋转的地球表面上的点的速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解答】解:据题可知,旅游期间为2024年3月2日~2024年3月8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往北移动,与北京相比曼谷纬度更低,故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日出时间更早,A正确,D错误。
北极星仰角等于当地纬度,与北京相比曼谷纬度更低,故北极星仰角更小,B错误。
除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故曼谷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快,C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位于127°E的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进行天文观测,如图为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该日北极星和正午太阳的位置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日正午时刻,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华盛顿(39°N,77°W)即将日落
B.悉尼(34°S,151°E)影长达一年最长
C.内罗毕(1°S,36.5°E)即将日出
D.全球新旧一天范围比大约是1:1
【分析】某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间差(经度间隔15°,时间差1小时;经度间隔1°,时间差4分钟)(知东求西用减,知西求东用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有自然日界线(0点所在的经线)和人为日界线(大致与180° 重合),地球上0点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区域为“新的一天”,其余地区为“旧的一天”,当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重合时,全球处于同一天。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当127°E为正午时,正午太阳高度为56°,当地纬度约等于北极星高度,为46°N,根据太阳直射点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可以计算此时太阳直射12°N,按照时区时差计算方式,127°E为12:00,与华盛顿相差204个经度差,用12:00﹣204°×4/60,可以得出华盛顿的地方时为22:24,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悉尼物影长度达到一年中最大时为6月22日,B错误。
根据内罗毕的经度与127°E的经度差为90.5°,可计算其地方时为12:00+(127°E﹣36.5°E)×4=5:58,再加上位于赤道附近,可推测内罗毕即将日出,C正确。
全球新一天的范围可以由计算180°经线时间计算,180°地方时为12:00+(180°﹣127°E)×4=15:32,则新一天的范围大于全球的二分之一,新旧一天范围比不是1:1,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6.该学生又绘制了该日之后半年中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a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时,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大值;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太阳直射该地区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答】解:图中北极星高度不变,故a角度随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则a角变小,反之,a角变大。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12°N,大致位于回归线与赤道中间,时间大约为5月初或八月初,半年之内,太阳直射点可能先向北到北回归线然后再向南到赤道以南(此期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减小,故a角先变小,再变大),也可能先向南到南回归线然后再向北(此期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再变大,故a角先变大,再变小),不可能在半年时间内一直变小,B错误。
第一题推测此时太阳直射12°N,如果此时为5月初,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至北回归线后向南移动,夹角a会先变小后变大,变小的时间大致为1个多月,然后逐渐变大,A正确,C错误。
如果此时为8月,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至南回归线后向北移动,则a角变大的时间大致为四个多月,拐点不会出现在中间的时间上,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于2023年4月6日返回上海。这次南极科考气象部门共有4名队员随队,除1名返回外,还有3名队员继续值守,执行为期一年的常规气象观测任务。南极科考站分为常年站、夏季站和无人自动观测站。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适合科考队员进驻夏季站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分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的冬季时,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的春季。南极地区的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点,其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目前尚无常驻人口。
【解答】解: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季,为南极地区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是适合科考队员进驻夏季站的时间,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适合南极科考队员进驻夏季站的时间,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18.泰山站在昆仑站的( )
A.南方 B.西方 C.东方 D.北方
【分析】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靠南;距离南极点越远位置越靠北;地球自转方向为北逆南顺;取球面两点所在经线组成的小于180°的夹角,根据“头东尾西”的方法确定东西方向。
【解答】解:图示泰山站与昆仑站的经度相当,说明两点接近于正南、正北的关系,BC错误。
图示仑站更接近南极点,说明昆仑站在南,泰山站在北,故泰山站在昆仑站的北方,故D正确,A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判断,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
19.我国南极科考站中适宜三名队员值守的是( )
A.泰山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罗斯海新站
【分析】南极地区由于纬度高,海拔高,导致气温低,形成酷寒、烈风、干燥的气候特点,由于气候非常恶劣,目前尚无常驻人口。
【解答】解: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南极科考站分为常年站、夏季站和无人自动观测站,则常年站的自然环境相对好,其纬度较低。图示中山站和长城站纬度较低,应为常年站,所以我国南极科考站中适宜三名队员值守的是中山站,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极科考站的特点,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
如图示意某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20﹣21题。
20.该区域最可能在( )
A.乌克兰 B.美国 C.新西兰 D.澳大利亚
【分析】地球自转速度:1、角速度:除了南北极点外,角速度都一样。地球自转一圈的360度除以24小时,为15度每小时。2、线速度是指围绕地轴旋转的地球表面上的点的速度。3、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4、南北极点由于子自转过程中没有转动,所以也就没有线速度,或者说线速度为零。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向北递减,据图中线速度变化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B错误。
赤道上的线速度为1670km/h,30°纬线上的线速度为1447km/h,60°纬线上的线速度为837km/h,由此可知该区域纬度在0°~30°,即在低纬度地区,D正确,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