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XX中学校园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确保发生学生踩踏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根据教育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领导、分级负责,正确引导、以防为主,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统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1. 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
(1)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全方面的预防或者实施救援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对拥挤踩踏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副组长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组员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2. 各职能小组:
(1)紧急响应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响应;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的指挥。
(2)紧急疏散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事故发生后,及时对师生进行疏散,保证其他师生的安全和应急救援顺利进行。
(3)医疗救助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负责伤者的初级救护,并及时拨打120,联系医疗机构救助。
(4)物资保障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保障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物资供应。
(5) 事故善后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负责事故中、后的教育、引导、安抚工作。
三、风险防控
1. 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开导致同学心理紧张的玩笑,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 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提出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3. 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教导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两操、升旗仪式或各种活动,教务处联合体育老师规划各班学生下楼的路线;三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
政教处要利用集体广播的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哪些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做好对值班老师检查的落实工作。
值班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管理好学生进出操和集会时各楼道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4.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四、信息报告
(一)学校应当坚持24小时值班和校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信畅通。
(二)事故发生或发现可能发生后,第一发现人按照就近就快的原则,通知周边人员采取防止事故发生或救援受伤人员的措施,同时通知校医、安保开展救援,立即向领导小组如实报告情况。
(三)领导小组应当在10分钟内先电话后书面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书面报告最迟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半小时)。紧急信息要边处置、边核实、边报告,最新处置进展情况要及时续报,报告要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
五、处置措施
(一)领导小组组长或委托副组长应第一时间到场并按照规定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学校保卫处等有关部门,组织人力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现场警戒,设立保护区,防止再次发生意外。负责收集和分析突发事件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和具体措施,协调相关处室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校医立即观察伤者受伤情况、部位,开展应急抢救。
(四)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门卫要在大门迎接救护车,有程序地处理事故,为受伤人员的营救工作争取时间。
(五)相关老师,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属,协助分管校长接待来校的家属,做好后续安慰工作。
(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安抚等工作;按照相关规定配合做好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工作;关注事件发展,控制恶化态势,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六、预案演练
本预案发布后,校领导小组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预案解读培训,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演练。
展开阅读全文